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宁都市圈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评价

2022-01-17盛楠翊王文瑞

关键词:土族西宁市西宁

盛楠翊 王文瑞

(兰州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甘肃 兰州 730000)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相融合,一方面可促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又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民族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民族风俗气质、精神追求的代表,蕴含着独特而又丰富的能量,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

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为文旅融合提供了体制基础,同时也为优化文旅融合机制创造了组织条件。目前,国内外关于文旅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旅融合的产业化[3]、文旅融合的模式[4]、文旅融合的影响等方面。早期研究大多通过实地考察等方法进行现象描述和规律总结;近年来,研究者逐渐引入实证研究、计量分析等方法,通过定量方法探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5-8]。然而,对于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关系的研究较多集中在中东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对于西部地区的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对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也较少。研究西部地区文旅融合情况,对推动当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宁都市圈,包括西宁市区、湟源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以及海东市所辖市区、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近年来,青海省大力推广“大美青海,旅游净地”的旅游品牌,其纯净、质朴的高原风光和藏族风情在游客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西宁市作为省会城市 ,凭借其交通、基础设施等优势,在青海旅游发展中承担了旅游集散地的重要功能。然而西宁都市圈内的其他市县,由于自然环境、民族文化与青海传统的旅游形象差异较大,其旅游业发展相对缓慢。在这种情况下,依靠自身优势资源,进行差异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西宁都市圈内各县市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大美青海”的形象加持下,如何将其民族文化优势转变为旅游优势,提高其“河湟文化” “宗教文化”品牌知名度,值得进一步探讨。

为此,本文选取西宁都市圈为例,测度西宁都市圈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发展协调程度以及旅游—文化优先度,寻求合理方法推动区域内旅游产业协调发展,为推动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研究与决策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1.1.1 指标选取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并结合青海当地政策制定了西宁都市圈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发展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其中,民族文化资源评价包含6项具体指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包含了旅游发展规模、旅游环境支撑、旅游服务支撑、旅游经济背景四个层面共14项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西宁都市圈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发展评价体系

1.1.2 数据来源

根据上文指标体系,选取西宁都市圈内的西宁市区(市辖5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源县、海东市区(市辖2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旅游发展规模、旅游环境支撑、旅游服务支撑、旅游经济背景等指标以各县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和2018年统计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来源于国家民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来源于2019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民族资源型景区(A级)、博物馆(包括综合地志类博物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源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官方网站。

1.2 研究方法

1.2.1 耦合度评价模型

本文运用耦合度评价模型,测度西宁都市区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协调程度,反映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程度,同时避免主观因素产生的影响。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计算公式如下[9]:

(1)

其中,C表示二者之间耦合度,取值为0-1,取值越大,表示系统之间发展越协调。进一步采用耦合协调度测度系统之间耦合的协调程度,耦合协调度表达式为:

(2)

T=αO1+βO2

(3)

其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两个子系统综合协调性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结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α、β取值为0.5。为了更加清晰地划分不同县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情况,借鉴相关研究[10],根据D值取值对耦合协调度指数进行分类(见表2)。

表2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

1.2.2 旅游优先度模型

为了进一步反映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相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禀赋的超前或滞后发展程度的度量,引入旅游优先度模型[11]:

P=y/x

(4)

其中,P为旅游相对优先度;y、x分别为旅游产业发展评价值和民族文化资源禀赋评价值。本研究认为:当P>2时,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相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禀赋为超前状态;当1≤P≤2时,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资源禀赋同步;当P<1时,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相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禀赋则显滞后。

2 民族文化资源、旅游支撑能力测度与空间分布

2.1 民族文化资源禀赋分析

对西宁都市圈内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各地评分值见表3。由表3可知,互助土族自治县评分最高。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乡”,形成了以特色土族文化、高原生态文化、宗教文化和青稞酒文化为主的四大旅游品牌。西宁市排名第二,它作为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孕育了丰富的高原文化。海东市、湟源县为民族文化资源评价中等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为相对较低地区,相比于都市圈内其他区域,民族文化资源相对匮乏。

表3 西宁都市圈内民族文化资源评分

2.2 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分析

根据前文建立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西宁都市圈内旅游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反映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模,西宁市旅游发展规模评分最高,且与其他县市差距巨大。互助土族自治县、海东市排在第二、三位,且明显高于其他县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排名最后,旅游产业发展规模较小。

旅游环境支撑力指标包括旅游者到达旅游地后最先感知到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优良率3个指标[12]。互助土族自治县评分最高,其森林覆盖率和空气质量优良率在都市圈内均位于首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和湟源县的评分也较为靠前,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排名最后,旅游环境支撑能力较差。

图1 西宁都市圈内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旅游服务支撑指标包括反映区域旅游接待水平和能力的星级酒店指数和旅行社数量、反映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公路网密度、反映旅游人力资源的第三产业从业人数[11]。在这三类指标中,西宁市区均处于前列;其次为海东市区,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力资源优秀,在区域旅游发展中拥有绝对优势;湟源县排名最后,其旅行社数量、公路网密度、第三产业从业人数都明显低于其他地区,旅游服务支撑能力较差。

旅游经济背景指标包括反映区域经济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反映区域经济效益水平的人均GDP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4]。与旅游服务支撑能力相同,西宁市在区域经济规模和区域经济效益方面仍然处于首位,且与为列第二的海东市出现了明显断层。其余4县作为西宁市、海东市的下辖县区,其旅游经济背景评分差距较大。

