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研究
——以天津市南开区向阳路街道为例

2022-01-18李京胤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23期
关键词:团体街道设施

李京胤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1222)

为了促进人民群众全民发展,提高精神需求满足度,丰富人民生活,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笔者以天津市南开区向阳路街道为调研对象,通过实地参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深度采访从事向阳路街道文化事业的专职干部和随机抽样访谈居民的方式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调查基层公共文化的实际建设情况,从而发现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更持久地服务群众。

1 向阳路街道概况

1.1 街道地理位置及人口情况

南开区是天津市的中心城区,向阳路街道位于南开区西北部,面积3.887km2[1]。共有19个社区,户籍人口共计38 283户101 768人。其中包括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21个少数民族约1 230户3 629人。通过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得知,界内人员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合理,14岁以下少儿占11.75%,65岁以上老年人占10.14%,男性与女性占比分别为50.47%、49.53%(图1)[2]。

图1 向阳路街道人口年龄结构

1.2 街道经济发展状况

向阳里街道有1所中学、6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国家重点职专,大型企事业单位43家[2]。界内主要产业为第三产业服务业,制造业较少,传统产业正逐步向服务业转型过渡。街道充分发挥民间商会联系较为广泛的优势,多方面挖掘招商渠道,寻找招商引资的信息,多年实现招商引资协议额、到位额远超年度计划。街道建立了长效服务企业机制,具有较好的经济发展水平。

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2.1 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场所及设施条件

向阳路街道共19个社区,部分社区无活动中心且各个社区设备配备质量不一,其中昔阳里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及设施条件最好,其活动室包括多功能厅、老年休息室、书吧、市民学校、书画室等;部分社区提供的设备仅限于少量健身器材,部分社区尚无社区办公地点,更无法提供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对于向阳路街道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最好的昔阳里社区,其设备配备条件见表1。

昔阳里社区于2014年建成了2 000m2的综合服务中心,是以“六进两化”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型社区,即:养老、健康、秩序、平安、便民商业、金融服务进社区;美化、绿化社区[3]。该综合服务中心将服务范围扩展到居民群众生活的每个方面,建成了居委会一站式服务大厅、书画室、读书阅览室、国医堂、文化活动室等服务设施,极大方便了社区群众的生活。该社区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包括天津市文明社区、天津市美丽社区等[4]。

综合服务中心包括居民办事大厅和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占地面积1 000m2左右,活动场所多、设施配备齐全,每个场所均被利用开展相应活动。大部分场所利用率较高,如文化活动室,给居民提供活动场地和部分设备,活动室每天都有活动开展,活动包括唱歌、广场舞、瑜伽、书画、编织等。但也存在部分场所利用率较低的情况,如图书室图书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的需求采购,服务对象范围过窄,室内图书缺少防盗措施,读者数量少,同时电子阅览室设备不可使用等。在场所利用便捷度方面,居民使用前需与工作人员报备,虽然方便了场所管理,但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居民不够便利。

表1 昔阳里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设施配备情况

2.2 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2.2.1 活动开展情况。向阳路街道一年共计开展活动60场左右,大部分活动由居民自主发起。从活动内容上可分为以居民需求、爱好为导向的团体活动;结合民俗、节日开展的活动;社会热点、节约能源、党员培训等宣讲活动三类。活动内容多数为常规性活动,创新性不高。从活动组织者方面可将活动分为以下两类:①居民兴趣团体自发开展的活动:活动主要由居民自发组织,以兴趣、爱好为导向,街道主要是为其提供场地和部分设施。例如他们会利用社区文化活动室开展唱歌、广场舞、交谊舞、京剧等活动;利用社区健身设施开展健身、乒乓球比赛等活动;利用活动室开展书法绘画、手工编织及义卖等活动。②街道文卫科主导并协同其他组织开展的活动:这部分活动占全年活动比例较低,如街道联合高校邀请讲师到社区进行十九大相关政策宣讲;与学校合作让学生做社区志愿者;挖掘其他组织优秀文艺人才,请派出所、文化宫的专业人员协助开展文化活动;联合多个社区协作演出,如昔阳里社区联合泊江里社区举办老年合唱团迎新音乐会等。

