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教育资源中馆校合作课程实践研究
2022-01-19万璐璐
万璐璐
【摘 要】本文在“双减”和博物馆教育相关国家政策背景下,从馆校合作课程开发实施的角度,结合博物馆教育馆校合作课程开发案例,提炼出学校教师自主研发、学校与博物馆合作、博物馆进校园三种馆校合作课程实施模式,给正在寻找高质量课后服务教育资源的学校和研究者提供参考,以促进博物馆教育资源融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形成适应新时代馆校合作机制下的馆校合作课程,满足学生课后服务中的多样化学习需要。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馆校合作课程;课后服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1-032-03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中提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使“双减”迅速成为教育热词。“双减”的变革将重塑学校育人生态,“减”负必然以增“效”为保障,怎样提供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教育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别化的学习需求呢?应该为学生提供哪些“营养丰富、味道可口”的“加餐菜单”呢?具有优质服务属性的馆校合作课程受到了学校普遍关注。
“双减”背景下,博物馆和学校两支“正规军”如何强强联手?既要统筹规划,将博物馆资源更好地转化为学生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又要系统设计,将馆校合作课程资源融合进学校高质量课程体系。馆校合作课程课时主要来自学校综合实践课中的研究性学习课,今后可以根据学校需要和学生需求,使用课后服务三点半的时段,还可以应用于周末或暑期托管。因此,在学校高质量课后服务教育资源的研究中,馆校合作课程研发与实施工作的示范案例和博物馆与学校之间可供参考的合作机制,这些课后服务教育资源中馆校合作课程的工作实践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馆校合作课程走进时代视野
近年来,博物馆将“教育”调整到博物馆业务目的的首位。从博物馆和学校两个主体的合作定位来说,“博物馆与学校在国民教育活动中,基于各自的目标,主动调整各自的行为策略,所采取的共建共享的互动行为,是一种基于教育本身的深度合作,博物馆在这种合作关系中不仅是补充和辅助,还是实际教育活动的承担者和参与者”。由此可见,博物馆和学校发挥教育功能,在教学合作中共建共享,可以共同推动和落实馆校合作课程相关工作。
对于学生而言,走进博物馆、体验博物馆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馆校合作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中阶段对于学生人生发展而言是重要的奠基阶段,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馆校合作课程,馆校双方的期待是“让博物馆为孩子播下成长的种子”,最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孩子的一生。基于博物馆教育“实物”资源所开展的“博物馆教育可培养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任务,新时代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亟需有创新性的课程。博物馆课程的创新体现在四个方面:学习环境的创新,学科融合的创新,学习方式的创新和评价方式的创新。可以说,实施馆校合作课程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是在为学生的兴趣方向提供选择,为学生的素养发展提供支持,为学生的能力提升提供帮助,为学生的展示交流提供场所,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馆校合作课程研发
笔者在参与学校馆校合作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总结出课程研发的十个关键环节:一是课程整体规划,在这个环节中,馆校进行对接,对接是物的对接、事的对接和人的对接。博物馆提供资源,学校依据学生需求,与博物馆合作进行课程研发。二是跨学科专班组建,此处的跨学科不仅指的是学校各学科教师参与,也包括具备丰富文博专业知识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研发专班。三是馆校资源统整;四是确立课程目标;五是确定课程内容;六是编制课程资源。从三到六,双方根据课程研发需要,选择适用的资源进行研发,并将课程内容添加进学校课程体系中。在這个过程中,博物馆教育资源逐渐融入学校教育,馆校形成一种“齿轮咬合”的耦合机制;七是课程实验与教学诊断,课程研发出来后可以先小范围进行课程实验,如运用于博物馆的公教课程或者学校社团课程中,结合课程参与者问卷调研结果进行内容修订后,再根据学校课后服务需要进行应用实践。八是课程资源应用实践,主要是学校在课后服务中使用该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九是课程资源推广,包括在课程研发、应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丰富课程资源,如案例、活动、课件、论文等。从八到九,有一个关键需要注意,就是利用好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将课程形成电子资源包进行推广。十是课程成果固化,作为最后一个环节,馆校双方可以将优秀案例、优秀课程设计等作为示范电子资源,将成果通过公众号、媒体等进行广泛宣传,并且基于示范成果进行“分学段”、家长学校等课程资源的进一步研发,让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馆校合作课程案例
