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物性视角下《论语》英译本的生态话语分析
2022-01-18杨瑞珊
杨瑞珊, 石 诗
(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8)
作为生态语言学的一种研究方法,生态话语分析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有两种研究范式,分别为:Haugen范式“隐喻的,关注语言的生态”[1]和Halliday范式“非隐喻的,关注的是语言与环境的关系,聚焦话语的生态取向”[2]。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话语分析提供了一个可用来分析语言中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的理论和分析框架[3]。近年来,有不少学者从及物性系统视角分析话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4-6]。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典籍《论语》及其英译本进行生态话语分析、发掘其生态意义的研究尚无人涉及,对《论语》中蕴含的生态话语英译方式和效果无从知晓。《论语》作为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与一众弟子、政治家和学者的对话,共同探讨了“敬畏天命、天人合一、仁爱万物”等生态观念,其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不仅对我国当代政治、社会文化和伦理产生深远影响,更是现代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论语》中所体现的生态哲学,对解决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采用Halliday范式,通过语内翻译选取了《论语》中具有代表性的生态话语,以理雅各、辜鸿铭、刘殿爵三个英译本作为研究语料,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及物性系统视角对其进行生态话语分析,探讨三个译本是如何再现《论语》中的生态涵义,是否准确传达了原文所表达的生态涵义等。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阐述,希望对我国今后典籍中生态话语的翻译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参照,对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实际意义。
1 及物性理论
Halliday在其著作《功能语法导论》中指出语言有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分别以及物性、情态、语态、连贯等角度展现[7]。及物性体现语言的概念功能,涉及整个小句的“内容”,涵盖了过程、过程参与者和相关的环境成分[8]。它的作用就是将人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为几个过程,再将各个过程中相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一一指明。Halliday依据人的经验将及物性系统分为六个过程: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以及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7]。
及物性系统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过程类型、参与者角色、环境成分的分析,发掘语篇所要表现的主要内容,通过及物性分析人们可以看出语篇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来描述世界的[7]。
2 《论语》英译本的及物性过程分布
本文通过语内翻译选取了《论语》中具有生态意义的话语,并选择了三个影响力较大的译本作为研究语料,在生态视域下进行及物性分析。表1为《论语》和三个英译本及物性过程的分布情况。
表1显示,物质过程在原文中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其主要是帮助作者或说话者对故事的呈现,简述故事发展的大致过程和内容,还原主体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其次占比较大的是心理过程,揭示了原文中人对天、地、自然的一种敬畏之心;关系过程和行为过程的占比相等,原文的关系过程主要表现故事中自然事物之间、人与其他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言语过程主要体现在作者对于孔子话语的记载;原文中没有出现存在过程。从三个译作的及物性分布来看,占比最多的都是物质过程,其他几个及物性过程的占比存在明显差异。图1将原文与三个译本的及物性分析数据进行了对比。
表1 《论语》部分生态话语及英译本及物性过程及分布情况
图 1 原文与三个译本的及物过程类型分布图
从图1的折线图走向可以看出,三个译本与原文差异明显。总的来说,三个译本在言语过程上和原文比重相等。Legge译本过程类型的总体走向大致与原文保持一致,其将原文中的某些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译为存在过程,主要表现在学而篇第五句和季氏篇第八句;辜译和刘译将原文中的某些心理过程译为关系过程和物质过程,并对物质过程和存在过程有所增加,因《论语》本身为文言文,所以对物质过程的适当增加,只是传达出孔子对待人及事物的各方面思想,对原文的翻译效果本身没有太大的改变。本文语料选取《论语》中最具有生态涵义的几个句子,下面将对其所蕴含的生态意义一一讨论。
3 及物性过程在《论语》英译本中的实现及其生态话语分析
