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治理推动全球治理的重大意义与实现路径*

2022-01-19左雪松辛亚宁

观察与思考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大国总书记

左雪松 辛亚宁

提 要:大国作为全球治理的主要成员与关键少数,大国治理是连接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的国家治理,是具有对人民负责与对人类贡献双重使命的国家治理。大国治理有利于加速全球治理进程、贡献全球治理方案、引领全球治理变革、促进全球治理联动的重大意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国之治”与“中国之治”,秉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出大国治理推动全球治理的四大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①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版,第206-207 页。大国作为国际社会主要成员,在国际体系处于加速变革、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国际共识广泛凝聚的背景下,大国及大国治理在推动全球治理进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胸怀天下、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强调中国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以特色大国治理的“中国之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样本与中国力量。

一、全球治理的大国角色与大国治理

在国际社会中,大国是国际体系的主要行为体,具有强大综合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由于当今世界没有“统一政府”,全球治理主要还是依靠实力超强与道义占优的大国来推动,很多全球治理方案是由大国提出、提议与提供,被称为全球治理的大国方案。由于大国力量占优,其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举足轻重。“大国就像歌剧院中的首席女主角,在国际舞台上的进进出出都惊天动地。”①[美]法里德·扎卡利亚:《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赵广成、林民旺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年版,第109 页。当今推进全球治理的关键主体依然是大国,大国在全球治理变革中肩负特殊责任。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曾强调:“不管全球治理体系如何变革,我们都要积极参与,发挥建设性作用。”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324 页。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中国之治”新征程,国家治理能力明显提高,对自身大国地位高度自信,有意愿、有能力、有责任为推动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倡议与中国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作出自己的贡献”③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版,第92-93页。。

“随着中国实力上升,我们将逐步承担更多力所能及的责任,努力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④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版,第275页。贡献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包括改革的主张与完善的主旨。一方面,从改革主张看,“随着时代发展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⑤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版,第384 页。,时代发展是重塑全球治理的基本逻辑,故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球化出现的问题,反映的是全球治理的滞后”⑥习近平:《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19 年6 月8 日。;另一方面,从完善主旨看,这种改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改革完善”⑦《习近平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第18 页。。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维护与完善现有国际秩序,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与利益。

作为和平崛起的大国,中国以推进国家治理来提升参与全球治理,形成参与全球治理的大国治理。大国治理不是大国合作治理与大国霸权治理,而是连接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的国家治理,是承载对人民负责与对人类贡献双重使命的国家治理,引导且不主导、推动且不妨碍全球治理,减少自身对世界秩序的冲击,促进自身对世界秩序的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谓正确角色观就是不仅要冷静分析各种国际现象,而且要把自己摆进去。”⑧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版,539 页。这种内外兼具的大国治理,是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是在参与全球治理框架中找到自己双重使命与确定内外角色,彰显“中国之治”在全球治理情景中的高度自主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382 页。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既感受到治理14亿人口大国的艰辛与自信,也面临参与全球治理改革的艰难与使命。面对“达则兼济天下”的历史重任,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思索在推动民族复兴与贡献人类的互动框架下,以特色大国治理承载实现中国梦与推动世界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①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年版,第18 页。。新时代中国树立与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解决大国治理的动力问题、平衡问题、和谐问题、联动问题、公正问题,贡献全球治理的新倡议、新机制、新方案也不断出炉。

二、大国治理推动全球治理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同时也认为大国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②《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人民日报》2018 年4 月9 日。当今各国发展受到外部制约日益凸显,大国治理难以独善其身,既要把握国际形势的机遇与挑战,又要承担对全球治理的责任与担当。正是由于大国治理“内化外溢”的显著特点,需要以有效大国治理来推动全球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中国之治”,为推动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一)大国治理加速全球治理进程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指出:“办好中国的事,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③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 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7 页。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无论是全球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延伸,还是国家治理是全球治理的组成,大国参与全球治理既要关注国际问题,也要立足国内问题。当今大国是参与全球治理的关键主体与关注的主要对象。大国稳、天下稳,大国安、天下安,大国治、天下治。大国治理有序为全球治理作出正面示范,大国治理失序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

