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策略研究

2022-01-20李亚军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交通管理道路交通公安

李亚军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 治安系,甘肃 兰州 730046)

21 世纪初,我国经历了一段国省道路快速建设和使用时期,形成了以五纵七横为代表的国省道路网。随着国省道路的全面改造升级,国省道路逐步成为道路交通运输利用的主要平台,同时也成为交通事故高发的重灾区。每年在国省道路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的57%。造成我国国省道路交通事故高发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普通小型汽车代替公路班线客车成为绝大多数群众中短途出行的首选,由此导致国省道路交通出行需求和机动车辆密度的迅速增大,私家车成为诱发国省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车辆构成因素;其次,各级国省道路通行计费标准的变化,引起承担物流运输的大量货车、特别是大型半挂车辆为控制运输成本,放弃国省道路而使用国省道路通行,致使国省道路大型货车的道路资源利用的占比急速加大,大型货车成为诱发国省道路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最后,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省道路与农村公路之间的功能区分和界限逐渐模糊,特别是低速载货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和其他非机动车在国省道交通的交通出行频度增大,致使这类车辆成为国省道路有限道路资源内引发交通冲突和交通矛盾的主要来源,同时诱发并造成了大量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间的重特大交通事故[1]。

综上所述,国省道交通安全态势已呈现出明显恶化的趋势。系统全面地开展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研究已成为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难题。如何创新现代高效的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策略,对提升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水平,充分落实公安部交通事故“减量控大”目标任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当前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的现状分析

自1987 年我国交通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随着公安交通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化也出现过多次调整。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作为交通安全管理主管部门的职责从未改变,调整的内容主要是行政事权在市、县(区)两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微观细化,并未影响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降事故、保安全”的核心工作要求。

当前,国省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日益复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和交通事故预防重点已经逐步由其他道路类型转向国省道路,具体表现在三个重点环节:首先,国省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大,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后果严重,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有限的精力主要放在了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层面,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开展交通事故预防工作,致使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始终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其次,现有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的技术方法单一落后,很多情况下得出的结论不符合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实际,不能为交通事故预防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撑,从而导致交通安全管理的效果不佳;最后,当前国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策略单调孤立,缺乏完整的系统性和具体的操作性,部分交通事故预防策略理论性强、操作性差,致使国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始终无法达到交通安全管理的预期目标。

二、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的重点内容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国省道交通安全管理是体现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直接反映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决策水平以及群众对交通安全管理满意度,是一项涉及政府、行业、群众的综合性管理实践工作。随着公安部“放、管、服”政策的不断深入落实和政府职能考评机制的不断健全,国省道交通安全管理也应创新工作模式,从更科学的维度设置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思路,完善交通事故预防策略。

(一)建立以系统论为指引的新思路

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既涉及国省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确定为重点的过程管理内容,又涉及交通事故预防工程、交通安全态势综合评价以为重点的目标管理内容。这就需要以系统论为指引,建立一套基于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和交通安全管理实践相适应的管理思路。首先,对国省道路交通事故案例进行深度统计分析,找出诱发各类交通事故直接原因;其次,将交通事故调查得出与公安交通安全管理者实践经验进行有机结合,找出隐藏在诱发国省道路交通原因背后的深层次交通安全隐患;最后,通过详细溯源将各类交通安全隐患进行具体分类,探寻造成交通安全隐患的初始条件,从而为交通安全管理提供系统、科学、完整的策略和方法。这种由结果向原因反推溯源的思路以数理统计调查为基础,以交通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为重点,以公安交通安全管理目标为导向,既符合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也符合交通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

(二)构建以社会化管控为目标的新格局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是开展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仅仅依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可能彻底实现交通安全管理的目标。管理与服务、教育与处罚、执法与宣传等方式在开展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这就需要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社会化,在预防和减少国省道路交通事故核心目标的引领下,各级政府承担起交通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政府各部门承担交通安全管理不同环节和步骤的具体管理责任,社会各行业承担起交通安全管理不同阶段和内容的具体服务责任,机动车驾驶人和各类交通参与者承担起交通安全管理不同行为和各类事故的个体责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责任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案已于2021 年9 月1 日正式实施,其中在涉及交通安全管理的内容中,明确了交通安全管理社会化管控的责任体系是利用全社会资源开展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宏观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的具体细化,更是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回溯追责的重要的依据[2]。

(三)完善以控制论为载体的新体系

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控制由交通事故引发的其他损害后果。这既包括从行政执法的角度的管理措施、又包括从宣传引导的角度的服务措施、还包括从交通工程角度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由此可见,要实现这些交通安全管理目标,就要以控制论为导向,建立一套基于事物结果控制规律和交通事故预防策略相适应的新体系。首先,将各类国省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系统分类,从影响交通安全的初始诱因入手进行安全因素管理,实现交通安全隐患的源头管控;其次,在国省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演化为交通安全危险,甚至在诱发交通事故较大概率的过程中,利用各种执法、管理、服务、诱导等策略和方法,实现交通安全事故的过程管控;最后,在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和事故多发点,设置各类保护性交通工程设施设备,同时制定健全的事故处理、应急管理、现场急救等机制,实现交通事故损害程度的结果管控[3]。这种由源头、过程、结果管控为核心的交通事故预防体系,兼顾交通事故发生机制的各个环节,既符合控制论的基本要求,也符合交通安全管理的实践和操作。

