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种良法配套助力河南大豆逆境夺高产
——河南省大豆新品种郑1307受热捧

2022-01-19杨秋萍

大豆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株系测产淮南

近日据《河南日报》消息,2021年夏,河南因暴雨致多地大豆被淹,但有一品种顽强地扛过了长时间水淹,并获高产,这个大豆品种就是郑1307。郑1307是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主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院长卢为国研究员带领大豆育种团队以高产、稳产为主要目标培育的大豆新品种。

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是郑1307的主要推广地,据获嘉种子站站长张国际介绍,2021年无论是暴雨短期没顶,还是长时间水涝,郑1307的表现都超乎人们意料的优秀。照镜镇东彰仪村种植户王荣涛说,当地7月份暴雨,大豆田被淹了七八天,9月份降雨后积水十多天,大多数品种扛不过,秆都变黄、变黑、烂掉了,唯独郑1307,秆黄了,但水一退,又返青了,还获得了255公斤/亩的好收成。10月24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组织有关专家在获嘉县冯庄镇对郑1307生产田进行了实收测产,产量为319.29公斤/亩。卢为国研究员告诉记者,“从实收结果来看,郑1307经受住了2021年豫北地区持续暴雨及症青、根腐病危害的严峻考验,产量再创新高”。

1 选育过程

品种郑1307,2010年夏配制杂交组合:郑9805×周豆23,2010年冬季南繁种植F1。2011年夏季原阳F2代选单株,后经两次测产,确定最终入选品系。2014—2016年以品系名郑1307参加黄淮南片多点鉴定试验;2017—2018年参加河南省和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9年通过国家黄淮南片和河南省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国审豆20190018和豫审豆20190012。

2 特征特性

郑1307特征特性

品种郑1307,生育期104天,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收敛,苗期胚轴紫色;卵圆叶,叶绿色,紫花,灰毛,荚皮深褐色,荚呈弯镰形;株高81.3厘米,主茎节数17.5个,有效分枝2.0个;底荚高18.4厘米,单株有效荚数51.0个,单株粒数104.9粒,百粒重17.9克,圆粒,种皮黄色,有光泽,褐脐,子叶黄色,成熟时落叶性好,不裂荚。

3 产量表现

3.1 黄淮南片多点鉴定产量表现

2014年黄淮南片多点鉴定,8个试点7点增产,平均产量209.99公斤/亩,较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13.7%,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5年多点鉴定,12个试点10点增产,平均产量236.56公斤/亩,较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8.5%,居参试品种第2位;2016年多点鉴定,12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245.14公斤/亩,较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22.6%,居参试品种第2位。

3.2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2017年河南省区域试验,8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207.99公斤/亩,较对照品种豫豆22增产22.1%,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8年续试,6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189.95公斤/亩,较对照品种豫豆22增产15.5%,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8年生产试验,8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196.90公斤/亩,较对照品种豫豆22增产21.6%,居参试品种第1位。

2017年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12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197.5公斤/亩,较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12.8%,居参试品种第2位;2018年续试,平均产量210.8公斤/亩,较对照品种中黄13增产16.8%,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09.7公斤/亩,较对照中黄13增产16.2%,居参试品种第1位。

3.3 大面积示范产量表现

测产现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淮海大豆优质高产广适新品种培育”大豆新品种郑1307测产现场会

采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研发的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2017—2019年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原阳试验基地,连续3年进行小面积实收测产,产量分别为:328.3,334.1和303.4公斤/亩。2018年山东梁山实收61.27亩,平均产量289.3公斤/亩;2019年河南新乡县实收100.4亩,平均产量303公斤/亩,2020年河南辉县实收110亩,平均产量309.24公斤/亩,创造了全国实收面积超过100亩,单产超过300公斤/亩的高产典型;截至目前,是全国唯一一个连续2年实收百亩,平均产量超过300公斤/亩的大豆品种。

4 抗性鉴定及品质分析

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种鉴定,2017年郑1307对SMV株系SC3表现中抗,对株系SC7表现抗病;2018年接种鉴定,对SMV株系SC3表现中感,对株系SC7表现抗病。

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郑1307:2017年蛋白质(干基)42.62%,脂肪(干基)19.39%;2018年蛋白质(干基)41.82%,脂肪(干基)19.52%;2年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2.22%,脂肪含量为19.46%。

5 适宜种植区域

该品种适宜在河南全省、黄淮南片的安徽淮北、苏北、鲁西南等地种植。

(供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编辑:杨秋萍)

国家大豆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大豆新品种郑1307百亩测产现场会

猜你喜欢

株系测产淮南
应用MAS技术改良水稻特异种质大粒溪香的稻瘟病抗性
小麦测产迎丰收
转录因子OsNAC2对逆境下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大叶蒲公英耐盐性变异株系的培育
差一点点也算失败
差一点点也算失败
大麦黄矮病毒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差一点点也算失败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高钙植物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