2021年4月,中国发表《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指出,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中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大大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2021年9月,中国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也强调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版图,占世界近20%人口的14亿多中国人民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事件。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以特殊方式对大国治理的是否担当进行检验。作为较早遭受疫情冲击的国家,中国秉持对人民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负责,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事业尽责,将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转化为国家公共卫生治理的巨大效能,阻断疫情对外急速扩散,为全球抗疫作出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④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 年9 月9 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为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并避免其蔓延作出了巨大努力,这种努力是‘非凡的’。”⑤《和衷共济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人民日报》2020 年2 月20 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正是由于中方采取强有力防控措施以及中国人民作出的巨大牺牲,才有效阻遏了疫情向世界其他国家的蔓延。”①《和衷共济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人民日报》2020 年2 月20 日。在夺取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的基础上,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化,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率先复工复产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成为拉动全球贸易与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二)大国治理贡献全球治理方案

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②《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六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16 年1 月1 日。尽管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存在“有无政府主导”之分,但两者在很多共同问题与基本方式上存在相通性。例如生态、贫困、传染病等治理问题,以及共治、法治、自治、德治等治理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愿同各国政党交流互鉴现代化建设经验,共同丰富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更好为本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谋幸福。”③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人民日报》2021 年7 月7 日。大国是大社会与小世界,大国治理存在共性之处、问题之多与体量之大的客观事实,决定了大国治理可以为全球治理提供借鉴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④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37 页。

一是大国治理的共性之处。大国治理有其特殊性,也有其普遍性。中国与众多发展中国家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相同的发展任务、相近的政治立场、相通的伟大梦想。以贫困治理为例,中国实施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有效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更加有效地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交流分享减贫经验。”⑤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 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第9-10 页。

二是大国治理的问题之多。全球治理聚焦的问题,大国治理基本都将涉及,既有全球性问题,也有全球层面问题。从理论上讲,任何国家均可合法涉入所有领域的全球治理,但由于自身能力与条件所限,很多中小国家根本无法触及那些深海大洋、外层空间、核安全等高端议题,大国合作治理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表现。习近平主席说:“我会见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时,他们感慨说,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怎么治理呢?的确,中国有13亿人口,治理不易,光是把情况了解清楚就不易。……了解中国要切忌‘盲人摸象’。”⑥《习近平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人民日报》2013 年3 月20 日。

三是大国治理的体量之大。大国治理不仅问题多,而且体量大,对全球治理进程具有控制性影响。美国以世界6%人口消耗世界30%的能源,理应承担更多节能减排责任,否则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将异常艰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庞大,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精准扶贫实现了有效减贫。在近年来世界贫困人口不降反增、全球减贫事业遭遇瓶颈的背景下,中国减贫取得的成就,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注入信心和力量。“过去40年中国共减少贫困人口8.5亿多人,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⑦《改革开放40 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人民日报》2018 年12 月13 日。

