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教研形式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以“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为例
2022-01-17周方园
■陈 晨 周方园
本学期伊始,为促使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我校推出了师徒结对制教学形式。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是:结对教师每周至少要有一节同课异构。先由徒弟上一节常态课,再由师父给予点评和指导,师徒共同研讨后,由师父上一节示范课,最后设计合适的检测卷,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同步测试,从而对比教学效果。
笔者有幸担任了一位刚工作不久周老师的师父。周老师的授课内容是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课后笔者和周老师进行了详细和深入的交流,并整理成文。
一、教学实录和课后研讨
1.复习引入。
(1)教学实录。
周老师(下面简称周):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下面,我请四名同学到黑板前做四道练习题:①(-14)-(+16);②15-(-15);
③(-7)-(-10);④0-(-13)。
学生板演。
(2)课后研讨。
师父(下面简称师):周老师,你是如何设计这部分教学的?
周:因为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减法法则,而本节课是加减法混合运算,需要将运算中的减法统一改为加法,所以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我进行了减法运算的专题复习。
2.问题探究。
(1)教学实录。
周:请同学们思考,怎样计算(-8)-(+12)+(-3)-(-9)?请同学们先在练习本上独自完成,然后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
(学生全都独立完成,但是几乎不交流。)
周:(板书正确结果)答案和老师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一些学生举手,另一些学生则在低头订正。)
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它的运算步骤是怎样的?同学们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少部分学生交流。教师参与学生讨论,极力引导学生。)
周:这位同学说说看。
生:减法转化成加法。
周:说的不错,还有吗?
生:想不起来了。
周:老师帮同学们总结一下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解题步骤:①减法转化为加法;②运用加法运算律;③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2)课后研讨。
师:周老师,你是如何设计这部分教学的?
周:我给出了一个较为简单的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引导学生去思考并总结出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步骤。
师:你在复习引入时,只涉及减法法则,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尝试知道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计算。但是,你知道为什么学生在总结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步骤时,总结得不够全面吗?
周:不知道。
3.例题讲解。
(1)教学实录。
周:下面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一组例题,并观察老师的解题步骤。
①14-25+12-17;
②(-0.8)+1.2+(-0.7)-(+2.1)-(-0.8);
周:同学们,只要我们能严格按照刚才总结的三个步骤,就能很好地解决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习题。
(学生认真看老师的板书。)
(2)课后研讨。
师:周老师,你是如何设计这部分教学的?
周:我想通过一组例题的示范,加深学生对解题步骤的记忆,并能规范书写。
师: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陷入了应试教育的圈子。主要问题有:此处例题②与之前问题探究中的第①个问题重复;整个过程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反而成为引导学生死记运算步骤的“刽子手”。
师:我建议这样设计习题。
①14-25+12-17;
师:教师到学生身边进行针对性指导,然后请三名完成较为出色的学生到黑板前完成,并依次讲解解题的过程,让学生担任小老师。
4.小结思考。
(1)教学实录。
周: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回答。)
(2)课后研讨。
师:周老师,你觉得如何谈收获?
周:一谈知识收获,二谈其他收获。
师:你所谓的其他收获是什么?学生能回答出来吗?
周:比如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数学源于生活等。
师:你说的对,但问题是学生不一定能体会到。此处建议这样设计:①请学生谈收获,②请学生谈还有什么疑问。
二、课堂教学效果对比
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知识问卷,并邀请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对问卷内容进行逐一评价,结合教学实际和问卷专业评价标准,如内部一致性系数、内容效度指数等,提出修改意见。
接着,笔者随机抽取本校七年级学生70 名,分成两个班,每班35名学生。其中,1班由周老师任教,2 班由笔者任教。两班学生在性别、课前测试成绩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笔者邀请数学教研组教师全程参与两节课课堂教学,记录学生各项客观指标,并在课后将问卷发放给学生填写。
通过分析数学教研组教师的记录数据(如表1),可以很直观地看出,经教研讨论、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参与度更高,知识获得率更好,且学习的兴趣更浓。
表1 两组学生各客观指标的比较
对于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笔者利用统计软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首先对比两班的概念题、基础练习、提高练习的总分和均分,然后对比两班学生问卷总得分和及格情况(总分30 分,得分小于18 分为不及格),结果显示,笔者重新设计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周老师的教学。但对于有理数加减法的提升练习,学生均分差异不是很显著,这说明还需长期训练,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提高和展示的舞台。
三、教学反思
在师徒教研的形式下,本节课不是“浓妆艳抹”的公开课,而是更趋于真实的常态课。正因为它的不完美,才造就了它美丽的一面。对于本节课课后教研,还有一些细节值得讨论和分析。
1.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这是一个始终困扰教师的问题。对于刚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他们想让学生从自己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但教师应该怎样设计教学,才能既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妙趣横生,又能收获满满呢?笔者在周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1)在复习引入和问题探究环节设计了问题串式的提问;(2)例题讲解环节请学生担任小老师做示范;(3)课堂练习环节请学生互相命题和解答;(4)实际应用环节引入数学游戏。
这里每一个设计环节都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的趣味性,通过设计这些数学活动,最终达到培养数学思维的目的。课堂上最美丽的声音,一定是学生的声音;课堂最美丽的收获,一定是学生互动生成的;课堂上最美丽的身影,一定是学生占据课堂核心舞台的纵情表演。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一定要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
2.为什么减法要转化成加法?
这个问题显然已成为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一种“人文规定”,但作为教师,要学会理解其中的深刻数学思想。正如北京师范大学郜舒竹教授所言:“数学课程中‘人文规定’的内容,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笔者思考了这个问题,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加法的法则和运算律已经很详细,而减去一个数可以看成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因此,如果将减法转化成加法,既可以减少运算符号的数量,也可以达到简便计算的目的;其二,类比这种方法,乘除法混合运算也可以统一成乘法进行运算。这样就更凸显出这节课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