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中国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演替及防控分析
2022-01-18孙宪银卓富彦朱景全
唐 睿,孙宪银,卓富彦,朱景全,郭 荣
(1.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广州 510260;2. 山东省临清市农业农村局,山东临清 252600;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 100125)
0 引 言
【研究意义】我国棉花播种面积平均每年约350×104hm2,2018年总产为610×104t,最高种植面积500×104hm2(2006年),总产750×104t(2007年)[1]。中国棉花(皮棉)平均单产1 830 kg/hm2[2]。种植区域主要分为3个棉区,即黄河流域棉区,包括山东、河北、河南、天津、陕西、山西、辽宁等北方省份,长江流域棉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四川等南方省份,西北内陆棉区,包括新疆、甘肃,近年来种植区域西移,新疆成为目前中国植棉面积最大的省份,种植面积占全国植棉总面积的80%以上,2019年达76.1%[3,4]。中国棉花病虫害种类多,已知害虫有300多种,常发害虫30多种,已知病害80多种,常发病害20多种,常年发生面积8.7×106(hm2·次),导致皮棉产量损失约19×104t(2018年)[5]。近年来,随着种植区域、棉花品种、种植制度和生态环境等变化,以及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增效的实施,各产区的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和相应的防治手段不断发生演替[5,6]。在全面了解中国棉花主要病虫害年度间变化的基础上,分析病虫害及防治演变成因,提出因时制宜的防治方案,对棉花病虫害可持续治理和农药减量有实际意义。【前人研究进展】中国常见农业害虫860多种[7],其中棉花上棉蚜(Aphisgossypii)、棉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棉盲蝽(包括绿盲蝽Apolyguslucorum、中黑盲蝽Adelphocorissuturalis、牧草盲蝽Lyguspratensis等)等为各棉区常发害虫,而主要病害包括苗病(如立枯病Rhizoctoniasolani、猝倒病Pythiumaphanidermatum、炭疽病Colletotrichumgossypii)、铃病(铃疫病Phytophthoraboehmeriae、炭疽病)、棉花枯萎病(Fusariumoxysporium)、黄萎病(Verticilliumdahliae)、棉红叶茎枯病(缺素症状)等[8,9]。2012年杀虫剂用量约30%~40%使用于棉花[10,11]。自20世纪末随着转Bt(Bacillusthuringensis)基因抗虫棉品种迅速推广,其靶标害虫棉铃虫的发生和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并大幅减少了棉田化学农药的用量[9]。我国以转基因技术为主的棉铃虫防控技术体系目前已成为国际农业害虫防治的经典案例[6,7]。Bt棉的推广种植对棉花害虫整体发生程度及防治措施具有广泛影响,针对棉铃虫的农药使用大幅度下降,田间益虫的增加降低了蚜虫为害,而棉盲蝽因施药减少和缺乏有效天敌等因素危害程度增加[12]。棉花害虫的危害随地区和年份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棉田害虫演替的主要原因为作物布局、耕作制度、栽培方法、管理技术变化和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13,14]。新疆棉区2019年植棉面积达250×104hm2以上,总产500.2×104t,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4.9%。至2018的30年间,新疆棉蚜、棉叶螨和棉铃虫三大害虫的发生呈交替猖獗态势,棉蓟马(Thripstabaci)、棉盲蝽等次要种群发生明显加重,烟粉虱(Bemisiatabaci)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等入侵害虫及双斑萤叶甲(Monoleptahieroglyphica)、眩灯蛾(Lacydesspectabilis)等新发种类呈局部发生[15]。