APP下载

滇西北普朗铜矿南矿段20线以北蚀变矿物分布特征及组合分带模式

2022-01-20董桥峰陈明勇沈啟武舒华伟李志鹏吴维虎唐思宇

矿产与地质 2021年5期
关键词:绿泥石黑云母云母

董桥峰,陈明勇,沈啟武,舒华伟,李志鹏,吴维虎,唐思宇

(1.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香格里拉 674400;2.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

0 引言

斑岩型铜矿床具有独特的热液蚀变特征,是成岩成矿作用的直接产物,在该类型矿床的勘查中往往作为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查明蚀变矿物的类型、分布及开展围岩蚀变和蚀变分带特征研究,是斑岩型矿床找矿勘查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短波红外光谱仪对岩石中含不同官能团的敏感特性[1],能够快速确定蚀变矿物亚类在矿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划分出目标矿床的蚀变分带模型[2]。在国外,20世纪90年代初,部分矿业公司已将该项技术作为常用的勘查手段,在各类热液环境[3-4],甚至部分沉积环境[5]的矿床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使用该项技术相对较晚,200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引进了由澳大利亚生产的PIMA光谱分析仪,开启了国内短波红外光谱技术地质研究工作[6-13],引领了其他多种短波红外光谱仪器类型在多矿区、多矿床类型的应用研究[14-24],在地勘领域起到了很好的找矿指示意义。

利用该技术在普朗矿区研究的学者、科研院所较多,早期(2002—2003年)主要集中在南矿段20线以南富矿区域[7-8],2015年,有科研学者对20线以北低品位区也开展过相关研究工作[21]。但也存在其局限性,早期对20线南部开展的研究工作未涉及本次研究区,另外,当时矿区工作处于初始阶段,研究的钻孔少,代表性不够全面,后期(2015年),在20线以北开展的蚀变填图工作主要集中在地表,未对钻孔开展测量工作。

近年来,随着新工程的揭露,矿体控制程度越来越高,发现研究区矿体铜品位总体偏低,矿体形态、规模及蚀变控矿等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通过新老资料的整合分析,详细查清研究区蚀变矿物分布特征及矿物组合分带模式,对研究区找矿工作提供最新的指导依据,已势在必行。

1 地质概况

1.1 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出露地层以三叠系图姆沟组火山碎屑岩建造为主,西南角见有小面积的尼汝组碳酸盐岩分布,局部发育第四系(图1),区内印支期中酸性斑(玢)岩体大面积倾位于图姆沟组中,编号为Ⅰ、Ⅱ、Ⅲ、Ⅳ、Ⅴ。南矿段产于Ⅰ号主岩体中心区域,研究区位于南矿段20线以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普遍角岩化。矿区NW向黑水塘断裂(F1)与近EW向全干力达隐伏断裂控制了印支期普朗复式中酸性浅成斑(玢)岩的倾入,并伴有大量同源火山岩分布,为普朗铜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通道和容矿场所。

图1 普朗铜矿地质简图(a)、南矿段地质简图(b)和32号勘探线地质剖面图(c)

1—第四系坡积物、冰碛物 2—图姆沟组二段碎屑岩建造 3—图姆沟组一段碎屑岩建造 4—尼汝组碳酸盐岩建造 5—角岩(化)带 6—印支期石英二长斑岩 7—印支期石英闪长玢岩 8—Cu品位≥0.3%区域 9—Cu品位0.%2~0.3%区域 10—实测地质界线 11—角岩(化)带界线 12—断层及编号 13—勘探线及编号 14—岩体编号 15—测试钻孔编号 16—测试钻孔位置

1.2 南矿段KT1矿体特征

矿体地表出露高程3843~4293 m,工程控制矿体长2240 m,控制垂深200~1250 m,最低控制高程2740 m,控制矿体水平宽度范围为186~750 m。总体呈大透镜状、脉状产出,NW向展布。空间上呈一NW向展布“马鞍”状,在平面上为一不规则的“多节葫芦”形;北西走向,倾向NE,倾角一般为35°~70°,总体倾角约61°。矿体中心矿化连续,向四周有分枝现象。矿体顶、底板与含矿岩石一致,主要为石英二长斑岩,其次为石英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南部和北部有少量角岩。

