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视域下“Z 世代”“一人食”现象探幽

2022-01-16周冰冰

文化与传播 2022年6期
关键词:人食单身消费

林 琳,周冰冰

2020 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国内餐饮业不得不暂停堂食服务,在饮食业迎来寒冬之际,“一人食”食品却以黑马姿态出现在众人视野。仅2020 年3 月,京东数据显示“一人食”自热火锅和自热盒饭成交额环比增长77%。2021 年“双十一”期间,自热火锅品牌自嗨锅的销售额高达1 亿元[1]。在餐饮业遭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这是一个相当亮眼的销售成绩,因此把“一人食”的概念推到了消费市场关注的焦点位置。

狭义的“一人食”顾名思义是满足单人一顿饭量的餐食类型,比如市场上常见的自热米饭、自热小火锅、200ml 的红酒等。与此同时,超市不少食材也开始走小包装路线,如400g 小西红柿、200g辣椒、4 枚装鸡蛋等。这类食品(材)因既能满足人们果腹的需求,又适合一人独居生活的要求,不会因分量问题造成浪费而广受欢迎。广义的“一人食”不仅包括一顿饭的餐食量,还指适合一个人独坐进食的餐馆,甚至衍生成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在以热闹团圆为传统文化诉求的中国,带着独处气息的“一人食”为何会日渐获得大众的青睐,席卷了一片消费领域,其中重要的原因是“Z 世代”单身消费大军开始登上历史舞台。“Z世代”(Generation Z)特指1995 年至2009 年出生的一代人,最早在美国及欧洲盛行,后传入中国,成为表述年轻一代群体的新名词①该词语的称谓最早可以追溯到发表于1999 年第5 期《中国青年研究》上的一篇短文《最新人群—“Z 世代”的生存状态》,文中提及将1980—1984 年出生的一批青年人命名为“Z 世代”。新的“Z 世代”是指1995—2009 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所以又被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等。。在中国,“Z 世代”大致与“95 后”“00 后”范畴相一致,他们的成长轨迹也与媒介融合几乎重叠,这种成长背景的特殊性使得“Z 世代”的消费理念、态度和行为都更加关注个体在消费过程中的舒适度,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消费体量。与之相匹配的悦己文化、治愈文化也开始获得“Z 世代”的推崇,而“一人食”则是单身经济崛起的一个侧面。

一、治愈之食:“一人食”现象的当代出场

艾媒咨询在《2021 中国单身群体消费行为调查及单身经济趋势分析报告》中指出单身人群多数只偶尔做饭,尤其“Z 世代”大部分人都以便利食品作为日常餐食选择[2]。独居人数的不断壮大带来独自就餐的需求激增,“一人食”开始获得消费市场越来越高的关注度。

早在2012 年,“一人食”概念便已出现。当时从《第一财经周刊》离职的编辑蔡雅妮,基于自己生活的体验,萌生了拍一系列“一人食”美食剧的想法。尔后制作完成的《一人食》短片则根据这个想法,拍摄了不同职业的个人做饭的场景。整个片子每集时长约为3 分钟,制作过程不追求菜肴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效果, 也不使用虚假道具, 目的是呈现最真实的“一个人”做饭吃饭的日常生活场景。影片提出一个比较新颖的都市年轻人的进餐选择和生活态度——哪怕一个人吃饭,也不随便对待。将一个人的吃饭打造成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人食》最初的模样。

在蔡雅妮的《一人食》短剧里,食物能果腹的同时还带着治愈功能。在中国这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度里,饮食作为人对生活质量的首要考量,体现的是人对生活的基本诉求。特别在社会竞争空前剧烈,日常生活压力剧增的情况下,工作结束后人们只愿独处的状态越发普遍,为此不受打扰的“一人食”也越发受肯定。但这种带着治愈功能的“独食文化”在十年前只是小众的生活选择,它背后是与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逻辑在起对冲作用。

中国社会传统观念中对饮食文化历来有讲究,传统文化中的“吃”不仅讲究花样繁多还喜欢热闹团圆。特别是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今天人们对于一日三餐有了更高层次的诉求,食物与人的精神内核发生了勾连,更接近于对家庭伦理生态的维系。吃得好的同时也讲究与谁吃,是否吃得高兴、尽兴。在中国,人们的生活是典型的血缘和地缘的结合体,一顿丰盛的团圆饭维系与巩固了整个大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超越了吃“一顿饭”本身的意义。

