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的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2022-01-17吉玖男
吉玖男 刘 韬 朱 艳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管理系 陕西·西安 710018)
0 引言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深入地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挖掘各个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相融合,发挥专业课在思政课程中的协同作用,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化与创新。
1 课程思政的内涵及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的内涵是“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将思政与课程相融合,而是要寓价值观于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帮助学生塑造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1]。因此,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财会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作为财会专业课程教师,通过深入挖掘课程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品质,才能使课程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1.2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思政元素的不充分性。现有课堂教学中,财会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不充分,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未能够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思想政治与课程结合存在脱节,将思政生搬硬套入课程教学中,使得课程教学比较空洞,存在“为了思政而思政”,财会专业课程中知识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脱节、相分离的现象。
(2)财会专业课程思政师资力量不充分。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专业教育最需要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但目前院校教师总量不足、来源单一,专业化水平偏低的问题仍旧普遍存在,而且教师培养的配套、支持措施不完善,影响了专职教师的成长。
(3)课程思政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目前的财会专业大多注重学科知识理论的系统性,忽视了思政教育融入的价值引领和价值重塑作用;实践教学内容或注重专业知识的简单应用和验证巩固,或为专业技能的模拟体验,忽略了实践环节综合能力素养培育的价值引领作用。
(4)课程思政考核制度的不健全。目前财会专业在思政教学考核制度方面,学业成绩评价依然沿袭传统考核方式,此法虽然可使学生强闻识记相应知识要点,但无法系统搭建知识结构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模式是对学生接受老师讲授内容掌握情况的评判和考评,显然忽略了学生平时学习付出的努力,有违教育规律。
2 财会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体路径研究
2.1 财会专业课程思政的定位
在符合财会专业知识教育的前提下,融合专业课、通识课中的思政因素,通对财会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深化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通过财会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完善更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与思政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效应[2];通过专业课内容及其专业课堂思政元素的重新挖掘、梳理和认识运用好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
2.2 财会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体路径研究
2.2.1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课题组成员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的方式,结合所在院校以及当代大学生特点,深入提炼挖掘财会专业课程的专业特点,将思政元素融入财会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建立交叉融合协同育人新模式[3]。通过案例导入的方式,将课程重要的理论知识融入专业发展史,让学生铭记这个学科发展历程孕育出的杰出人物,树立敬畏专业精神的理念;及时更新热点经济现象,组织同学积极参与讨论,查阅相关报表案例,来分析企业在执行经济业务过程所折射出来的弊端;结合当下时事政治、经济资料,结合专业课程知识内容,采用专业课程教师集体备课、邀请实务界专业人士座谈等方式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
2.2.2 强化课程思政师资力量建设
在实现财会专业“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前提下,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风建设常态化,一方面要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是提升专业教师能力水平;通过完善财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大纲、实习基地建设等,把当下财会专业岗位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与规范纳入建设内容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中,使得教师能够以高尚的师德、超强的业务能力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达到财会专业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2.2.3 创新课程体系设置
围绕财会专业培养方案的价值引领目标,设计“专业培养方案—核心课程群—具体课程”的三级结构;具体来讲在课程设计中要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教学评价各方面都要服务于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目标。再教学方法手段上,可采取课堂授课与线上辅助相结合方式开展,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明确本次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将财会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2.2.4 优化考核评价方式
要摒弃以往专业培养方案中“重才轻德”的意识,要把“立德”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要求,找准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契合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要求中,并固化于教学大纲中;结合财会专业课程特点,进行内容体系设计、教学的具体设计和规划,并据此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评价方案和标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并且建议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结果性评价为辅[4]。前者以形成性评价方式呈现对学生发展的成果,客观反映课程思政教学中知识传授与思想启迪、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知识传授、技能培养领域的考核。
在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上首先要发挥教师主力军作用,以价值引领为导向,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围绕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财会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措施,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再依据财会专业和各个专业的课程特点,进行不同课程的差异化设计和凝练程思政元素,进而推动课程思政引领的高水平教材建设;最后改革和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制度。具体路径如下表1所示。
表1:财会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
3 结论
思政课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课程,但思政教育不只是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的责任,更不只是学校的责任,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各院系领导、学生部门工作人员、辅导员以及家庭、社会都应该参与其中,推动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教育部门大力支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院系领导扎实落实,学生部门统筹规划,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坚实的保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