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 模式赋能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品牌的树立与发展探析
2022-01-16王延
王 延
引 言
2012年,上海“十二五”规划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列入重大文化设施规划项目,使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成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重要文化名片。中心的成立更是一次对“文教结合”理念的重要实践和探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中心在汇聚“两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与“两校”(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上海市舞蹈学校)的基础上同时拥有面向市场运营的舞蹈专属剧场两座①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总建筑面积为8.5万平方米,4栋全新的建筑分别为“两团两校”所在地。其中2号楼为拥有1 080个座位的舞蹈中心主剧场,另有300座位的小剧场。周围绿树重叠,交通便捷,是集办公、教学、训练、创作、排练、演出与科研为一体的“舞蹈家园”。。由于“两团两校”分属不同系统,且体制属性各不相同,于是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主管下,成立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基金会主要负责统筹中心内公共事务、筹募经费以资助舞蹈艺术活动与创作、推动国内外舞蹈艺术交流与合作等工作。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对外开放已有五年多,驻中心的两家国内外顶尖舞蹈院团和两家专业舞蹈人才培养院校以舞蹈中心为家园,不断创新,创作演出了优秀的舞蹈剧目、培养了拔尖的舞蹈艺术人才,将前沿的艺术理念、精彩的舞蹈作品呈现给观众。作为世界有影响的舞蹈文化聚合地,中心在建立的几年中频繁吸引国内外著名专业人才和舞蹈团的参观访问。中心还发起建立了“舞空间”公益文化品牌,通过公益活动为大众打造培养艺术修养、提升舞蹈水平的艺术课堂。五年多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已然成为上海新的文化地标,为上海舞蹈艺术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作出了特有的贡献。
在参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筹建和运营管理过程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个中工作的艰辛和任重道远。从一片忙碌的工地到喜迎舞蹈艺术家登台献技,从舞蹈艺术高地的品牌创立到可持续发展,从发掘内部优势到对接外部资源,从构筑核心主业到拓展外延社会责任:这其中既要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既定方针,推动机制创新,不断提升舞蹈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的活力;同时也要结合中国舞蹈家协会等行业指导单位的专业指引,努力扩大舞蹈艺术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提升上海文化原创力、竞争力和影响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借此机会,首先深谢各方的支持,笔者力求把舞蹈中心运营过程中,特别是在舞蹈品牌的树立与发展方面所探索的一些方法和思考分享出来,以就教于方家。
一、创新机制、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延展舞蹈品牌内生力量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建成实现了“两团两校”四家单位在物理空间上的和谐共处,但在开放运营中要实现舞蹈中心整体品牌的建立,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要激发出化学反应,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具有强大内生动力的有机体。如前文所述,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内“产学研演”业态多样,“两团两校”分属不同系统且体制属性各不相同。如何实现多元化治理主体之间的融合与协同,把各方凝聚在一个共同的“舞蹈+”平台上,成为舞蹈中心起步之初的难点和重点。
为了更好地统筹协调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园区相关工作,上海市委、市政府极富智慧地借鉴国际上较为成功的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在保持各单位管理体制不变的基础上,组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管委会,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对舞蹈中心重大事项进行统筹协调;并由“两团两校”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管,负责统筹舞蹈中心日常公共事务、筹募资金资助舞蹈艺术活动与创作、推动国内外舞蹈艺术交流与合作等。