2.2.2 活动满意度。通过相关负责人采访和居民随机抽样采访调查,部分活动场所及硬件设施较好的社区,居民活动参与积极性较高,对活动满意度较高,对于活动持赞成支持态度。据居民反映,这些活动一方面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也使他们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2.2.3 活动组织及经费支出。活动组织沟通主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渠道。街道社区及每个团体都有相应的微信群,活动相关人员在微信群里联系,通过微信群进行活动宣传、征集活动内容、形式、节目等。活动支出主要为设备、服装等支出,人员成本支出较少,多数为自愿无偿演出。

2.3 公共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情况

向阳路街道公共文化建设主要由街道文卫科负责,目前文卫科工作人员共4人,其中在编2名,年龄均在55岁左右,均为男性;借调人员2名,年龄均在30岁左右,均为女性。其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主要工作内容为开展社区文化、体育等各类文体活动,包括文化活动全程的组织策划,信息收集、上报,经费支出管理,设备管理等,活动演出人员基本为居民或社区文化团体志愿演出。

街道部分社区居民自发成立的团队种类较多,现有团体包括京剧团、舞蹈团、瑜伽团、书法队、腰鼓队、乒乓球队等,部分团体活动频次较高。

2.4 政府对公共文化建设支持情况

在标准建设方面,2016年8月17日南开区政府发布了《南开区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向阳路街道参照执行,但未就自身街道公共文化发展状况出具指导性文件,街道文化建设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拨付。在文化活动指导及管理方面,街道虽有组织居民进行乐理培训,但是因为时间、地点、人员个人原因等参与人员较少,培训效果欠佳,后培训项目停滞,居民自发组织的文化团体较多,但缺乏相应的专业团队管理人员。

3 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街道内各社区公共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设施建设和活动开展两个方面。设施建设上,昔阳里社区大型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设施配备齐全,活动室数量多且设施质量较高、破损率较低,然而部分社区却无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存在无固定办公场所的问题。设备条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文化活动开展,设备配备齐全、场地环境好自然吸引了大量居民一起开展活动,相反没有合适的场地,活动难以开展,团体难以形成,居民文化活动需求难以满足。

3.2 资金利用“重硬轻软”,部分设施“重有轻用”

公共文化服务投入资金主要用于硬件建设,而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文艺作品创作及辅导培训投入较少,硬件建设更多的是注重修缮和装饰,缺乏新建设施。同时,文化活动多为居民文化团体无偿演出,缺少经费补偿,不利于激发居民的积极性,从而对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和质量水平都无法起到推动作用。另外,街道内部分设施“重有轻用”,社区虽然具备某些设施,但设施利用率极低,原因包括部分设施只对部分人群开放、使用设施手续麻烦不够方便,部分设施破损未及时修理等,造成了硬件资源的浪费。

3.3 活动“量多质低”,创新性不足,缺少地区特色

社区活动多由居民因其兴趣爱好而自发组织,导致部分社区团体较多,但是团队缺乏有效组织,并且专业人员加入不足,成员整体年龄偏大,缺少相应培训,同时该年龄层次的人员空余时间较多、生活压力较小,因此有充足的时间和动力开展活动,但活动性质定位于“自娱自乐”,活动内容及形式均比较常规、创新性不足,活动团体亦没有向专业性团体发展的计划和目标。公共文化活动开展数量多的同时,质量较低,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活动,也没有形成地区公共文化活动的特色。另外,政府参与度较低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团体需要政府的管理、引领和支持才有更大的发展动力。

3.4 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数量及专业性不足

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人员配备不足,无论是文化行政管理人员还是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及专业性上都存在不足。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有钻研精神、热爱文化的专业人员,也要懂业务、会管理的管理人员,还需要大批热爱文化、有时间有激情从事文化事业、开展文化活动的业余文化团体。目前,街道负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人员队伍存在行政管理人员数量少、年龄大,专业人员身兼数职、精力投入不足等问题;部分社区由居民兴趣爱好而自发形成的业余团体较多,但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管理,且艺术水平普遍较低,未形成一定的地区特色及高质量文艺团体,大部分业余团体由中老年人组成,青少年队伍比重较低。

