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和MRI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评估中的应用观察*

2022-01-20何明方涂小龙吴政俊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硬膜引流术单侧

何明方 涂小龙 吴政俊 刘 宏

广元市中心医院脑血管病科(四川 广元 628000)

硬膜下血肿发生于硬膜与蛛网膜之间,血肿多呈新月形,根据发病时间划分为急性(发病3d之内)、亚急性(4d至3周内)、慢性(3周以上)[1-2]。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老年颅内血肿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10%~25%,起病隐匿[3]。目前研究发现该病与患者高龄、头部外伤史、高血压史、局部凝血障碍、脑萎缩、颅内压降低等因素有关[4]。慢性硬膜下血肿通常行钻孔引流术即可获得满意效果,但术后有一定复发率,有文献报道约为3.7%~38%[5-6]。CT和MRI是诊断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主要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CT和MRI表现以及术后随访资料,就CT和MRI的应用价值深入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52~84岁,平均年龄(68.15±6.33)岁;受伤至就诊3~20周,平均就诊时间(10.67±3.04)周。主要临床表现:80例患者均有呕吐、头痛、视神经乳头水肿症状,33例患者存在记忆力下降,10例患者存在情感淡漠,15例患者存在定向力障碍,19例患者存在肢体麻木乏力。血肿类型:单侧血肿58例,双侧血肿22例,共计102个血肿。80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33例患者进行MRI检查。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标准[7];有头部受伤史,伤后3周以上出现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进行CT或MRI检查,资料齐全;采取钻孔引流术治疗。排除儿童、急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硬膜下积液。

1.2 影像学检查

1.2.1 CT检查 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美国GE公司 Discovery HD750)。患者取仰卧位,头足方向,先进行常规CT平扫,扫描层厚与层距5mm,连续扫描。扫描范围:以听眦线为基线,向上20~24层扫描整个颅脑。观察病灶的位置、形态和密度,拍摄脑窗与骨窗,测量出血量。必要时再进行增强扫描,肘静脉注射造影剂320mg/mL碘佛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用量50~70mL,流速3mL/s静脉团注法注射,根据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密度调整窗口设置。

1.2.2 MRI检查 采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德国西门子公司),选择高分辨头颅专用32通道头线圈。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扫描参数:薄层1.3~1.5mm,FOV 180~200mm,采集矩阵512×(230~256),重建矩阵512×512,TR/TE/Flip:32ms/12ms/20°(3D-PC),50ms/7ms/25°(3D TOF),40ms/13ms/20°(2D-PC),40ms/9ms/25°(3D TOF FSPGR)。检查序列T1WI、T2WI等,进行头颅横断位、冠状面和矢状面扫描,观察病变部位、形态及信号变化等。

1.3 手术方法患者经CT或MRI确诊为硬膜下血肿,进行钻孔引流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备皮,碘伏消毒,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纵行切开头皮,用乳头拉钩牵开,快速剥离骨膜,暴露颅骨。手摇钻钻开一孔,骨蜡止血。电凝脑膜,尖刀十字切开脑膜,可见大量的硬膜下陈旧性血性液体流出,将已准备好的引流管置入硬膜下血肿腔,调节好深度,引流通畅,固定引流管。检查切口出血情况,止血,帽状腱膜和皮肤分层缝合。反复冲洗颅内血肿腔,连接引流袋,术毕。术后2~5天可拔除引流管。

1.4 术后随访术后3个月内复查颅脑CT或MRI,观察硬膜下血肿消失情况以及是否复发。复发评定:若患者再次出现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或精神症状,手术侧重新出现硬膜下血肿或血肿体积增大。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以()描述,计数资料以例和百分比(%)描述,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CT与MRI表现80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单侧血肿58例,双侧血肿22例,共计102个血肿。血肿位于大脑表面的颅骨内板下方,血肿具体部位:额顶部66个,额颞顶部23个,颞顶枕部11个,顶枕部2个。58例单侧血肿患者脑室中线向健侧移位,患侧脑室受压变窄。22例双侧血肿患者脑室中线大体居中。半月形低密度影69个(67.65%),新月形高密度影7个(6.86%),混合密度影19个(18.63%),低密度影中夹杂有少许片状高密度影,为部分血肿机化。血肿最小面积为50mm×15mm,最大面积为110mm×35mm。另有7个血肿为等密度影,仅表现为脑室中线移位、脑室受压、占位征象、大脑皮质层增厚。

33例患者进行MRI检查(含CT检查表现不明者行进一步MRI检查),单侧血肿27例,双侧血肿7例,共计40个血肿。其中30个(75.00%)血肿T1WI呈新月形高信号影,10个(25.00%)血肿呈等信号影。所有血肿T2WI呈极高信号影,边界清晰,明显血肿包膜。

2.2 CT与MRI准确率比较CT检查确诊73例,准确率为91.25%;误诊7例,误诊率为8.75%,均为单侧血肿,共7个血肿,CT表现为等密度影,鉴别困难。其中5例误诊为边界不清的胶质瘤,2例误诊为颅内功能性疾病。33例患者行MRI均正确诊断,准确率为100%。CT与MRI准确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 CT与MRI准确率比较

