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边境片区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困境与对策
2022-01-15李娅
李 娅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滇西边境片区包括云南省保山、丽江、普洱、临沧、楚雄、红河、西双版纳、大理、德宏、怒江等10州市,共56个县,其中4/5的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为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制定了《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工作方案》,方案提出“明确从滇西教育发展落后、素质型贫困问题突出的实际出发,探索通过开发人力资源促进滇西边境片区发展和脱贫致富的道路。”从这个角度来看,滇西边境片区大学生返乡就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和政治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12月云南脱贫攻坚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目前云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既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又是教育部定点联系扶贫示范区的滇西边境片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还存在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劳动者观念滞后、文化素质较低、职业发展能力相对较弱等现象。从《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工作方案》印发以来,教育部及相关单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多个方面着力提高教育支撑滇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试图以教育“造血式”扶贫让滇西边境片区变被动为主动。大学生作为滇西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其身上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活力对调节当地经济功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个人就业意向和工作地点的选择,不仅影响着所在地劳动者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程度,也是地区生产力配置的基本条件,更是滇西边境片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保障。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云南省某民办高校为样本框,选取该校滇西边境片区的毕业班实习学生及已毕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比较研究等方式开展,面向研究对象发放问卷620份,收回有效问卷600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为96.8%,样本基础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基础情况统计表(N=600)
三、返乡就业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滇西边境片区大学毕业生基本概况
2017-2019年,该校滇西边境片区大学毕业生人数分别为2401人、2896人和3488人,就业率分别为95.5%、96.8%和97.1%,毕业人数和就业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专科毕业生人数大于本科毕业生人数,本科毕业生以直接就业为主,专科毕业生升学意愿较强。该校2019届滇西边境片区本科毕业生有95.7%落实就业,高于民办院校本科平均水平89.7%;专科毕业生有97.6%落实就业,高于民办高职院校平均水平89.6%。抽样的600学生中,专科学生381人,本科学生219人,在本省就业的比例分别为87.1%、91.7%,其专业分布在理工类(20.5%),经管类(27.8%),医学类(9.1%),文学类(15.3%),教育(23.5%),艺术(3.8%),人文学科类的毕业生明显多于理工类毕业生。
(二)存在的问题
1.就业预期过高,返乡就业积极性受阻。
通过问卷统计发现,在完成学业后,大学生最希望去一线城市就业(64.2%),二、三线城市就业(14.7%)仅为一线城市人数的77.1%,地级市或县级市就业人数与二、三线城市接近(15.2%),农村就业人数仅6%。在工作单位选择上,党政机关33.5%,事业单位24.5%,国有企业13.2%,非国有企业14.7%,基层项目4.3%,自主创业4.3%,自由职业5.5%。在预期薪资待遇上,3000元以下3.5%,大部分集中在3000-5000元的区间(65.7%),选择5000-8000元的25.1%,8000元以上5.7%。在是否考虑返乡就业的选项上,选择是的人数占比34%,而66%的同学选择否。以上可见,滇西边境片区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期望值明显高于实际情况,大部分同学集中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从2019年房改后,我国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排名在全国行业中处于中下位次,从地区来看,云南省由于地方财政能力较弱,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收入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滇西地区虽有国家拨款帮助,但整体水平又低于滇中地区,而同学们的薪资待遇均集中在3000-5000元,作为新入职人员,薪资待遇与意向薪资存在明显差距。从学历层次上看,专科学生达63.5%,BOSS直聘发布的《2020应届生春招趋势报告》显示:应届生岗位中明确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49.5%,较2019年同期高出13个百分点。可见各个岗位对求职者学历和知识能力的要求更加严苛,薪资待遇本科普遍高于专科,这些实际情况直接影响到滇西边境片区毕业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性。
2.就业质量不高,返乡就业满意度较低。
从薪资层面看,600名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3983元,从专业看,最高的为理工类,最低的为教育类,理工类的平均薪资高于人文艺术类。从就业去向看,大部分毕业生到了非国有企业(44.8%),进入党政机关的人数不到10%(8.17%),进入事业单位和基层项目的人数较党政机关明显增多,分别是19.5%、13.8%,而返乡创业的人数最少,仅3%。除薪资和去向外,就业现状满意度是毕业生个人职业认知、就业预期实现程度的反映,也是衡量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滇西片区本科、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分别为64%、68%,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高于本科毕业生,但整体满意度均不高,超过三成以上的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就业感受存在不满,主要原因是个人期待与工作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详见图1)。
图1 滇西边境片区大学生就业去向与意向情况图
3.缺乏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认知,返乡就业目标不明。
自我价值实现作为人类有限生命中的最高需求,大部分学生尚未认识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在返乡就业上缺乏职业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在影响返乡就业的积极因素排序中,生活成本低、工作节奏慢成为主要选择因素,而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则排在最后。在影响返乡就业的消极因素排序中,薪资待遇差、福利保障不足成为大学毕业生最为关注的因素。对选择工作时最看重的项目排序时,薪资待遇、福利保障又名列前茅(详见图2)。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关注的重点基本都是经济指标,而专业对口性、发展空间和建设家乡等职业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往往被忽视。
图2 滇西边境片区大学生返乡就业影响因素对比
4.政策学习了解不足,返乡就业吸引力失效。
