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龙山锌锡矿绿泥石矽卡岩组合含矿特征及地质意义
2021-12-23张庆松郭耀文
侯 宇,王 能,张庆松,郭耀文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四川 成都 610051)
1 万龙山锌锡矿成矿地质背景
万龙山锌锡矿区矿区位于老君山花岗岩岩体西南侧外接触带(见图1),地处薄竹山-马关(文山-麻粟坡褶皱带)Ag-Sn-Pb-Zn矿带的马关都龙锡铅锌多金属矿矿田上。矿区北、北东与曼家寨矿段、曼家寨西矿段相接,从而万龙山锌锡矿区具有与曼家寨矿段相同或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地质特征[1,2]。本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矿物质源沉积、区域变质有用元素初始聚集、岩浆岩热液叠加富集、石英-硫化物期以及表生氧化期等成矿阶段[3,4]。
图1 万龙山矿区区域地质图(缪应理等,2007)
2 绿泥石矽卡岩组合的形成
万龙山锌锡矿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锌锡矿床,矿床形成初期,都龙地区处于滇东南海盆的沉积中心,沉积了富含有机质的不纯碳酸盐及钙泥质碎屑岩的铜、铅、锌、锡等矿物质源;然后经过区域变质初始聚集阶段,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到区域断裂F0(马关-都龙断裂南段)、F1多期次活动形成的导岩、导矿空间及其次级断裂或层间破碎带之中聚集,形成了最初的似矽卡岩及钙泥质片岩、矿化大理岩类岩石等。
再后来由于早期老君山花岗岩体侵位作用(侵入岩体中与成矿有关的Sn、Cu、Pb元素明显高于花岗岩平均含量,其中Sn高出10-79倍、Cu高出3.6-14倍、Pb高出8.8-11.5倍、F高出2.7倍),使先形成的似矽卡岩、大理岩类岩石或钙泥质片岩与高温岩浆气液发生交代或者双交代作用,形成了以透辉岩、石榴石、角闪石、石英等硅酸盐矿物组成的简单矽卡岩,此时含矿矽卡岩有用元素刚刚或开始富集,形成含矿或低品位矽卡岩。
随着岩浆热液对已形成简单矽卡岩进一步交代,有用元素进一步富集,Zn、Sn等呈细粒星云状聚集体嵌布于绿泥石(呈片状(见图2)、细脉状(见图3)、柱状或放射状集合体(见图4))解理面中形成以绿泥石组合的含矿岩石:绿泥石+透辉石+石英;阳起石+绿泥石+石英;绿帘石+绿泥石+石英;绿泥石+透闪石+石英的矿物组合。交代作用持续进行,绿泥石含量继续增高后,含量可达到40%~80%,矿物质继续富集于绿泥石之间(图5),为绿泥石为主的矽卡岩型锌锡矿石的形成储备好了物质基础。
图2 PK980-XT4绿泥石呈显微片状结构,条带状集合体定向分布
图3 ZK2007-XT3绿泥石细脉不规则分布
图4 ZK2413-XT3绿泥石呈柱状或放射状集合体
图5 ZK1939-XT1绿泥石构成岩石主体,包裹闪锌矿
3 绿泥石矽卡岩组合含矿特征
3.1 绿泥石化学成分特征
根据绿泥石化学成分将其划分为9个变种,在矽卡岩矿床中绿泥石常是辉石、角闪石、石榴子石的主要蚀变矿物。绿泥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平均27.32%,Al2O3平均17.03%,FeO平均27.41%,CaO平均0.59%,MgO平均11.49%。在Fe-Si分类图解中可以看出,万龙山矽卡岩矿床主要发育富铁的铁镁绿泥石及部分铁斜绿泥石等,暗示热液晚期阶段仍然较富铁质。
3.2 绿泥石矽卡岩组合组分及分布特征
万龙山矿区绿泥石矽卡岩组合在垂上向具有较明显的分布和特征:上部主要以绿泥石-透辉石-阳起石组合为主,主要分布于标高900m以上。中下部主要以绿泥石-透辉石、绿泥石-透闪石、绿泥石-透辉石-石榴子石组合为主,主要分布于600m~900m标高。
绿泥石矽卡岩组合一般由绿泥石、透辉石、阳起石、石英等矿物组合而成的,局部可见有透闪石、黝帘石、符山石、硅灰石等矿物出现,一般由3到5种,多则6-8种矽卡岩矿物组成,组分相对较复杂,且绿泥石含量一般在10%~50%之间,局部可达70%~80%,含量变化较大,同时也间接说明绿泥石矽卡岩的形成经历了多期次和不同程度的热液交代作用。
3.3 绿泥石矽卡岩组合含矿特征
万龙山矿区以绿泥石为组合的矽卡岩总体锌锡铜矿化强,锌、锡品位较高,多形成工业矿体。以主矿体WL5工程揭露的矽卡岩组合为例,绿泥石的矽卡岩组合含矿性较好,Zn平均品位可达2.03%~16.87%,而以透辉石等为主的(干)矽卡岩组合往往Zn平均品位仅为0.42%~2.55%,甚至更低。
通过分析矿区其他主要Ⅱ类型锌矿体的矽卡岩组合情况,以绿泥石为主的矽卡岩组合叠加有用组分锌锡铜的矿石组合占比可达66.67%~100%,也印证了以绿泥石为主的矽卡岩组合更有利于本区成矿物质的富集。
4 结语
万龙山锌锡矿床作为近年来重新认识和研究的矽卡岩型锌锡矿山,其赋矿岩性绿泥石+(阳起石+透辉石等其他矽卡岩矿物)的岩性组合是本区矽卡岩含矿的重要含矿岩性,也是本区锌锡矿的主要载体,在空间上由上到下分布特征明显,本区内含矿性最好,且主要发育富铁的铁镁绿泥石及部分铁斜绿泥石。因此以绿泥石组合的矽卡岩可以作为本区最重要的找矿直接标志之一,也为都龙地区矽卡岩矿床成矿模式提供了研究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