棉田害虫发生的变化与植棉方式、农药化肥使用及生态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3,4,16]。全面淘汰曾广泛使用的高毒化学农药,需要积极寻求可替代的防治方法和棉田综合管理模式[17,18]。【本研究切入点】了解我国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方法的演替,分析棉花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的现状,以及农药减施增效的成效,有助于科学预测和指导全国棉花病虫害发生趋势及用药策略。研究全国棉花种植区病虫害发生情况,棉花重要病害和虫害的历年变化规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分析我国主要产棉区2015~2019年棉花病害及虫害发生情况,研究不同病害及虫害发生比例,比较主要病虫害近年来发生情况演替,对比施药及防治策略变化,总结现行棉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分析棉花病虫害防控的技术路径,为进一步开发化学农药减量增效综合防控模式提供数据及理论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采集官网棉花种植面积数据(www.moa.gov.cn),以及各植棉省(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植保技术部门的调查统计[19, 20]。
1.2 方 法
对比2015~2019历年各地棉花病虫害总体发生面积、防治面积、挽回损失及实际损失数据,比较4类参数与全国各省的占比情况。
计算2015~2019年年均发生病虫害和防治情况,分列各病虫害占比,采用回归矩阵分析病害及虫害年均发生趋势相似性,以主效应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考察病害和虫害发生规律分离情况,以方差分析对比各病害及虫害的发生面积差异,筛选 5年来全国棉花主要虫害及病害种类。
针对主要虫害(棉蚜、棉铃虫、棉盲蝽、棉叶螨和棉蓟马)和病害(苗病、铃病、枯萎病和黄萎病)种类,分别分析其2015~2019年期间的发生和防治面积动态趋势,分区域列举变化特点,以及各棉区 5年来主要病虫害动态变化规律。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主要植棉区域棉花种植面积与病虫害发生面积的变化
研究表明,2015~2019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最高为2015年377×104hm2,最低为2016年320×104hm2,之后开始呈弱增长态势,至2019年达334×104hm2。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增加,自2015年214×104hm2至2019年254×104hm2。全国棉花病虫害发生面积总体呈逐年减少的下降趋势,最高为2015年11 534×103(hm2·次),最低为2019年7 101×103(hm2·次);新疆病虫害发生面积有增加趋势,最低为2015年2 948.7×103(hm2·次),最高为2017年3 237.3×103(hm2·次),至2019年为2 938×103(hm2·次)。病虫害发生面积与棉花种植面积相关,全国病虫害发生面积受棉花总体种植面积下降影响,而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升高,病虫害发生面积也呈升高趋势(图1A)。