《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和对话的形式记载叙事,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处事为人之道等,集中体现了孔子各方面的价值思想,即“敬畏天命”、“仁爱万物”、“节约资源”等方面的生态伦理智慧。
3.1 而篇第8句的及物性生态话语分析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9]
原文“道、敬、信、节、使”为物质过程词,意思分别为“治理、敬业、守信、节制、动用/役使”;“爱”表“热爱”为心理过程词;整句是对孔子话语的记录,所以“曰”是言语过程词。其中“千乘之国、事、用、人、民”是参与者,“以时”作为环境成分,整句强调治理国家之道,要临事而敬业,诚信无欺,节约开支,爱护民众,动用民力但不违背农时,表现出孔子不违农时、节制而用的自然生态观。三个译本都将第一小句译为物质过程,但是分别将“道”处理为“to rule”,“directing”,“guiding”的不定式作为小句的物质过程,原文表现对国家的治理更偏向于带领和引导,相比之下辜译和刘译对第一小句的翻译更为恰当。在之后的三个小句中,Legge用There be存在句型作主句,没有出现具体的参与者,符合原文。对心理过程“爱”译为“love”,准确传达了原文表达的“爱人”之道。在具有丰富生态智慧的最后一个小句中,Legge用并列词“and”与前面主句相连,将“使民”名词化,用“at the proper season”表达不违农时。辜译将第一小句译为“when”时间状语从句,第二小句中的物质过程词变为关系过程“must be”突出人与其他事物的逻辑关系,三四小句中都突出了参与者角色“He”,并延续了原文中的心理过程和物质过程。刘译整句中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参与者“he”,降低了人类生命体作为施动者主体的影响,和原文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只是第二小句中的“信”译为了关系过程“be”,“only in the right seasons”用“only”强调只有在对的时间才可以动用民力而不违农时,所以总体来说,刘译更加贴近原文,体现出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适时开采、节制而用的生态涵义。总结见表2。
表2 《论语》学而篇第8句英译文及物性分析
3.2 述而篇第27句的及物性生态话语分析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9]
原文中的参与者是“子”,“钓”和“射”代表物质过程,“纲”、“弋”、“宿”是环境成分,这句话是对孔子行为的描述,孔子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用大网打鱼,必然会对鱼类及自然产生伤害;回巢的鸟要栖息繁殖所以不能射。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已经意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明确对待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以度、用之有节,习总书记曾在发表重要讲话时引用过此句,其中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意义值得被再次发掘。三个译本都增加了物质过程词的使用,因为原文对动词有所省略。但是三个译本在物质过程词的使用上差异明显,第一小句中Legge和辜鸿铭分别用“angled”和“went out fishing”着重强调了打鱼的动作,从生态的角度来说这两个词的使用过于强调了人对自然的掠取和主体作用,相比前两者,刘殿爵选择“used”物质过程词加环境成分“a fish line”和“not a cable”,更加符合原文,强调了工具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Legge之后又增加“did not use”这一物质过程突出没有用渔网,辜译则使用了环境成分“with the rod and angle”,又加了“would never use”物质过程词否定。第二小句中,三个译本都使用到了物质过程词“shoot”但是用法均不相同,Legge使用“shoot”+“but not”否定,辜译则使用了两个“shoot”物质过程词,刘译用“use”和“not to shoot”不定式作物质过程词。但辜译多次出现参与者主体“he”,过于突出人类生命体在活动中的施动者角色,没有很好的将原文的生态意蕴传达出来。而Legge过于关注“钓”和“射”的动作本身。总体来说,刘译既没有过分突出参与者,也没有过多的强调人类所进行的生态活动,同时将原文的意思精准表达,更符合原文所要表达的生态意蕴。总结见表3。
表3 《论语》述而篇第27句英译文及物性分析
3.3 季氏篇第16句的及物性生态话语分析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9]
整句包含一个言语过程,一个关系过程和三个心理过程,表达出君子应该有所畏惧,一旦无所畏惧,就会肆意妄为,无恶不作。孔子生态思想的基石就是天命观,尊重自然,敬畏天命的传统生态观对当今生态文明的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在这句话的处理上,Legge译和辜译比较相似,但是刘译就有很大差别。首先三个译本对于言语过程的处理都相对一致,但在对第一小句的处理上,Legge译和辜译采用“there are”的存在句型将原文中的关系过程译为存在过程,表示这三个事情是存在的客观事实,之后又以“which”定语从句引出参与者和心理过程词“stands/holds in awe”,剩下的三个小句中两个译本则延续了前一小句的心理过程词,只是Legge多次对参与者“he”进行强调。刘译则大不相同,第一小句就以“stands in awe”心理过程处理,用“is in awe of”关系过程处理其他句子,确定参与者“he”与“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的逻辑关系。整体来看,三个译本均呈现了孔子所要表达的天命观和对天地万物的敬畏。总结见表4。
