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2022-01-15舒新婷
舒新婷
摘 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初中阶段各学科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为了促进学科教学能力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其中,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目前被广泛应用,且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成效比较显著的教学模式。在本论文中,将以初中生物学科为例,对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探究能力;策略
近年来,我国生物科学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成功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阶段生物学科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教师应积极学习、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更为高效、更能拓展学生学习思维的教学模式,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使之与当前生物学科的发展相适应,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生物学科人才。
一、预习指导,自主学习
在生物学科学习中,预习是一项重要内容。科学、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难、重点,提高课堂听讲效率,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足够的空间。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一《藻类、苔藓、蕨类植物》这个章节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两个问题: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为什么被称为植物?这三类植物的外观、内部结构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并从教材中、周围环境中探究答案。这样教学方式,可以有效調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究兴趣,同时可以促使其主动将日常生活与生物学习联系起来,不断拓展学习视野和探究空间,并在对周围环境、教材知识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探究思维。
二、趣味教学,巧妙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方法,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一《种子的萌发》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软件,制作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最后钻出地面的视频,并配上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学生直观感受种子在泥土里休眠时的状态,萌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看到种子萌芽的整个过程,因此,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观看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种子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能够萌发?对于生长环境有哪些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观看边思考。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及已有生物知识,可以顺利说出种子萌发需要适合的温度、充足的水分、肥沃的土壤等答案。对于这些答案,教师可以先不予置评,而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证明种子的萌发需要这些条件?除了这些条件,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种子的萌发?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促使其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教材中设计的实验,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探索。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还能够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
三、以生为本,鼓励质疑
课堂,是学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发展的主要园地。教师应秉承以人为本,鼓励质疑的宗旨,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元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个性化思维、多元化思维,促进其探究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一《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于教材中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探究:根据已学知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那么,在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吗?对于这个问题,有的学生回答可以,有的学生回答不可以。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先不予评价,而是让学生继续阐述自己的理由,并让持有不同答案的学生进行辩论,以此营造自由、宽松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主探索问题的正确答案。教师也可以故意指出错误的观点,并引导学生提出更为充分的理由进行质疑。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不盲从、不迷信的意识,促使其形成运用所学知识、生活经验,对科学知识进行自主验证的观念。
四、结语
总的来说,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运用探究教学法,创设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精神、不盲从思想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于海博.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J].科普童话,2019(40):36.
[2]田茹.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J].课堂内外(教研论坛),2019(20):107.
[3]罗丹.关于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论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572-573.
[4]李来续.现代教育技术下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J].学周刊A版,2019(27):72.
(作者单位:邵阳市第四中学,湖南 邵阳 4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