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时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执教策略

2022-01-15王清梅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运动队教练员队员

王清梅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与队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以“高校+疫情+体育,疫情+教练员,疫情+体育训练”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阅相关资料100余篇、权威报纸报道50余篇;通过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网易体育、新浪体育、搜狐体育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相关素材。

1.2.2 访谈法

采取线上视频的形式对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体育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进行访谈,了解疫情时期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开展情况,并就疫情时期训练计划与大纲的制定、运动队科学管理方法、教练员与队员之间有效沟通交流、教练员的语言艺术、线上教学注意事项、训练中常见问题与对策等问题与受访者进行探讨。

2 研究背景及现状

2.1 疫情时期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应对情况

2019年底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成为迄今为止传播最广、影响最深、受关注最多的公共卫生事件[1]。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球的经济、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是对我国实行健康中国战略的严峻考验,其中对于教育的冲击尤为明显,也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健康和生命的意义。面对严峻的疫情,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上下齐心、共克时艰,从武汉封城到小区封闭再到居家隔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在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无以比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并且在抗争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实现了经济、教育和文化的共同发展,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及时推行了线上教学方式。线上教学的适时推出解决了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之间的矛盾,是国家和人民应对疫情完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大政方针的集体智慧的应用。在体育锻炼方面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教育手册》中,倡议疫情传播期间以个人居家锻炼为主,每周至少运动3次,累计运动时间在150分钟以上[2]。

2.2 疫情时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措施

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开展训练常用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借助网络视频会议平台,线上统一集中练习,教练员进行实时指导;二是因地制宜的根据队员各自家中可利用的训练器材,制定符合队员自身特点的个性化训练计划,通过视频发布,队员自行进行训练并记载训练情况;三是进行线下“小范围、少人数、无对抗”的团队练习;四是由教练员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技战术训练方法和练习视频,发送给队员做参考,辅助他们进行线下训练。

2.3 疫情时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3.1 训练场地

由于体育训练的专项特点,对于训练场地、器械、设施的要求较高,必须具备一定的空间才能保障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模拟比赛。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期,队员只能居家隔离,没有室外足够的场地空间、缺少专业训练器械与设施,这势必会带来训练难度增加。

2.3.2 训练积极性

体育训练是一种“向上、积极、勇争第一”的活动,队员在训练中要不断突破自身心理、生理的极限,不断追求竞技能力的提升,这时刻与训练积极性相联系。但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队员基本上都是各自练习各自的项目与动作,相互之间没有交流、沟通与监督,在训练中势必会造成队员兴奋性下降、积极性不高、有数量没质量或二者都打折扣。

2.3.3 训练效果

受“训练场地限制、训练环境单一、训练器械与设施缺乏、训练氛围单调”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势必会导致训练质量下降甚至训练效果不达标。

2.3.4 心里调节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由于“训练项目受限、训练方法手段单一”等原因,队员在家中进行的训练多为“常规自重训练”,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队员在训练时产生的生理、心理需求,再加上其他学科繁重的“网课”学习任务以及琐碎的家务事,会造成队员训练的专注度与积极性不断下降,进而导致训练热情减弱并出现训练情感倦怠等状况,而在训练中长期带有过多的负性情绪会增加队员身体、心理的疲惫感[4],此时的教练员应及时对队员进行心理干预,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

3 策略分析

3.1 积极运用线上教学方式

“线上教学”是疫情暴发以来各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体育教学也相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在线上开展。由于体育科目的项目特点,线上教学受到场地的局限性制约不可避免会影响训练效果,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应致力于指导并督促队员加强自我训练。

图1 疫情时期高校教练员执教策略

3.2 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队员来说,疫情时期没有集中训练的场所,这就要求教练员要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根据项目的特点来设计可行的训练内容,在线上教授训练方法、明确训练内容、制定训练计划,采用“线上布置学习、线下自行练习并上交视频作业”的形式督促运动员进行训练。

3.3 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人训练计划

教练员要根据高水平运动队所有队员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使每一名队员都能够通过训练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同时要定期关注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并及时调整训练内容。作为教练员,在疫情时期要制定适合队员特点的、可操作性强的训练大纲,在大纲和进度里充实每堂训练课的内容并不断修正完善。

3.4 建立“日、周、月”报告制度

疫情时期由于教练员和队员不能够随时沟通交流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如何监督队员的训练效果是一个难题。针对这种情况,教练员要建立相关制度。“日报告”有助于教练员及时了解队员每天训练任务的完成情况;“周报告”有助于教练员掌握队员经过一周训练后所达到的状态;“月报告”有助于教练员判定队员经过月度训练后是否完成了训练目标、实现了预期训练效果,为制定下一阶段的训练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3.5 加强与队员沟通

教练员与队员的沟通交流伴随着执教过程的始终,良好的沟通交流便于教练员及时了解队员的状态、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教练员要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与队员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更要注重与队员的交流互动,积极打造“团结一致、拼搏向上、共同进步”的良好训练氛围。

