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进地区小学高年级学生眼压分析

2022-01-18何小玲朱琳徐琳韩清孙红

临床眼科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眼轴屈光度眼压

何小玲 朱琳 徐琳 韩清 孙红

少年儿童高眼压症多发生在 10岁左右的患儿,眼压常呈波动性,眼压值多数超过 30 mmHg(1 mmHg=0.133 kPa),长期随访发现多数患儿于青春期后眼压趋于正常 ,因而亦称之为 “青春期的眼压波动或高眼压症 ”[1],也有文献证实眼压和近视有着明确的相关性[2-4],而这一时期又是近视快速发生发展的时期[5],高眼压会不会是促使少年儿童近视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了解少年儿童的眼压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少年儿童眼压与近视的相关性、指导近视的防控工作提供一些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以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小学4~6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12月对该学校4~6年级共计1 463名学生开展眼科检查及问卷调查。

纳入标准:无弱视、眼部疾病史、外伤史、眼部手术史、近1周没有配戴角膜接触镜等,矫正视力可达到正常者,检查及问卷配合者。

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研究对象和监护人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方法

眼科检查包括裸眼和矫正远视力检查、眼压检查、验光检查。视力检查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灯光箱。使用全自动非接触式眼压计(CT-800)测量眼压。全自动电脑验光仪(KR-800)测量睫状肌麻痹后的屈光度,并计算等效球镜度(SE)球镜。

三、问卷调查

自制《小学生视力与眼压相关情况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年级、联系方式、眼部相关症状、校外用眼时间、睡眠时间和户外锻炼时间等内容。

四、统计学分析方法

数据管理采用EpiData 3.0,采用双份独立输入,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多组均数比较用F检验。

结 果

一、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共调查1 463名学生,回收合格问卷1 453份,合格率99.32%。男生762名(52.44%),女生691名(47.56%),其中四年级534名(36.75%),五年级473名(32.55%),六年级446名(30.70%)。

二、小学4~6年级学生眼压分布情况

眼压值分布服从正态分布(见图1),眼压值平均为(20.16±2.86)mmHg。眼压高于21 mmHg的学生占比28.53%。男生平均眼压(19.95±2.78)mmHg,女生平均眼压(20.39±2.94)mmHg,女生眼压明显高于男生(t=4.08,P<0.05)。随着年级增高,眼压轻微下降,但各年级间眼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小学高年级不同年级眼压比较

图1 小学高年级同学眼压分布图

三、眼压和屈光度的相关性分析

所有样本眼压与屈光度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r=-0.027,P=0.146)。四年级学生眼压与屈光度呈直线相关(r=-0.107,P=0.001)。五年级、六年级的眼压和屈光度无相关性,见表2,3。

表2 小学不同年级学生眼压与屈光度相关性分析结果

四年级学生中,眼压越高,近视度数越深(P<0.05)(见表3),高度近视组的眼压明显高于其他三个组的眼压(P<0.001),轻度近视组的眼压高于无近视组(P<0.05),见表4。

表3 小学高年级不同年级分层下不同屈光度与眼压相关性分析

表4 四年级不同屈光分层下眼压(mmHg)两两比较结果(SNK-q法)

高度近视与无近视、轻度近视、中度近视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无近视、轻度近视、中度近视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四、眼压与其他相关因素分析

眼压与每日校外阅读写作时间呈正相关,每日校外阅读写作时间越长,眼压越高(P<0.05),见表5,眼压与睡眠时间长短和户外运动时间长短均没有相关性,见表6,7。

表5 小学高年级学生眼压与每日校外阅读写作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6 小学高年级学生眼压与睡眠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7 小学高年级学生眼压与户外运动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

讨 论

青少年时期的植物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这可能导致眼压呈现不稳定性,有文献指出少年儿童眼压容易发生波动,并有季节特征,冬天高夏天降低[1]。这一时期又是近视发生发展较快的时期,文献报道眼压和近视有着明确的相关性[2-4],因此我们对1 463名常州武进地区的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了眼压和屈光度的检查,了解4~6年级小学生的眼压分布情况,并对一些相关性因素进行了研究。因为少年儿童的眼压冬天高夏天降低,因此此次特意将检查时间定在冬天的12月份进行。

结果发现,小学4~6年级学生的冬天眼压服从正偏态分布,平均值(20.16±2.86)mmHg,眼压高于21 mmHg的学生占比28.53%,四年级学生眼压最高,随年级升高,眼压值轻微下降;女生眼压高于男生0.44 mmHg(P<0.05),这都和以往研究结果一致[6,7]。