黄河流域(河北、山东、河南、天津、山西、陕西)和长江流域(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棉区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最高为2015年732.17×103~853.67×103hm2至最低2019年340.43×103~428.8×103hm2;西北内陆棉区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自2015年2 173.37×103hm2至2019年2 559.83×103hm2(图 1B)。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病虫害发生呈显著下降趋势,自2015年2 720.15×103~5 789.67×103(hm2·次)至2019年1 187.51×103~2 947.16×103(hm2·次),西北内陆棉区病虫害发生未见显著增长趋势,自2015年2 969.36×103(hm2·次)至2019年2 951.01×103(hm2·次),其中最高发生年份为2017年3 246.61×103(hm2·次)(图1B)。棉花病虫害 5年间总体发生面积前三地区分别为新疆(3 073.3×103(hm2·次),占33%)、河北(2 795.7×103(hm2·次),占30%)和山东(1 276.4×103(hm2·次),占14%),其中新疆和河北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图2C)。
2015~2019年间,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棉区病虫害发生面积与种植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黄河流域棉区:r2= 0.78,F= 10.5,P= 0.048;长江流域棉区:r2= 0.98,F= 129.8,P= 0.001 5);西北内陆棉区病虫害发生面积相对稳定,未见与种植面积呈显著相关性(r2= 0.25,F= 1.002,P= 0.39)(图1C,虚线表示95%置信区间)。图1
2.2 病虫害总体发生和防治
研究表明,全国棉花病虫害总体发生和防治面积呈下降趋势,防治面积总体高于发生面积,最高为2015年的14 116.79×103(hm2·次),最低为2019年8 072.79×103(hm2·次)(图2A,误差线表示+SE)。棉花防治后挽回产量损失,最高为2015年90.7×104t皮棉,最低为2019年69.2×104t,实际损失相对平稳,为18.6×104~24.5×104t(图2B)。棉花病虫害5年间发生面积最高为新疆和河北(F29,106= 134,P< 0.000 1),总体防治面积前三地区分别为新疆(3 411.0×103(hm2·次),占31%)、河北(2 970.27×103(hm2·次),占27%)和山东(1 475.27×103(hm2·次),占13%),新疆和河北显著高于其他地区(F29,106= 85,P< 0.000 1)(图2D)。挽回损失中,排前三地区分别为新疆(475 709.6 t,占58%)、河北(146 592.5 t,占18%)和山东(60 001.0 t,占7%),新疆显著高于其他地区(F29,106= 147,P< 0.000 1)(图2E)。实际损失中前3位分别为新疆(137 108.3 t,占62%)、河北(46 212.6 t,占21%)和湖北(13 943.6 t,占6%),新疆显著高于其他地区(F29,106= 147,P< 0.000 1),且新疆实际损失与病虫害发生面积具有正相关(r2= 0.73,F=8.147,P=0.047,虚线表示95%置信区间)(图2F, G)。图2
图2 2015~2019全国棉花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情况Fig.2 Overall situations of cotton pest/disease occurrence and control over 2015-2019 in China
2.3 主要病虫害发生防治及变化规律
研究表明,5年间,病害年均发生总面积1 639.47×103(hm2·次),占18%,虫害平均发生面积为7 664.67×103(hm2·次),占82%。病害中,苗病、铃病、黄萎病、枯萎病年均发生总面积1 452.94×103(hm2·次),以苗病发生面积最高,为410.6(2019年)×103~683.84(2016年)×103(hm2·次)。主要虫害棉蚜、棉叶螨、棉铃虫、棉盲蝽、烟粉虱和棉蓟马年均发生总面积7 311.52×103(hm2·次),最高的为棉蚜,达1 756.68(2019年)×103~2 363.58(2015年)×103(hm2·次)(图3A)。
棉花虫害5年年均防治面积为9 327.67×103(hm2·次),占85%,病害年均防治1 630.27×103(hm2·次),占15%。病害中,苗病防治面积最大,面积490.33(2019年)×103~731.51(2016年)×103(hm2·次);其次为铃病、枯萎病和黄萎病。虫害中防治面积较高为棉蚜、棉铃虫、棉叶螨、棉盲蝽、棉蓟马和烟粉虱,棉蚜达2 252.23(2019年)×103~3 250.0(2015年)×103(hm2·次)(图3B)。