(三)大国治理引领全球治理变革

托克维尔说:“小国的目标是国民自由、富足、幸福地生活,而大国则命定要创造伟大和永恒,同时承担责任与痛苦。”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第181 页。大国治理不仅具有影响全球治理的客观性,也彰显大国尊严的主观性。大国参与全球治理变革,凸显大国的存在感与话语权。“大国之大,根本上不在面积、经济实力之大,而是来自一个国家的国际威信、世界贡献与特殊责任。”②郭树勇:《论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中国大国形象》,《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 年第11 期。全球治理并非要求各国同等担责,但各国不能推脱逃脱、平分平摊与包揽包办。习近平主席指出:“各国能力和水平有差异,在同一目标下,应该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③《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0 周年系列峰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第3 页。大国可以引领全球治理但不能包办代替,负责任大国形象是国际社会普遍预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仅要看到我国发展对世界的要求,也要看到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待。”④《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版,第242 页。中国崛起是负责任大国与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中国治理注定为全球治理注入正能量。当今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拓展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不断为全球治理改革提供中国方案,国际社会对中国方案兴趣渐浓,很多国家寄希望中国为全球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当今全球治理仍然是大国力推的全球治理,大国担当反映其基本面貌。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时指出:“随着我们五国同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客观上要求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没有我们五国参与,许多重大紧迫的全球性问题难以有效解决。”⑤《习近平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时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8-19 页。当前大国担当不足是全球治理赤字的重要表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⑥《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 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10页。而美国认为《巴黎协定》给国家带来严重经济负担而宣布退出该协定,作为全球能源消耗大国与世界人均能源消耗大户,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全球气候治理框架不会因此而坍塌,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因此受到巨大影响。《巴黎协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相一致,中国强调不论其他国家态度、行为、立场如何变化,中国切实采取措施推动节能减排来履行《巴黎协定》。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⑦《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 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10 页。

三、大国治理推动全球治理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47 页。大国作为全球治理的关键少数,必须通过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水平,增强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新时代,中国坚定大国自信、展现大国作为与树立大国担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大国治理推动全球治理的四大实现路径:即办好自己的事情、落实已有的共识、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与贡献先进的理念。

(一)大国治理要办好自己的事情

马克思说:“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257 页。当今各国互联互通,联动与外溢效应明显。打铁还需自身硬,当今无论是全球治理基础问题还是各国治理能力问题都还不尽如人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449 页。并强调中国办好自己的事情就是对人民负责与对人类尽责。他说:“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作贡献。”③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版,第26 页。

一方面,“办好自己的事情”,可以强化大国治理对全球治理的正能量。由于大国治理增量显著影响全球治理存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436 页。中国和平崛起意味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实现和平发展,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世界五分之一人口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中国如期实现现代化意味着近十几亿人过上现代化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3亿多人摆脱了物质短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权利。……更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贡献。”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30页。《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也指出,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巨大贡献。

新时代,我们党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显著位置,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人权事业的重大贡献。”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546 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千山万水访贫户,千言万语话扶贫、千方百计谋脱贫、千辛万苦治贫根,中国扶贫成效显著。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创造了世界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说:“纵览古今、环顾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这个成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⑦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 年2 月26 日。

另一方面,“办好自己的事情”,可以减少大国治理对全球治理的负外部性。习近平总书记说:“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⑧《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版,第241-242 页。全球化时代,国内问题国际化与国际问题国内化。“这个世界是一个全球性的世界。”⑨安东尼·吉登斯、郭忠华、何莉君:《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1 期。互联互通增加了国内问题转化为全球问题的速度与机率。无论大国治理是否对全球治理作出贡献,但最起码不能给全球治理添加堵塞与带来麻烦,这就要求大国管控自身失序与弱序所带来的负外部性。“我们可以把这类负外部性区分为三类。国内秩序的负外部性、国内弱序的负外部性、国内失序的负外部性。”⑩陈志敏:《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与世界秩序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16 年第6 期。

当今全球治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治理问题的外溢治理或是负外部性治理,一国由于其治理失效、失能与失序,其问题不断向外蔓延与扩散,全球不得不为其治理后果埋单,产生全球治理的“二次或再次治理”。“一个国家治理失败的国家,不仅国内失序,而且这种失序肯定会产生负外部性,通过各种途径向外部世界输出混乱。”①陈志敏:《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与世界秩序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16 年第6 期。习近平同志担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在俄罗斯时强调,13亿多人口的中国发展起来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相反中国如果是积贫积弱,这才是世界真正的麻烦。邓小平也曾说过:“要是中国乱起来,……难民不是百万、千万而是成亿地往外面跑,……这就会是世界性的灾难。所以,中国不能把自己搞乱,这当然是对中国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全世界全人类负责。”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60-361 页。