馆校合作课程的研究主体是博物馆和学校,从学校角度来进行课程研究,优势是可以从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出发,结合博物馆资源和本校实际来开展工作,更容易组织和实施。教育是海淀区的“金名片”“命根子”,作为全国“教育高地”,从现有全区馆校合作课程的“学校策略”来看,主要有三种课程实施模式:学校教师自主研发、学校与博物馆合作和博物馆进校园,下面提供三个案例供学校参考。
1.学校教师自主研发
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探寻圆明园》课程。基于“跨学科”的教育理念,由多学科教师自组织研发团队,围绕“圆明园”为主题研发课程。23名各学科教师作为导师,组合形成不同研究方向的11个项目组,在网上平台设置课程,制作学生指导手册。初二年级316名学生参与课程学习,学生突破班级界限,根据个人研究兴趣自愿加入项目组,与导师形成“师生共同体”,在导师和外请专家的共同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最终生成课题结题报告、论文、3D打印等形式多样的研究成果。教师团队制作彩印配光盘的课程成果集《探寻圆明园》,作为学校学生生涯规划系列读本供学校其他年级使用,并将电子版文本使用“大成编客”制作成电子书,全文收录在中国知网进行成果推广。该研究团队将课程研发实践经验申报课题,课题作为海淀区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课题已结题。
2.学校与博物馆合作
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根据学校“育·新”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和核心素养下综合实践课程对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校内组织部分教师组成研发团队与博物馆合作,研发《行走博物馆》课程,并将该课程实施纳入学校课程小初高一体化统筹管理。《行走博物馆》课程是大概念统领的主题式单元课程,以该课程中的《博物馆大剧院课程》为例,从六年级一直开设到高一年级,跨越学生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便于学校系统规划实施。学校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天桥艺术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教师团队在博物馆领域的专家指导下,将课程定位为人文综合实践课程,“体现人文、体现综合、体现学术、体现生活”,实现人文领域的跨学科融合。结合北京城实地考察、博物馆展览观展、剧院演出观看欣赏,开展讲座、工作坊体验、深度分析等活动,结合教师和专家指导,组织学生进行艺术交流活动和沉浸式戏剧演出,形成丰富的课程成果。
3.博物馆进校园
如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基于学校“在建”博物馆生成的博物馆课程。学校基于“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与全体师生一起将学校“建”成一座博物馆。该馆的大部分藏品看起来是一些“平凡普通”的物品:学生在学校用了三年的旧书包,学生作文集,学生改错本,学生学期规划手册,学生在艺术或者通用技术课上的作品与创造发明等,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可以將自己的创造“物”藏入博物馆的机会,打造着一个面向未来的学校百宝箱,而所有的收藏和实践都是为了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学校还组织教师结合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课题学术研究。
以上三种课程实施模式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也鲜明体现着学校基于三种教育理念——“面向未来、跨学科和个性化学习”进行的高质量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
“双减”减“负”,增的必然是能够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构建高质量课程体系的具有优质服务属性的教育资源,馆校合作课程无疑是最佳选择。只有形成高质量的适应新时代馆校合作机制下的馆校合作课程资源,才能满足学校的教育供给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差别化的学习需求。学校各尽其能、各司其职,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加餐菜单”,让学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收获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7053/202010/t20201020_495781.html,2021-11-20
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指南[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8.
陈如平,李吉光. 让博物馆为孩子播下成长的种子——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如平访谈[J]. 博物院,2021(1):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