抽样学生中,参加过返乡就业学习或宣传的仅13.5%,有超过八成的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学习或培训。在对高校指导学生返乡就业的培训宣传满意度上,很满意的仅15%,满意的41.3%,一般满意的30.3%,给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不到两成,整体看学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相对满意。但对社会返乡就业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满意度上,很满意的仅3.8%,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满意和一般满意,分别是19.5%、46.5%,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数明显上升,分别是23.3%和6.9%,可见毕业生从社会渠道对返乡就业政策的学习和了解较少,特别是针对大学生政府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几乎不知晓,也印证了返乡创业率较低的现实情况(详见图3)。
图3 滇西边境片区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了解情况对比
四、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因素影响
滇西边境片区由于少数民族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落后滇中和本省其他区域。多年来,随着政府的不断投入和帮助,滇西边境片区经济体量和资源虽明显上升,劳动力流入,政策向好,但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群结构单一等状况,导致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就业市场容量较小等问题,影响了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意愿。其次,滇西片区还存在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制度建设相对落后,产业协同性较差等问题,这就带来大学生就业选择面单一,人均薪资难与省内其他区域相比,进一步阻碍了大学生返乡的意愿。
(二)社会因素影响
一是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正在逐渐深入扩大。如前面的数据所示,在返乡就业的影响因素中,薪资待遇和福利保障几乎远远高于其他影响因素,大学生在返乡就业的价值取向上,远远把个人经济利益放在高于其他一切的位置之上,而在返乡就业的积极影响因素中,工作节奏慢、竞争压力小又变成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有力支撑。这种一味追求高薪资、低压力、逃避责任的不良心态,正是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生择业造成的恶性影响。社会媒体对金钱的大肆宣扬、对权利的盲目崇拜、对娱乐精神的盲从,无形中误导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金钱的盲从者,并以金钱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
二是传统观念影响。滇西边境片区的大学毕业生中,有超过八成的学生来自农村家庭。读书走出大山、走出农村几乎是几代人寄予在学生身上的唯一愿望,家人希望学生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摆脱贫困,希望他们立足城市,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甚至改变家族命运,因此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既不能理解也不支持,大大影响了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热情。其次是重构关系网存在困难。大学生返乡就业意味着三至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人际关系网络的瓦解,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企业关系短期内按下了暂停键,而处于就业初期的大学生恰恰又对这些关系有较强的依赖性,加之乡村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与城市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使得返乡大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重新构建人际关系网,返乡就业畏难情绪明显。
(三)专业结构影响
根据2017年各州市国民经济发展统计公报,至2017年末,滇西地区十州市国民生产总值合计5555.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156.34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106.64亿元,第三产业产值2322.2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0.82%:37.92%:41.80%。返乡就业学生专业结构中,支撑第二产业的专业学生仅约2成,其他均为第三产业支撑专业,专业结构比例与创业结构偏差较大,专业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不相符合,导致高校培养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市场所需存在较大差距,学生所学不能所用,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地区产业结构人才需求不对接,返乡大学生所从事工作与专业不对口或专业对口率较低,使得学生返乡无用武之地,从而不愿返乡。Vanilla Recruitment发布的“2018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 中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参加调查的2018年大学毕业生中,54.9%的毕业生表示这些工作与他们学习的专业无关,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的人群比例仅占13.8%。
(四)生活因素影响
大城市拥有乡镇城市不可比拟的优越生活条件,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便利的生活设施,以及良好的教育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在学习和提升,同时也影响到返乡大学生子女的教育状况。其次城乡户籍制度及其附带的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差异,使得返乡大学生的社会保障达不到预期,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返乡的热情。
(五)职业规划影响
随着国家对就业的重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赛事都纳入了学校的重点工作,大学生普遍对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具体更明确的思路和方向。从好的方面看,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建立了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提升了大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规划能力,增强了大学生应对职场困境的信心。从现实情况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授课师资有限,导致课程作用实际发挥不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目标并不明确,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考虑各种主客观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对目标的设计缺少阶段性步骤,从而导致目标过高,而忽略身处的实际环境。
五、促进滇西边境片区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建议
云南省《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鼓励高校毕业生依托高原粮仓、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特色经济作物和开放农业6大建设重点,以创办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方式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就业培训、继续教育、项目申报、成果审定等政策,符合条件的可优先评聘相应专业技术资格。”通过完善国家政策、加强执行力度、改善农村环境和设备条件、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素质和能力的途径,破解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难”现象,也为贫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创建良好的返乡就业创业外部环境
促进大学生返乡就业是一项多方联动的系统工程,其中各级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在就业创业政策解读、宣传和执行、用人岗位的合理设置、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的桥梁沟通上,最大范围内促进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具体措施包括:
1.完善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政策保障。从政策制定的前端,要深入进行返乡大学生就业创业调研,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从而进行科学决策;从政策发布的中端,要注重政策的发布和宣传渠道,确保能覆盖政策的目标群体;从政策的效能评估来看,要重视对政策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进行研究,并及时进行修正,从而完善返乡就业创业的保障机制。通过创新政策项目、放宽享受条件、提高扶持力度,开辟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新路径。
2.加强返乡就业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一是对返乡就业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不仅仅要在高校开展,更要覆盖到乡镇,既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同时也要涵盖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人际关系网。特别是农村地区,很多家长由于对政策不了解,简单粗暴地禁止大学生返乡就业,对有意向返乡就业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打击。二是在高校的宣传和解读中,要注重政策解读的阶段性,要从大一入校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政策学习和宣传,逐渐培养学生的返乡就业意识和荣誉感,使之在毕业之际能水到渠成地进行就业选择。
3.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以政府为主题,通过增加农村公共服务,对城乡间公共服务进行科学配置,从而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分配,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从滇西边境片区的现状来看,城乡公共服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也是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重要因素,其内容涉及社会保障体系、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医疗服务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
(二)构建良好的就业创业平台
1.构建信息化平台,打造“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联盟”,以政府为主,相关部门、单位、企业为辅,以“返乡联盟”为载体,实现返乡就业创业信息的互通互融,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通过平台推送,可为企业和返乡大学生定期推送项目对接会、产品推介会、技术联系会等信息;对返乡就业创业的典型学生,可在平台上进行展示宣传,加大典型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打通返乡就业学生与企业、行业之间的地理距离,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推动企业与大学生创业者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
2.构建资金平台,重视创业引导,拓宽资金渠道。要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多元就业,其重点是针对大学生的创业资金扶持。一是各级政府按照相关政策对返乡大学生予以创业资金的扶持外,还可加大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的支持,鼓励各级政府设立返乡创业扶持基金,以融资担保、股权投资、项目资助等方式对返乡创业项目进行扶持。二是鼓励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创业资金池的建设。社会资本的参与,有利于缓解政府资金压力,同时可以使社会闲散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还能促进创业项目的商业化运作,这就充分发挥和放大了资本的撬动作用,增强了创业项目的活力,提高创业项目的存活率。
3.构建返乡就业创业资源库平台。从培、运、管三个方面,支撑返乡就业学生的自主学习、创业就业教学需求、创业项目的运作和管理,全方位提升返乡学生的个体就业创业能力。从就业能力模型设计、就业创业能力课程和就业创业训练项目等方面,针对性地聚焦返乡就业创业培训领域,形成有体系、成规模的返乡就业创业微课资源,为大学生返乡就业提供实际指导和帮助。
(三)创新高校就业创业体系
高校应围绕国家确立的“更加充分就业、更高质量就业”的“双更”目标,正确认识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形势和特点,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办学之基、学校之责,是大学生就读大学的落脚点,也是事业的新起点,直接影响学校的地位和形象,也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学校应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1.学校增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帮助他们进行必要的心理调适,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关心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加大大学生就业创业宣传报道力度,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着眼社会需要,找准自己的社会角色,端正自己的择业态度,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确定好自己的社会位置,树立正确的自我实现观。以适应环境,规划自身职业生涯,鼓励大学生放下架子,走向基层。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激励、帮扶和关怀机制,通过在基层的实践锻炼强化技能、积累资本、体现价值。
2.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要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健全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实习实践等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要抓紧制定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学分转换、弹性学制、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具体政策措施。要根据学生创新创业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指导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要深化专业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建立适合区域内农村地区经济建设需要的专业,针对毕业生的职前培训来提高学生的实践、专业技能,缩小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
3.高校要加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返乡就业的思想教育和引导。高校应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作为就业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的重点,培养大学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具体措施包括:高校应针对大学生,实施专门的教育引导,建立为家乡脱贫、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通过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响应国家政策,顺应时代大潮;加大“三支一扶”的宣传力度,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滇西去、到基层去,经受锻炼,健康成长,为促进农村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是集地方政府、各地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等主体行为为一体的社会系统工程。虽然脱贫攻坚目标已顺利实现,但脱贫攻坚成果亟待巩固深化,持续关注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状况,促进大学生建设家乡,是促进滇西地区产业合理布局的重要依托,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