1.3 研究区KT1矿体特征

矿体出露高程4227~4293 m,控制矿体长800 m,垂深340~1250 m。矿体主要呈脉状产出,局部呈透镜状,NW向展布。工程控制矿体水平宽度在240~650 m之间,总体倾向北东,倾角一般为40°~70°,总体倾角约60°,矿体铜品位低,工业矿规模变小,以脉状低品位矿为主,铜品位集中在0.2%~0.3%,少数大于0.3%。矿体顶、底板岩石主要为石英二长斑岩,其次为石英闪长玢岩,局部有少量角岩。蚀变主要发育硅化、绢云母化(伊利石化)、绿泥石化等,局部发育钾长石化、黑(金)云母化、黏土化、钠黝帘石化、碳酸岩化。

2 蚀变矿物信息采集

2.1 仪器简介

OreXpress是由美国Spectral Evolution公司生产的全光谱近红外矿物分析仪,带有专业的DARWin SP光谱采集软件及专有的EZ-ID矿物识别软件,探测波长范围为350~2500 nm,利用手持式探测仪照射样品,获取样品的反射率及特征光谱,通过获取的光谱曲线与内部存储的标型曲线对比分析,确定蚀变矿物种类。

2.2 数据信息采集与处理

2.2.1 数据采集

工作前,将样品擦拭干净,按0.5~1 m的点间距现场提取样品信息,照射样品位置主要为新鲜平滑的岩石断面,少数为裂隙面,其中纵Ⅰ线钻孔分别为ZK2001、ZK2201、ZK2401、ZK2601、ZK2801、ZK3003、ZK3203、ZK3601、ZK4003,32线钻孔为ZK3207、ZK3203(与纵Ⅰ线共同利用)、ZK3206、ZK3210,研究区南部2线钻孔为ZK0217、ZK0215、ZK0213、ZK0211、ZK0209、ZK0207、ZK0205、ZK0203、ZK0201、ZK0202、ZK0204、ZK0206、ZK0208,共提取19 883点/24孔,钻孔工作量13 729.29 m。

2.2.2 数据处理

通过仪器中DARWin SP光谱采集软件获取蚀变矿物光谱曲线后,EZ-ID矿物匹配分析工具会自动将其与数据库中的各类标型曲线做对比,从对比光谱库中以相关性得分次序依次排名从最高到最低,匹配分数范围1.0~-1.0,相关性匹配分数:“最好”>0.975、“较好”0.95~0.975、“一般”0.90~0.95,0.9以下可信度较差,本次全部剔除。每个信息采集点按匹配分数高低共5种矿物,本次数据仅选用分数最高即可信度最高的一个矿物,匹配分数均大于0.9,通过数据分析处理后,识别出的有效点数14 106点/24孔。对匹配出的蚀变矿物,按空间位置、集中程度将其投影到相应的地质剖面图上,采用Surfer软件作出矿物浓集图,分析蚀变矿物分布特征,组合分带特征,建立研究区蚀变控矿分带模式。

3 蚀变矿物结果与解译

3.1 主要蚀变矿物种类及波谱特征

3.1.1 主要蚀变矿物种类

通过OreXpress矿物识别显示,在3条剖面上识别出的主要蚀变矿物种类按出现频数的多少分为绿泥石类(含绿泥石、透绿泥沙、铁绿泥石、鲕绿泥石)、蛭石、黏土类(蒙脱石、绿脱石、高岭石、地开石)、金云母、伊利石、黑云母、白云母、磷灰石、皂石(含铁皂石)、绿砷铁铜石、水胆矾、硅灰石、石英类(含石英、蛋白石-CT、二氧化硅蛋白石、二氧化硅)、角闪石、累脱石、铜铅铁矾、方解石、阳起石等,其他类别的蚀变矿物少,可忽略不计。各矿物频数见图2。

图2 主要蚀变矿物频数统计图

3.1.2 蚀变矿物波谱特征

不同种类的蚀变矿物,其近红外光谱吸收峰可以分为吸附水峰、结晶水峰和金属元素-OH峰3种类型,吸收峰所在的位置也会有细微的差异和不同,结晶水峰的光谱吸收位置一般在1380~1420 nm之间,峰形较尖锐;吸附水峰的光谱吸收位置一般在1910 nm附近,峰型一般比较宽缓;含金属-OH基团的吸收峰则多位于2200~2400 nm附近。相似的矿物具有相似的光谱曲线变化特征[22],例如白云母与伊利石等谱线具有相似的特征(图3)。

图3 典型蚀变矿物波谱曲线

根据矿物所含官能团的异同,本次识别出的各类代表性矿物有4种类型,①AL-OH类矿物:白云母、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绿脱石等;②Mg-OH和Fe-OH矿物:蛭石、绿泥石、黑云母、金云母及少量绿帘石等;③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少量菱铁矿等;④硫酸盐类矿物:水胆矾等。