作为基金会的发起单位,“两团两校”委派本单位主要领导担任基金会理事,共同参与理事会的决策。正因为如此,基金会理事会不仅是基金会的最高决策机构,理事会会议实际上也是舞蹈中心内部的联席会议。各单位负责人在这一平台上既能充分对舞蹈中心的未来发展进行讨论,又可以对各项公共事务进行充分沟通,协调舞蹈中心内各板块、各条线的整体事务。除了上述的“统分结合”管理机制,依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引入第三方——专业化的剧场经营管理公司和物业公司,分别负责剧场的市场化运营及舞蹈中心的整体物业管理。
在这样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运营管理机制之下,舞蹈中心内各单位在舞蹈艺术创作、舞蹈人才培养、舞蹈艺术精品引进、舞蹈艺术传播、青年艺术家作品孵化、后勤服务保障等方面各展所长、各尽其责,同时形成了彼此之间相互借力、良性互动的氛围,各方携手合作,共同推动舞蹈中心的发展,促进舞蹈艺术的繁荣。比如“两校”邀请“两团”优秀艺术家担任“双师型”客座教授;“两团”提供“两校”的学生、教师参加各类国际或国内舞蹈剧目创作与演出的平台;“两校”共同探索“中本贯通”的舞蹈人才培养机制,持续为演出团体输送人才;“两团”充分使用舞蹈中心剧场资源,推出“演出季”合作模式,通过规模化的剧目演出,降低创作排演成本,提高艺术生产效率等。为增进、培养市民欣赏舞蹈的热情,基金会还联合组织中心内各单位的优质资源,向社会发起并推出“舞空间”公益文化品牌。基金会同时得到了中国舞蹈家协会的指导与支持,落实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选的具体工作,开展“当代舞蹈双年展”和“舞蹈高峰论坛”的交流,同时积极探索“2022中国顶尖舞者成长计划”等舞蹈新品牌的发展之路。
二、筹募资金、助推品牌,探索艺术管理的本土化样本
世界许多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之一是慈善组织中的基金会。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基金会一般通过社会募集资金,有别于政府资助和金融资本支持的资金来源方式,并通过社会募集的资金实现文化项目的资助,推动文化项目的实施。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作为非公募的慈善组织,它成立的使命就是联动多方社会资源,探索促进舞蹈艺术发展的新模式,为聚合舞蹈中心内多个舞蹈艺术单位协同创新、开拓进取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上海本地的舞蹈艺术实践。
早在成立之初,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便面向社会积极筹募社会资金,努力与各大企业多方沟通接洽,最终确定了两家企业作为基金会的创始理事单位。基金会获得企业的资金捐赠,与他们携手共同推动舞蹈艺术发展,提升品牌价值。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通过对舞蹈项目的支持和对舞蹈文化品牌的打造,为上海乃至全国舞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基金会在2016年先后资助了第五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 舞蹈诗评奖、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开幕演出、《朱鹮》舞剧惠民演出等项目,成果斐然。2017年全年资助项目近20个,涵盖舞蹈艺术创作、舞蹈精品演出、舞蹈人才培养、舞蹈中心宣传推广、社会公益等多个方面。随着基金会的资助方向和类别的逐年拓展,并结合当年重大事件和节点进行实时调整,到2021年,基金会的扶持内容已达到7大类25个项目。
近年来,各类文化利好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两团两校”都全方位致力于推动上海舞蹈事业的发展。而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的资金资助,也为“两团两校”所开展的各类舞蹈艺术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两团两校”在入驻舞蹈中心后,舞蹈艺术创作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如上海市歌舞团和上海芭蕾舞团的两位青年舞蹈表演艺术家朱洁静和吴虎生均得益于基金会的扶持展开创作。朱洁净首次担任制作人导演并主演舞剧《红幕》,吴虎生首次创作并担任主演的中型舞蹈作品《难说再见》等创新探索之作,成功杀青并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公演。其他年轻艺术家的新作品更是喷涌而出,如现代芭蕾《梦里的微笑》《浮生一梦》《青蓝紫》《触不可及》等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馈,也体现了基金会支持创作、激励创新的良好效果。获得基金会项目资助的上海歌舞团青年演员赵婕雯表演的现代舞《彼时此刻》、青年演员何俊波自导自演的现代舞《看不见的墙》、张振国自编自演的现代舞《背面》先后在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比赛中摘得桂冠。尽管全球疫情肆虐,何俊波、张振国联合创作的新作品《领地》以及吴虎生的《没有边界的旅程》,仍将按计划于舞蹈中心登台演出。与此同时,规模化的舞蹈演出季也得以实现。2017年开始,基金会持续支持上海芭蕾舞团在舞蹈中心大剧场推出经典芭蕾春季演出季、冬季演出季等系列演出季活动。而上海歌舞团更是在同年6月推出中国舞剧演出季,开创性地将《野斑马》《天边的红云》《朱鹮》三部原创舞剧一个月内在舞蹈中心连演26场,这在国内外同类院团中可谓罕见,具有引领价值。
