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视域下的红色文化教育“四入”研究

2022-01-16陈小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4期
关键词:红色因子精神

陈小建 黎 炯 焦 卉

(井冈山大学 江西·吉安 343009)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具体实际出发,以实现特定历史时期的阶段性目标和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1]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内容,是一条引导大学生朝着社会主流文化发展的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缆线。红色文化时间涵盖由最初的1919年至1949年间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浇铸的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文化,是中国人民奋斗的精神脊梁和灵魂。随着讴歌伟大时代,凝聚奋进力量书写新篇章的进程,红色文化视域的界定与时俱进,时间和内容也就更为宽广和历史流长,成为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精华之代表,促进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教育部发布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至今已十余年,尤其是近几年更是紧锣密鼓地颁布实施措施和考核指标,从高校的课程、校园文化到社团等建设上都有了着实的规范反映。数字是最能令人信服的举证,然,我们在访谈和初讨的基础上设计了《红色文化教育调查问卷》,对江西省具有典型代表性的5所高校实施了抽调,1115人参加了答题,实收到有效问卷948份,有效率为85.0%。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身上烙印如何?大学在红色文化教育“润生细无声”和主导教育方面到位了吗?学校教育怎样做才能愈来愈适应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需求?

1 红色文化教育在大学生身上的标识

针对时代对大学及其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考问,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红色文化教育的总况20个条目分为四个因子(信效度检验均大于0.9),因子1是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价值的认识;因子2是大学生的红色文化内化入行的情趣表现;因子3是学校在红色文化教育上的策划,即所做的硬件(条件)与软件(教师)方面的努力,也是学生参与红色文化活动“行”的反映;因子4是红色文化在入情方面的表现。以下再述简称因子1、因子2、因子3、因子4。第二部分是细化的红色文化具体事项8个条目,其中多选题5个,对第一部分的考证和问题查找;单选题3个,意在探讨红色文化教育选择以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发展和增强。

1.1 红色文化教育的总体情况

通过对最大值、最小值、众数和中位数与均值的偏离程度分析,在因子1、因子2、因子4三个方面众数均高于中位数,其中因子1和因子4的中位数又与最大值相等,进一步说明其水平偏高或说代表的是多数人的共性,而因子2的最大数与众数相差甚远,然其与中位数和均数较为接近,说明因子2的水平比较集中在多数人的中等水平阶段,且偏高水平人数较少。因子3的众数、中位数与均值接近而远离最大值和最小值,反映了因子3的水平集中性在中等和一般水平上,具体分值见表1。

表1:红色文化五级总分及其因子描述性分析

1.2 红色文化学习和红色精神领会

红色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灵魂,其囊括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年代的岁月里领导人民战胜超常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过程中形成的坚强、无畏之精神。大学生对新民主主义时期懂得最多的是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五四精神、抗战精神以及西柏坡精神,对新中国成立后的被广为认可和传颂的红色经典排在前五的是雷锋精神、抗疫精神、抗洪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以及“两弹一星”精神。这两类精神的掌握度有差异吗?经过配对T检验,它们之间存在及其显著性正差异。可见,学习红色文化从相对角度说,时间近、宣传大、认知深的内容更易被大学生所掌握。

表2:您通常通过哪些渠道了解红色文化描述性统计

表3:您在大学接受的红色文化教育课程渠道的描述性统计

从对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渠道看,课堂教学占比86.4%,其次分别是影视网络82.6%、书籍报刊73.5%、实地参观62.8%(见表2的单项选择栏);课堂教学发挥了主阵地作用,现代信息的魅力同是不可小觑。认可自己接受了此类方式教育的大学生从5种到1种分别占比为39.3%、21.4%、20.5%、15.0%、3.8%(见表2的多项选择栏)。

1.3 大学生参与红色文化的态度和效果

红色文化教育的参与情况是考核大学生学习主观态度的一个良好方法。74.4%的学生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传承红色文化的相关活动,其中有49.2%的学生是被要求的,自愿参加仅占25.2%;还没有参加的占比25.6%,且当中有12.3%的学生是想参加活动而没有机会。以此参与的四种类型为自变量与五级总分及其因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组间均存在及其显著性差异(F=36.003,p<0.000),LSD分析说明不论自愿与否,只要参加了活动就与不参加活动的存在显著性正差异。

1.4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和课程的认识

课程是最简约最有力的红色文化教育方式。最常见的思政课、专业文化课、团课、党课的调查显示,参与越多形式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学习效果越好,而且是显著性的。思想政治课程始终是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教育渠道(占据94.4%),58.9%的大学生感受到了课程思政,而团课、党课是重要补充和完善,接受党课教育是最少的也占比52%,翔实数据见表3。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识和政治信仰度都是较高的。这种观点认同了2012年李伟[2]的调查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具有较为正确的认识”之观点,同时否定了“政治信仰严重缺失”之说,进一步表明了高校强大的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发挥了主导作用,党和政府在思想意识形态上的投资是丰收的。