表4 《论语》季氏篇第16句英译文及物性分析
3.4 阳货篇第17句的及物性生态话语分析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9]
原文以言语过程呈现,第一、四小句相同,都存在一个物质过程,二、三小句主要描写四个季节有自己的运行方式,万物生长自有时间,以两个关系过程呈现。整句话表达春夏秋冬依时运行,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万物得以生长,此乃天地之道,顺应天道,才能在生态中寻找平衡[9]。三个译本在第一、四小句都采用了疑问句的方式,并通过“speak/say”呈现物质过程。在第二小句,Legge译和刘译都将原文的关系过程改变为物质过程,强调了四季运行的普遍物质规律,刘译更是以“there are”存在句型引导整个句子,更能体现四季运行是已经存在的既定事实,第三小句也是以“there are”的存在句型处理。这两小句中三个译本都是以非人类生命体作为施动者,符合原文表达的万物皆平等的自然生态观。刘译对原文的及物性过程改动较大,但也传达出了原文的生态内涵,三个译本都描绘出了自然变迁,顺应规律的生态观念。总结见表5。
表5 《论语》季氏篇第16句英译文及物性分析
就及物性系统整体来说,及物性过程是及物性系统中的核心要素,也是发掘语篇生态涵义和生态话语分析的重要配置,参与者角色和环境成分则是实现其过程的主要因素。从及物性过程在原文及英译本的实现整体上来看,心理过程主要是译者用来表达孔子对于天命、人类行为的态度,他认为人类在天命面前是十分渺小的,所以要敬畏天命,适时而为;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也不能过于奢侈;行为过程虽占比不大,但都是用来描述人们的行为,所以传达的生态意蕴并不明显;关系过程主要用来展现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内在逻辑关系,呈现出孔子敬畏天命、天人合一的心理;物质过程主要用来表达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行为活动,表现出孔子对于自然和非人类生命体的热爱以及对人类衣食住行的行为约束。译者选择不同的物质过程词呈现,所表达的生态意蕴也不相同。同时,在言语过程的实现上,原文和三个译本所占比例几乎相同,特别是三个译本呈现的言语过程高频词也近乎相同,言语过程主要是用来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在原文中也并没有省略,所以三个译本和原文在言语过程上的呈现相对一致;存在过程的增加,表明了儒家思想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更展现了事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从参与者在原文及英译本的实现整体上来看,三个译本在参与者的实现上都增加了有生命参与者,导致有生命参与者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同时使用了大量的代词。这是由于《论语》原文为古文,语言简洁但含义丰富,在表达过程中省略了很多主客体,翻译过程中,为了意思表达明确,适当增加有生命参与者,才能使语篇意思表达完整。从《论语》中所蕴含的生态意义来说,通过对及物过程里参与者的拟人化和生命体化体现孔子敬畏天命,追求和谐共生的自然生态观。通过过程类型和环境成分对场景的描述,体现孔子天人合一的社会生态观。
综上所述,三个英译本的共性特点是其在言语过程上和原文保持了相对一致,差别体现在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四个方面,虽然有些过程的转变更好地传达了原文的生态思想,但是有一些也导致了生态思想传递的缺失。就三个英译本而言,辜译和刘译的及物性过程分布相似,说明两者在生态取向的表达上大体一致,而Legge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物质过程,增加存在过程,一方面是由于对原文的理解程度有偏差,另一方面是为了突出强调事物存在的客观性。三个英译本的差异性还体现在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选择上,辜译更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参与者,而Legge译和刘译更忠实于原文,对原文中所表达的自然、社会、精神等生态思想内涵的还原度相对较高。由此也说明,不同译者对原文生态意蕴的处理体现了生态翻译视角下译者的本体地位[10],在生态文明大背景下,向世界讲好中国生态故事,为解决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宝贵经验,贡献中国智慧,是每个新时代译者应该具备的责任与担当。
4 结束语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系统作为理论基础,对《论语》中的部分生态话语及其英译本进行量化对比分析和讨论。发现三个英译本与原文在言语过程上保持一致,但在其他几个过程类型上有明显差异:1)译文对物质过程的增加既是由于原文在一定程度上省略了动词,为了使译文流畅表达意思明确,对物质过程词进行了增加,也是译者通过对事物的客观描述来展现原文所传达的自然生态观;2)译文对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的增加,既是由于英汉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也是为了突出孔子的精神生态观;3)其他差异的原因可能由于译者对句子的理解不同。此外,英译本和原文都通过减少人类生命体作为参与者,尽可能地通过参与者角色拟人化,立体描述环境成分等方式来体现其蕴含的生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