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粤北山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以英德市鱼咀村为例
2022-01-17蓝素素刘晓明
李 娜 蓝素素 刘晓明
广东省乡村聚落根据地貌特征可以划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区聚落三类;平原、丘陵和山区三种聚落之间贫富差距显著。粤北山区由于地形、区位和交通等方面的限制,地区发展较为落后[1]。根据数据统计显示,粤北山区的贫困县数量占全省88%左右,在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上与珠三角地区相距甚远[2]。经济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会一定程度地反映在山区聚落的空间形态上[3]。粤北山区作为广东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和欠发达的地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关注该地区乡村空间的发展[4],对同种类型的其他乡村聚落而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清远英德市鱼咀村作为粤北山区的历史古村落[5],1982年和2013年历经两次洪水淹没,由于处在滞洪区上,靠农作物维持生计的村民苦于水患,村内青壮年外出谋求生计留下老幼,该村成为典型的空心村并陷入失志型贫困的困境,2015年广东省将鱼咀村评定为省级贫困村。2016年迎来转机,鱼咀村在广物控股集团和碧桂园集团的帮扶之下构建了五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模式[6],乡村建设和发展使得历史古城重现生机,其深厚的历史人文基底和日渐成熟的乡村振兴事业,为研究该村落的空间形态演变提供契机。
本文以粤北地区鱼咀村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测绘和调研访谈等方法,探讨该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帮助我们建立全方位的观察视角,为其他古村落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共同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1 村落概况
鱼咀村作为拥有800多年汉县建置历史的古村落,东靠旗龙山,西临连江水,依山傍水如红鲤跃江张口猎物,故而得名。公元前196年(西汉高祖十一年),始设含洭县,县治址就在鱼咀圩(现鱼咀村),随时变迁,履历“含洭、浛洭、浛光、浛洸”几个叫法[8],于是便有“先有鱼咀,后有浛洸”的说法。鱼咀村隶属英德市浛洸镇,该镇共有1520年的县级建制历史,作为建设部划定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试点城镇,既是英西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英德进出阳山、连州,以及英西七个镇到英德市区的必经之地。浛洸镇位于英德西部,连江下游[7],距市区35km,鱼咀村位于浛洸镇东南,距镇政府约8km,西邻连江(小北江),东邻348省道,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图1)。
图1 鱼咀村区位图
2 空间形态
2.1 选址山水:地域性和适应性
鱼咀村位于丘陵山腹中的平坦地带,周边是中低山环绕的盆地构造,村址地势西高东低,倾斜向下。村落依连江东侧而建,连江自北向南流经全村,连江又名小北江,古称洭水,是北江干流的最大支流,发源于连州,经浛洸,南流珠江[9]。鱼咀村四周山体环绕,背靠旗龙山,与连江呈现怀抱之势,符合风水中“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藏风聚气”的基本格局。东部山脉为村落提供屏障和森林资源,中部平原提供耕地,西部河道提供水源,村落交通便利,排水良好。鱼咀村现状由西向东分别是河流(连江)、村落、道路、农田、山体(旗龙山),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山水格局,选址上兼备近水、近田、近山和近交通的特点(图2)。
图2 鱼咀村选址山水
(1)近水
为了贸易需求,古代往来贸易多走水路,鱼咀村作为西京古道重要的水陆连接点和古浛洭重要商埠之一,紧靠连江,成为了贸易港口和往来船只的停靠驿站,二是生活需求,但连江在此处交回、水流潆洄不清澈,无法正常饮用,于是村内设古井便于村民使用。
(2)近田
