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2-01-19彭秋艳张昊

成才之路 2022年4期
关键词:通识课程双高计划双高

彭秋艳 张昊

摘 要:高职通识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加强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多维度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文章简述“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并从注重加强高职通识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灵活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注重高职通识课程的开发等几个方面,探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2)04-0010-03

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对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要求高职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职通识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加强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多维度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下面简述“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并从几个方面探讨“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双高计划”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在加强党的建设、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提升信息化水平、提升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其中,“加强党的建设”“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提升信息化水平”对高职通识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相结合,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二是注重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加强学生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精神、创新精神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加强劳动教育,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学生具备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态度和品质。三是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加大线上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扩展课堂的时空维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课程能够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

二、“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加强高职通识课程“课程思政”建设

高职通识课程“课程思政”建设要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标准,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结合通识课程特点,“课程思政”建设应将通识课程内容与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与法治、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高职院校要组织全体授课教师进行研讨,对课程教学目标进行调整,结合课程特点融入思政内容,并依据教学目标调整课程内容,编选教材,修订教学大纲、单元设计、课件和作业,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同时在教师集体备课中加入“课程思政”专项内容,确保“课程思政”体现在课程大纲、教案等课程指导性文件中。(2)“课程思政”要做到“如盐入水”,春风化雨,深入心灵。“课程思政”是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组合,在通识课程中加入一部分思政内容,将通识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变为两条“平行线”。《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因此,要结合课程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而不是在课程中生硬地添加思政内容。

2.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平行、交叉与融合。早期的线上教学是以线上课程的形式独立存在的,主要面向在时间和空间上不便于参与线下课堂教学的学习者,存在缺乏有效监督与控制、学习者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予以解决等方面的问题。在第二阶段,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发生了交叉,尤其是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加快了这一进程,教师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与监督,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线上课程的不足,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但并没有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的真正融合。依据“双高计划”,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也就是说,混合式教学(B-Learning)要侧重于将课堂线下教学(C-Learning)和网络线上教学(E-Learning)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引导、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并对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学生则充分利用此环境进行自主学习。

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通识课程混合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课时限制了教学资源的提供,且学习资源的更新也不及时,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所采用的教学活动如分组学习耗时较长,教学效率较低;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养所采用的评价方式耗时较长,缺乏高效的评价方法;教师与学生在课下交流手段较少,学生遇到的学习问题难以及时解决。为了切实解决上述问题,高职院校需要有效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是基于课程教学目标加强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设,多维度扩展课程内容,关注學生的差异化与个性化;二是注重对线上线下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评价手段的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灵活利用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自由、自主地开展学习;三是构建基于网络的有效沟通渠道,发挥教师引导、支持、监督和控制的作用。这样,才能实现通识课程混合式教学目标:扩展课堂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提供更为丰富的可选择的学习资源,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应个体的不同选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扩展师生交流的渠道,实施对学习过程的有效引导、学习情况的有效监督、学习效果的实时反馈。

3.探索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对课程价值的挖掘、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课程思政”建设来说,如何评价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思政素养目标是否达成是一个难点。例如,我们不能通过一次简单的纸笔测验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评价,如果不能对学生进行准确评价,也就不能准确判断“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是否达成,难以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改进与完善。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结合课程特点,探索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的达成。教学活动是“课程思政”发挥作用的主要形式,因此“课程思政”评价仍需立足教学评价。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其思想政治素质情况是成果,评价机制建设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原则,重点解决好评价组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三方面问题。

评价组织可以以平时评价、阶段评价、总结评价为主要形式,平时评价随每堂课教学开展,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主要在期中和期末开展。评价方法可采用“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增量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可以明状态(不足),过程性评价能够看发展(轨迹),增量性评价利于知进步(程度),综合性评价便于显成效(结果),这可以实现从点到线再到面的全方位评价。评价标准应实现对“课程思政”各目标的系统关注,并凸显以下特征:课程注重建设性、教学注重形成性、学生注重发展性。评价标准应覆盖“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材料、实施等多维度,检验教学目标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符合“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提炼的科学程度、“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是否合理、“课程思政”教学组织形式的适切性、“课程思政”实施方法与模式的科学性等;评价标准应包含教学目标、思政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管理与评价、教学效果、教学材料(资源)、教师教学行为与素养等维度;评价标准要涵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认知、基于专业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运用能力。

4.注重高职通识课程的开发

高职院校通识课程开发要依据通识课程教育目標,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活动组织、练习与作业、教学评价等全环节,都要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渗透“工匠精神”培养,注重“专业融合”。课程调整内容要体现在课程指导性文件中,如课程大纲、单元设计方案,开发完毕的课程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

具体来说,课程开发路径如下。1)课程教学目标:依据通识教育目标及“双高”建设要求对现有课程目标进行调整,依据课程特点及相关要点落实“课程思政”“工匠精神”培养及“专业融合”。2)教学能力指标:结合通识教育能力指标和修改后的课程教学目标修改课程能力指标。3)课程内容与资源:依据调整后的课程教学目标和能力指标重新规划课程内容与资源,调整课程单元设置,选取教材,制作课件,选择合适的线上资源。4)教学方法:针对课程调整内容重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创设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5)评价方式:根据课程调整内容,特别是“课程思政”和“工匠精神”部分设计评价方式,同时充分利用线上的信息化手段进行评价,提高评价效率。6)讨论与交流:构建线上讨论与交流平台,使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7)单元设计:根据课程大纲重新编写单元设计,将课程的整体规划落实到每一节课程之中。

三、结语

“双高计划”的实施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识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注重加强高职通识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灵活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有效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同时注重高职通识课程的开发,多维度提高通识课程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03).

[2]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03).

[3]彭刚.课程思政要如盐在水[N].中国青年报,2020-06-08.

[4]朱金花,谢玉蕾,胡卫平.基于“通专融合”的通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大学教育,2020(10).

[5]王军,王彩霞.高校通识课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0(08).

[6]李亚萍,王轩,庞琳.高校通识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Gener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High" Construction

Peng Qiuyan, Zhang Hao

(Heilongjiang Polytechnic, Harbin 150080, China)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gener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general course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general courses in multiple dimensions.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new requirements put forward by the "double high plan"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focuses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lexibly adopting the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 exploring the effectiv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gener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high" construction.

Key words: double high pla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eneral courses;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quality

猜你喜欢

通识课程双高计划双高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应用型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通专融合视野下高职教育集群型课程模式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