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动画色彩课程中将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导入教学

2022-01-19余静许国阳

湖南包装 2021年6期
关键词:动画影片九色鹿动画

余静许国阳

(1.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001;2.福建省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350001)

将艺术设计课程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相互结合,是动画设计专业教学的目的之一,依据马斯洛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可知,学生作为课程知识吸收的个体,不仅有基本的对于课程学习的需求,还会有更具多样性的需求与通过课程学习更进一步实现自我艺术表现的需求。所以通过对于动画色彩课程的教学、课后的沟通与探讨,将中国传统艺术的观念及体系导入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有力推动动画色彩课程的教学发展,将横亘在学生与课程中的现代设计与传统艺术拓展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在动画色彩课程中以专业理论教学为依据,导入中国传统艺术思维,深入研究色彩体系,以课程教学为依托来实现。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丰富的色彩体系去提炼与表达动画色彩中的故事性

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其融合了绘画、电影、音乐、文学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色彩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在动画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说过:“不论绘画如何发展,色彩永远是首要的造型要素[1]”。由此可知,在我们所研究的大千世界繁复斑斓的色彩中可以有不同心理、情感的色彩表达,而在中国悠久的传统艺术中更是有许多的优秀作品通过色彩的表现传递出独特的美感。比如具有东方艺术元素的敦煌壁画色彩运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敦煌洞窟壁画中《九色鹿》的色彩应用既有源于中国传统壁画色彩与题材的再现,又有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反映。敦,大也;煌,盛也。在敦煌的历代壁画与洞窟造像中具有朝代的更迭与不同民族艺术的交融,敦煌的《九色鹿》壁画具有对佛教中经典故事的描述性,在绘画与表现手法中又多有装饰与点缀,层次丰富,充满了动感。壁画色彩采用传统的矿石磨制、青绿山水中的石绿、山青等色,西壁中段绘九色鹿鹿王本生故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曾经将敦煌这组九色鹿壁画的元素提炼制作成了优秀的动画影片,将这一曾经深锁于偏远小城洞窟里的经典艺术通过动画影片这一形式传播开来。《九色鹿》的故事主体为释迦牟尼的前世故事。在不断的轮回中做了一件件的善事、忍受了凡人所不能承受的痛苦,最终才能修成正果。据《佛说九色鹿经》,佛前世为生活在恒河边的九色鹿王,它神奇的皮毛能够幻化成9种美丽的颜色,鹿角洁白如雪。在壁画的色彩表现中,通过借鉴中国传统青绿山水色彩搭配,不仅有绚丽的石青、石绿等色彩,也有赭石、熟褐等色彩,在其中精妙调和。从洞窟壁画的左端起故事情节展开为“溺人呼救”,接着依次是“鹿经水边”“鹿救溺人”“跪谢发誓”“鹿酣睡中”;再表现为壁画的右边“王后说梦”“国王悬赏”“溺人告密”;洞窟壁画最后的高潮是位于壁画中央的“国王乘马车捕捉神奇的九色鹿”再至“九色鹿向国王控告溺人”。“随类赋彩”的衍射式艺术语境渲染为动画影片中的每一组镜头内容表现和剪辑,营造出前期的铺垫与准备,同期也为动画的视听语言营造了氛围,采用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文化,可以使一部动画影片传达的思想具有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大众审美品位的不断改变,在动画色彩创作过程中需要把文化的独特性与审美观念融合,所表达的镜头语言由视觉审美来决定,这种视觉审美则是由一些具体的色彩表现方式和镜头效果在进行融合后,将单一镜头中的静态美转换为剪辑完成后连贯的动画色彩语境渲染[2]。在艺术造型的表现中当九色鹿向国王控告溺水之人时,高傲的鹿并没有伏低乞求,流畅的线条将九色鹿的形象表现为昂首挺胸及理直气壮。不禁令人想起了魏晋时代,顾恺之所提出的“以形写神”理论,这幅壁画作品对人物神态的表现通过线条与色彩传达得非常准确生动。虽然按照《佛说九色鹿经》所记载,九色鹿控诉溺水之人背信弃义时是伏首于国王面前的,但是在创作这幅壁画时,艺术家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将鹿王描绘得坚贞不屈,不仅表达了因果报应的佛教思想,亦表现了艺术家个人对于舍己救人的赞美,洁白的鹿王身体上点缀着5片月芽形的彩色图案,线条与色彩也准确传达出对故事意象的感知力。动画色彩并非单纯的客观世界的彩色还原,而要根据动画中角色和场景的具体需要进行写实或者装饰性的艺术加工创作[3]。因此与鹿王对比的国王坐骑被刻画成了一匹黑马。《九色鹿》的色彩虽然丰富,但在整体上具有完整统一的青绿基调,动画色彩基调的统一对于动画故事的完整性表述也起到推动作用。