3.2 主要蚀变矿物的分布特征

根据矿物种类及空间位置,投影到相应剖面上,按每种矿物出现的密集程度(点间距)采用Sufer软件制作矿物浓集分布图,了解各矿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矿物出现频数多少,重点对绿泥石类矿物、蛭石、黏土类矿物、金云母、伊利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类矿物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

3.2.1 绿泥石族矿物

绿泥石分布于多种岩石以及地质环境中,是中—低温蚀变作用、成岩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矿物之一[25]。普朗斑岩铜矿床中,受热液流体、地表水的叠加交代,黑云母、角闪石等基性矿物蚀变转化为绿泥石,常呈弥散状、脉状分布于斑(玢)岩及角岩围岩中,是普朗铜矿区分布最广的蚀变矿物。本次识别出的绿泥族矿物包含普通绿泥石、透绿泥石、铁绿泥石、鲕绿泥石。

2号勘探线(图4c)的12个钻孔中采集的有效数据点3606个,其中绿泥石类矿物701个,KT1矿体铜品位大于0.3%为主,通过Sufer软件制作的浓集图(图4)可以看出,矿物在KT1主矿体区域12个钻孔中均有分布,矿物点距集中在2~5 m的范围,局部分布0~2 m浓集区,表明绿泥石类矿物与成矿关系密切。纵Ⅰ线上识别出有7185个矿物点,绿泥石类矿物1322个,出现几率为18.4%,覆盖整个测区范围,矿物浓集区以5~10 m范围为主,局部为2~5 m,零星见0~2 m区域分布,总体显示出以ZK2801孔为中心,往南北方向深边部浓集程度增加(图4a)。32线收集的有效数据点3315个,绿泥石类矿物611个,矿物浓集范围在5~10 m内,在矿体下盘ZK3207深部、矿体上盘ZK3206及ZK3210孔中稀疏有0~5 m范围的矿物集中区,矿体中心区域主要为5~10 m的分布区(图4b)。对比2线与研究区32线、纵Ⅰ线绿泥石类矿物的分布,发现矿物的浓集程度与矿体的铜品位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研究区内铜品位整体以0.2%~0.3%为主,2线铜品位大于0.3%为主,总体表现出自南向北、矿体中心往上下两盘矿物浓集程度呈递减趋势。

3.2.2 蛭石

蛭石是一种含镁的水铝硅酸盐次生矿物,通常由黑云母、金云母经热液蚀变作用或风化作用形成,外形似金云母、黑云母的假象,呈片状、层状,通常与其共生。认为蛭石是由金(黑)云母水化而成,其形成有一定的深度限制,浅地表是主要集中区,在一定的深度以下是轻度蚀变的金云母或黑云母,再下则是未经蚀变的云母,早期Roy和Romo(1957)曾指出,在200℃~300℃以上的热液中,黑云母不能蚀变成蛭石,因此,一般认为促使云母蚀变的是低温热液或地表风化作用或者是两者的共同作用,即由云母蚀变成蛭石有低温热液及地表风化作用两种过程[26]。经统计,本次在矿区3条剖面识别出的蛭石数量高达2615个,占总量的18.53%,在测试的24个钻孔中均有分布。其大量出现的原因,认为是矿床岩体及围岩中的黑云母、金云母类矿物受后期多期次中低温热液蚀变作用影响及一定的地表风化作用的改造后形成,显示出主矿体近外围后期中低温热液作用发育的特点。

3.2.3 蒙脱石类矿物

蒙脱石类矿物是斑岩矿床中常见矿物类型,其分布规律可以有效指示矿床泥化带大致范围。本次研究,3条剖面上共识别出以蒙脱石为主、含少量绿脱石+高岭石+地开石的黏土类矿物1605点,其分布规律明显,主要集中在浅地表及深部构造破碎带附近发育(图5)。