3.5 公共文化标准与实际建设脱离,缺乏相应考核机制

2015年7月天津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用于加快构建天津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同时出台了天津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2015年-2020年),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及内容、设施条件、人员保障3个方面做出了具体实施规定[5]。结合向阳路街道服务人数,在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方面尚未达标。同时文件规定,每个社区均需要配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经调研,部分社区尚未配备该场所。并且各个社区情况不一,按照一套文化建设标准实施尚存在一定困难,同时相应的公共文化建设考核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制定。

4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建议

4.1 缩小社区间的差距,实现协调发展

各社区基础设施配备不平衡,街道应有侧重的进行资金投入,以发展较好的社区为模板,带动落后社区的设施建设和活动开展。从保障基本硬件着手,到指导、引领文化活动开展,公共文化工作开展好的社区采取稳中求进维持优化战略;建设差的地区采取改革新建快速发展战略,有侧重的不断缩小各社区间差距。同时,加强各社区团体间的联合,进行硬件设施的共享共用,使得公共文化建设较差的地区可以硬件建设、活动开展同时进行。

4.2 完善基层公共文化经费保障机制

公共文化建设需要足够的经费保障,对此政府一方面要切实将公共文化建设资金落到实处,严格做到专款专用,并配以严格的经费申请和审核监督机制。另一方面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引入市场化运营模式,获得一定的资金补充,同时积极吸纳社会力量,邀请相关公文文化爱好者及支持者,对公共文化事业提供支持,努力形成以政府资金支持为主体、市场化运营筹集资金为辅助、社会力量赞助为补充的资金筹措系统,并选择恰当的时机,建立相应的社区文化建设基金,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从而实现基层公共文化的经费保障[6]。

4.3 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机制

目前街道公共文化活动多为居民自发组织,政府参与度较低,政府应对居民活动团体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标的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并通过培训等手段,提升团体活动质量,建立自身地区特色活动及具有优势的活动团体。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政府还应积极鼓励和吸纳民间非营利性文化机构的力量。民间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在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方面的特色性、专业性、效率性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因此政府应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以激励更多的民间非营利性文化机构积极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通过资金扶持、政策支持、物资支持等“民办公助”的方式,为民间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创造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良好环境。

4.4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针对向阳路街道公共文化队伍存在人员老龄化、专业人员欠缺、专业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应该坚持“保证数量、注重质量、加强培训、适度引进”的人才政策,扩充人员编制、提高人员准入门槛、开展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建立一批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有激情、有能力、数量及结构合理的行政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队伍。同时,街道要积极培养文化专职干部,加强业务学习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对于社区文艺团体,也需要不定期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活动水平。各文化团体也需对自身团队提更高的要求,挖掘并发挥团体中具备特长的骨干人才的优势,向专业化发展,并不断吸收年轻人加入团体中。

4.5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长效管理机制

针对基层,特别是乡镇、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结合实际、协同多个组织,完善体制,健全管理。①参照天津市及南开区已出台相关标准严格执行,同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目标分解,有计划有目标并落实到组织,由组织落实到个人的开展工作,逐步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工作。②保障一定的人员配备,确保基层有一批专业能力较强、公共文化服务意识较高、比较稳定的服务人员队伍。③加强文化活动中心设备以及开展活动的管理,建立社区示范点,积极整合并充分利用文化传媒、广播影视等文化资源,探索出基层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路径[7]。④各社区间协同开展活动,可以进行团体联合,扩大团体影响力,提高团体活动质量,将更多优秀的人集中在一起;同时开展社会各企事业组织的协作,与高校、文化单位等联合,注入专业人士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活动及团体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团体街道设施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热闹的街道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街道生活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风居住的街道
街道等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