2.3 预后和随访结果80例患者钻孔引流术治疗后,术后3个月内随访,71例患者痊愈,慢性硬膜下血肿完全吸收,复查CT表现为血肿已经清除。9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11.25%。其中58例单侧血肿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为5.17%;22例双侧血肿患者复发6例,复发率为27.27%。双侧血肿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单侧血肿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03,P=0.005)。根据患者CT成像分为CT低密度影患者59例(69个血肿,单侧血肿49例,双侧血肿10例)和CT非低密度影患者21例(33个血肿,单侧血肿9例,双侧血肿12例)。59例CT低密度影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为5.08%,21例CT非低密度影患者复发6例,复发率为28.57%,CT非低密度影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CT低密度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9,P=0.015)。

2.4 典型病例分析病例1:患者男,71岁,反复头晕头痛、左侧肢体无力3周入院,头颅CT提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后,在局麻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中引出暗红色血液约70mL,术后引流管每天引流量约20mL,术后3d拔除引流管。术后1个月复查CT,未见复发,见图1。

图1 颅脑轴位,CT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伴近期出血征象,但无沟回疝征象。图2 颅脑轴位,CT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线向左侧偏移。

病例2:患者男,65 岁,1月前轻微脑外伤,今突发恶心呕吐、头痛嗜睡,右眼睑严重下垂入院,时间空间定向力障碍,共济失调,下肢肌力较弱。头颅CT提示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后,在局麻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中引出暗红色血液约80mL,术后引流管每天引流量约20mL,术后3d拔除引流管。术后1个月复查CT,未见复发,见图2。

3 讨 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普遍认为是头部外伤,尤其是老年人额前或枕后着力时,易撕破大脑上矢状窦的桥静脉、静脉窦或蛛网膜颗粒,造成局部蛛网膜撕裂;非损伤性血肿较为少见,可能与动脉瘤、血管畸形有关[8-9]。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张力增加,脑脊液外漏,形成硬膜下积液,长期积液导致炎症反应,硬脑膜内侧包膜形成,包膜不断增厚,而外膜的脆性血管由于凝血障碍等因素破裂出血,血肿出血大于吸收,血肿内压增高逐渐膨胀,持续形成硬膜下血肿,并压迫邻近脑组织[10-11]。本研究CT检查显示,58例单侧血肿患者脑室中线向健侧移位,患侧脑室受压变窄,符合上述病理机制。

本研究还发现,102个血肿中,半月形低密度影69个(67.65%),新月形高密度影7个(6.86%),混合密度影19个(18.63%),等密度影7个(6.86%)。有研究认为,硬膜下血肿随着发病时间延长,伤后7~10d逐渐形成血肿包膜,伤后2~3周血肿凝血块液化,形成梭形液体高密度区,伤后3周以上血肿多呈低密度或等密度,血肿壁机化增厚或钙化;若发生再次出血可表现为混杂密度,即为低密度影中夹杂有少许片状高密度影,为部分血肿机化所致[12]。CT对于低密度或高密度影较好鉴别,但少数患者为等密度影,这是由于高密度血肿吸收水分导致密度下降,但未达到低密度阶段,与脑组织呈等密度,CT鉴别十分困难,容易造成误诊[13]。本研究有7例误诊,其中5例误诊为边界不清的胶质瘤,2例误诊为颅内功能性疾病,皆为CT表现为等密度影。误诊为边界不清的胶质瘤是因为CT成像存在中线移位、脑室受压、颅内高压表现;误诊为颅内功能性疾病,是因为患者为双侧血肿,无中线移位表现,难以诊断。

MRI对血肿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多项研究表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典型表现为弛豫时间T1缩短,T2延长,T1WI和T2WI均为高信号[14-15]。本研究发现30个(75.00%)血肿T1WI呈新月形高密度影,10个(25.00%)血肿呈等密度影;所有血肿T2WI呈极高密度影,边界清晰,明显血肿包膜,诊断准确率为100%。少数血肿呈等密度影可能是因为血红蛋白变性、吸收,少量含铁血黄素沉积。

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率高,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与慢性硬膜下血肿腔的局部炎性反应、局部纤溶亢进、外膜新生不成熟血管形成等有关[16]。本研究发现,钻孔引流术治疗后,复发率可达11.25%。进一步分析不同CT与MRI表现患者的血肿复发率可知,双侧血肿、CT非低密度影患者更容易发生血肿复发。硬膜下血肿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血肿复发可能与硬膜下血管脆裂反复微量出血有关,血管脆性越高,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分解液化,纤溶亢进。而CT低密度影处于在退化阶段,血肿包膜逐渐成熟,不易发生出血。对于此类患者,需注意防范血肿复发。患者术后可采取头低位、引流管头端置于额叶、充分引流硬膜下腔积气,减少血肿包膜压力平衡失调;此外还可以口服阿托伐他汀,有助于修复损伤血管并促进新生血管成熟,减少复发率[17-18]。

综上所述,CT对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断价值较高,对于等密度影易造成误诊,可行MRI检查进一步明确。CT和MRI表现与患者术后硬膜下血肿复发有一定关联,双侧血肿、CT非低密度影患者的血肿复发率明显高于单侧血肿、CT低密度影患者。对于双侧血肿、非低密度影患者应加强重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猜你喜欢

硬膜引流术单侧
更正声明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脊柱手术中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
单侧咀嚼有损听力
老年人与慢性硬膜下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