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来党领导一切的基本经验*

2022-01-19

观察与思考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央文献出版社文选人民出版社

方 涛

提 要:党领导一切,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一再被提及,也被贯彻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践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总结,可以梳理出党领导一切的基本经验,主要有:坚持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正确理解党领导一切,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夯实党领导一切的组织基础;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以制度体系保障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保持政治定力,坚决纠正偏离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一再强调党领导一切,同时在实践中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确保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稳定秩序和政治前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政治保证。深入总结百年来党领导一切的基本经验,不仅有利于揭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规律,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而且对于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具有现实意义。

一、坚持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领导核心

在党的百年历程中,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最关键的和首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从而为实现对各方面资源的整合、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国家现代化创造稳定秩序,进而为赶超西方国家提供保证。历史与实践证明,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才能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

高度重视维护党中央权威。1922年7月,党的二大在党章中明确,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①《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167 页。。到了抗战时期,针对党内存在的宗派主义,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明确,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前后期间内,党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机关”②《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766 页。,“全党服从中央,党的一切工作由中央集中领导”③《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773 页。。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党中央是全党团结的唯一中心。④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第十五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254 页。毛泽东也指出:“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2 页。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强调:特别是有困难的时候,必须加强党中央的权威。⑥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19页。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强调,加强宏观调控必须维护中央权威。⑦参见《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研究出版社,2004 年版,第247 页。党的十六大后,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⑧参见《胡锦涛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658 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权威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和首要原则。⑨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86 页。

坚持党中央权威,必须树立和维护党的核心。正是有了以毛泽东为核心,中国革命才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才从挫折中走出来,不断取得胜利,夺取全国政权,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全局性失误,我们党的领导地位也没有动摇。改革开放新时期,正是以邓小平为核心,即使发生了两个领导人的变动,党的领导也没受到影响,并保持稳定。⑩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10 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成功推向新世纪,并不断得到发展。进入到新时代,习近平同志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新的伟大成就。

二、正确理解党领导一切,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百年来,在坚持党领导一切的问题上也曾存在着偏差,出现过片面地理解,发生党管一切、包办一切等倾向,也曾发生了弱化、虚化党的领导的偏向,影响了党的领导力。经验表明,做到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科学理解和把握其科学内涵,特别是要正确把握和运用领导一切的方式。

党的领导是有原则的,也是具体的。为防止党包办一切、以党代政现象的发生,1942年9月,中共中央专门作出决定,明确党领导政权系统应是原则的、政策的、大政方针的,而不是事事干涉、代替包办,要纠正党委包办、政权中党员干部不遵守党委决定等错误偏向。党员对党的领导的服从,不是空喊口号或曲解服从党的领导,而是具体对党的路线、政策、决议与纪律的服从。⑪参见《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九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426-429 页。1943年1月,在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任弼时围绕如何实现党的一元化领导作了详细阐述,强调党领导一切是要争取这些革命组织实现党的主张和执行党的政策,而不是一句空话;党必须研究讨论和决定执行的政策和所进行的工作;落实党的决定,主要是通过这些组织中的党员活动,而不是直接发布命令。⑫参见《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二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13 页。

党领导一切不等于党管一切。针对党管一切、包揽一切的倾向,刘少奇、周恩来,以及中央组织部曾专门作了论述,澄清有关重大问题。关于领导一切的主体,强调党的领导是组织领导、集体领导,领导者要虚心学习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而不能随便发号施令。关于领导一切的内容和职责,是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指要管大政方针、政策和计划,而不是去管一切事情。上级党委能决定一些事情,基层党支部主要是保证监督。①参见《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365-366 页。关于领导一切的方式,强调党领导一切主要是从政治上讲,不等于党管一切、包办代替,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领导和被领导、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人士的积极性,使党委有时间研究党中央方针政策,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②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第四十九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326 页。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党的领导下,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1980年12月,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阐述了怎样改善党的领导,指出,党组织主要是掌握方针政策,决定重要干部使用,做思想政治、群众和人的工作,应让政府、业务部门承担日常行政和业务工作。③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365 页。根据这一精神和要求,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重点放在职能上实现党政分开。同时,新时期党的领导,更多是政治、组织、思想上的领导,对于具体的业务工作,包括党员、干部个人的生活(如婚姻、恋爱等)也不再过多干预。党的十六大后,党的领导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得到加强和改善。

