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巴争章:道德与法治魅力课堂打造策略探究

2022-01-20郭宏茹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争章法治道德

郭宏茹

(云霄县元光小学,福建 漳州 363300)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强调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1]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巧妙运用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学进程,提升教学实效,是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有效手段。课程改革倡导多元的教育评价方式,“比巴争章”激励评价法应运而生,彰显无穷魅力。

一、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有所更新,但是在教学评价方面却并未探寻到高效可行的方式。在很多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既是教学的主宰,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表现如何都由教师来评定。“你真棒”“非常对”等单一的评价语言看似有激励作用,实则苍白无力,无法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综合素质作出真实、客观、灵活的评价,学生听多了也会麻木。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压制,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教师依然像传统课堂一样主宰教学,学生依然是在被动地学习。

二、“比巴争章”激励法的优势

与传统评价方式相比,“比巴争章”激励评价法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全程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等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势。

“比巴”章蕴含文化底蕴,其卡通形象(见图1)来源于云霄的特色水果——枇杷,取“枇杷”的谐音和字形而命名“比巴”。利用“比巴”卡通形象设计制作的“比巴”章、“比巴”币、“比巴”挂件、“比巴”奖状、“比巴”奖品等,成为“比巴争章”系列激励评价工具,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切合小学生年龄特点,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其优势是“小红花”“小星星”无法比拟的。

图1

三、“比巴争章”激励法的规则

(一)明晰规则

在运用“比巴争章”激励法时,教师心中要有一杆“秤”,这杆“秤”就是《“比巴争章”学生课堂学习激励评价指标》(见表1)。

表1 “比巴争章”学生课堂学习激励评价指标

根据评价指标,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在其激励评价卡上盖“比巴”章。同样,开展“比巴争章”活动,也必须让学生清楚争章的规则与要求,学生才能向着“好”和“更好”的方向努力,在争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各种能力。只不过争章规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作简要而具体的设定。

例如,教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时,上课伊始,老师首先提出要求:“孩子们,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有几个小要求,希望你们能做到。1.态度认真,坐姿端正;2.积极思考,踊跃发言;3.善于倾听,做好补充的准备;4.合作学习,积极参与。对于表现突出的同学或小组可以得到‘比巴’章的奖励。”

(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争章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按照活动要求进行座位的灵活调整,组成不同的小团队参与学习。可以是4-6 人的活动小组,可以是日常秧田式排列的小组,也可以是按性别不同分成的男队和女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交流、角色表演、故事会、辩论赛等学习活动中,学生全员参与争章活动,既展现自我的能力,又为团队争光,由此增强了团队荣誉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教学实效也提高了。

四、“比巴争章”魅力课堂的特点

(一)课堂气氛活跃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因为有了“比巴”章的争夺和激励,课堂气氛宽松而热烈。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一次次发言响亮而自信,一次次掌声自发响起,一次次小组合作投入而高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大大激发,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巴争章”激励评价法成为打造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魅力与活力的秘密武器。

(二)评价多元化

“比巴争章”激励评价法的运用注重多元化,其评价标准是多维的,包括知识、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发挥评价的主导作用,适时引导调控,防止学生的评价失控,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效果。

(三)强调过程性

“比巴争章”激励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学生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因而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是科学的、全面的。

五、“比巴争章”魅力课堂打造策略

“比巴争章”激励评价法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中活动和课后延伸。

(一)课前准备,“比巴”随行

根据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教师可借助“课前学习任务单”,设计一些调查、采访、观察、实验、搜集资料等课前学习任务,为后续授课做好铺垫。有效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进行自主学习,开展预习行为,其间“比巴”章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五年级下册《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课,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是采用调查、采访、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祖辈、父辈和己辈的童年生活。同时说明,对完成得好的学生可以奖励2 枚“比巴”章。学生兴致很高,纷纷投入这个小调查中。在课上学生分组交流汇报调查结果时,有的用讲故事的形式,有的用播放采访视频、展示实物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祖孙三代不同的童年生活。不得不说,“比巴”章的激励在促进课前学习任务的完成上明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借“比巴”魅力激励学生参与课前学习的同时,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成果的反馈与评价。让学生感到自己的预习态度是得到肯定的,自己的预习成果是受到重视的,从而激发他们课前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课前学习的信心,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课中活动,“比巴”添彩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教学伴随着一个个活动的开展而深入。有了争夺“比巴”章的动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积极性增强了。此时,教师的主导显得尤为重要。除了组织活动有序开展,适度调控课堂气氛,还要考虑“比巴”章“奖与不奖”“由谁奖”“怎么奖”的问题,做到评价的多元化。