浛洸镇自古是粤北商业重镇,在农业上初步形成了种茶、蚕桑、糖蔗、蔬菜、水产养殖和畜禽(茶鸡、小香猪等)养殖等生产基底[11],由于该地区土壤为酸性土壤适宜种茶,所以植茶面积广。村外东南部为广阔农田景观,农田中有水池、河塘分布,对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言,紧靠农田出行方便,便于灌溉和农耕。
(3)近山
一方面村落选址尊崇风水中背山面水的原则,周边低山环绕,大片生产性树木和竹林主要分布在村东和村北的山地中,这里也是风景宜人的观景点;另一方面,虽然鱼咀村位于丘陵山腹中的平坦地带,但是该村处在连江下游平原,以变质砂岩和砂砾岩为主,地质构造属于北江干扰带,河流水源广,河床狭窄,为易涝的河谷地带[10]。由于该村处在滞洪区具有洪涝隐患,于是村内建筑在设址之上需讲究防洪排涝,村落整体依坡而建,西高东低、前低后高,充分利用现有地形特征。
(4)近交通
该村沿河而建,在历史上成为水路交通的要塞,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近代工商业和农村副业的转移,需要加强对外联系,陆路交通更为便捷,新建民居以靠近公路为主,村落中心由西(河流)向东(道路)转移。
选址山水上,符合粤北地区适应自然地理环境依坡而建的地域性特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并顺应社会发展变迁,具有适应性的特征。
2.2 整体布局:复杂性和灵活性
鱼咀村建筑布局前疏后密、前横后纵。村后建筑紧凑有序,沿河流纵向排布,当远离河流,建筑逐渐稀疏,并垂直于河流横向排布,构成楔形平面(图3)。村落靠水环山,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古代贸易多走水路,鱼咀因水而兴,成为贸易港口及往来船只停靠的驿站,吸引五湖四海的商人定居于此,于是建筑由河边开始发展起来。但鱼咀也因水而衰,随着陆路交通的蓬勃发展,水路贸易受到冲击,水运式交通开始没落,延伸出陆运式交通,村落布局有自河道向道路转移、延伸和发散的趋势。
图3 鱼咀村总平面图
整体布局上,顺应河流等基本自然条件,但不同于传统客家民系的明显向心性,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和经济条件的变化,融合发展而演变出重心转移的特征,形式前疏后密,更具复杂性和灵活性。
(1)绿地和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或与自然要素结合,如沿河分布的码头集散空间,或与人文要素相承接形成文化公共空间,如古城墙、古碑、水塔、古井、古树等标志物[12]。
·古码头
古码头是因贸易而产生的重要公共空间,沿小北江呈点状分布,分别为鱼嘴码头、上码头、二码头,皆由大条麻石砌就。上码头位于古城墙下方,其北的鱼嘴码头上有一块形如鱼嘴的石头,旁有石头如牛状,靠在一块石头上似搔痒,栩栩如生,为“鱼咀村”名字的来由。二码头位于门楼下方,由于河流源头在连州,鱼咀村处在河流中游,因此该村也叫“二码头”,意为中间。二码头后方古墙上镶嵌着一块刻着“鱼水潆洄”四字的石碑,石碑旁注明书写于“清道光元年”字样。“鱼水潆洄”一方面是描摹自然现象,河水汇聚此处所形成的漩涡;另一方面,当地流传水为“财”,水打转是“聚财”现象,“聚财”即“聚柴”,大雨过后事物汇聚此处,搜集后生火,意为“兴旺”。
·文化公共空间
①古城墙。码头曾经往来商贾船只众多却饱受洪泛影响,较高的城墙有防御外来侵犯和防洪防灾的作用,鱼咀古城墙设于近水高出,主要采用红糖、石灰、石头等搅拌夯筑,历经多次洪水浸泡均未受影响。
②古碑。古碑位于后建的碑文文化广场,位于米芾洁癖坊和古城墙之间,是为纪念书画家米芾(1051年—1107年)而兴建,碑文上所刻为其作品。
③水塔。村落虽依坡而建,但高差不显著,古时输水则采用打井或建水塔这种最原始的方法,水塔逐渐成为历代鱼咀村民出湖打渔以及商贸船只往来的航标。直至帮扶前,村内一直没能连通市政用水,村民则筹钱建设高塔和电房,利用抽水泵抽取地下水和水塔高强度的落差将水输送到各户家里。
④古井。古井位于古街庭院内,建于宋代,距今已有800年历史[13]。井壁采用青砖砌筑,井台和井沿为石灰石结构,井沿是用石灰石整个凿制而成的圆形,其上有数条深浅不一的汲井绳痕,展现了古井的千年历史。
⑤古树。龙眼古树位于后建的古树广场,树高6m,有800多年历史,它见证了鱼咀村的兴衰与重生,被村里人称之为“母亲树”,其后的两棵连根树被村民称之为龙眼树的“儿、孙”。
(2)巷道空间
村落主体以主干道和滨水观景路为主要骨架,巷道以分支形式展开。两列建筑之间形成巷道,建筑沿巷道两侧排列,根据建筑排布可知,近水巷道沿河流走向按南北向排列;中部巷道向东北倾斜,与外部公路平行;近路巷道开始延展和发散,与夏季主导风向平行,将越过田野和池塘 的凉风送入村内[14](图4)。
图4 巷道空间图
村内有一条完整的主干道贯穿整个区域,分别为村口段(长约135m)、坡地段(长约140m)、古街段(长约160m)和出口段(长约280m),是构成鱼咀村布局的道路基础。其中古街段是重点段,该段主干道为南北走向,其他巷道为辅向东西两侧展开,依次与七条巷道相交形成骨架结构,同时该段道路层次丰富,建筑与巷道高宽比约在1.3~1.8之间,整体短而曲折(图5)。