党的领导是全面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有些同志对党的领导理解不全面、不准确的问题,强调党的领导要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空洞的口号和口头表态;④参见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第223 页。党的领导要在经济工作这一中心工作中充分体现;⑤参见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第6页。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⑥参见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第44 页。要在党的领导的大前提下,处理好党政关系,然后才是党政各有分工,而“不能简单讲党政分开或党政合一”⑦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年版,第231 页。,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些新论断,既澄清了一些错误观点,也总结了百年来党的领导实践的经验教训,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规律的认识。

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夯实党领导一切的组织基础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通过严密、坚强、系统、有力的组织保障党的领导。历史、经验表明,党的组织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影响党的领导力和领导成效。

着力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以党的组织确保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党的全面领导,需要有行动的主体,这个主体就是严密的组织体系。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形成了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党组和基层组织构成的组织体系,这一组织体系结构严密、功能清晰、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使党的领导能够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和全过程。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个党章在组织这一章中,从构成、设置和职责上对党的组织体系作出规定。此后,历次党代会通过的党章都对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作出相应规定,以适应不同历史条件下的需要。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来实现党的全面领导,并以组织体系建设作为重点,进而形成强大的组织力,为党对一切工作提供组织保证。①参见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当代党员》,2018 年第19 期。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质量。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对申请入党者、党员一贯有着严格的要求,明确其必须坚定信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遵守纪律,这体现在入党的条件、程序、入党誓词和党员义务当中。抗战时期,随着党员队伍的迅速壮大,巩固党的任务也随之提出。1940年10月,时任中央组织部长的陈云明确指出,党员“质量的发展重于数量的发展”②《陈云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年版,第295 页。。解放战争时期,通过整顿基层党组织,把不合格的党员清理出去,提高了党的建设质量。新中国成立后,考虑到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全国执政的党,1951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明确了共产党员的八项条件,对党的基层组织进行整顿。改革开放新时期,通过整党,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健全组织生活,同时更加注重在青年、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中发展党员,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使党员队伍的结构不断优化。进入新时代,把政治标准作为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不断提高党员质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严格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疏通党员队伍出口。

坚持党管干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干部队伍作为政治路线能否得到有力执行的决定因素,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保障了党在各个时期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延安时期,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③《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277 页。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以及“才德兼备”的干部标准,强调要关心、培养、爱护干部。④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526-527 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需要,又进一步提出领导干部要又红又专,成为精通政治、经济工作的专家,把政治思想工作和经济同时做好,实现政治与业务的统一。⑤参见《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51 页。新时期,邓小平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明确提出干部要实现“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⑥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79 页。江泽民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⑦参见《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483 页。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⑧参见《胡锦涛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246 页。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忠诚、干净、担当作为好干部的重要标准,抓好关键少数,坚持从严治吏。⑨参见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当代党员》,2018 年第19 期。

四、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以制度体系保障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理论层面,也不能仅仅依靠一时强有力的举措,根本上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把党的领导实践中经检验证明正确的、有益的好做法和好经验转化为具体的制度,以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保障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健全体制机制。在经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后,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领导了三湾改编,把支部建在连上,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提供了有力保证。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强化了红军中政治系统的地位和领导作用,进一步完善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体制。在193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强调:“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528 页。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会、各级党部的工作规则与纪律,从纪律和制度上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1948年1月,中共中央建立报告制度,加强上级对下级的统一领导。

完善党领导国家政权的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在国家政权机构建立党组、完善请示报告制度、成立领导小组等,健全执政条件下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体制。1953年3月,为强化党中央对于政府工作的统一领导,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各部门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4月,为加强对财经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又进一步作出决定,明确由各项工作具体责任人对中央直接负责。1956年4月,毛泽东指出,要建立一定制度保证集体领导的贯彻。②参见《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19 页。

着力提高党的领导制度化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高度重视制度问题,深化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和制度建设。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对党领导的制度、范围、方式等作出规定。这些规定,被此后历次修改的党章所坚持。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明确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发挥领导核心作用。③参见《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9 页。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增写“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④《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20 页。的内容。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增写了“党是领导一切的”等内容。⑤参见《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1 页。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正式把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单列出来,作为党和国家制度的首要制度和根本制度。另外,其他党内法规对党的领导也作出明确规定,或充分体现党领导一切的有关要求。特别是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统筹设置党政机构,打破党政界限,为党领导一切提供完善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五、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勇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历史、实践表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党自身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集中表现为党的作风问题。对此,必须以正视问题、动真碰硬的勇气,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重拳反腐,勇于自我革命,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走在时代的前列。