当前全球抗疫正处在关键期,需要大国共同担责,而非相互指责,更不能推责逃责。面对疫情,少数西方大国的作为令人失望,其拥有较高卫生服务水平与较好医疗服务体系,理应帮助公共卫生体系薄弱国家提高应对能力。从疫情起初,一些政客就此大做文章,将疫情污名化、政治化与标签化,当自身疫情严重时,又抛出“甩锅论”来转嫁危机与嫁祸于人,为了全球霸权与党派选举,少数政客到处散布政治病毒,未对民众健康负责,反而对自身防控不力极力推责,公然违背事实与道义,对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有效抗疫进行诋毁、污蔑与抹黑。

(二)大国治理要落实已有的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要把能做的事情、已经形成广泛共识的事情先做起来”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449 页。。全球治理是基于国际谈判与多边磋商以达成一系列协定,形成自上而下的治理模式,落实已有共识是全球治理的要求与检验。否则,全球共识只能束之高阁。大国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大国落实全球治理共识不仅大大推动全球治理进程,还对中小国家产生示范引领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方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将郑重的承诺转化为具体行动。”④习近平:《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19 年6 月8 日。大国落实全球治理共识并将其内化为国家治理行动,这是大国治理推动全球治理的重要方式。“金砖国家不是碌碌无为的清谈馆,而是知行合一的行动队。”⑤《习近平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时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5 页。

当前全球治理也存在失能现象,不能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致使全球问题不断累积导致国际秩序失调。某些西方大国主张“去国家化”或“非国家化”的全球治理,倡导新干涉主义的全球治理,事实上这并非否定国家尤其大国作用,而是否定非西方国家与大国作用,实质上是大国霸权治理。全球化时代,国家并非万能的,大国也并非是万能的,全球治理离开大国治理是万万不能的,因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必要紧跟时代步伐,对全球治理体制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⑥《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人民日报》2015 年9 月23 日。

一方面,大国治理对全球治理落地的影响。全球治理合法性来自成员国的授予与让渡,在全球层面主要是大国合作治理,在国内层面主要是国际合作治理。由于不存在全球政府,大国合作与国际合作都要得到国家认可与首肯,国家根据自身利益决定参与全球治理的进度与节奏。全球治理的很多机制与决策仍然是在大国间协商完成与在大国一致性原则中达成。另一方面,大国治理对全球治理落实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把各国的政治共识转化为具体行动。”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325 页。全球治理不仅需要落地,关键在于落实。全球治理呈现“全球决策与国家行动”模式。詹姆斯·罗西瑙所设想“没有政府的治理”的全球治理,必须回到“有政府”的国家层面,离开国家治理尤其是大国治理,全球治理就变成乌托邦。当前全球治理存在大国治理的不作为,要使全球治理理念变成现实,根本上还需要从大国做起与示范带动,这并非强化大国垄断,而是强调大国担当。我们“要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①《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0 周年系列峰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第3 页。。

近年来大国治理在落实已有共识方面形成鲜明对比。当前少数西方大国极力奉行本国优先原则,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主义倾向加剧,对国际规则采取“合则用不合则弃”。与此不同,中国高举多边主义大旗,积极落实已有多边共识,通过国家治理将其落地、落实与落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践行多边主义,不能坐而论道,而要起而行之。”②《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 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4 页。以2015年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一致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例,这是当今全球治理的最大国际共识。为推动议程落实,中国不仅将其与“十三五”规划相对接,在“十四五”规划中有衔接,并制定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有信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③《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 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11 页。

(三)大国治理要提供更多的全球公共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更应该有大的样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④《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 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11 页。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要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当今大国担当不足是全球治理赤字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大国如何有效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成为其推动全球治理的关注焦点。当前西方大国内部危机不断且实力有所下降,少数大国大搞单边主义与主动调整对外战略,在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数量与质量、能力与意愿上均明确下降,回避问题与推卸责任屡见不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必将回馈国际大家庭。”⑤习近平:《共倡开放包容 共促和平发展——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第9 页。基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与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有效公共产品。马克思说:“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3 页。“一带一路”顺应中国经济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开放创新驱动的新常态,顺应中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顺应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倡议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内生性要求。”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500 页。他说:“‘一带一路’之所以得到广泛支持,反映了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对促和平、谋发展的愿望。”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487 页。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相信这些倡议将为国际社会带来最大利益。”⑨《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人民日报》2018 年4 月9 日。

