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研究
2022-01-18方松林田晓思
□文/方松林 田晓思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西安)
[提要]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工作也变得尤为重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重点解决环境污染、垃圾处理、污水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问题。对于农村污水、废弃物、农业垃圾等资源化利用则可以有效提升人居环境水平。本文就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现状进行概括与梳理,并基于资源化利用视角,以蓝田小寨文旅园规划项目为例,对实际改造规划项目进行资源化设计利用,从资源化利用下村容村貌的提升、资源化利用与多产业的融合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有效提升当地农村人居环境品质。
引言
农村人居环境是指与村落相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历史环境与现实环境、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等组成的人类生产、生活环境。从资源学角度看,人居环境指人类实践活动过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社会实践变动趋势,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居住、工作、卫生、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文明积淀等,以及为维护这些要素进行建设的实体结构的各类资源的有机整合。
一、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
(一)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概述。人居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根据陕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陕西省全省常住人口3,952.9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475.9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7.34%。根据近四次普查结果来看,陕西省总人口由3,288万人增长至3,953万人,但是农村人口占比却越来越低,由78.51%减少至37.34%。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的品质、增加农村人口,2007年陕西省建设厅发布文件,提出将从法律、工作目标、任务几方面入手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截至2021年,陕西省农村改厕147万座,处理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2,041个,生活污水治理达43%,建设安全饮水处2万处。
时至今日,陕西省大部分农村都完成了交通、医疗、教育、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且部分农村依据自身有利条件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如,榆林市白舍牛滩村结合生态、人文、自然三个方面,通过“叠合”的方式推出观光采摘、农家风情体验、垂钓、溜冰、滑雪等“全季”旅游模式,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农村名片,不仅拉动了农村经济增长,还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品质。但是从整体来看,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在生态建设与保护、乡土文化、村落建设、村民环保意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二)影响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的主要问题。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环境污染、规划建设、资源利用三个方面。首先,环境污染方面,主要存在污水治理和垃圾分类的问题。生活用水直排,禽畜养殖粪便污水无过滤无处理,农作物施肥化污残留,村民环保意识薄弱,垃圾多数以焚烧、填埋处理,垃圾分类缺乏科学管理等,这些都是影响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其次,规划建设方面,一是乡村规划编制参差不齐,地方县市照搬古镇古村建设,不仅风格千篇一律,还造成人力、资金的浪费;二是大拆大建,将城市社区模式盲目套用到村庄上,不仅缺失了传统乡村特有的人文环境,还违背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精神内涵;三是管理机制的缺失,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完成,但是后期的运营却难以维持,甚至出现建得起、用不起的局面,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有可能出现生活污染问题反弹的情况。最后,资源利用的问题。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今天,部分村镇依然使用传统能源消耗模式如焚烧秸秆、麦草等,在焚烧过程中丧失大量热量,产生可吸入颗粒,利用率低下;雨水是人类可获得的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陕西部分农村依然采取传统排水方式,雨水混合生活用水一起变成污水进入管道,雨水无法再利用,极大地浪费了雨水资源。
二、资源化利用对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研究
