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理论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2022-01-16陈莹
陈 莹
(闽江学院创新创业创造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是我国创新创业的巨大潜力群体之一,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应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当代创新创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随着创新创业教育进入越来越重视科技的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成为一个新议题。在此背景下,许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短板开始显现,一些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竞赛,可是毕业以后就停止创新创业;或是有些学生在大学期间就不关心创新创业、缺乏创造力,这些都成为高等教育反思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问题。针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高校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常态”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该提倡自组织理念,并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自组织的价值最大化。
一、自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概念
自组织理论最早在物理学领域被提出,它起源于1900年的一次实验。当时的法国青年科学家贝纳德发现了一种自然现象,在热量不均的流体中会出现一种稳定的六角形的水花,但当时没能科学地解释这种现象。到了1969年,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提出耗散结构理论,科学地解释了这种现象,即当系统处于远离热力学平衡状态时,在一定外界条件下,由于系统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可以经过突变而形成新的有序结构。[1]普利高津凭借对耗散结构的研究获得了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1973年,德国科学家哈肯出版了《协同学》论文集,标志着协同学的诞生。协同学研究的是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的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空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1972年,法国数学家托姆提出了突变论,他认为,自然界中存在渐变和突变两种变化,除了平滑的、循序渐进的渐变之外,还存在大量的突然变化,包括火山爆发、地震、生物的变异、金融危机等。
自组织理论并非单一理论,其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突变论的研究内容互有交叉,但又指向不同的方向,其相同内容是都在寻找自组织结构中无序到有序的一般规律。以上三种理论被称为系统科学领域的“新三论”,与超循环理论、分形理论、混沌理论一并属于系统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研究成果,也就是说自组织理论是一个包含了若干子理论的学科群(图1)。[2]
图1 自组织理论学科群Fig.1 Discipline cluster of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自组织理论自诞生以来就从自然科学领域逐渐向人文社科领域延伸,作为一种研究自然界复杂变化的理论,同样能够解释人类社会中的复杂现象。时至今日,不同的学科领域纷纷引入自组织理论来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系统中各种各样的复杂现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大多还依赖系统科学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老三论”: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师、学校、学生、教育教学、教学设施等基本要素视为一个整体,但是较为封闭,忽略了开放性、自由选择等要素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才培养在系统科学上的发展尚未成熟,应该将人才培养与自组织理论结合起来,重新设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自组织理论的特点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关联性
自组织系统是能够自行演化或改进其结构组织的系统。自组织理论主要研究复杂的自组织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是如何形成、发展与演化的,以及自组织系统是如何从低级走向高级、从无序走向有序的。[3]有学者将自组织系统的内涵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强调联结、组合、协同等组织形式和力量;二是重视组织过程中的自发性和自觉性。[4]3-11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兼具自组织系统内涵的两个层次,即重视学科间产学研联合,同时也要重视大学生个体创新创业的自发自觉。
另外,要了解自组织理论的特点,还须回归系统科学理论上来。由于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仍属于系统科学的范畴,因此,系统论的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最优化仍然包含在自组织理论当中。同时,有学者认为,自组织理论还具有开放性、非线性、协同性与涨落性这些新特点。[5]笔者认为还应加上自主选择性与自我反馈性。具有以上特点的系统才能称得上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即促成了一个系统的自组织。
(一)开放性
在普利高津的理论中,封闭的、孤立的系统是不存在的,只有开放的系统才更值得去研究与探索,系统的开放是一种必然。开放的系统才能形成与外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生物和社会系统中,这种交换还包括信息的交换。[6]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孤立系统中,系统内部与环境没有能量交换,系统将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大的方向变化,最终的结果必然是系统的无序,熵达到最大;开放的系统可以引进负熵来抵消熵增,由此促进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5]陈寅恪先生曾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用以表达对学术自由的追求,如今这句话更多地是用来形容大学之根本。大学的独立和自由即开放,主要体现在思维的开放。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中,高校内部应形成一股自下而上的开放之风,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余活动,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都应开放心胸,以包容并举的心态迎接新事物。如今,国家不断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大学生参加产学研合作项目,社会各界与高校师生的产学研合作也越来越多。因此,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不是封闭孤立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通过与外部能量、物质、信息进行交换来保持系统的持续、自发的运作。
(二)非线性
