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目的语环境下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听力策略调查研究

2022-01-15司迎春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3期
关键词:学习策略日语本科生

司迎春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镇江 212013)

1 背景

随着中日间经济贸易往来的增多,我国日语人才需求量不断扩大,对日语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市场需,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创新,各类高校从自身办学特点和办学理念出发,不断探索、创新日语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而随着市场对人才要求的变化,我国各类高校渐渐认识到了听力课程的重要性。不论对于母语者而言还是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听”都是交流的必要前提,是外语习得的重中之重,也是语言活动输入与输出的重要环节。但是外语听力要比母语听力难很多。特别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听力是最难以提升的一个技能。与阅读理解相比,听力理解不能反复听而是受到时间限制的,并且说话人的语速、停顿、语调及口误等很多因素都会干扰听者能否恰当地使用听力策略来顺利地理解所听的内容(Vandergrift,2006)。国内外很多学者指出非目的语环境下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日语听力水平薄弱且难以提升(山本富美子,2000;Vandergrift,2006),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只提出了问题却没有提到如何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听力教学,我们有必要研究学习者在听力时的听力策略的使用情况。

2 听力策略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2.1 听力策略研究

学习策略这一词最早是由Oxford于1990年提出来的。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对语言学习策略进行研究,他们对各自对语言学习策略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也对学习策略的种类进行了不同的分类。而听力策略是在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被包含在语言学习策略之中的。尹松(2019)指出听力策略也就是当听者在听的过程中遇到听不懂或不确定的地方时,会使用各种方法去弥补语言或知识的不足。这些各种方法就是听力策略。关于听力策略的定义有很多,O’Malley&Chamot(1990)认为听力学习策略是听者为了理解、学习或记忆新的语言信息而产生的一种特殊行为或思想。Oxford(1990)认为听力学习策略是听者为了理解所听到的内容所采用的举措。本文采用的是Ellis的定义,他认为听力策略即听者用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方法或技能,比如外显的某种行为或听者的心理活动(Ellis,1994)。

2.2 听力策略的分类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开始了对听力策略的研究。很多数学者都赞同O'Malley&Chamot(1990)的学习策略划分方式,即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会或情感策略三类(宋畅,2017)。而宋畅(2017)在O’Malley&Chamot的此基础上重新进一步定义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社会或情感策略中的各个子策略。如下图所示。

表1:听力学习策略表

本研究在参考O’Malley&Chamot的听力学习策略基础上结合上示宋畅的策略表,根据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的日语学习特点及实际情况来进行研究。

3 实验设计

3.1 研究问题

非目的语环境下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在听日语时的策略使用情况如何?

3.2 研究对象

江苏某大学71名日语专业本科生。

3.3 研究工具

关于日语听力策略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3.4 研究过程

本研究首先测试了所用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在验证信度与效度皆良好后,接着在江苏某高校一位日语老师的帮助下对71名该校的日语专业本科生发放了两份调查问卷进行实验,该71名学生中有两名外国学生,均为俄罗斯留学生。由于本项调查研究的是非目的语环境下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的听力策略调查情况,所以这两名学生的问卷不算在内,另外还有4份不合格问卷,即共收回65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约为91.55%。

3.5 结果与讨论

本调查以71名江苏某高校的日语专业大三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用以考察非目的语环境下中国高校日语本科生的听力策略使用意识的情况。本调查问卷引用了李欣(2020)的硕士论文的附录《中职生日语听力学习策略调查问卷》。

首先,在这部分内容笔者引用了Oxford(1990)的学习策略五级量表来判断学习策略使用水平的高低。该表是通过计算学习策略的平均值来判断高低的。具体划分如下。

1.0-1.4:从不或几乎不用该策略;

1.5-2.4:不太用该策略;

2.5-3.4:偶尔用该策略;

3.5-4.4:经常用该策略;

4.5-5.0:几乎或总是用该策略。

其中1.0-2.4之间的学习策略为使用平率低的学习策略,2.5-3.4之间的是中等频率,3.5-5.0之间的是高频率。

然后,将收集来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前非目的语环境下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本科生日语听力策略的使用情况如何。

首先笔者将收回问卷中的65份有效问卷(本来共71份)进行统计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非目的语环境下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的日语听力策略使用整体情况的平均分为3.56,根据Oxford(1990)语言学习策略五级量表,非目的语环境下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的日语听力策略使用整体情况居于2.50-3.49之间,也就是非目的语环境下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在做日语听力时使用策略频率为中等,他们在日语听力学习时偶尔使用听力学习策略。非目的语环境下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日语听力策略使用频率顺序从高到低为:认知策略(3.61)>元认知策略(3.40)> 情感策略(3.00)。

非目的语环境下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是认知策略,其平均值为3.61,介于3.5-4.4之间,根据Oxford(1990)语言学习策略五级量表可知,非目的语环境下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在做日语听力时,认知策略使用频率高,他们经常使用认知策略;表2中社会/情感策略的平均值为3.00,根据Oxford(1990)语言学习策略五级量表可知,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中等,居于2.5-3.4之间,表明受试者们偶尔使用该类策略;表2中元认知策略使用的平均值为3.40,根据Oxford(1990)语言学习策略五级量表可知,社会/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也是中等,居于2.5-3.4之间,表明受试者们偶尔使用该类策略。

表2:描述性统计——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日语听力策略使用情况

3.6 教学对策与建议

此次问卷调查旨在非目的语环境下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的日语听力习惯、对听力策略和技巧的掌握程度、听力难点。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来审视非目的语环境下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听力现状的共性,从而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通过对关于听力策略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后,笔者发现,目前非目的语环境下中国日语专业本科生的日语听力策略的使用意识有待提高,尤其是元认知类的策略与社会/情感类策略。由此笔者建议,教师群体也应认识到策略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地位,在课堂中强化学生的策略使用意识,学生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策略。

当然,本研究尚有很多不足之处。由于样本单一且数量不充分,所收集的数据较少,实验得出的结论尚待以后更完善的研究加以证实。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日语本科生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