坚持定期整风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及时克服党内作风问题。在延安时期,针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等突出问题,毛泽东创造了整风运动的有效方式,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思想上的反省和对照检查,改正缺点并改进不足,克服不良作风,形成优良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党面临着新的考验,相比过去,党脱离群众的危险增加了。在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的情况下,通过整风运动以及“三反”运动等方式,及时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1956年9月,党的八大指出,要加强批评和监督,与官僚主义现象作斗争;必须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批评和建议,允许下级向上级提出异议,克服党内干部思想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①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第二十四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260 页。改革开放后,通过制度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堵住制度漏洞,反对领导干部待遇特殊化。1989年6月,邓小平指出,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14页。。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强调“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79 页。。党的十四大把“从严治党”写进党章。④参见《十四大以来重要文选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54 页。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从严治党贯彻到党的建设中。⑤参见《十五大以来重要文选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50 页。世纪之交,在十五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⑥《江泽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496 页。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被作为切入口,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反腐。

坚持向群众学习。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路线,积极向人民群众学习,不断地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形成科学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毛泽东曾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⑦《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790 页。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⑧《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368 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强调:“要恭恭敬敬地向人民群众学习。”⑨《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623 页。党的十六大后,胡锦涛同志提出以人为本,强调要虚心向群众学习。⑩参见《胡锦涛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156 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理念,多次强调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⑪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年版,第374 页。

六、保持政治定力,坚决纠正偏离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

中国共产党作为先锋队,应该领导一切,各方面也应该接受党的领导。历史、实践证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坚决纠正各种错误倾向。

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有效纠正错误倾向。1929年12月,针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单纯军事观点,古田会议决议明确红军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⑫《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79 页。,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在抗战时期,随着党的迅速发展壮大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发生了军队、政府向党闹独立性等问题,1942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决定,规定党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⑬参见《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九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423 页。1943年2月,邓小平也指出:“党是领导一切的核心。”⑭《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66 页。10月14日,在《切实执行十大政策》一文中,毛泽东指出:“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⑮《毛泽东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69 页。

反复强调党的领导。针对政府工作中分散主义等脱离党的领导的偏向,毛泽东多次明确提出批评,曾要求坚决纠正。1950年9月,毛泽东要求检查和督促中央政府各部门向党中央报告工作的问题。①参见 《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190页。1952年12月,在审阅修改中共中央关于改变管理干部的方法和建立财经工作部的决定草案时,毛泽东专门增写了一段话,明确党对政府、财经、工业建设的领导责任,具体包括“一切主要的和重要的方针、政策、计划都必须统一由党中央规定”②参见 《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648 页。。1953年12月上旬,在听取卫生部汇报工作时,毛泽东专门批评了卫生工作偏离政治的错误偏向,明确指出:“党必须领导一切。”③《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二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205 页。为此,1954年4月8日,中共中央在批转卫生部党组的一份报告中也强调,党是必须领导一切的,必须把任何工作都放到党的领导下。④参见《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第十六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13 页。

突出强调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1956年9月,刘少奇在党的八大报告中,批评了企图削弱党的领导作用的错误观点,指出党应当而且可以“对于一切工作起领导作用”⑤《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264 页。。1957年,毛泽东连续多次批评所谓党不能领导科学、教育等具体业务和忽视对宣传思想工作领导的错误观点,强调外行要领导内行,要通过政治去领导,以马克思主义去领导。⑥参见《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三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第112 页。1958年7月,邓小平强调:“党领导一切,是一切问题根本的根本。”⑦《邓小平文集(一九四九-一九七四)》(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版,第387 页。1962年1月,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强调:“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⑧《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305 页。这些重要论述表明,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领导实践中,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都共同认识到党领导一切的必要性。而且,这一认识具有共同的基础。

把党的领导作为根本原则。针对党内外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错误观点,从1979年开始,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强调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⑨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342 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经验教训,纠正政治体制改革中片面推行党政分开的错误做法,强调党必须管干部,党的领导离不开组织领导、思想领导,要把党的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同党的政治领导统一起来。⑩参见《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92 页。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重申“工农兵学商,党是领导一切的”⑪《江泽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496 页。。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理直气壮地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有的地区、单位党的领导弱化、虚化的问题,反复强调党的领导是根本性问题,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要理直气壮、大张旗鼓讲,党要管党、党管机构编制、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农村等重大原则,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有力举措,进一步强化了党对重大工作、关键领域的全面领导,坚决扭转了部分地区和部门存在的弱化、虚化党的领导的偏向,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巩固与加强。

猜你喜欢

中央文献出版社文选人民出版社
主题类图书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画与理
画与理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画与理
画与理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抉择
人民出版社
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