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容积超声与MRI成像技术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应用

2022-01-20尧美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硬膜蛛网膜下腔

尧美霞

南昌天使妇产医院超声科(江西 南昌 344600)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重要神经系统疾病,可造成新生儿残疾和死亡,及早诊断能够给予有效干预措施,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脑部病变的重要临床检查手段,在颅内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超声、CT和磁共振(MRI)是脑部病变常用检查方法,但CT检查具有辐射,且会受到扫描断层厚度影响,在大脑顶部、颅内小出血灶、室管膜下出血等出血病灶中的分辨率较低,容易漏诊[1-2]。MRI能够清楚显示各类颅内出血,且无辐射,相比CT更易被患儿家属接受。超声检查操作方便,且费用相对较低,而随着三维技术的发展,三维容积超声在临床中的使用也逐渐广泛[3]。因此,本研究探讨三维容积超声与MRI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南昌天使妇产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颅内出血新生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4]中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标准,且均进行三维容积超声和MRI检查。62例患儿中男34例,女28例;日龄1~25d,平均日龄(13.42±5.51)d;出生体重2.2~4.3kg,平均体重(3.01±0.29)kg;早产儿30例;患儿临床症状:12例无明显症状体征,11例拒奶,10例有阵发性呼吸节律不整,7例嗜睡,6例反应低下,5例面色苍白,3例惊厥,3例前囱膨隆,3例肌张力低下,2例瞳孔不等;颅内出血部位:室管膜下出血27例,脑室内出血13例,小脑出血5例,脑实质出血8例,硬膜下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

1.2 方法三维容积超声检查:Philips IU22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5~7.5MHz,受检患儿取仰卧位,在其静息状态进行冠状面和矢状面检查,显示出血部位范围最大切面后,进行三维容积扫描,将获得的数据存到硬盘,以进行后期处理。采用VOCAL软件对三维容积超声图像进行处理,计算患儿颅内出血体积。

MRI检查:西门子Avanto 1.5T超导型MRI,头颅8通道阵列线圈,均行横轴位和矢状位T1WI、横轴位T2WI和FLAIR序列扫描,参数设置为矢状位T1WI TR/TE为550ms/12ms,横轴位T1WI TR/TE为550ms/12ms,横轴位T2WI为TR/TE 5200ms/92ms,FLAIR TR/TE为7000ms/120ms,层厚4.0mm,层间距0.32mm,FOV 180mm×240mm。选择MRI图像上显示出血灶的患儿测量出血面积,当患儿出现多个出血病灶时,对出血面积最大的出血病灶进行测量。

1.3 观察指标观察三维容积超声和MRI影像学表现,记录出血病灶部位,包括室管膜下、脑室内、小脑出血、脑实质、硬膜下和蛛网膜下腔等。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经SPSS 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维容积超声表现本次62例患儿,三维容积超声检查显示有54例发生颅内出血,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率为87.10%,其中室管膜下出血26例,脑室内出血12例,小脑出血5例,脑实质出血8例,硬膜下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出血量为(5.01±0.88)mL。超声表现为颅内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的强回声改变,具体见表1。

表1 三维容积超声检查新生儿颅内出血部位及影像学表现

2.2 MRI影像学表现本次62例患儿,MRI检查显示有53例发生颅内出血,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率为85.48%,其中室管膜下出血19例,脑室内出血12例,小脑出血5例,脑实质出血8例,硬膜下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见表2。

2.3 三维容积超声与MRI诊断结果比较三维容积超声诊断室管膜下出血优于MRI(P<0.05),诊断其他颅内出血部位与MRI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三维容积超声与MRI诊断颅内不同部位出血结果比较

3 讨 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在临床较为常见,调查显示,我国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早产儿,发生率可高达60%以上[5]。颅内出血可对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甚至引起患儿死亡,已成为临床关注重点内容。由于颅内出血发生部位、出血量等不同,颅内出血新生儿的临床表现也不同,部分患儿无明显临床表现,部分患儿伴有嗜睡、阵发性呼吸节律不整、反应低下等症状,且这些症状并非是特异性表现,因此单凭患儿临床表现难以进行具体诊断。影像学检查作为临床众多疾病重要辅助诊断手段,以获得广泛应用。

本研究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三维容积超声与MRI检查情况,结果显示三维容积超声、MRI检查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准确率分别为87.10%、85.48%,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两种检查方法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均有重要价值。超声检查所需费用较低,且无创伤和无辐射,成像快,能够多次重复检查,是临床诊断新生儿相关疾病常用影像学方法,尤其是对于早产儿和需要特殊护理的新生儿,超声具有床旁检查的特殊优势[6-7]。且随着超声技术的迅速发展,三维容积超声在临床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其能够立体显示病灶结构及出血形状和体积,并可动态反映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比常规二维超声更加具体和生动[8-9]。三维容积超声能够展现新的视角,可至颅顶深处,也能够从颅底向上观察,展示脑表面和深部组织结构,在脑损伤诊断、脑发育评估中均有重要应用价值[10-11]。此外,三维容积超声可测量出颅内出血体积,能够帮助医师了解出血部位与周边结构的比邻关系,更加直观观察病变情况,简化其思维过程,有助于医师对患儿颅内出血及损伤程度作出更为精确地判断。MRI同样具有无创伤和无辐射的优点,其能够多参数和多方位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可以较好显示新生儿颅内出血部分及出血面积,且在鉴别诊断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硬膜下出血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12-13]。因出血时间不同,MRI检查时的影像表现也存在差异,3d内的新鲜出血在进行MRI检查时没有较高分辨率,3d后T1加权成像可呈高信号,容易清晰分辨,故而MRI检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估测颅内出血时间[14]。但是另一方面,MRI检查噪音大,所需时间较长,且费用较高,不适于床边检查,对于无法离开暖箱的新生儿或需反复进行检查的患儿而言,并不是理想的检查方法。

本研究对比了三维容积超声与MRI诊断颅内不同部位出血结果,发现三维容积超声诊断室管膜下出血优于MRI(P<0.05),分析原因,MRI检查时会受到扫描层厚的影响,对于室管膜下出血病灶的分辨率会偏低,因此容易漏诊。而在硬膜下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中,三维容积超声检出率虽然与MRI无显著差异(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少有关),但仍低于MRI,这是因为超声对硬膜下出血分辨能力差,只有当硬膜下出血量较多时,才能被超声探测到,而本研究中三维容积超声检测出血体积为(5.01±0.88)mL,诊断硬膜下出血准确率并不高。而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因颅脑外周正常回声反射,较难鉴别血液和正常脑组织,故而超声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较为困难。因此对于超声检查显示阴性而临床仍对患儿高度怀疑颅内出血,应行MRI检查。

综上所述,三维容积超声与MRI成像技术均可有效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且对比MRI,三维容积超声诊断室管膜下出血效果更佳,并具有床旁检查、可多次重复操作等优点,但是对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诊断还需依赖MRI。

猜你喜欢

硬膜蛛网膜下腔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剧烈头痛?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脊柱手术中脑脊液漏的处理方法
老年人与慢性硬膜下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脑出血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