少年儿童高眼压症可能与自身内分泌变化有关,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自主调节障碍及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周期性变化等。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和紧张学习期,植物神经系统同样也处于发育阶段,而眼压又受植物神经系统调控,因此此时可能会影响眼压的稳定性[1,8]。我们的研究观察到,眼压的升高和校外阅读写作时间长短有关(P<0.05),阅读时间越长,眼压就越高,但与睡眠时间长短和户外运动时间长短均没有相关性。当我们阅读时,头位前倾、调节与集合加强、眼球运动、眼肌牵引等变化均会导致眼压升高。调节导致晶状体向前膨隆,晶状体前面曲率增加导致虹膜-晶状体隔阻滞,引起眼压暂时升高;阅读时眼球运动和眼外肌收缩阻碍了涡状静脉的回流导致上巩膜静脉压的升高,房水回流受阻,也引起眼压的升高[9]。

在成年人的研究中肯定了较高的眼压与更长的眼轴长度或更高的近视度数之间的关联[2,10]。那么青少年时期较高的IOP是否和眼球的眼轴伸长、近视的进展相关呢?目前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文献,结果不是很一致。在山东省儿童眼病研究中包括了6 364名4~18岁孩子,发现较长的眼轴除了与年龄、城市地区、父亲近视、在室内读/写的时间更长、更少的户外活动时间、更长的角膜曲率半径密切关联以外,与更高的眼压也有着密切相关性(P<0.01)[11]。Li等[6]对中国安阳地区4 918名学生的研究也发现,高眼压和眼轴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而且近视眼的眼压高于正视眼或远视眼。Jensen等[12]研究发现9~12岁的孩子如果IOP高于16 mmHg,则近视进展会出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IOP>16 mmHg时2年近视进展为1.32 D,IOP<16 mmHg时2年近视进展为0.86 D)。Quinn等[13]对平均年龄为9.8岁的儿童进行研究发现眼压的增加也与近视有关。而Lee等[14]对9~11岁的孩子进行检查,没有发现眼压和屈光不正或眼轴长度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对4~6年级共1 463名学生进行统计发现,尽管所有学生的眼压和屈光度没有统计学相关性,但是发现四年级学生(平均年龄9.58岁)眼压与近视度数呈高度正相关(P<0.01),高度近视学生的眼压大大高于无近视、轻度近视和中度近视的学生,轻度近视学生的眼压也明显高于无近视者。说明9~10岁少年儿童眼压生理性升高对眼轴的伸长和近视发生发展可能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这可能和低年龄儿童的巩膜可塑性很强有关,高眼压可能更容易促进眼轴伸长、高度近视的发展。出生时大多数患儿呈远视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加长,逐渐趋于正视,5~8岁眼轴长度基本稳定。曹燕娜等[15]研究发现近视度数增长较快的阶段在9~11岁。新加坡的Wong等[16]对眼部生长曲线研究显示在亚洲幼儿眼球发育中,眼轴伸长率和屈光度随年龄增长而减慢,尤其是10岁以后。在山东省儿童眼病研究中包括了6 364名4~18岁孩子,发现眼压逐步升高直到10岁,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17]。以上文献都提示我们,10岁以前的少年儿童的眼压和屈光度可能有着潜在的相关性,我们应该从更小的年龄开始研究生理性高眼压对近视发生发展的影响。从眼轴发育基本稳定到10岁期间,是巩膜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眼球发育最敏感的时期,也是近视开始发生的时期,在这期间,高眼压就有可能对眼轴的伸长、近视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下一步我们应该把研究对象的年龄再进一步提前。

降低少年儿童的眼压对延缓近视有没有帮助呢?没有查阅到相关临床文献,但最近有研究报道早期降低幼年动物的眼压获得了很好的结果,El-Nimri等[18]通过幼年豚鼠近视模型实验研究发现,早期使用降眼压药物拉坦前列素眼液在降低眼压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预防近视相关的巩膜胶原蛋白的变化,从而减缓了幼年豚鼠近视进展。动物模型已经表明早期降眼压治疗对近视的防控可能有着有效的作用,这为我们临床上去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好的依据。

当然我们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眼压的测量要排除角膜厚度的影响;使用的是非接触式眼压计而不是Goldman眼压计来测量眼压,选择非接触式眼压计是因为它快速,安全,在儿童的其他研究中也广泛使用;我们还需要扩大样本量。此次研究结果也给了我们下一步研究的方向,需要提前年龄段进行普查,并要进行动态监测该部分学生的眼压与近视发展的情况,对高眼压症的学生可以进行局部降眼压治疗来观察控制近视进展的疗效,为近视防控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眼轴屈光度眼压
低色温光源为预防近视提供新方法
眼轴测量监控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效果观察
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凸吗?
客观评价眼轴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调整切削屈光度对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疗效的影响研究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阿托品与复方托吡卡胺在儿童验光的差异比较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
不同仪器测量角膜曲率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