2018年,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的牵头发起下,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各单位联合向社会推出“舞空间”公益文化品牌,并计划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打造成向广大市民开放的舞蹈艺术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开展“舞空间”公益课堂社区示范点、“舞空间”云课堂等创新项目,向市民普及舞蹈艺术知识,实现舞蹈艺术的文化共享,不断提升公众文化服务的质量,扩大公共艺术资源的覆盖面。通过与上海市教委、市艺教委、长宁区相关部门等共同深入探索文教结合、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切实履行舞蹈中心肩负的传播与发展高雅文化艺术的使命,使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与文化需求得到满足,也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品牌打造和舞蹈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另一方面,基金会不只是等着各单位申请项目的被动支持者,而且还发挥自身引导的功能,主动施为,牵头推进。基金会始终遵循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战略部署,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舞蹈艺术的渴望和需求,助推舞蹈中心各单位的创新、创作、演出活动。
从国际上文化艺术管理的趋势和经验来看,无论是艺术团体还是文化设施的运行和管理,都普遍采用管委会(董事会)决策、基金会等非营利机构支持的机制和模式。在中国,这一模式的推行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的成立与运作,在几年来的探索实践中,无疑为这一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本土化样本。
三、深耕主业、汇聚资源,全方位打造舞蹈艺术高地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自开放以来,作为一个纯舞蹈类的专属剧场和场地,对外演出已近2 000场。这一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在于开放引进国内外的各类优质舞蹈资源,孵化、扶持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特有的舞蹈文化品牌。
(一)深耕舞蹈主业,引入两大重量级舞蹈赛事
正如前文所述,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资助工作的一个重点方向,便是各类舞蹈艺术活动项目。其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内部资源整合,进而吸引国内外优质舞蹈资源汇聚,共同推动支持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的发展,为上海乃至全国的舞蹈艺术繁荣做出贡献。基于此,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对外开放以来,在基金会与舞蹈中心内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重点引入了一系列国内外舞蹈界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其中,最先实施的便是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和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
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是经文化部批准,全国创办最早的专业性芭蕾舞赛事,创办于1995年,后因种种原因于2007年停办。2016年8月,正是借助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建设落成的契机,该项赛事成功恢复举办。由于当时舞蹈中心尚未投入使用,因此第五届比赛暂时于上海大剧院举行。从第六届比赛(2018年)开始,该赛事明确将永久入驻舞蹈中心。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作为基金会资助和参与运作的重大项目,已成为“上海文化”品牌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被评为“上海文化十大品牌活动”。不同于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时隔多年的恢复举办,中国舞蹈“荷花奖”是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办的舞蹈品牌,该奖项代表了中国舞蹈艺术的最高水平。“荷花奖”评奖两年举办一次,其目的是对两年内新创作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比赛和检阅,并给予最终艺术评定①参见:朱渊.“荷花奖”舞剧评奖展演昨落幕:访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罗斌[N/OL].新民晚报,2018—12—10[2022—01—10].http://xmwb.xinmin.cn/lab/xmwb/html/2018-12/10/content_14_1.htm.。由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在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影响力,以及上海长宁区深厚的舞蹈文化底蕴和对舞蹈事业的大力支持,中国舞蹈家协会于2016年开始将“荷花奖”舞剧评奖落户舞蹈中心,迄今已经举办了三届。2022年的11月,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将迎来“舞动长宁”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
(二)丰富舞蹈外延,论坛展演工作坊激荡文化交流