进入现代生活之后,城市化及户籍制度的放松使社会流动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结构日益分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非同质性的群体逐渐聚集,高强度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常态。人与人之间尽管有感情上的诉求,但限于时间、空间成本,未必有足够的精力去经营与维护。尤其“Z 世代”单身独居比例不断增加,意味着独自就餐的需求激增。有调研显示,68.1%的单身人士表示一个人吃饭为常见的情况,其中32.9%的人表示工作日以外的时间也以一人吃饭为主[2]。

不过,独自就餐人数越来越多不代表人们对孤独全盘接受的心态。其中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近10 年来日本有关孤独美学的价值输入,扭转了国人对孤独的理解。《深夜食堂》《孤独的美食家》《绝味之路》《小森林》《风平浪静的闲暇》等日剧都在中国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其表现出的价值观念与诸多“Z 世代”的追求吻合。他们认为,即使个人就餐进食,也能通过个人与美食的相遇领悟一种独特的生活美学。一个人吃饭与生活,并不等同于消沉,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选择方式,因为即使一个人也在认真照顾自己的起居饮食。这种带着“治愈”气息的生活态度,更容易被“Z 世代”年轻人接受。所以《深夜食堂》当年在豆瓣上有14 万人打出了9.2 分的超高分。

日剧《孤独的美食家》讲述的是杂货铺的老板(男主角)经常能发现诸多隐藏在城市犄角旮旯的美食故事。这些美食和他平淡的生活缠绕在一起,有一股平凡人生的况味。吃饭已经获得了果腹之外的意义,正如每次剧集开头都出现的一段话: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时候,在短暂的时间里,他变得随心所欲,也变得“自由”——不被任何人打扰,无需顾忌地大快朵颐。另外一部日剧《绝味之路》比起《孤独的美食家》有一个更贴近生活的男主角形象:中年已婚,相貌平平,妻女都有各自的爱好,周末他往往独自一人驱车外出寻找美食。去的过程他对美食充满期盼,回家路上他又会对下次遇到的美食充满期许。略带孤清的独食文化在这成了一种自由的“浪漫”,以自己的方式成全自己的期待被诸多观影者认为是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状态。

日本这类型的美食剧走红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的“治愈”色彩,而后工业时代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治愈”的期待与日俱增。剧中人物与食物之间有一种联结,通过食物或者寻找美食之路提供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此时,食物超出本身的使用价值,承载了个人对自我与生活的理解,一定程度上是作为一种“符号”来抵抗后工业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工具理性。日本人之所以会产生这类型的情感需求,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日本社会进入新世纪以后“网络化+少子化+高龄化”问题越发突出。反观中国,随着“Z 世代”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与之相应的文化观念、生活态度也开始影响消费市场的选择。尤其“Z 世代”中不少人并不抗拒“单身”“不婚”等生活状态,认为单身生活并不意味着生活质量的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对配套物质生活选择的追求,于是“一人食”消费市场的火爆也就并不意外了。

二、单身经济大推手:悦己消费的仪式感

随着快速生活节奏而来的高房价、高物价,婚姻观念的改变,媒介文化的渗透,个体生活容易呈现一种焦躁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居,认为一个人的生活压力相对较小,生活质量也比较高。研究显示,中国消费者正在追求消费过程中更多的细节,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品质已形成一套自我的消费逻辑。这当中,饮食、休闲、健康、宠物甚至医美等“悦己消费”占了主要比重[3]。

“悦己消费”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让自己高兴地消费。以AMIRO 这一款化妆镜为例,2018 年登陆天猫,只用3 年时间这一品类做到了5 亿销售额的规模,2018—2022 年连续5 年都在“双十一”同类产品当月销售额中稳居前五。其衍生出的新品红光波脱毛仪、射频美容仪销售额也很可观,为此AMIRO 顺利获得亿元B 轮融资。AMIRO 的成功正是充分利用了“悦己消费”这种新型的消费风口。可见,经济持续增长、消费不断升级、消费者的生活品质提升、个人意识觉醒等都使人们越来越愿意为自己消费,而家庭羁绊较少的“Z 世代”群体无疑具有更强的消费能力。

“Z 世代”从小就对方便食品不陌生,“一人食”在“Z 世代”的巨大单身独居人群中广有基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成为大众生活常态,单身人士对方便食品的依赖更甚。于是,在疫情和“懒宅经济”崛起的叠加影响下,方便食品行业成了消费最火的赛道之一。以“一个人也可以吃火锅”的自嗨锅为例,2021年已经完成逾亿元C++轮融资,这是继2019 年A 轮融资后,自嗨锅的第五轮融资[4]。自嗨锅作为“一人食”新品牌能有如此亮眼的成绩,一方面因为它比传统的方便面口味多,菜品种类也更全面;另一方面,“纵然一个人我也在好好吃饭”成为其标榜品牌精神的宣传标语,同时也成了“一人食”生活态度的最好演绎。这类品牌精神营销不仅拓展了食用场景,也在品牌文化上附加了日常生活的仪式感。