2线(图5c)12个钻孔中识别出的黏土类矿物671点,显示出两个明显的浓分布区,其分布基本与矿体范围一致。1号浓集区分布于ZK0203孔以西3700 m高程以上,从深部往地表浓集程度增加,由2~5 m点间距,逐渐过渡到0~2 m的间距范围;2号浓集区分布于ZK0204孔东部3700 m高程以上,主矿体上盘边部至近地表。纵Ⅰ线识别的黏土类矿物691点,其分布特征见图5a,图5a中看出,矿物点间距范围主要在5~10 m之间,局部有2~5 m浓集区,范围较小,其他大范围的分布区点距在10 m以上,主要以长石类矿物轻微黏土化有关。浓集区分布在ZK3003以西3800 m高程以上近地表范围,深部有零星浓集区,可能与构造破碎带有关。32线识别出黏土类矿物244个,主要分布在ZK3207孔及ZK3203孔近地表范围(图5b),ZK3206、ZK3210孔有零星浓集,点距在2~5 m范围。其他区域稀疏分布,点距大于10 m。

总体来看,黏土类矿物从南部2线富矿区到20线以北低品位区范围,泥化带分布规律明显,集中在近地表,少量蒙脱石类矿物形成于较深的部位,可能为地表水沿破碎带下渗,叠加热液蚀变系统所致。南北方向浓集程度递减,范围规模缩小,东西方向由中心向上下盘边部呈现一定递增规律,2线上表现最为明显。

3.2.4 黑云母和金云母

黑云母类矿物是普朗斑岩矿区钾化蚀变带的指示矿物,同时也是中、酸性火成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之一,其形成温度高,可以作为寻找热源中心微细脉浸染型矿石的标志。本次在矿区3条剖面上识别的黑云母类矿物(含金云母)达1777点,占蚀变矿物总量的12.60%。

2线上主要集中在ZK0207孔以西,位于主矿体西部及下盘区域(图6c),浅地表向深部浓集程度增加,ZK0207孔以东,浓集区不明显,多数点距范围大于10 m。以往对该区域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ZK0201孔中心区域为钾硅酸盐化蚀变带,矿体较富,铜品位大于0.3%。

本次在该区域内黑云母类蚀变矿物不发育,可能有两个原因:其一是黑云母类矿物大量蚀变形成绿泥石类矿物,其二是该区域内主要发育钾化蚀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钾长石化蚀变。矿物富集区看出钾化蚀变带向外围绢英岩化带的叠加过渡区域,显示下盘内接触带的找矿方向。研究区纵Ⅰ线低品位区域(图6a),黑云母类矿物富集区与矿体有一定的对应关系,0~10 m点间距富集区集中在ZK2001孔深部、ZK2401~ZK2801孔3750 m高程以下、ZK2401~ZK3003孔3950 m高程以上及ZK3203孔以北,ZK4003孔3650~3950 m高程范围有一定的富集区,根据钻孔揭露情况,该范围是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发育角岩,可能为岩体与围岩接触过程中,发生热液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黑云母类矿物。研究区横向32线黑云母类矿物主要集中分布在ZK3203孔及ZK3206孔4000 m高程以上、3500 m高程以下,边部矿体上盘区域ZK3210孔亦有一定富集区(图6b)。

3.2.5 白云母

白云母属于绢英岩化带蚀变矿物,是斑岩型矿化的指示矿物之一。本次在3条剖面上识别出白云母矿物552点,各剖面钻孔中分布比较均匀,点间距范围多在10~30 m之间,局部0~10 m。南部富矿区2线,白云母主要集中分布在ZK0213孔以西矿体下盘和ZK0206孔深部、ZK0208孔东部矿体上盘(图7c),与早期划分的绢英岩化蚀变带相对应。研究区纵Ⅰ线矿物分布与矿体形态基本吻合,由图7a看出,矿物浓集区主要分布在ZK2601~ZK3601孔深部,点间距范围以10~20 m为主,少量为0~10 m,ZK3601孔浅部有少量浓集区。横向32线浓集区明显,主要分布在ZK3203孔深部矿体下盘及ZK3206孔以东矿体上盘区域(图7b)。

3.2.6 伊利石

伊利石属白云母族矿物,由细鳞片状白云母的集合体组成,在普朗斑岩型矿床中主要由斜长石斑晶蚀变形成,呈浅鸭蛋绿色,保留长石斑晶假象。本次在3条剖面上识别出的伊利石矿物841点,其中2线识别出324点,纵Ⅰ线302点,32线215点,3条剖面上矿物浓集区主要位于矿体上下盘边部近矿或矿体段,矿体中心区域浓集程度相对减弱,南部矿体中心伊利石浓集度明显高于研究区。2线浓集区域相对明显,集中在边部、深部及近地表,点间距为0~10 m,矿体中心区点间距在10~20 m范围内(图8c)。纵Ⅰ线在矿体中心区分布少量2~10 m点间距浓集区,主要以10~20 m范围为主,ZK3203~ZK4003孔深部浓集程度有增大的趋势(图8a)。32线主要集中在ZK3203孔西部及ZK3206孔东部,中心区域基本没有伊利石分布(图8b)。