两大重量级舞蹈赛事的落户只是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引入优质舞蹈资源的开始。2017年4月,基金会携手国际戏剧协会与上海戏剧学院,推出2017国际舞蹈日庆典系列活动。活动汇聚了40余位中外舞蹈专家,先后举行大型舞蹈专业论坛、40场舞蹈工作坊,以及3场中外舞者参演的专场演出。同年12月,基金会还进一步深化与中国舞协的合作,联合推出了“‘舞典华章’——2017中国舞蹈高峰论坛暨‘鼓舞四方’——2017优秀舞蹈创作作品一览”等品牌活动。作为活动承办方的上海歌舞团和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集舞蹈高峰论坛和精品创作展演于一体,汇聚数十位国内舞蹈界的专家学者、舞蹈艺术家,以及五家国内一流舞蹈院团,用肢体的力与美呈现舞蹈艺术的绚丽与精彩,用思维的激荡碰撞促进舞蹈文化的分享与交流。此外,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还与中国舞协共同主办了当代舞蹈双年展,向世界展示中国最前沿的当代舞蹈力量,为中外当代舞蹈的深度合作与交流架起桥梁①参见朱渊.什么都阻挡不了跳舞的心[N/OL].新民晚报,2021—08—16[2022—01—10].http://paper.xinmin.cn/html/xmwb/2021-08-16/12/114293.html.。
此外,基金会成立至今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展演、上海市中小学校长艺术素养提升研修班、“身体最前沿”国际交流工作坊、长三角优秀舞剧片段集萃、青少年舞蹈节、白领舞蹈大赛等一系列艺术活动,都在不同层面推动了不同群体的舞蹈艺术持续发展。
(三)应对疫情冲击,拓展线上平台,挖掘国内外潜力
2020年以来,面对常态化防疫、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新形势,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促事业发展,克服疫情的不确定性、国际项目无法引进等不利因素,不断激发自身艺术活力,发挥院团、剧场集聚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国内艺术家潜力,进一步拓展艺术传播新渠道,强化优质资源集聚与辐射效益。在具体的演出内容方面,面对“国内大循环为主题,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充分依托自身优势资源,深入挖掘国内艺术潜力,一方面持续深耕已经形成品牌效应的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舞团的“两团”精品演出季,先后献演了《白毛女》《天鹅湖》《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等经典作品及“两团”新创作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舞蹈中心与海外舞蹈艺术家保持密切联系,积极探索线上剧目创排新模式。
(四)创设舞蹈专项资金,助燃艺术创作激情
在艺术创作与演出方面,基金会专门设有扶持剧目创作、支持精品演出的专项资金,引导与支持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各单位的创作、演出活动,不仅支持“两团两校”在舞蹈艺术创作方面的积极性,同时也帮助舞蹈院团更好地开展规模化的舞蹈演出季。自成立以来,基金会先后资助了《红幕》《睡美人》《永不消逝的电波》《茶花女》《黄河》《万物生》《闪闪的红星》《宝塔山》等舞剧的创作,并对“两团两校”及剧场每年的演出季及重点演出予以扶持。在2020年、2021年,基金会还结合当年情况,专设了抗疫主题与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主题的专项扶持资金,鼓励相关主题的创作与演出活动开展。
(五)孵化青年项目,搭建青年导演舞台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也充分发挥多年来“青年孵化平台”的扶青成果,持续深入挖掘一批具有潜力的优质青年编导作品登上舞台,比如谢欣舞蹈剧场的《九重奏》《熵》,青年编导田湉的《俑Ⅲ》等作品,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而舞蹈中心首次尝试的剧场独立制作,以“素人”为表演主体的舞蹈剧场《悠悠视界》,用舞蹈艺术挖掘普通人的故事,一经推出便感动了无数观众。一系列重大舞蹈艺术活动的举行,其意义不仅在活动本身,更在于其所引发的虹吸效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舞蹈优质资源主动向舞蹈中心汇聚。其中,既有上海戏剧学院谭元元国际芭蕾艺术工作室的“上海青年编舞大师班”、谢欣舞蹈剧场与上海歌舞团合作的“身体最前沿”国际交流工作坊等专业舞蹈工作坊的成功举办;也有“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上海市民舞蹈大赛、上海市学生舞蹈联盟展演等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舞蹈群文活动;同时还有上海戏剧学院期刊中心的中英文舞蹈期刊《当代舞蹈艺术研究》的创立等舞蹈学科建设成果在舞蹈中心得以实现。
舞蹈教育、演出、创作、交流、研究等全方位的覆盖,使得一个舞蹈艺术的生态链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逐步形成。未来,舞蹈中心将进一步培育新优势,广泛汇聚国内外舞蹈优势资源,协同布局舞蹈艺术相关产业,令这一生态链更加完整;并进一步发挥辐射效应,将舞蹈中心及其周边区域打造成为以舞蹈为核心的时尚艺术创意产业集聚区。
四、公益惠民、“舞空间”搭台,培育舞蹈品牌公益基因
基金会通过主动策划组织公益活动、联合各单位共同推出“舞空间”公益文化品牌、资助扶持各单位的公益活动等方式,不断强化舞蹈中心“公益惠民”的特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既满足了不同层面的舞蹈爱好者参与、欣赏舞蹈的需要,也在全社会推广和普及了舞蹈艺术。如果说上述舞蹈艺术活动的举办是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促进舞蹈交流与发展、提升国内外舞蹈专业领域影响力的体现,那么舞蹈中心所推出和支持的系列公益性活动,彰显的则是其在舞蹈艺术推广与普及方面的责任感与担当。