“仪式感”在现代生活中更多与人的日常生活相勾连,尤其与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者场景相呼应。讲究仪式感在现代生活中被当作“有格调”,特别在“Z 世代”中,对“仪式感”的追求往往能造成一种感觉:使人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与世俗抗衡的特质。比如“一人食”的各种食品或者“一人食”风格的餐厅,热衷于表现“一个人的精彩与丰盛”,并且将这种信念转移到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以此对抗世俗认识中有关“一人”代表的单调与寂寥。享用“一人食”时,人们似乎能从世俗概念中剥离,重新建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5]。这种仪式感让消费者认为即使一人用餐也不能草率地应付一日三餐,也要上升到讲究生活质量的高度。正是如此,自嗨锅、开小灶等“一人食”的广告制作,大量运用近景和特写展示身体各个部分,尤其是进食后脸部表情的特写,增强了生活化与真实感,突出了食物的美感,形成独特的“一人食”美学。

但是,“仪式感”在消费者中如果不能唤起真实的生活体验,就容易流于形式,成为一种虚假的仪式感。法国学者居伊·恩斯特·德波在《景观社会》中指出: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 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积,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6]。这些表象的内容依附在具体的事物上,最终演化成一种与生活品位和质量相互指涉的符号内容。市场上的一些“一人食”行为也与此相似,逐渐演化为彰显生活品位与质量的符号。如“一人食”中最常见的日式便当,由于追求容器精致,讲究食物搭配,通常被认为是有品质的生活。但为了制作一份标准的日式便当,需要使用各种刀具(剔骨刀、削皮刀、切片刀)、锅(炒锅、煎蛋锅、玉子烧锅等),还有各种印花、定型与切割的模具,就连饭盒也分轻便木式款、质感玻璃款、普通款或微波加热款等,要求极其繁琐。对食物的颜色要配上西兰花的绿、胡萝卜的橙、午餐肉的红、鸡蛋的黄等,色泽搭配讲究多。在此条件下,做一份便当先要用各种工具器皿折腾一番,然后在摆盘配色上琢磨半天,最终大功告成还要加滤镜拍照上传到社交媒体,这样才算完成一次“一人食”景观的展示。如此耗时耗力的“一人食”已经让人分不清到底是为饱腹还是为维持自己在虚拟空间中的形象。通过互联网的放大与共享,“一人食”的悦己逻辑实现了最大化彰显消费者在追求仪式感过程中的品位,哪怕这些品位本身就是一个消费幻象。消费者为了追求仪式感,花了大价钱购买的便当盒往往只是代表“舒适和优越”的虚假符号。这个虚假符号恰恰因为深谙消费时代的喜恶逻辑,巧妙地对自身冠以仪式感的美名,真真假假地拨弄着消费者的心弦。

三、算法时代的魔法:被制造的需要

“一人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深受“Z 世代”喜欢,有内外两大原因:一是“Z 世代”有庞大的单身独居人群,二是“Z 世代”对独居文化的群体接受。此外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助力——“Z 世代”对互联网的依赖。由于融屏技术与消费文化的协同,一份简单的“一人食”食品可以包含饮食心得、生活感悟等元素,成为社交平台上的一个具体符号。某种程度上,这是“通过从一个意义系统中借来的物品结合到另一个意义系统的代码当中,以此来丰富、更改它们本身所具有的既定含义”[7]。而这种意义被打造出来后,可以通过技术载体在互联网空间快速发生价值裂变。

催生价值裂变的载体是算法。所谓“算法”,就是“解决某个特定问题时所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则”[8],它依托大数据对各种用户进行分类,基于用户浏览的内容偏好,通过事先在内容发布时已形成的各类标签进行配对,从而让使用者更大概率地接收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目前人类生活已被算法深刻地影响。搜索引擎可根据用户特点筛选搜索结果,各大网站可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推荐商品、制定个性化消费策略等。一个人如果在网络空间搜索了“单身”词条,这个搜索记忆就被数据库作为个人词条储存,随后用户只要进入该数据库,就会被算法推荐有关“单身”的内容。可见,数据或算法成为当下人群被划分和定位的一种技术。