将旅游发展规模、旅游环境支撑、旅游服务支撑、旅游经济环境4项指标加权求和,得出区域内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排名。西宁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排名居首位,在旅游发展规模、服务支撑能力、经济背景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且优势明显。作为青海省省会,西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处于中心地位,其经济总量多年来稳居青海省首位。在旅游产业方面也发挥了青海旅游集散地的重要作用,计算西宁市旅游产业发展首位度,西宁市区S1首位度为6.47,与M.JeffeRSon[15]在1939年确定的首位分布首位度2相比,其首位度数值明显较大。西宁市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与第二位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差距非常显著,在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东市区排名中等,且评分较为接近。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评分最低,且与其他县市相差较大,这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区位上距离西宁市区较远、受到的辐射带动较小有关。此外,也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边缘,其自然环境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大美青海”形象并不一致、自身“河湟文化发源地”的旅游品牌不突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不到位有关。

3 文旅耦合协调度及旅游优先度分析

3.1 文旅耦合协调度分析

依据耦合协调度及旅游优先度计算结果和划分标准,将西宁都市圈内各县市文旅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分类(见表4)。

表4 西宁都市圈内各县市文旅耦合协调水平

整体上看,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程度有待提升。西宁都市圈内区域平均协调度达到0.57,属于勉强协调类型,未达到良好协调状态。民族文化资源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可以深入挖掘区域内民族文化资源的吸引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从区域个体来看,西宁市区的协调度最好,达到0.87,属于良好协调类型,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高;互助土族自治县协调度达到0.55,属于勉强协调类型,其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发展评分在区域内也较为靠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湟源县、海东市区协调度差距较小,均属于濒临失调类型,未能够把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很好地转化为旅游发展动力;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协调度最低,属于轻度失调类型,民族文化资源禀赋较弱,其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也处于区域内末位。

3.2 旅游优先度分析

利用旅游优先度模型反映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相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禀赋的发展程度,耦合协调度最高的西宁市区,属于旅游超前类型,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高于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较为充分;互助土族自治县属于同步发展类型,其民族文化资源禀赋水平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接近;其余4个县区均属于旅游滞后型,其民族文化资源潜力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发挥。

西宁都市圈内,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也是影响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因素。虹吸效应是指中心区域由于便捷的交通体系、良好的营商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对外围地区的各项资源和生产要素起到巨大的集聚作用,外围的中小城市由于优质资源的流失,其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西宁市在自身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周边区域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如何利用自身民族文化资源,带动旅游产业特色化发展,也是都市圈内各县市需要考虑的问题[16]。本文在归纳西宁都市圈各市县民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提出各市县未来旅游发展策略(见表5)。

表5 各县市发展策略

4 结论与建议

运用耦合模型,计算和分析了西宁都市圈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民族文化资源禀赋方面,互助土族自治县排名最高,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最低,民族文化资源相对匮乏。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方面,西宁市最高,且表现出了较强的首位效应,对其周边的县市起到了较大的带动作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湟源县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升。文旅协调程度方面,西宁都市圈文旅协调程度整体偏低,属于勉强协调类型,但各地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与民族文化资源大体相当,不存在经济学中的资源诅咒现象。旅游优先度方面,除了西宁市区、互助土族自治县外,多数县市旅游产业发展滞后的于其民族文化资源禀赋,其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有限或者开发效果不佳,对旅游产业发展支持较少,未来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应进一步重视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

根据上文分析,为西宁都市圈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以下建议:(1)加强民族文化资源培育,打造体验感、参与感强的旅游项目,设计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形成完整产业链。到目前为止,西宁都市圈内旅游产业仍以观光旅游为主,青绣、八瓣莲花等民俗文化资源虽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还仅停留在简单的商品展示、售卖阶段,需要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培育,逐渐形成游览、体验、产品三位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链。(2)增强宗教文化外延,发挥龙头景区带动作用。湟中区塔尔寺作为宗教圣地,是青海必游景点。然而受宗教文化、民族政策等影响,宗教文化外延不足,其酥油花、壁画、堆绣世界闻名,却未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仍以门票经济为主。可以在尊重宗教习俗的基础上,适度对宗教文化进行外延,以佛禅旅游等形式适度发展配套产品,增强经济效益。(3)进行差异化宣传,打破旅游形象遮蔽。青海湖作为青海省的旅游名片,以青海湖为依托的各项国际赛事更是增强了其品牌效应[18]。对于西宁都市圈而言,在“青海湖”“大美青海”的品牌效益下,盲目推广“生态”“高原景观”等形象不仅不能表现出都市圈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反而不利于都市圈旅游发展。可以根据各市县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宣传,推广“河湟文化”“土族文化”等品牌,将形象遮蔽转化为形象叠加[19]。(4)找准客源市场,明确服务定位。在传统青海湖环线蓬勃发展的现状下,将客源市场定位全国显然是不现实的。根据西宁都市圈内的资源特点和发展情况,可以将都市圈内本地以及兰西城市群作为客源市场,形成“两小时消费圈”,发展旅游短线,为周边城市居民提供服务,待逐步建立起“河湟文化”“土族文化”“花儿文化”等文化旅游品牌后,再进一步扩大市场。

猜你喜欢

土族西宁市西宁
西宁市人民政府大事记 2022年6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 2022年6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大事记 2022年7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 2022年7月
Dynamical signatures of the one-dimensional deconfined quantum critical point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全国水土保持现场工作会在西宁召开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国夏都”西宁
浅谈土族刺绣的艺术审美及发展
土族聚集区传统常用野生植物及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