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细胞肺癌脊髓圆锥转移误诊一例

2022-01-20张希军赵胜祥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圆锥髓内脊髓

张希军 赵胜祥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放射科 (北京 102445)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9岁,已婚,2020年1月8日就诊于我院脊柱外科。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无力伴走路不稳,双踝及双足麻木,休息后症状未见缓解,就诊前一天二便障碍、臀部感觉减退。有结核病史,已治愈。专科检查:双下肢肌力右侧3级、左侧2级,肌肉未见明显萎缩,肌张力增高。双侧踝关节以下针刺觉减退,味知觉与温度觉正常。双膝反射、跟腱反射减退。肛门反射消失,肛门括约肌肌力明显减退。影像学检查:胸腰椎MRI检查示腰1椎体水平脊髓圆锥增粗,内见椭圆形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病变,边缘部分T2WI高信号,下段胸髓T2WI呈高信号(图1~图2);注入钆喷酸葡胺后扫描,病变明显强化,边界清楚,中心区强化程度稍弱于周边区域(图3~图5),大小约0.9cm×0.9cm×1.8cm。诊断考虑:可能为腰1水平脊髓圆锥肿瘤,胶质瘤(室管膜瘤),不能排除髓内神经源性肿瘤。胸部DR示双上肺陈旧性病变(图7)。术中所见:脊髓圆锥及马尾神经腹侧见质韧、实性肿物,大小约2cm×1cm,表面光滑,与脊髓圆锥及马尾神经粘连,剪开肿物外层包膜,见白色豆腐渣样肿瘤组织。术后双足麻木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二便障碍未恢复。病理结果:(脊髓内肿物)小细胞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染色考虑小细胞肺癌转移可能性大(图6)。遂行胸部CT检查,胸部CT示左肺门区软组织肿块,纵隔内4区、7区淋巴结肿大、融合(图8),患者拒绝胸部CT增强扫描。根据病理及胸部CT检查,诊断左肺门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脊髓转移,转肿瘤科治疗。

图1 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脊髓增粗,脊髓圆锥肿块呈稍高信号,边缘部分呈高信号,胸髓高信号。图2 矢状位T1WI等信号,边缘部分呈稍高信号。图3~图5 肿块不均匀明显强化,中央区强化稍弱。图6 病理诊断小细胞肺癌(HE×100)。图7 术前胸片示双上肺陈旧性病变,右侧胸膜肥厚粘连。图8 术后胸部CT显示左肺门肿块伴纵隔淋巴结肿大。

2 讨 论

脊髓转移瘤(intramedullary spinal cord metastasis,ISCM)临床非常少见,其发生率仅0.1%~0.4%[1],是恶性肿瘤晚期经动静脉、软脑(脊)膜或直接侵犯而转移到脊髓实质的疾病。ISCM原发癌以肺癌、乳腺癌常见[2],肺癌以小细胞肺癌最常见,且预后极差[3]。ISCM临床表现有肢体无力、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减退、反射异常、括约肌功能障碍,约50%的ISCM患者表现为脊髓半切综合征[4]。

ISCM的发生机制包括:(1)经动脉血行性播散,脊髓的动脉血供有3个主要来源,分别是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以及根动脉,其中胸段的根动脉来自于肋间动脉。肿瘤细胞经过动脉到达脊髓。(2)通过静脉系统播散,当胸腹腔压力增高或由于肿瘤细胞使局部血管闭塞时,肿瘤细胞经椎静脉丛交通支逆流到椎静脉造成脊髓内转移。(3)通过软脑(脊)膜侵入[5]。以上转移途径以动脉血行转移为主。

ISCM影像表现:ICSM可表现为多发或单发病灶,脊髓各段均可发生,脊髓轻度或明显增粗,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围水肿呈高信号,增强后扫描常呈均质显著强化,边界清楚,也可因肿瘤中心坏死呈边缘强化,多发转移可表现为多发结节或斑点状强化,经软脊膜转移可出现脊膜线样或结节样强化,脊髓转移瘤周围水肿明显并且极少继发脊髓空洞。脊髓单发转移灶时需与其他原发髓内肿瘤相鉴别:(1)脊髓星形细胞瘤:病变发展缓慢,肿瘤边界欠清楚,常合并脊髓空洞,周围水肿较轻;而ISCM临床进展迅速,肿瘤体积小,边界清楚,周围水肿显著,呈小肿瘤大水肿,一般不合并脊髓空洞。(2)血管母细胞瘤:脊髓增粗范围长,但小结节强化病灶周围为囊变或空洞,而转移瘤周围为大范围水肿区。另外ISCM还需与髓内少见肿瘤如髓内淋巴瘤,神经节细胞瘤鉴别,而MR表现很难鉴别,往往依靠病理诊断[6]。

本例术前未能做到正确诊断,分析原因:(1)对脊髓转移瘤影像认识不足,脊髓内单发肿瘤性病变,只考虑了原发肿瘤可能。(2)阅片不够仔细,影像细节疏漏,回顾性分析该病例,肿块上下方及脊髓表面脊膜线样强化,横断位增强扫描显示强化肿块边缘不光整,胸椎矢状位(图1~图2)隐约可以看到隆突下淋巴结,应提醒临床排除转移瘤。(3)患者首次就诊时仅有双下肢麻木、无力,排尿、排便障碍等脊髓损伤症状,无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体征,术前仅做胸片常规检查,胸片难以显示左肺门占位及纵隔淋巴结,仅显示双肺陈旧性病变,造成对肺内肿瘤及纵隔淋巴结的遗漏;(4)对患者临床症状分析不够充分,该患者临床症状进展迅速,有恶性病变的可能。这提醒以后遇到临床症状进展快的老年患者,要拓宽诊断思路,想到恶性肿瘤,尤其是转移瘤的可能,以便术前详细查体,发现原发病灶,以指导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圆锥髓内脊髓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