三、海因里希法则与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融合应用

(一)海因里希法则的基本概念

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 法则,其核心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每发生 330 起意外事件,其中有300 起未造成人员伤害,29 起造成人员轻伤,1起导致人员的重伤或死亡,总体上符合 300∶29∶1 的比例。

海因里希法则是源于概率统计分布而得出的对事物发展产生必然结果的一种科学分析,任何安全事故发生的背后,都遵循一定的概率分布规律。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得出任何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都是建立在大量轻微事故基础上的一种必然结果。从哲学角度解释重大事故的发生,是量变积累到质变发生的一个必然过程。引起量变到质变发生的根源是系统的内在矛盾积累并发生变化,符合事物发展连续性和间断性的辩证统一的客观实际。结合国省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分布,可以推演出在一起造成人身伤亡的国省道路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背后,必定存在29 起轻微交通事故,同时存在300 处潜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图 1)。由此可见,忽略大量的交通安全隐患的存在和轻微事故的发生,必定会诱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图1 基于海因里希法则的交通事故损害示意图

(二)海因里希法则在国省道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具体拟合

海因里希法则的实质可以解释为国省道路交通事故诱因与结果的连锁反应,通过阐述人身伤亡交通事故诱因与交通安全隐患分布的关系,说明国省道路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虽然人身伤亡的结果只在某瞬间突然发生,但这是一系列轻微交通事故累计叠加的必然结果。其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造成人员伤亡是交通事故发生的必然结果,在现实交通安全管理过程中,不存在绝对安全的国省道路交通运输系统;其次,国省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主观不安全行为和客观不安全状态共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造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再次,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本质上是由于人的认知不足或疏忽大意,人包括机驾驶人、行人、交通管理者和其它与交通安全相关的交通参与者,物主要是指各类交通工具,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最后,驾驶人的认知不足和疏忽大意是国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根本和关键[4]。

四、基于海因里希法则的国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策略

通过海因里希法则的基本概念与国省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总体分布,分析海因里希法则的现实意义与国省道路交通重特大事故发生必然性,归纳总结了国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策略。

(一)排查确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国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前提是尽可能地发现和排查潜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和危险。首先,归纳所有国省道路安全系统中形成量变积累的交通安全隐患,并根据车辆运行的规律进行梳理归类;其次,排查出的交通安全隐患应当对诱发交通事故发生结果之间存在客观的影响和作用;最后,确认交通安全隐患与交通事故预防策略之间高度的关联性和对应性。

(二)系统制定交通事故预防措施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国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关键是尽可能减少和降低轻微交通事故发生的损害后果。首先,根据交通事故隐患的种类提出的交通事故预防措施应当达到减少轻微交通事故发生的起数的控预期目标,避免各项措施的无效应用;其次,各类交通事故预防措施应当达到降低轻微交通事故的损害后果的控制结果,避免轻微交通事故发生后因二次事故等原因诱发重特大交通事故;最后,制定系统的交通事故预防策略应当认真研究国省道路轻微事故量变转化为重特大事故质变的临界点,这是预防量变结果扩大化的重点环节。

(三)全面构建交通安全管理策略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行国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核心是尽可能提升人的认知水平。首先,提升国省道路车辆驾驶人的安全驾驶理念和交通事故预防意识,从管理对象的角度出发进行交通安全隐患源头预防;其次,增强国省道路公安交通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进行交通安全隐患源头治理;最后,所有国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策略和措施应当在管理对象和管理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以共同目标为指引两方面形成合力,达到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既定目标。