2 运用传统山水画的审美意蕴渲染动画色彩

在现代动画色彩课程体系中通过科学的分析将肉眼所见的色彩分为有彩色与无彩色两大类别,其中无彩色所指的即黑、白、灰,而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也运用了墨分五色的独特技法来表达黑白灰的独特意境,黑白墨色辉映的山水画审美意蕴具有传统美感和独特的东方色彩表现,通过富有层次的墨色变化表达出了独特的色彩空间。

我们知道色彩对于人的情绪具有艺术上的强烈感知作用,动画创作中采用的色彩元素具有创作表现意图上的主观性,可以根据故事情节与传达的内容进行人为的调整,将镜头中的色彩高度概括于黑与白的无彩色,也具有独特的韵味[4]。水墨动画《山水情》(图1)用传统绘画的手法于黑白墨色中氤氲出深厚感人的师生之谊,在荒野中的老琴师于野渡时偶遇上了一位渔家少年,在少年悉心照看下康复了身体,琴师赠琴传艺,采用典型的中国水墨画色彩形式展现了山水空灵与意境。意境是指存在于人的主体与客体感官之外的境界,如人境、心境、意境等,相比于眼、耳、鼻、舌等主体感官以及色、味、声、香等客观感知而言,意境更注重于人“心”的感受,是更加主观的一种感受。通常意义而言,人境、心境更多地被用在佛学文化之中,传统美学领域并没有太多触及,而意境则被传统艺术领域所接纳,并将其奉为审美思想的最高境界之一[5]。层层叠叠的黑白空间色彩虽然没有绚丽丰富的颜色那样华丽,但是镜头质感依旧浓厚,完美地体现出独特的空间和故事所要传递与表达的中式审美意趣。计白当黑而又独具韵味的水墨动画传神地表现出展翅翱翔于天际的雄鹰、盘坐静寂崖边抚琴的琴师、在黑白色的笔墨间仿佛流淌出回荡于山水之中的悠扬琴声。《山水情》是将世间纷杂的色彩融合于黑白笔墨之中,与中国传统山水表现澄怀味象,以墨色的迹象构思创作具有中国传统师生情谊的精神与人格力量的意境。

图1 《山水情》

动画作为一种外来艺术,需要结合中国文化或文艺形式才能促使其顺利地实现民族化转换[3]。在创作的意境中,水墨动画的意趣与故事情节与山川、飞翔展翅的鹰都具有独特的中国传统意境与美感。画作中用大片的空白展现出辽阔无垠的空间,借此阐述中国古典艺术散发出的美学特质与中国动画的主要特性,即“追求的是写意的审美趣味”[3]。动画影片中琴师与少年的互动通过层次多变的黑白笔墨娓娓道来,气韵绵长而又意蕴无尽。山水绘画的表现技法是属于中国绘画中独特的一个门类,对于我们的民族艺术来说是根植于中国传统审美之中的,也是对于传统艺术表达的属于中国的观念传承,中国传统的黑白水墨艺术融合了宇宙、自然、宗教、哲学等元素,在《山水情》中我们看到许多镜头并没有饱满的构图和鲜艳的色彩,而是采用了留白的艺术形式,在传统的中国画构图中留白是一种表达意境的手法,通过对空白处的对比传达的是传统意蕴的境界观,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式美学,作为一种文化艺术,我们应该在现代的艺术创作中进一步将其衍生下去。现代水墨动画的这些表现手法与形式虽然源自于传统的中国画艺术,但在此基础之上又进一步超越了传统中国画审美,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在动画剧情叙事以及镜头意象表达营造上有深入融合,动画短片《山水情》通过留白的方式将每一“幕”镜头的景别模拟摄影机运动方式,保持画面构图的平面性特征。采用画幅展开的方式使每一个镜头都能突出设计感和美学完整性。保证在每一幕中的组合镜头都能呈现出国画画面中留白、折枝、水墨肌理等视觉设计要素。这种幕间美学结构使得观众满怀情感地在一幅幅水墨画面中游览,并沉浸在影视美学和中国国画美学的双重审美体验之中[6]。据此,水墨动画在未来的发展中既应该保留中国传统艺术所具备的东方美学特征、文化底蕴与哲学思辨,又应顺应当代动画设计技术革新、受众审美方面的变化,以此创作出符合时代演变与全球化进程下的当代中国式表达[7]。