系统内部各要素(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平衡、均匀、无差异的状态是不能产生有序、自发的系统,自组织系统内要素的运动应是永恒的、随机的,只有这样的系统才能时刻保持随机扰动,从而触发形成新的、有别于原有系统结构的有序系统。人类的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从来都不是线性的,一切新事物的产生都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没有单一范式,需要多种培养手段同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非一蹴而就,它是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批判思维、设计思维、联想思维、想象思维等多种思维的集合体,这些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曲折、整合的过程,单调的线性教育教学模式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具备创业实践能力的人才。同时,跨领域异文化的碰撞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古今中外,概莫如是。关汉卿,金末元初人,走南闯北的生活阅历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因此能写出数量庞大的元曲杂剧。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美第奇家族涉猎广泛,包括金融、艺术、政治、哲学等领域,积攒了大量的财富和名声。后人用“美第奇效应”来形容跨领域的成就。由此可见,没有人可以按部就班地创造出新知识、新事物,因此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应融入非线性教育方式,努力营造微小的“扰动”,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选项,培养创造性思维,创设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场景,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高校可不定期举办创新创业竞赛、沙盘演练、创业者沙龙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从而引起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变化,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从“一时兴起”到“时刻准备”。
(三)协同性
在哈肯看来,协同是指系统中的各要素在整体发展或运行过程中的协调与合作的性质,是围绕“协同”和“竞争”两种系统运作的机制。[3]子系统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而这正是系统产生自组织的先决条件。在竞争状态中,一方的属性同化了另一方,使另一方属性与自身相同,进而形成了协同,这便是协同学中的支配原理。[5]在支配原理作用下,系统会基于相干效应开始按照某种折中的模式协调运动,这样系统各部分达到协同,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在这种相干效应作用下,各子系统的某些运动趋势合起来将会大于原来各子系统的作用,也就是产生“1+1>2”的效用。可见,协同性是自组织系统的核心要素。在人类社会中,即使是最早的原始社会,原始人也会为了生存而聚集在一起,因此社会属性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特征,以群体力量聚合在一起的人类具有单个人所不具备的能量与优势。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也是如此,创新创业的成功大都需要团队的力量,需要不同的人负责创意、财务、研发、营销等,这是人类社会中劳动分工的一种形式。当代高校开设专业的综合性给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可能,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自由地在校园内外集结,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四)涨落性
涨落是相对于平均值而言的。当系统中的某个变量或行为产生了相对于平均值的偏移,那么涨落就发生了,即前文所说的“扰动”。在一个自组织系统中,涨落是不可避免的。接近平衡态的系统所产生的涨落会自行衰弱并最终回到稳定有序的状态;而远离平衡态的系统,任何一个微小的涨落都能触发“巨涨落”,产生系统的不稳定状态,进而生成新的稳定有序的耗散结构。[2]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成功,也可能遇到失败,这些波动对于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系统而言都是涨落,最终将系统带入另一个稳定的、有序的新阶段。然而,人们常常更重视“成功教育”,忽略了“失败教育”的重要性,失败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更是难得的宝贵经验,值得人们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因此,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时,应提高对学生成败的包容度,营造宽松自由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
(五)自主选择性
自组织系统中的自主选择不是“无为而治”,也不是费耶阿本德的“怎么都行”,而是一种适应外在环境的选择,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自主选择有别于他人选择,是组织自动、自发的对环境变化产生的一种适应行为,无论选择的依据如何,都是系统内部子系统本身主动的选择。创新和创业从来都是学生自主、自发的选择,没有人能强迫学生去创新创业,也没有人可以代替学生选择创新创业的方向和领域,教师在“授人以渔”之后,应适时抽身,将创新创业项目完全交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这样将更有利于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和超越。
(六)自我反馈性
自组织系统在每一次的涨落扰动之后,都应该进行自我反馈,反省之前的涨落是否适应了环境的变化,这种反省在自然界是一种自我反馈,在人类社会则成为“反思”。这种自我反馈是自组织所特有的,是不需借助外力的。通过自我反馈,自组织系统能够看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从而自我催化、进步、成长。一个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应该是一个善于自我反思的人,不仅反思自身,而且反思社会现状;一个成功的创新创业团队也应该是善于反思的,学生只有通过不断迭代的思考,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精神领域,这便是自我反馈的力量。
总体来说,自组织理论虽然起源于自然科学领域,但研究人员已经在医学、信息技术,甚至是社会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等领域都发现了自组织现象。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是封闭、静止、孤立的,每个学生都可以视为一个自组织系统,其培养模式应通过与外部社会环境的不断交换能量、信息来保持系统的开放性,并在系统内部不断地进行自主选择与自我反馈;同时,当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创业经验等随机、非线性要素在学生大脑中产生涨落,学生的各方面知识、阅历、经验都被调动起来,生成协同作用时,创新创业教育才有可能达到成果的落地与转化。
三、自组织理论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运用
创新创业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创造、求新、求异的活动,它要求大学生能够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创造出对社会有价值、新颖、独特的产物。[6]高校作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阵,肩负着培养有创造力的高层次人才的社会责任,因此,了解创造性人才培养规律,把握创造性思维培养机制,由此循序渐进地培养创造性人才,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从现代范式的局限性出发,结合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普利高津的自组织与耗散结构理论、布鲁纳的认知论以及杜威、怀特海的过程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框架——4R标准,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多尔认为,后现代的课程设计应有别于泰勒时期的课程观,应该是“一种形成性的而不是预先界定的,不确定的但却有界限的课程”[7]181。笔者认为,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中,可以基于多尔的4R标准,提出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方案,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当具备开放性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开放性体现在三个层面:空间、制度、思维。首先,空间的开放性体现在校园建筑的设计和设置上。在进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计和开发时,应与本校的众创空间进行连接,因地制宜,设计实践环节、培养创客思维、激发想象力,解决创客遇到的问题,提升创客知识技能。其次,制度的开放性体现在高校在起草和颁布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制度时,应预留足够的弹性,做到“法无禁止即可为”,从制度层面为师生创新创业松绑。最后,思维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课程设计上。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开放的心胸,主动与周围环境交换资源和信息。