五、基于海因里希法则的国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实践与效果评价

(一)国省道路典型交通事故案例分析

2020 年11 月8 日22 时,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郭某驾驶大型普通客车,沿国道312 线由北向南行至2377 公里+300 米处时,与前方同向因车辆发生故障停放在道路上的由和政县驾驶人马某驾驶的重型货车追尾相撞,造成3 人死亡、7 人受伤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初步调查,驾驶人郭某夜间行驶时没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降低车辆行驶速度,对路面情况观察注意不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驾驶人马某在车辆发生故障后未按规定开启灯光、未规范设置警告标志,车尾反光标识被篷布包裹遮挡,是造成事故的次要原因;驾驶人马某驾驶的重型货车超载,虽与事故发生无因果关系,但客观加重了事故损害后果。该起事故现场位于国道312 线2377 公里+300 米处,事发道路呈缓上坡连续转弯,夜间视线不佳。郭某驾驶的大型客车隶属甘肃省武威市某客运有限公司,其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车辆动态监管存在盲区,对员工安全培训教育不足,对所属客运车辆跨线路、跨区域违规营运的行为失察失管,对事故发生负有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凉州区交通运输管理局作为运输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对客运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不力,对客运企业客运车辆跨线路、跨区域违规营运失察失管,对事故发生负有安全监管责任。综上所述,夜间未降低车辆行驶是诱发该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初始条件,并由此触发了其它交通安全影响因素,从而导致道路交通安全系统整体出现完全不可预期和不可控制的发展趋势,最终造成该起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通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该起特大事故开展调查分析,对诱发该起交通事故的各类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溯源,结合在该路段发生的其他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以及公安交通民警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经验,较为准确地复原了该起事故发生的过程,同时找出各类交通安全隐患对该起交通事故产生的具体作用和程度。通过综合分析,造成该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致因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大型客车驾驶人郭某未按照安全车速行驶,同时在夜间视线不佳的情况下对路面情况观察注意不够,是郭某造成该起事故的直接安全隐患;其次,大型货车驾驶人在车辆发生故障后未按规定开启灯光、未规范设置警告标志,车尾反光标识被篷布包裹遮挡,是马某造成该起事故的间接安全隐患。这两个方面共同诱发其它交通安全隐患共同产生作用:首先,该连续转弯上坡路段夜间照明条件较差,导致驾驶人郭某驾驶车辆的视线不良的安全隐患放大;其次,客运企业对所属车辆跨线路、跨区域违规营运管理失职,导致客运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安全隐患暴露;最后,马某驾驶的重型货车超载,车辆碰撞严重程度加大,导致交通事故损害后果严重性剧增。通过综合分析可知,由初始安全隐患诱发其他安全要素,各类交通安全隐患在极短的时间内同时产生影响交通安全的副作用,最终导致该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基于海因里希法则的国省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策略应用

针对本次特大交通事故,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结合该路段交通安全管理实际并联合其他行业和部门开展了大量的交通安全隐患分析和交通事故预防对策研究,基于海因里希法则的实践应用对国道G312 线由北向南行至2377 公里连续转弯上坡路段交通事故预防提出以下具体策略:

1.从交通运输企业的角度。全面落实道路运输企业主体责任,督促涉及该路段的公路客运企业明确其监管职责、落实客运车辆驾驶人日常教育管理、完善客运车辆出入场站检验、督促安检员运行监控责任。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进一步从严从实加强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的教育处罚、定期开展安全行车、文明行车教育学习,做好客运企业主体安全责任的源头安全管理,降低绝大多数一般事故的发生概率。

2.从道路工程技术的角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在该路段设置交通安全警告和警示标志、在进入长坡路段前设置安全驾驶提示标志、在连续长坡转弯处设置安全警示灯。国道G312 该路段公路管理部门按照自身职责,在该路段连续转弯处提前设置指路标牌,在长坡连续转弯路边堆放适量沙土,预防该山区长坡路段冬季路面积雪结冰对车辆造成侧滑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对各类交通安全隐患进行过程控制。

3.从交通安全执法的角度。首先,加大对该路段车辆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现场查处力度,预防各类严重违法交通行为的发生。其次,在该路段有南向北长下坡路段设置区间测速,在连续转弯处设置定点测速,阻止重点车辆由于超速违法行为诱发的交通安全隐患,从而有效预防严重交通违法诱发的重特大事故。

4.从安全宣传教育的角度。首先,对广大机动车驾驶人开展持续长期的交通安全出行基本理念教育,提高机动车驾驶人安全基本意识。其次,对该路段客运车辆机动车驾驶人开展文明出行理念教育,提高客运车辆驾驶人安全责任意识。最后,利用各类媒体对广大交通参与者开展交通安全应急教育,提高交通参与者应对轻微交通事故的处置能力。

5.从安全通行条件的角度。首先,根据关注该路段在雨雪天气易发交通事故的客观情况,密切关注该路段天气变化和机动车流运行状态,在发生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是及时发布安全预警。其次,提前谋划如果该长下坡路段发生交通事件或交通事故造成拥堵,应当及时根据应急处置预案进行临时交通管制等措施,防止在长下坡路段发生连续追尾事故,降低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害后果。

(三)基于海因里希法则的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效果评价

该起事故发生后,当地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该路段多起交通事故致因、交通安全隐患,交通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判,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上述交通事故预防思路进行了系统的交通安全管理策略调整,从机动车管理、行业管理、工程技术改造、交通安全宣传等角度的全面实践探索,使该路段道路交通安全态势得到了明显改善,交通事故预防策略达到了预期效果。

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是降低国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的具体实践。在深入探讨国省道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国省道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安全管理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基于海因里希法则的国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的具体策略,以甘肃省“11·8”特大交通事故为例,证明该策略方法

既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又有较好的推广前景,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能够为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落实公安部“减量控大”交通安全管理目标提供有效借鉴。

猜你喜欢

交通管理道路交通公安
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探究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南京市2017年至2019年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分析与研判
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节能减排问题及技术探讨
《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改公开征求意见
2001—2020年交通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市公安采风咏
论交通管理中非机动车及行人依法管理问题研究
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改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