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的临床疗效

2022-01-15吴震宇张立岩

关键词:髓内胫骨螺钉

吴震宇,张立岩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11)

胫骨骨折为骨科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1],临床上常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但因为胫骨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如胫骨部位血液循环差,且软组织脆弱,患者在治疗后极易发生再次骨折,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的治疗难度较大[2-4].对比钢板内固定术,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稳定性更强,愈合时间短.本研究通过对胫骨骨折患者进行交锁髓钉内固定术治疗,探讨临床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8年9月—2020年9月于北华大学附属医院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70~80岁,平均(75.03±2.50)岁,打击伤、运动伤、高空坠落伤、交通意外伤、其他伤分别为7例、6例、8例、10例、9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71~79岁,平均(74.36±2.47)岁,打击伤、运动伤、高空坠落伤、交通意外伤、其他伤分别为8例、8例、7例、13例、4例,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研究;均是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性别不限;年龄70~80岁;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经CT或X线检查确诊.

排除标准:糖尿病;参与其他研究;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心脏功能异常;认知障碍;存在沟通障碍.

1.2 方 法

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术前利用CR测量髓腔大小及侧胫骨长度,并选取适合的交锁髓内钉.患者取仰卧位,屈膝90°以上,常规碘伏消毒,实施联合麻醉,确认麻醉效果后,使用气囊止血带用于全程止血.在患肢小腿前侧进行牵引复位,切口入路选择膝关节髌下正中,逐层切开皮肤,皮下至骨膜,暴露骨折区域胫骨,纵向劈开髌韧带,同时确保进钉点位于髓腔的轴线上;闭合复位骨折端后经C臂机透视且明确骨折位置同定位系统连接,在远端置入交锁髓内钉,加压骨折端,消除骨折端间隙;如骨折未发生旋转畸形,则在近端置入交锁髓内钉;髓内钉封帽后进行冲洗、缝合、包扎.完成操作后活动患肢,明确骨折断端无异常后应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并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无异常情况后逐层缝合,完成手术.

对照组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切口位置为前外侧的长弧形处,清理骨折断端的软组织和血块,清理干净后对骨折处进行复位,在胫骨外侧利用钢板螺钉固定.

1.3 观察指标

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治疗效果:显效(关节功能完全正常且正常行走,没有其他不适症状)、有效(走路形态基本正常,但是关节活动受限)、无效(关节功能明显受限且跛脚).

并发症:深部感染、内固定断裂、皮肤坏死以及内固定松动.

生活质量:应用简易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F-36)[5]评价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共有5个维度,各维度最高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治疗后的患者生活质量越好;利用症状积分(keds HC)评价患者的关节功能、肿胀、疼痛症状,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手术指标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指标Tab.1 Surgical indicators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效果Tab.2 Treatment effect

2.3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2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Tab.3 Complications

2.4 生活质量

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生活质量评分Tab.4 Quality scores of life

2.5 症状积分

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症状积分Tab.5 Symptom score

3 讨 论

胫骨是机体中重要的负重骨之一,胫骨具有复杂的结构特性,胫骨骨折术后易再次出现骨折,在各个年龄段均会发生,治疗难度大[6-7].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常采取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但此种治疗方式使胫骨再次出现骨折的风险加大[8].分析其原因:胫骨骨折后,髓腔内血液流动性受到破坏,对骨折的恢复存在一定的影响;钢板同骨弹性有较大的差距,钢板位置的骨骼易发生萎缩,从而导致内固定断裂或松动.而交锁髓内钉利用中心固定的方式,可有效促进骨组织间融合,缩短手术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9].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症状积分、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效果确切,并且能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既往临床工作中针对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常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虽然固定效果较好,但也存在明显弊端.首先,传统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手术切口较长,患者受到的手术创伤比较大,尤其是一些骨折情况比较复杂的患者,不仅切口较大而且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也相对较大,不利于后期恢复.其次,传统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对周边软组织以及骨折断端造成的破坏较大,术后软组织受损情况相对比较严重,而且骨骼血供差,不利于骨折恢复.

交锁髓内钉的优势:1)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存在固定牢固、血供情况好、手术创口小等特点,可明显缩短术后骨折恢复时间;2)中心固定是交锁髓内钉治疗方式特有的固定措施,内髓所承受的应力显著减少,同时便于融合骨组织[10];3)髓内钉置入的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可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同时术后骨膜不需要切开,可以很好地保护骨膜血供;4)扩髓的过程中可将髓腔内的松骨以及坏死的骨质清除掉,有促进植骨生长的作用;5)交锁髓内钉固定方式可达到权重负荷,稳定性更强,使患者卧床的时间显著缩短,同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恢复受损关节的功能;6)针对术后骨折处不愈合或者长时间愈合效果不好的患者,可拔出髓内钉,从而使固定模式改变,进而使骨折端更加紧密接触,加快骨折愈合[11-12].所以,对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关节肿胀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程度,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使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25.00%,进一步说明交锁髓内钉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总之,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术后再骨折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创伤小的特点,能够保护骨折断端血运,便于复位,且软组织损伤小,便于骨折愈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髓内胫骨螺钉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胫骨平台骨折并发肺脂肪栓塞综合征一例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一种螺钉自动供给与攻入装置设计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