比较5年来病虫害发生趋势,主要虫害和病害发生规律具有相似性,其中棉铃虫与黄萎病、枯萎病历年发生趋势相同;棉蚜与棉蓟马、棉叶螨发生规律相同;苗病与棉红铃虫、棉盲蝽发生规律相同,以上9种病虫害发生趋势类似。玉米螟、铃病、双斑萤叶甲、烟粉虱、角斑病和炭疽病发生趋势类似(图3C)。病害与虫害在发生规律上重合度较高,无法较好分离,而虫害中发生规律较为独特的有棉花象甲和棉大造桥虫(图3D)。
从2015~2019年,主要发生的病虫害其面积均处在较高程度,总体病虫害发生面积下降,但棉蚜、棉叶螨和棉蓟马的发生面积比例有增加趋势,说明发生程度加重,棉铃虫和棉盲蝽的发生面积占总体比例有下降趋势,程度有所减轻。病害的发生面积和比例未见变化趋势。棉蚜、棉盲蝽、棉叶螨和棉铃虫的发生面积和防治面积较其他病虫害显著高,其余较高的病虫害有棉蓟马、苗病、烟粉虱、铃病、枯萎病和黄萎病,2015~2019年间棉花主要病虫害类型未见显著变化。虫害中棉叶螨和棉蚜的平均防治面积显著高于发生面积,这些害虫每季的防治强度较高(小写字母表示各病虫害的发生(F25,92= 87.2,P< 0.000 1)和防治(F25,92= 64.9,P< 0.000 1)面积具有显著差异。星号表示棉叶螨(t8= 2.6,P= 0.031)、棉蚜(t8= 3.8,P= 0.005 2)和斜纹夜蛾(t2= 22.43,P= 0.002)的防治面积显著高于发生面积。所有误差线表示 + SE,图3E)。图3
图3 2015~2019全国棉花各病虫害发生、防治及变化规律Fig.3 2015-2019 national cotton disease and insect pest occurrence, control and change situations
2.4 主要虫害发生情况
研究表明,蚜虫在2015~2019年整体发生较高,但呈下降趋势,防治面积均高于发生面积,其发生最高地区为新疆、河北和山东。从发生规律上看,山东、安徽、湖北、江西等较为相似;河北与甘肃类似;新疆和辽宁较为相似(F31,124= 81.7,P< 0.000 1,图4A)。
棉铃虫2015~2019年整体发生面积较高,呈迅速下降趋势,防治面积高于发生面积,但近年来有接近趋势。棉铃虫发生最高地区为新疆、河北和山东,与蚜虫相同。棉铃虫年度发生规律与全国棉区呈多地相似趋势,仅新疆、甘肃、天津、辽宁和江苏等地不同(F30,93= 99.2,P< 0.000 1,图4B)。
棉叶螨整体发生趋势较棉蚜和棉铃虫相比为低,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但防治面积均显著高于发生面积。棉叶螨发生最高为新疆,其次为河北、湖北、山东和湖南。年度发生趋势各省市自治区差异较多,主要类型代表为安徽-河南-湖北类型、陕西-湖南类型、山西-新疆-河北类型(F30,93=98.9,P< 0.000 1,图4C)。
棉盲蝽整体发生面积与棉叶螨相似,2018年呈暴发发生情况,防治面积整体高于发生面积,但近年来趋于相同。盲蝽发生最高为河北,其次为新疆、山东、湖北和湖南等,面积均类似。主要发生规律为安徽和湖南类似,湖北和江西类似,新疆、河北、山东、天津等地各自有其规律(F30,93=42.9,P< 0.000 1,图4D)。
棉蓟马5年来发生较轻,在66.67×104hm2(1000万亩)次左右,防治面积较符合发生面积,其中2018年防治面积低于发生面积,田间针对棉蓟马的用药较少。棉蓟马发生区域较少,主要在新疆、河北和山东等北方和西北棉区发生,各地年度变化趋势差异明显,未见显著的相似规律地区(F30,93= 80.8,P< 0.000 1,所有误差线表示+SE,图4E)。图4
图4 2015~2019全国棉花主要虫害分省发生情况Fig.4 2015-2019 occurrence of major cotton pests in different provinces in China
2.5 主要病害发生情况
研究表明,苗病发生面积为所有病害中最高,2016年苗病流行,近年来呈下降趋势,防治面积均高于发生面积。苗病发生面积最高为新疆,其次为河北和山东。苗病年度变化趋势上,河北与山东、湖北、湖南、甘肃等地类似,安徽与天津、四川、江西等地类似,新疆等地各自不同(F30,93= 37.2,P< 0.000 1,图5A)。