4 蚀变矿物组合与分带

4.1 岩心调查编录

开展短波红外测量工作的同时,对研究区内纵Ⅰ线及32线的12个钻孔岩心进行详细的观察编录,划分出硅化、黑(金)云母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泥化8种蚀变类型(图9、表1)。硅化主要表现形式为石英脉体的广泛发育;黑(金)云母化主要呈弥漫状和脉状两种产出状态,弥漫状黑云母常呈极细的片状或少量的片状集合体散布于岩体中,脉状黑云母常呈自形、半自形、他形,与石英和金属硫化物等共生[27];钾长石化主要有选择性弥漫状和钾长石脉体两种表现形式,研究区内分布较少,仅局部出现;绿泥石化有交代-结晶成因绿泥石,即黑云母和角闪石等早期结晶的镁铁质矿物受后期热液交代并在原地结晶形成的绿泥石,该类绿泥石保留有早期矿物的晶型,出现明显的蚀变特征和假象交代结构。迁移结晶成因绿泥石,即富含Mg、Fe元素的热液迁移到其他矿物的裂隙或石英-硫化物脉体中心和脉壁部位沉淀结晶,该类绿泥石具有蠕虫状结构,且多与金属硫化物如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及磁黄铁矿交生[28];绿帘石化零星发育细脉状及钾长石、角闪石类矿物蚀变形成的颗粒状,保留原斑晶假象;绢云母化表现为长石类、黑云母类及角闪石等斑晶矿物选择性蚀变形成弥漫状绢云母(伊利石);碳酸盐化在研究区内为最晚期蚀变类型,表现为纯净的方解石类矿物脉体的发育为特征;泥化带在研究区近地表或深部破碎带附近发育,以蒙脱石、高岭土等矿物的富集为主。

图9 岩心照片

表1 纵Ⅰ线、32线钻孔岩石蚀变类型统计

4.2 蚀变矿物分带模型

前人对普朗铜矿蚀变控矿模型已经有较多研究,最初认为与典型斑岩铜矿床的同心圆状蚀变分带并无区别,均具有以钾硅酸盐化带为核心、外围依次为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带的特征[29]。然而,通过近年来的勘查研究,认为总体类似典型斑岩蚀变分带模式,也具有其特殊性,表现为中低温的绢云母(伊利石)、绿泥石、绿帘石类矿物强烈叠加在中心相钾硅酸盐化带之上。本次研究区位于主成矿中心近外围20线以北区域,通过短波红外光谱测量及钻孔调查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蚀变控矿分带特征,精细化解剖矿床分带模式,通过钻孔中蚀变矿物的分带组合特征,圈出钾化带、绢英岩化带、泥化带、青磐岩化带、角岩(化)带5种蚀变分带(图10)。

图10 纵Ⅰ线、32线蚀变分带模式图

钾化带:矿物组合以黑云母(金云母)、钾长石、石英为主,后期叠加白云母(绢云母)、伊利石、绿泥石、绿帘石、局部碳酸盐蚀变矿物,为热液流体蚀变的中心源区。带内钾长石化范围小,主要以黑(金)云母化为主,存在由南向北黑云母富集程度减弱、金云母富集程度增加的规律,部分黑(金)云母化的出现与角岩(化)带有一定关系,可能为热液流体与围岩接触后发生K+的转换有关。从蚀变分带模式图(图10)来看,纵Ⅰ线分布在ZK3003孔以南、3900 m高程以下,与22线及南部中心区相连,相较于20线南部钾化带规模急剧变小,在ZK2401孔中基本未见有钾化带的分布,虽然黑云母类矿物在深部局部地段有富集,可能为岩浆黑云母类矿物所致。32线位于ZK1203孔、ZK3210孔深部,推测在20~32线东边深部3400 m高程以下范围存在一定规模的热源中心区。

绢英岩化带:研究区内蚀变范围最广的蚀变带,蚀变矿物以石英、绢云母(伊利石)、白云母为主,后期叠加绿泥石、碳酸盐、高岭土及蒙脱石类蚀变矿物,主要位于钾化带边部,泥化带下部,与钾化带、泥化带的接触边界呈渐变过渡关系。矿化主要发育在该蚀变带中,铜品位总体偏低,平均小于0.3%,黄铜矿主要呈星点状、团块状、脉状产于石英脉体中或脉体边部裂隙中,与普朗矿床中心往外围产出:细粒浸染状、细网脉状浸染→团块状、脉状,品位呈递减趋势的规律相符合。带内主要的金属矿物组合:黄铁矿±黄铜矿、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锐钛铁矿等。