技术快速发展制造了前所未有的网络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算法宛如一根魔法棒,它指点划拨过的地方,人员都已被收编进各种词条的领域,只要网络使用轨迹与相关数据库发生交集,数据便自动进行匹配、推荐。从众也罢,懒惰也罢,用户已经不需过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检索,算法就会让相关内容直接映入眼帘,这种不需要动脑的信息获取,可以在某个瞬间催生用户的消费欲望。用户的使用习惯就是算法魔法棒运作的依据,反过来也容易滋生隐性权力,看似最大程度智能获取资讯,实则绑架了用户的选择空间。人们的身份、地位和行为都被数据与算法打下烙印,人只能被圈定在与自己条件相吻合的各种资源里,最终形成“信息茧房”。在这个过程里还伴生了一种虚幻自由,让个体感觉自身获得了某种“幸福、纯洁、智慧、完美或不朽的状态”[9]。

此外,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被导向制造,这种需求也不断产生消费区隔。消费行为的产生基于需求,消费场景的设置基于消费者特别的体验需求。“一人食”食品、餐馆之所以能一定程度上冲击传统饮食文化,是因为它不再是单一的饮食选择,而是被裹挟进了互联网社交网络,成为信息资本的展示或呈现。上述例子里,制作一个精美的“一人食”日式便当的过程远超“便利快捷”的定义,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后,这一份便当已超越一份餐食的意义——在互联网里寻求个人意义与他者认同。通过把“一人食”的视频或图片发到社交网络平台,观看量、点赞数、评论数等虚拟话语权和认同感,最终确认这样一顿饭的“表演”价值,实现“我在好好生活”的有效心理暗示[10]。

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选择更多是依靠人群的自我区隔进行群体聚合,它能演变成一种生活理念,并以此建构人们对某种生活的具体想象。这种想象掺杂了诸多幻觉,吃了一份“一人食”自热米饭,或者做了一顿“一人食”的午餐,生活就能有某些改变吗?答案并不是确定的。“Z 世代”在互联网上被赋予了“单身狗”“新贵”“品质消费”“邋遢一族”等各种符号,但“Z 世代”单身群体在面对差异化的认知时,并非只有被动的一面,他们通过图像的制作与传播、评价,积极确认本身的定位。在这个过程里,自我生活状态的呈现要提交给网民进行品鉴,与广大网民诉求吻合的意见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张。“一人食”与常规饮食的差异在互联网的空间里被建构成符合群体特征的正面信息,并与差异化区隔的诉求相吻合。于是“一人食”就被演化成一种特质的符号,代表着特定人群的生活理念,同时潜在地反驳了与此相左的认知,是媒体时代不同人群对于自身所理解的生活理念在微观政治学意义上的博弈。

互联网时代所有的区隔与自我确认的背后,都离不开经济效用这个重要指标,挥动指标的正是资本这只无形的大手。资本闻风而来的最大依据是单身经济的体量一直在不断扩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中国未婚人口约有2.1 亿①数据来源参考《中国统计年鉴2020》2—13 部分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0/indexch.htm。,这样大的人群数量背后是难以忽视的购买力。与此同时,与“Z世代”单身经济相关的细分行业也不断涌现,比如“迷你”家电、宠物经济、相亲经济等。这些细分行业的发展都能催生出一套与其相匹配的文化话题。可以说,围绕单身人群提供的各类产品和服务极大丰富了市场品类,优化了经济结构,也丰富了文化市场。也正是如此,消费时代资本聚焦之处,经济效用排在第一位,文化现象、议题与之关系越发紧密。“一人食”现象火爆的背后,观察者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考虑文化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文化和社会进步的关系。这样的思考也许将真正有利于文化和经济向更健康、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带着独处气息的“Z 世代”“一人食”在喜好热闹的中国餐饮市场日渐获得大众青睐,成为资本市场一匹黑马,带来新一轮投资与消费的风口。“一人食”火爆背后是治愈文化,悦己消费的仪式感外加大数据算法的复合推力,可谓深刻契合了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的特征。“一人食”通过场景消费编织而成的“拟像谎言”在很大程度上美化甚至幻化人们对现实的感知,而“Z 世代”在网络社交平台打造出的有关“一人食”的享用交互,未必不是一种虚妄的社交想象。它以“互动”和“交流”为名,事实上却是一种新的圈层固化,进而导致了“在场行为”与“感性现实”“自然的本真性内在身体”与“受规训的社会性外在身体”之间的杂糅和断裂[11]。这样一来,所谓“即使一个人生活也要好好吃饭”的治愈观,无非只是将生活的真实寄寓在短暂易逝的符号互动和拟像狂欢之中。

猜你喜欢

人食单身消费
抢抓“一人食”风口预制菜企业需从四方面顺势发力
涂继文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POT TUCK
单身久了会上瘾?
41岁,我单身
婚后过得好的人,都有一种“单身力”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