3 运用传统笔墨技法来表达动画色彩的视觉效果

动画色彩的视觉表现具有多元性,对二维动画中具体色彩的使用和分析,不可以将单一的色彩个体进行独立的分析,而是要根据动画影片视觉与听觉所要传达的目标和效果进行统一的归纳总结[8]。动画影片《小蝌蚪找妈妈》中主要的角色是一群可爱的摇头摆尾到处寻觅妈妈的水墨小蝌蚪,在它们不断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也不停转换场景,通过角色和场景的变换推动影片的剧情,运用传统笔墨技法所表现出的角色形象统一而生动,与动画色彩呼应关联,一组组镜头流畅衔接出了叙事的段落,引导观者随着水中悠游的小蝌蚪们一起努力地寻找着妈妈,十分生动,很具有趣味性。这部经典的动画影片通过对中国家喻户晓的著名画家齐白石笔下独特的鱼、虾水墨表现技法的拓展,将传统水墨中墨色丰富的层次变化、线条的独特造型应用于动画银幕,将动画色彩的层次性体现在动画创作中,注重运用技法肌理来表现色彩,层次清晰[1]。空间色彩的表现借鉴了在《千里蛙声图》中齐白石以情景入画的手法,运用稠密的黑白线条长短粗细,表现出了山谷的空间与层次、山水间的空灵意境。

在赛璐璐片绘制的过程中,动画影片《小蝌蚪找妈妈》笔法采用了齐白石画虾时惬意的“合象”,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螃蟹、虾、小蝌蚪的结构及质感,通过不同浓淡深浅的笔墨色彩,借鉴了皴、染、晕等传统中国画笔法,形象栩栩如生又意趣盎然,使观众沉浸在其所营造出的水墨色彩氛围中。在留白的动画场景中,浓淡清浅结合的笔墨表现出水中悠游的小河虾、潜伏于茂密水草之中的螃蟹以及穿梭于灵动飘荡水草之间的具有生命力的那一只只寻找妈妈的小蝌蚪,情节叙述通过风格统一的笔墨风格将角色与场景呼应的镜头剪辑,一次次表现小蝌蚪们寻觅妈妈失败后又一遍遍努力,烘托出了它们对于寻找妈妈的渴望之情。从视听语言的角度看图形与色彩肌理的结合,更能够抓住心理的共鸣,进一步推动视听的变化,丰富了观者的艺术欣赏体验,准确把握与描摹出了动画场景与故事情节,在动画中通过镜头画面引导观者的视线,调动观看时的情绪,每个镜头中出现的水墨画笔触都与整体的动画色调表现呼应,统一的绘制笔法风格具有传统而又独特的动画色彩艺术视觉效果。

如图2(a):浅色晕染的远处水波中,一群墨色点缀而出的小蝌蚪形象,穿梭于飘荡的青绿色水草之中,一层层加重的色彩营造出了远、中、近的画面空间。

图2 《小蝌蚪找妈妈》

如图2(b):运用鲜明的水墨笔触描画出墨色的青蛙妈妈和小青蛙们、墨绿色的荷叶与侧锋概括出的意象荷花,通过墨色在色彩中的巧妙调和,使画面色彩统一和谐。而其间的大面积留白又营造出了小青蛙们跳跃的水平面。

4 结论

动画创作中的色彩取材于生活以及自然世界,可并不是简单的传移摹写与生搬硬套,动画中的色彩是动画作品中所传递的重要视觉语言,在进行一部动画作品的设计创作过程中,色彩的表达是动画作品最后所呈现出的视觉元素的关键,对于以上优秀传统艺术作品中具体动画色彩的应用分析,消弭了学生在动画色彩课程学习中的分歧,创作情境被深入挖掘出来,在麇集的中国传统艺术海洋中还有许多优秀的资源值得我们去学习与借鉴,艺术创作的最初设想与最终的表现完全是根据对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达到的。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教学是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一部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9]。在动画色彩这门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导入传统艺术优秀案例,对于色彩类别应用与色彩具体表现技法的分析呈现,引导学生欣赏与理解,总结出对于自己创作作品有益的动画色彩学习经验,在实践的教学引导上环环相扣这几个教学环节,能够使学生在动画色彩的课程理论知识体系和课程典型作品创作上,化解对于枯燥理论的困惑,结合具体案例优化学习的效果,引发对于色彩学习与创作的兴趣。通过导入对于传统艺术美学在动画色彩课程中的分析与归纳,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动画设计过程中,采纳应用何种色系,绝不能只从动画角色造型出发,而应多方面结合,包括动画作品的剧情、场景、希望引发观者的视觉感受、作品观后的情绪都极其重要。综合考虑这些方面,也能促进动画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结合传统与实践在动画色彩课程中努力探索符合新时代的动画色彩符号语言。

猜你喜欢

动画影片九色鹿动画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九色鹿
做个动画给你看
实例研究动画影片中国文化新元素的视觉呈现与应用——以《雪人奇缘》中呈现的中国文化元素为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浅析动画电影中“听”语言的特点与功能
构图技法对动画影片观众视觉效果的影响
九色鹿
星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