泥化带:矿物组合以蒙脱石、绿脱石、高岭石、地开石为主叠加有绿泥石、碳酸盐、伊利石、白云母类矿物。纵Ⅰ线分布在3950 m高程以上,北至ZK3203孔附近,与绢英岩化带有一定的叠加过渡区。32线分布在ZK3207、ZK3203孔近地表及ZK1203孔4050 m高程以上附近区域。

青磐岩化带:矿物组合以绿泥石、碳酸盐、局部绿帘石为主。绿泥石是其发育最普遍的矿物,黄铁矿、方解石和绿帘石与其共生,绿帘石化发育较弱。原生的黑云母、角闪石等镁铁质矿物部分或完全蚀变为绿泥石和碳酸盐,发育有纯净的碳酸盐脉体,该带内基本无铜矿化发育。

角岩(化)带:岩浆热蚀变形成,存在碳酸盐、绿泥石、石英、黑云母(金云母)、黄铁矿或黄铜矿的矿物组合特征,代表岩体的外围边部或可作为寻找隐伏岩体的标志。纵Ⅰ线分布在ZK2801孔浅部至ZK4003孔以北,32线分布在ZK3203~ZK1203孔3800 m高程以上,呈透镜状产出。该带及附近区域存在黑云母类矿物的富集,可能为角岩化热变质过程中形成的原生黑云母,或者为斑岩岩浆热液分异过程中在角岩内部或角岩裂隙中形成的热液黑云母[30],说明岩浆活动与热流体活动相伴进行。

5 结论

1)通过短波红外光谱测量工作,识别出AL-OH类矿物:白云母、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绿脱石等;Mg-OH和Fe-OH类矿物:蛭石、绿泥石、黑云母、金云母及少量绿帘石等;碳酸盐矿物:方解石、少量菱铁矿等;硫酸盐矿物:水胆矾、少量明矾石及黄钾铁矾等,详细分析了主要蚀变矿物的分布特征。

2)结合钻孔岩心调查编录,划分出硅化、黑(金)云母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泥化8种蚀变类型。确定出钾长石±黑(金)云母为钾化带的主要蚀变矿物,绢云母(伊利石)+石英±白云母为绢英岩化带蚀变矿物,泥化带矿物组合为蒙脱石±高岭石±绿脱石等,青磐岩化带主要为碳酸盐+绿泥石±绿帘石类矿物,角岩(化)带为碳酸盐+绿泥石±石英±黑(金云母)类矿物组合。通过与南部2线富矿区的矿物分布特征进行比对,发现由南向北黑云母逐渐过渡到金云母类型,颜色由黑色过渡到棕色。

3)研究区内蚀变矿物分布组合完整,共有钾化带、绢英岩化带、泥化带、青磐岩化带、角岩(化)带5种蚀变分带模式。通过研究认为,研究区虽仍处于Ⅰ号岩体中心,但不再代表成矿热源中心的钾硅酸盐化带矿化中心部位。相较于20线南部规模急剧变小,分布在纵Ⅰ线ZK3003孔以南3900 m高程以下,32线位于ZK1203孔和ZK3210孔深部,铜矿化以细脉浸染状、稠密浸染状为主,矿体形态以大透镜状为主,部分脉状,推测在20~32线倾向延深3400 m高程以下范围存在一定规模的热源中心区,指示了深边部的找矿方向。

4)研究区内主要以绢英岩化、青磐岩化叠加为主,绢英岩化为研究区主要蚀变控矿带,铜矿化以星点状、稀疏浸染状为主,矿体形态主要呈脉状,少量呈透镜状。认为研究区处在普朗斑岩铜矿蚀变分带的外围,但在深边部仍有找寻热源中心和高品位矿体的潜力。

猜你喜欢

绿泥石黑云母云母
芳纶云母纸力学性能和绝缘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万龙山锌锡矿绿泥石矽卡岩组合含矿特征及地质意义
新疆蒙其克辉长岩脉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八一
黑云母的标型特征简述
吉林省白山市板庙子金矿区花岗斑岩黑云母成分特征及其成岩成矿意义
赣南脉钨矿床云母中微量元素含量以及找矿意义分析
原子厚度的云母有望成为优异的质子导电膜
致密砂岩中绿泥石对储层孔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