图5 鱼咀村古街段巷道
2.3 建筑型式:包容性和实用性
(1)建筑分类
村内建筑根据建设时间分为历史建筑,农村自建房,以及改建、新建建筑三类(图3)。历史建筑位于近水的西南部,处在两条主干道之间;农村自建房为村民自建平房,布局基本顺应巷道结构;改建、新建类建筑位于村北,为企业扶贫商业民宿,形式模仿历史建筑,外墙为石砌,梁柱采用木头或砖结构,材料部分运用原先古村旧石头屋的建材,但在质感和色彩上却与历史建筑有着本质的不同。
(2)典型建筑
鱼咀村作为客家人的聚居地,当地主要使用客家方言,村内700多户人家共有38个姓氏,是当地的杂姓第一大村,故村内没有宗族和传统的家族祠堂等建筑类型。同时,鱼咀圩作为曾经古含洭的13个子商埠之一,商铺百余家,以打铁著称,故名“打铁村”。历史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古街、古铺等历史建筑被完整地保留下来,现已成为当地村民同吃同住的居住空间。
五湖四海的商人曾聚居此地,鱼咀村历史建筑往往融合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鲜明的文化特征[15],基于客家民系的防御性建造手法,或借鉴广府民系的三开间结构,或采用潮汕民系的“四点金”形式(四合院),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建筑型式、建造结构、外墙做法和民间工艺上。
①建筑形式对称。建筑依托巷道,多以二开间或三开间为主,内部组合灵活,具有居住和多重的实用功能,一般情况下,空余房间往往作为蚕房使用,隔层作为储藏使用(图6~7)。
图6 居住建筑总平面图
图7 居住建筑一、二层平面图
②建造结构简易。整体以木梁承重,以山墙相隔构成室内空间,屋顶为硬山搁檩,搭建方式是在山墙间穿插檩木,附上椽板,最后铺设瓦面的传统方式(图8)。由于鱼咀当地盛产石头,墙体选材上多利用鹅卵石,世代如此,古街中许多以鹅卵石砌成的房屋已有上百年历史。工艺上则采用毛石墙工艺,即利用砖、石、土堆砌而成,建造时在泥土中加入石灰、糯米、蛋清、红糖等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墙筋,逐层夯实[15]。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建筑整体呈现出棕、红、灰三色糅杂的暖色调。作为受时代和洪水影响较为严重的村落,建筑经历了多期搭建、拆除以及重建的过程,现如今墙体不仅明显错位,还呈现出多个年代修建的拼贴感(图9),这种错位和拼贴感成为历史建筑的标志性时代特征。
图8 历史建筑轴测图
图9 历史建筑墙体
③外墙封闭具有防御性[16]。广东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气候寒冷,封闭式外墙导致室内昏暗,故常在墙壁或屋顶设小窗,位置高、数量少,卧室、房间或厅堂不开或少开窗,建筑二层同侧或设一门,为洪水泛滥时逃生之用。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广东地区的烈日和湿热侵袭,起到保持或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但是光线昏暗与空气不流通问题较为严重(图8)。
④民间工艺体现技术性。作为曾经的商铺,建筑需注重防盗功能,室外门窗在兼顾防寒、通风功能的基础上,大多采用鲁班工艺。室内墙体则利用简单的花罩漏窗进行装饰,体现出当地居民朴素实用的技术手艺和巧妙灵活的生存智慧(图10)。
图10 门窗采用民间工艺
建筑型式上,受资源条件限制和人口迁移的影响,融合广府、潮汕、客家三个民系特征,但以实用功能为主,具有包容性和实用性。
结语
本文以鱼咀村历史古村落为例,认为粤北山区聚落的空间形态是所在区域文化的外在体现,空间形态特征会随着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在潜移默化中改变,鱼咀村的空间形态特征为:①选址山水上,符合粤北地区适应自然地理环境依坡而建的地域性特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并顺应社会发展变迁,具有适应性的特征;②整体布局上,顺应河流等基本自然条件,但不同于传统客家民系的明显向心性,而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和经济条件的变化,融合发展而演变出重心转移的特征,形式前疏后密,更具复杂性和灵活性;③建筑型式上,受资源条件限制和人口迁移的影响,融合广府、潮汕、客家三个民系特征,但以实用和功能为主,具有包容性和实用性。故鱼咀村聚落形态特征可以总结为地域性、适应性、生态性、复杂性、灵活性、包容性和实用性。
资料来源:
文中所有图片均为作者自绘或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