具备创造性的人才应能与外界不断产生能量、信息交换,因此在人才培养阶段,教师设置的课程、活动应当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模糊性、不平衡性,甚至是无效性。我国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培养常常是追求“正确”,语文教育中最常提问的“本段文字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这本是涉及作者主观思想的问题,可是却设置了标准答案。因此,长久以来学生已经习惯了做每一件事都是有目的、有意义的,可是大自然却未必如此,人类生命系统应该向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学习,享受一定程度的没有目的、没有标准。这样的状态下,学生才能以开放的心灵去接受外界的信息,而非单纯地从“有没有用”角度选择信息。高校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设计上不预设教学目标,但是提供给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在阅读课外文献时,设置2/3为指定篇目阅读,其余1/3由学生自主搜集相关题材。同时,课堂教学还可以采用小班制、对话式教学法。从学校层面看,则应多鼓励专业之间、校际之间的开放合作,增强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的流动性与合作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励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应是线性的、序列性的,而应是充满建构性和非线性的特征,通过师生在培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形成创新创业不竭的动力。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当具备反思性
反思性对应的是多尔提出的“回归性”,回归是一种数学的循环运算,代表着迭代。正如自组织结构所具备的自我反馈性质,反思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质之一,也如布鲁纳所说:“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包括一种能力,即通过反思自己的思想从而以某种方式将自身与自己所知道的区分开来。”[8]
反思针对的是教育教学的过程而非结果,在反思中有必要引入反馈机制,让各方人员的共同判断来开展反馈,这些人员可以是同侪,也可以是教师,还可以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然而在这一反馈过程中,教师毫无疑问仍占据着核心位置。缺少反馈的反思是无效的,只是一种简单的重复,缺乏转变性。同时,多尔在书中还提出了“社区”概念,通过建立动态的社区,帮助个体得到建设性的批评。因此,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高校可以邀请各界人士参与,组成学习小组或学习社区,组织学生在课堂内外展示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同时得到各界人士不定期的动态评价,形成“项目-反馈-项目-反馈”的循环。另外,教师可以将同一个问题在学生不同年级或项目的不同阶段多次提出,以此引起学生的反思,反思自己在每次处理同一件事情时的方式方法,并结合同学、老师提出的反馈,形成学生自己的思考,进而自我催化、成长。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具备联系性
多尔的4R标准多是针对教学设计提出的,因此他在“关联性”中提出了教育关联与文化关联两个概念。首先,教育关联涉及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结构。 后现代教育观的课程结构不必面面俱到、包罗万象,而应是有反思、有深度的课程体系,也就是说学生应该将主要的科目学精、学透,通过自己的反思将所有的课程联系起来,形成自身的知识背景。其次,文化联系产生于宏大的宇宙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地域,说着不同的方言,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教师应当尊重每个学生的文化背景,理解每个学生不可能产生相同的学习效果这一道理,从而改变教师直接信息传递这一功能。同时,个人的观点应该统一到更宽广的文化、生态、宇宙模体之中[7]187,学生应该认识到个人的创新创业不能脱离家国命运,国家社会的现状也会决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走向。
因此,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应重视人才培养系统间的横向关联,即多个开放、运动的系统之间的关联,增强各校之间人才交换流动、增进学校之间的联盟、同侪学习、校企合作、产学研共建等。另外,高校还应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深化科教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在创设联系性时,高校应自觉避免“形式主义”和徒有其表的各种联系造成的教育资源与社会资金的浪费。
(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应具备自由选择性
在自组织系统演化过程中,外在力量的介入并不能催化组织演化,相反会导致组织走向僵化、静止的结局。因此,自组织系统的演化,应尊重组织的自主选择性,组织的演化方向应是组织自己的主动选择。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应重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由于后现代教育观并不主张统一的标准答案,因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有目的地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然而,目前部分教师已习惯于给学生各种“人生指导”,生怕学生“走弯路、撞南墻”,有些学生也渴望老师能给一些“捷径”,避免失败。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模式并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只能培养出难以超越“前浪”的“后浪”而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外界应当给学生充分的赋权,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资源、发展方向、创业信息,而非像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那样以学校/教师为主导的安排教学内容、讲座、参访等教育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进行自主选择之前,应掌握一些背景知识,能够依据现有的自身条件,对外部环境进行理性判断而非盲目尝试,这样才能做出最优化的选择。
四、结语
19世纪末,京师同文馆和福建船政学堂的建立,代表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萌芽。在我国一百多年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中,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诸多演变,但在大部分高校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此同时,自然科学在百年中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其中,自组织理论的出现,影响了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相较之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没有跟上自然科学发展的速度,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运用自组织理论来指导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既有积极的探索意义,又有充分的现实价值。当然,自组织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尚未发展成熟,仍然值得学界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