铃病2015~2019年发生呈平稳下降趋势,防治面积均小于发生面积,田间针对铃病的防治较少。铃病于河北发生面积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其余山东、湖南、湖北和新疆发生面积相似。年度变化趋势较为类似的有河北、安徽、江西、陕西和山西,其余各省变化无相似规律(F30,93=101.3,P< 0.000 1,图5B)。
棉花枯萎病发生面积近年来呈平稳下降趋势,防治面积和发生面积较为吻合。枯萎病发生面积最高为新疆和河北,其次为湖北、山东等。枯萎病发生趋势安徽、山东、山西、河南、湖南、江西、四川和河北类似;浙江和天津类似;江苏和湖北类似(F30,93=53.8,P< 0.000 1,图5C)。
黄萎病整体发生面积较枯萎病低,近年呈平稳下降趋势,防治面积较为吻合。黄萎病发生面积最高为新疆,其次为河北、湖北等。从年度发生规律看,除河南、山东、天津类似,山西、陕西类似外,其余地区未见类似规律(F30,93=120.4,P< 0.000 1,所有误差线表示+SE,图5D)。图5
图5 2015~2019全国棉花主要病害分省发生情况Fig. 2015-2019 occurrence of major cotton diseases in different provinces in China
2.6 现行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研究表明,技术方法上,优先采用抗(耐)性病虫品种、农艺和生物防治技术,发挥棉花自身补偿作用,利用生态调控和自然天敌控害作用,增强棉田的持续和安全控害能力。药剂防治实行达标用药,优先选用生物源、低毒、环境友好型药剂,合理、精准用药。
棉花各生育期防治重点不同,播种期主要预防苗病、枯萎病、黄萎病、苗蚜、棉叶螨、棉盲蝽、棉蓟马、地下害虫等,使用抗(耐)枯萎病、黄萎病和抗虫品种;种子包衣;无菌土壤制钵育苗,黄萎病重发区深翻土壤60 cm;清除杂草,降低棉盲蝽、棉蓟马、棉叶螨虫口基数;早春防治棉田周边大棚蔬菜、室内花卉的棉蚜和烟粉虱,以及室外越冬寄主上的越冬蚜虫。
棉花苗期主要防治对象为苗病、苗蚜、枯萎病、黄萎病、棉叶螨、棉盲蝽、棉蓟马、地下害虫等,采取包括小麦推迟灭茬,保益控害;喷施枯草芽孢杆菌、多抗霉素、噁霉灵等防治苗病;自然天敌控制苗蚜,药剂点片挑治苗蚜和棉叶螨;糖醋酒液、性诱剂诱杀地老虎;疏通“三沟”(围沟、横沟、厢沟),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肥,合理增施磷、钾肥,补充微肥,氮肥可选用碳酸氢铵作追肥,辅以叶面喷施与喷淋灌根施药预防枯萎病和黄萎病。
棉花蕾期主要防治对象为棉盲蝽、棉铃虫、棉叶螨、枯萎病、黄萎病等,采取及时整枝,中耕除草,适时喷施甲哌鎓控制旺长;重点防治早发棉田棉盲蝽,兼治棉蓟马和棉蚜;采用性诱、食诱防治棉铃虫,辅以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抗虫棉田禁用)、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棉叶螨点片发生时采用杀螨剂控制;枯萎病、黄萎病于发病前或初见病株时及时用药控制病情发展。
棉花铃期主要防治棉蚜、棉叶螨、棉铃虫、棉盲蝽、棉蓟马、铃病,采取去空枝、打老叶,摘除烂铃和害虫卵块;管理水肥,防止棉花贪青徒长;以花蕾和幼铃为重点适期(雨后)喷药预防铃病;性诱、食诱防治棉铃虫,辅以药剂防治;棉蚜、棉盲蝽实行达标防治,同时兼治烟粉虱、棉蓟马;棉叶螨点片发生时挑治,连片发生时全田防治。表1
表1 我国现行棉花种植全程主要病虫害管理措施汇总Table 1 Overview of interventions during all cotton plantation stages in China currently
2.7 棉花病虫害防治药剂品种
研究表明,目前防治棉蚜主要使用的农药种类分别是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等;防治棉铃虫主要使用的农药种类分别是氟铃脲、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防治棉叶螨主要使用的农药种类分别是阿维菌素、哒螨灵和氟铃脲等;防治棉花盲蝽主要用药为阿维菌素和乙酰甲胺磷等;防治棉蓟马主要为吡虫啉等。棉立枯病主要用药为戊唑醇、多菌灵等;棉枯萎病主要用药为多菌灵等;棉黄萎病主要用药为多菌灵、戊唑醇等。
农业病虫害防治产品研发方向更为重视对于生物农药、增效产品和靶标制剂等的开发,针对Bt、短稳杆菌(Empedobacterbrevis)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等的换代高效产品开发;对于印楝素、绿僵菌(Metarhiziumspp.)、昆虫病原线虫EPN等生物防治产品的研发;以及针对丛枝菌根真菌AMF等介导农药靶向积累的产品研发等工作都在深入开展。