“舞空间”公益文化品牌组织和聚合舞蹈中心内各单位的优质资源,面向社会推出的具体活动类型有引导欣赏型的讲座、公益演出,艺术家面对面的交流、分享、开放日,艺术参与与专业提升的公开课、工作坊等丰富且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并逐步形成“舞空间”公益课堂社区示范点和线上“舞空间”云课堂。这些活动打造了多选择、高质量的舞蹈艺术公共服务平台和参与平台,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为民众搭建起普及舞蹈艺术、感悟舞蹈之美、提升舞蹈水平的高水平艺术空间。在内容设置上,“舞空间”公益文化品牌邀请国内外顶尖的舞蹈艺术家、教育家与普通市民交流互动,分享舞蹈艺术知识,传递科学舞蹈理念,带领广大舞蹈爱好者体验舞蹈艺术,从而给大众以舞蹈感受与舞蹈体验。该项目自推出以来,先后有冯双白、凌桂明、辛丽丽、陈飞华、林美芳、赵明、谭元元、黄豆豆、周莉亚、朱洁静、吴虎生、王佳俊、谢欣、胡沈员等国内顶级的舞蹈艺术家、教育家与广大舞蹈爱好者交流互动,涵盖了芭蕾、中国舞、现代舞等多个不同舞蹈种类的不同领域,为广大舞蹈爱好者提供各个舞蹈种类最高水平的身体体验。同时,“舞空间”公益文化品牌还邀请了原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舞者达米恩· 史密斯(Damian Smith)、巴塞罗那弗拉门戈舞蹈团艺术总监大卫· 古提雷斯· 莫利(David Gutiérrez Molina)、探戈著名表演艺术家弗朗西斯科· 福尔奎拉(Francisco Forquera)等国际舞蹈名家与广大舞蹈爱好者互动,大家可以足不出“沪”便能欣赏国际顶级的舞蹈艺术。在具体活动形式上,既有名师大家对于不同舞种风格的讲解,也有舞蹈明星个人成长与舞台故事的交流,还有业界专家对舞蹈文化与美育的观点分享;既有对各舞蹈门类的互动体验,也有经典剧目的解析导赏,还有精彩的公益演出等。上海市民来到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既可以聆听名师分享舞蹈知识,也可以亲身互动,体验舞蹈魅力,甚至有机会登上舞台,一展舞蹈风采。
“舞空间”公益文化品牌在活动开展时,十分注重运用网络媒介,开辟线上艺术传播新渠道,持续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文化服务,树立线上公益品牌。疫情常态化的困难下,“舞空间”针对网络传播的特性,专门打造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线上公共文化服务新品牌“舞空间”云课堂,同时注重线上线下联动,取得了非常好的网络传播效果。“舞空间”根据舞蹈自身的艺术特性,结合线上传播的特点和居家学习的实际场景,针对性制作课程,让广大舞蹈爱好者们在家中也可以享受最专业的舞蹈经典演出和舞蹈教学指导。2021年的“国际舞蹈日”公益汇演网络观看量约18万人次,同年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五周年庆公益系列活动,举办时考虑到实际的疫情防控需求,采取纯线上的模式进行,累计网络播放观看量约为60万人次。
应该看到的是,在全力打造这一舞蹈公益品牌的背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作为项目支持的践行者的同时,也是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目前,公益性舞蹈普及活动已成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日常运营中常态化的规定动作。
结 语
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将不断探索和优化运营管理模式方法,深度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新时代文艺工作的要求,培养专业人才,做好艺术创新,同时广泛汇聚全球舞蹈优质资源,持续引进和推广国内外顶尖舞蹈项目。文化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实践充分证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①人民日报: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EB/OL].(2014—02—21)[2022—01—10].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2013.。而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在运营管理上的实践与探索,正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在文化体制改革,遵循艺术规律创新艺术作品,将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结合的道路中,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相信未来,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还将协同舞蹈中心各家单位继续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机制变革创新,深化对外开放力度,深度推进舞蹈事业和人才培养大发展与大繁荣,为舞蹈艺术创作从“高原”到“高峰”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舞蹈文化线上线下传播搭建多元化平台,为上海全力打响文化品牌,建设亚洲演艺之都,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