2 助力红色文化教育“四入”的策略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提升大学红色文化教育成效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师所追寻的育人目标,同时也是党和政府对高校发挥教育力量的殷切期盼,还是学者们研究“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高校依据党的指令在管理和建设中将红色文化作为了学校育人的命脉,依据社会同一性理论,教师是这个群文化的领头羊,而学生也在引领下意识到自己是红色文化群中的一员,否则难以“生存”。喜人的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已是如火如荼,细思调查反馈信息,当下大学需要精化红色文化教育,突出学习特色;教师自身需要对红色文化情怀达到高屋建瓴。那么,依托大学生成长归属和发展成就需要的心理学理论,以“四入”为抓手,所谓“四入”是指高校在进行相关红色文化教育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中,通过显隐学习方式方法让红色文化知识被大学生所理解和掌握即为入脑、让红色情怀被大学生所感动和鼓舞即为入情、让红色知识被大学生所认可和追捧即为入心、让红色文化精神在大学生身上践行和升华即为入行,提出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质量提升的建议,望产生抛砖引玉之功效。

2.1 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四入”引领

2.1.1 加强学习,提升质量“入脑”

大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从课程的角度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大学生对显性学习的认可度最高的是正规的思政课、团课和党课,他们觉得这种境况下学习红色文化知识是自己已有明确认识,从而有准备地学习起来也就很是自觉,若遇到风趣和知识渊博者讲授,有时甚至还觉得是一种享受;仅次于思政课的是课程思政教育,此类课堂学习红色文化属于隐性学习,大学生也甚是喜欢的,在他们看来学习自己所学专业时,教师无声地将爱党爱国精神、英烈精神、民族优秀文化渗透到教学内容当中,既能增加学习专业的趣味,又能增强学习动力。因此,教师要以高度的政治觉悟上好每一课,坚定不移地讲好中国故事。警醒学生在人生发展道路上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坚决听党话,坚持为民原则,进而升华为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根质。

2.1.2 丰富内容,提挈感悟“入情”

知是情之基础,情是知之动力。“知”与“情”的相互促进,是以“知”的过程和方式方法相联系的。依据让知识学习和情感同步并行之原理,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知”的教育之时,需要教育者带“真情”予以“实感”教育,有情有知地“学”,入情入境地“知”,情趣的火花由“知”点燃和延伸。“课程思政”之所以成为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方式,关键在其教师教学的“隐蔽性”和学生接纳的“无意识性”,当然,这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内容的丰富和精选需要教师潜心专研,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的拓展和掌握党的方针政策,不断地引领学生跟党走,树立争做时代先锋意识。

2.1.3 强化实效,提引认可“入心”

有“知”有“情”方可有“心”。“知”“情”入“心”,需要学校、教师、大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加以强化“情”,以免新的起点被“复辟”,依据当前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现状,“质”的提高显得尤为之重。若以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前提,牢牢抓住其“功利”心理——追求成绩,喜爱分数,学校凭此给予借力发力,收效实现“双”满意。

2.1.4 创设活动,提供锻炼“入行”

大学在校园文化和课程设置上已经对红色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引领上可谓是费尽心思、不遗余力,从调查数据中也予以了卓正。细分静思,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入心”欠缺的还是实践活动没有最大限度地满足同学们对红色文化学习的需求。这一点实作起来难度最大、费用最高、要求最多、运作最复杂、风险最大,教师、学校都有“出钱出力能咬牙,横祸耍赖不讲理,实心实干栽屎坑,真干教育丢前程”之顾虑,以致在设置实践活动安排时谨小慎微。

2.2 督导教师提高红色文化素养

教师是最好的教科书,他们的学识、情感、思想、行为都在以某种方式“感染”着学生。大学教师的专业学识、科研能力通过入职审核和职称晋升都予以了步步重点考核,对于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那是无可厚非的。大学既是人才的培养场,更是共和国江山的护航基地。“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3]总书记的话语为高校教师指明了教育方向和提出了要求。为此,大学教师要不辱使命,还必须不断提高红色文化素养。通晓红色来时之根源,精准红色发展之硕果,方能在教学教育恰当之时“信手拈来”,拾掇“画龙点睛”之美。

总而言之,在砥砺前行的道路上,教师自身要德能并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关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心理需求的满足,指引和带领他们朝着人民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努力奋进。

猜你喜欢

红色因子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红色是什么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影响因子
拿出精神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