3 讨 论
全国棉花生产中三大虫害近年来仍集中于棉蚜、棉铃虫和棉叶螨,而其他害虫整体比例有增加趋势,包括棉盲蝽、棉蓟马、烟粉虱等。其中多数棉花害虫属广食性,其分布和发生情况受耕作制度和农业景观等变化较为明显[21],例如棉蚜的发生与棉花栽种面积具有正相关性,土地使用的多样性能够有效抑制棉蚜的暴发[10]。棉蚜等害虫的暴发可以通过生态方法抑制,例如天敌保护、植被保护等方法,能较好调控蚜虫的虫口密度。
研究发现,棉蚜、棉叶螨等防治面积显著高于发生面积,反映出控制这些害虫仍以喷施农药为主,但仅靠施药方法难以发挥可持续的防治效果,农药的使用还需进一步优化。棉花病害的数据显示,病害的防治面积大多与发生面积较为吻合,说明病害的防治主要依靠前期预防手段[22]。另一方面,少数缺素病害如红叶茎枯病亦有发生,棉花种植区的土壤条件和化肥使用结构等在未来生产中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我国棉花各主要产区病虫害演替具有地方性[23],而2015~2019年间,亦发现主要害虫在三大棉区的暴发有所区别。最为明显的是棉盲蝽在河北年均发生面积最大,而棉蓟马则主要发生在新疆棉区,未来棉花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将更侧重于重点和大面积棉区的统防统治和/或针对某棉区有针对性地防治某种靶标害虫,以防治其扩散和暴发。研究显示,盲蝽的发生得益于农业作物多样性,而随着多年来连片棉区的种植,新疆棉区盲蝽的发生情况有可能呈现天然的抑制趋势,但如棉蓟马等次生虫害的影响可能在未来较为突出[10,12]。
棉铃虫的发生趋势是否与农业土地使用多样性有关,此问题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结论[24]。研究中发现,全国大多数棉区的棉铃虫发生年度间具有相似规律,但与新疆棉区的棉铃虫发生规律差别较大,棉铃虫的发生应与Bt棉花的种植情况具有相关性。但多年来种植Bt棉花品种以来,也出现了棉铃虫对Bt抗性的不断增强,需调整对应的防治策略[25]。至2015年为止,已发现转Bt棉对棉铃虫的效果显著降低,从2015~2019年棉铃虫的发生情况看来,其年均发生仍然处于较高水平(1 300×103~3 300×103(hm2·次))。虽然防治面积正逐渐逼近其发生面积,说明针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方法已较为成熟,虫口减退率能够得到保证。
全国棉花生产中病虫害发生情况在近5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受棉花种植面积变化影响。而西北内陆棉区病虫害发生情况相对稳定,有的害虫如棉蚜等在整体发生的比例中有所增加。全国棉花生产中年均实际损失维持在稳定水平(约20×104t/年),而年均挽回损失较高(约70×104t/年),棉花病虫害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多种害虫中较高的防治面积显示,对棉花害虫的防治方法仍存在继续优化的空间。近年来的病虫害发生数据,能够为进一步设计更合理的未来棉花管理方法,例如针对蚜虫选择优化的棉花品系,针对鳞翅目害虫交叉使用药剂以防止抗性发展,针对缺乏天敌的盲蝽等害虫,进一步开发基于诱捕等生态学防治方法,并根据害虫的发生区域按比重综合配置以上管理措施[3,5,10]。
4 结 论
全国棉花病虫害总体发生和防治面积呈下降趋势,与种植面积呈正相关,年均总体防治面积高于发生面积。棉花病虫害 5年间总体发生面积前三地区分别为新疆、河北和山东。虫害于5年间平均发生面积为7 664.67×103(hm2·次),病害年均总发生面积1 639.47×103(hm2·次)。棉花虫害5年间年均防治面积为9 327.67×103(hm2·次),病害年均防治1 630.27×103(hm2·次)。病害中年均发生面积较高的分别为棉花苗病、铃病、枯萎病和黄萎病,年均发生面积29.019×103~511.41×103(hm2·次),苗病中立枯病发生面积最高,为253.69×103(hm2·次)。全国棉花生产年均实际损失趋于稳定,而数种主要害虫的防治面积仍显著高于发生面积,在棉花病虫害防治中的用药方法尚可优化。棉花病虫害发生演替是农业格局、耕种制度、管理技术和生态环境的互作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