习近平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⑩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版,第212-213 页。这一重大倡议有效缓解西方大国在全球公共产品供给上的日益萎缩,是当今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之一。中国倡导发起设立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为沿线国家合作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亚投行是2013年底由中国倡议发起的首个多边金融机构,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成员现已有六大洲上百个成员国,4年来为成员国提供近2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亚投行打造成国际多边合作新典范。……提供区域和全球公共产品。”①习近平:《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20 年7 月29 日。2014年中国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2017年又向其增资1000亿元人民币。

正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如火如荼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肆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发扬“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同时中国也以“出钱出力出物”形式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展现大国治理的国际担当。2020年6月,中国发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提到,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两批共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尽己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宣布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两批共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向32个国家派出34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资。”②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 年9 月9 日。半个月后,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再次强调,为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中国将向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再提供5000万美元支持。

当前疫苗是战胜疫情的利器,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表示中国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愿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率先惠及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把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确保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在全球公平合理分配疫苗。他说:“我们将履行承诺,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和支持,努力让疫苗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③《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3 页。“截至2021年9月24日,中国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12亿剂新冠疫苗和原液,将努力全年对外提供20亿剂疫苗,并在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基础上,年内再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1亿剂疫苗。”④《加强抗疫合作,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人民日报》2021 年9 月24 日。

(四)大国治理要贡献先进的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供更多先进理念和公共产品,推动建立更加均衡普惠的治理模式和规则。”⑤《习近平在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时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10 页。全球治理不仅需要公共产品,更需要先进理念。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影响全球治理成败与成效。全球治理作为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汇聚集体智慧,从不同文明中收获启迪,将国家治理的普遍性方案转化为全球治理的共同性方案。“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100 页。

大国治理与全球治理的双向互动包含对有序、有效、有为的善治共识。一是有序是首要理念,治理有序性是治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规则性与预期性。基辛格说:“如果一种选择是正义和无序,另一种选择是秩序和非正义,我始终都会选择后者。”①《基辛格对世界秩序的观察》,《文摘报》2015 年2 月3 日。任何治理都是基于有序性诉求为前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38 页。他又强调:“大国更应该带头做国际法治的倡导者和维护者。”③《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 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3 页。二是有效是核心理念,治理有效性是指治理功能在治理体系中得到有效发挥,集中体现公平与效率的提升,现代治理是多元民主的共治与协同高效的配置。三是有为是根本理念,治理有为性不是治理有效作为,而是为谁治理。毛泽东曾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④《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857 页。大国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球治理也需要“为世界人民”的人类道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⑤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年版,第261 页。新时代,中国积极以大国治理理念贡献全球治理理念。一是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⑥《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 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10页。二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三是倡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四是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等。五是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赞同,这一倡议正在从理念转化为行动。”⑦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3 页。新时代,中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至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供了立场、观点与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对规律的揭示越深刻,对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引领作用就越显著。”⑧《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版,第65 页。首先,价值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在全人类高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⑨《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人民日报》2020 年9 月24 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倡导人类整体论、共同论与优先论。“各国应该坚持人类优先的理念,而不应把一己之利凌驾于人类利益之上。”⑩习近平:《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年版,第3 页。其次,重要观点。人类命运共同体孕育全球治理之“共商共建共享”的三大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⑪《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 年年会和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的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24 页。再次,基本方法。互联互通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存在方式与运行方式,全球治理要聚焦互联互通的“大家庭”,反对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做到“各国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与共”⑫《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 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年版,第9 页。。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大国总书记
指尖上的大国工艺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时局图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抉择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