(一)资源化利用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可持续发展是通过资源持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经济持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长久以来,国家都试图改善农村重农业轻环境的现象,从盲目追求生产结果转向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性发展。以秸秆为例,农业生产水平低下时,秸秆产量低,大多用于燃料烧掉,少量用于堆肥、饲养牲畜。燃烧秸秆会增加大量二氧化碳、白色可吸入颗粒,降低空气能见度,利用率低下的同时还极大地污染了环境。随着生产力提高,粮食与秸秆同步大幅增加,秸秆利用逐渐多样化,不仅能通过堆沤、过腹、直接还田等多种形式再利用于土地增产,而且能够生产可再生生物油、发酵饲料,还能够用于建材生产,实现具有无污染、低成本、不变形等特点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资源化利用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在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于村容村貌的评估标准中近1/2涉及农村废弃物处理,分别是卫生厕所改造、垃圾站建设、粪便综合处理、污水的收集与处理。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2018~2020年)行动方案》中指出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呼和涛力、袁浩然等学者指出,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推动我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促进农业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想要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必须将农村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
(三)资源化利用是塑造农村形象特点的有利条件。关于农村形象的建设应该因地制宜,以保护和挖掘本地特有风貌为基础原则,打造有深度、有意义的农村形象标签。资源化利用不仅是废物再利用手段也应该是农村快速发展、提升整体环境和自身价值时的独特标签。对内,对于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损失,并促进本地经济增长,还可以保护传统村落文化价值;对外,展示村镇不同风貌,以资源化利用为亮点、绿色发展为主线进行乡村建设,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示范样板。
三、蓝田小寨文旅园规划项目人居环境提升设计
(一)项目现状分析。蓝田小寨文旅园规划项目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小寨镇,范围覆盖牛心峪、代家桥、湖滩村三个村庄,处于秦岭北麓和川道地区,地势呈现东南北三面高、西低的状态。村庄之间以柳上路和岱峪河进行串联。村庄以农业、林业为主导产业,种植小麦、白皮松、果树等产品,经济来源较为单一。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建筑老旧甚至荒废多年,需要修缮整改。农业废弃物随意堆积在道路两旁和溪流内,道路两侧的水泥沟渠多处损毁,裂缝处长出杂草。(图1)
图1 蓝田小寨文旅园规划项目场地现状图
经过实地调研后,本项目最终以资源化利用为着重点,以可持续发展为思想指导,从生态环境的改良、资源的利用、多种产业融合等方面对当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提升。希望通过蓝田小寨村文旅园的规划设计满足村民基本需求、建立人与生态的良好关系;充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政策,打造生态、绿色、经济、具有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
(二)资源利用下的村容村貌提升。为了避免垃圾、粪肥、污物乱泼乱倒影响存入村容村貌,在项目中根据乡村特色建立垃圾处理站、农村厕所污粪处理站,对于农村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乡村沿主路铺设污水管道并设立环保公厕,保证生活污水集中化、无害化处理。针对村内岱峪河建立水源保护区,周边建立人工湿地与生态沟,利用植物有效阻拦污水淤泥,并对污水汇入溪流中的氮磷、微生物等成分进行吸附,从而节约污水处理成本。利用地形和水资源优势,采用生物和生态组合的处理技术降解污染物,利用高差对溪流进行叠水、跌水设计,通过自然材料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保证人们的用水安全。
藤本类植物在农村常被当作无用垃圾被烧掉或喂养牲畜,现利用藤本植物快速繁殖的特性,通过不同颜色、叶形的搭配,在种植藤本植物1~2年后,基本实现对墙壁外立面覆盖,达到视觉效果的统一。既不破坏原有村庄建筑结构,又能形成集村庄景观、生态、经济于一体的特色乡村资源。
(三)资源化利用下的产业多样化。农村废弃物还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进行资源化利用,如收割的秸秆可以扎成各式各样的稻草用品;废弃的磨盘可以做铺地、汀步;河床的废弃石料进行收集、艺术化加工利用,不仅可以应用于公共设施如石笼景观墙、石笼护坡等,在开展民俗风情节、废物利用大赛时,还可以作为工艺美术品进行展示。
为更好地进行资源化利用宣传,巩固乡村人居环境的后期建设,对项目所在地废弃校舍进行修缮和功能的重新定位,将废弃的校舍改建成为能够兼具学习环保知识、展示资源化利用成果、餐饮、培训、实践活动于一体的绿色艺乡书院。在设计改造后的书院内可以考虑定期开展环保讲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交流会,对本地村民和游客讲解农村废弃资源可以产生的实际效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图2)
图2 艺乡书院设计概念图
(四)资源化利用下的绿色乡村建设。小寨文旅园规划设计中以绿色乡村建设为理念,努力营造乡村休闲旅游氛围,积极扩大资源化利用品牌效应,建设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地形象。将村庄废弃建筑可以进行拆除,将拆下的建筑垃圾筛选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有害危险物质,可再生建筑垃圾骨料根据粗细程度可用于村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好的砖块对溪流两岸进行护坡建造,旧砖瓦则用于农村公共空间地面铺砖;细粉料进行二次加工,可以制作免烧建筑墙体,应用在公共设施的涂鸦墙、特色构筑物上。在发展乡村绿色经济时,利用粪污资源化利用下产出的有机肥对农特产进行施肥;同时,申请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有机食品因为品质高、纯天然、无污染,所以价格高于同类普通农产品;通过电商、分销等多种方式进行销售,不仅可以提高农民收入,而且还能保障村民饮食安全,在游客进行农事体验时感受到食物本真的味道,感受绿色乡村魅力所在。
结语
目前,陕西省农村地区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废弃物垃圾未充分做到资源化利用。在对蓝田小寨文旅园的规划设计中,将农村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处理,将废物资源转化为景观资源,有力提升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同时,打出“资源化利用”特色名片,积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未来还需要将农村资源化利用标准化、系统化,为提升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提供切实可行的系统方案,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