教学二年级下册《我能行》时,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寻找、发现同学和自己身上的优点,教师设计了“大家都很棒”活动。

教师:想一想和你朝夕相处的同学们,你想把大姆哥送给谁呢?为什么?

学生1:我想把大姆哥送给陈兴国,因为他是我们班的“开心果”,只要有人心情不好,他准会说笑话把人逗乐。

学生2:我想把大姆哥送给许南翔,因为这学期他进步很大,没有再欺负同学,还经常给植物角的盆栽浇水呢!

学生3:我想把大姆哥送给方欣怡,我们值日的时候,她总是抢着倒垃圾,来来回回好多趟也不抱怨。

……

教师: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知道你们都找到了同学的优点,给这些身上有优点的同学各奖励一枚“比巴”章,你们同意吗?(学生鼓掌,表示同意)

教师:能欣赏他人,也是很大的优点。老师把“比巴”章也送给你们这些善于发现的孩子!

在接下来的“击鼓传花夸自己”游戏中,学生寻找自己的优点,有的还展示了才艺,基本上能比较准确地评价自己。在征询其他学生“比巴”章“奖”与“不奖”的过程中,学生互评发挥了作用。而教师通过赋予“比巴”章不同的称谓,如“比巴才艺章”“比巴勇气章”“比巴美德章”等,给予学生肯定和赞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师生对话交流中,在奖励“比巴”章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欣赏和被欣赏的快乐。

当教学进入尾声时,教师要及时反馈、总结各团队争章的情况,激励优胜团队“再接再厉”,鼓励落后团队“迎头赶上”。当然,也可以适当给予先进团队“比巴”文具的奖励。通过对争章结果的总结,优胜队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增强了,落后队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在后续的学习中将会不断努力,呈现出一个持续进取的过程。这也是“比巴争章”激励评价法的魅力所在——激励作用显著而持久。

(三)课后延伸,“比巴”助力

课后延伸,促进学生“知行合一”。[2]教学不仅仅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要善于打破时空的限制,将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让教学回归生活,有效促进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而这些活动的开展少不了家长的配合与督促。而且,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情感态度也只有家长最清楚,能否做到尊敬长辈、积极做家务、作业完成是否及时等,有赖于学生父母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也就是说,在课后的拓展延伸环节,家长评价必不可少。在这个环节中,“比巴争章”激励评价方法也能大显身手,成为连接课内与课外、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桥梁与纽带。

教学《健康看电视》时,为了让学生将正确看电视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并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教师设计了一张评价表,分别从“完成学习任务后再看电视”“每次看半小时就会休息”“与电视保持一定距离”“只看有益的节目”“控制好音量”这五个方面,了解学生一周在家看电视的情况,并委托家长根据孩子的表现作出真实评价,凡是达到要求的便奖励一颗星。一周后,教师再根据星星的获得情况给予相应数量的“比巴”章,以此督促和激励学生正确看电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过程中,家长的参评和“比巴”章的激励,使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真正做到有效“导行”。

“比巴争章”激励评价贯穿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的始终。它唤醒了学生的表现欲,把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专注力调动起来,让学习过程成为一次次挑战自我、表现自我的有趣竞争;它也成为教师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手段,通过精心组织教学、设计争章活动、把控课堂氛围,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巴争章”激励评价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灵动起来[3],充满无穷的魅力。

猜你喜欢

争章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学习贯彻《意见》,全面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
对“红领巾奖章”争章启动课的实践探索
争章推优入团 上海团队衔接新模式——上海市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争章推优入团工作的探索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