3.5.1 真正走进队员的心里

采取线上形式及时了解队员情况。高校对高水平运动队队员的学业要求与其他学生是一样的,队员是在完成正常学业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专项性的训练。教练员要及时了解队员的学业情况,不能只关心训练和比赛,因为队员一旦在学业上达不到要求,势必造成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安心训练。及时向队员所在院系了解他们的平时表现、学习情况,并和队员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做到真正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考虑,督促他们不但要发挥体育特长更要把学业完成好,这样才能使队员对教练员真正的信服,从而发自内心的刻苦训练、追求卓越,进而提升训练质量。

3.5.2 做好“核心骨干队员”的沟通交流工作

每个队伍中都会有若干个“核心骨干队员”,特别是“队长”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队长是队员和教练员之间的纽带,发挥好队长的作用对鼓舞队员斗志、激励队员积极训练和及时沟通比赛过程中的信息非常有帮助,队长与核心骨干队员的建议值得教练员仔细研究和考虑[5]。要随时关注核心骨干队员的训练状态和比赛表现,训练中要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他们的作用发挥出来了训练效果也就能提高了,要鼓励核心骨干队员在训练场上积极发言,发现有队员动作不规范、不到位的情况要主动指出并配合教练员及时予以矫正,训练结束后要让他们多谈谈训练的不足和课后注意事项等,这样能够起到团结、凝聚队伍的作用。

3.5.3 做好“问题队员”的沟通交流工作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6]。同理,“问题队员”是指高水平运动队中的具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和技术水平,但对自己要求不高、心智欠成熟、时常出现负面状况(如:迟到、早退、旷训、训练时精力不集中、学业水平偏差)的个别队员。教练员对这样的队员要采取适宜的方式方法进行引导、督促、矫正,提高其训练质量。若对“问题队员”处理不好(如:简单开除出队、不闻不问放任发展),势必造成队伍的人员损失、士气萎靡、训练质量下降。教练员可以采用“恩威兼顾、赏罚分明、课下谈心谈话”的个性化策略来逐渐转变这些“问题队员”,使其朝着积极、阳光、奋进的方向发展。

3.5.4 当好队员的“辅导员”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从工作方法的角度深刻认识辅导员的‘导’”,这个“导”首先就是思想的引导。要做好思想引导,必须先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疫情防控时期,辅导员要随时关注舆情变化,在观察、识别、掌握学生反馈的基础上落实思想引领[7]。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学生有什么问题都愿意和辅导员交流。教练员要像学生辅导员关爱自己的学生一样关爱自己的队员,对他们的生活、学习等方面予以全方位关注,让队员愿意与教练员交流,使队员感受到教练员与辅导员一样想看到他们的成功与进步并愿意为帮助他们实现梦想与人生价值贡献力量,教练员与队员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的师生关系是最有益、最成功的团队氛围。

3.5.5 当好队伍的“宣传员”

对训练和比赛中表现突出的队员或场次要及时协调学校宣传部门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发布相关报道(校园官网发布、微信公众号推送、悬挂布标、校报刊载等),通过这些新闻传播方式在广大师生中树立先进典型,给其他队员和想加入高水平运动队的同学树立榜样,让他们有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用正能量感召并激励大家奋发图强、刻苦训练、取得优异成绩为校争光。

3.5.6 成为队员的“推销员”

高校教练员所培养的队员都要面对训练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队员大部分是从大一年级进行选拔与培养,大二年级逐渐成熟,到大三、大四年级才能成为球队的主力并参加正式比赛。而到了大四年级队员就要面对就业压力,如何协调好就业与训练、比赛的平衡就摆在了每名队员面前,教练员此时要充当好队员的“推销员”,积极向所在高校的就业工作管理部门推荐自己的队员,并挖掘各方面的渠道、发动各方面的力量为队员提供就业信息与就业机会,尽可能地为队员就业谋出路、解决后顾之忧,从而使队员能够较为安心的投入训练与比赛中,形成这样的“传统”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向往加入运动队中来。

3.6 重视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语言艺术

3.6.1 注意训练场上的语言艺术

在线上与线下训练课中均要做到语言表达简练明确、语调清晰洪亮。在队员出现疲劳状态时应多加鼓励、用语言激励,如“相信自己,再来一次;没关系,加油;没问题,有进步”等,用语言激发并提高队员的兴奋度。队员在训练中出现精力不集中的情况时要及时提醒纠正,队员出现动作不到位、错误动作、跑位错误等情况时也要用合适的方式来提醒纠正,杜绝用语言讽刺或是进行过分严厉的批评,要让队员从内心认同教练员的提醒及提示,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3.6.2 训练中要多使用鼓励词语

心态在训练中的作用很重要,训练要“严中有度,适时激励”,要及时发现队员的点滴进步并给予及时的肯定,让队员增强信心,让他们体会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在技术和能力上都有所提高,使他们树立“想进步、能进步”的信心,进而实现从被动参与训练到主动参与训练的转变。

3.7 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3.7.1 要善于发现挖掘资质好有潜力的队员

高校教练员要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中的“体育人才”,平时应多走向操场、多观看学生比赛、多与学生交流。对那些具备一定参赛能力但对自己缺乏信心的学生,教练员应主动与他们谈心谈话,积极做工作拉近与他们的距离,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特长参加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并给予技术指导与参加试训的机会,让这些资质好有潜力的学生经过选拔后尽快融入专业训练中,不断壮大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人才储备力量。

3.7.2 赛前要把准备工作提醒到位

高校教练员大部分承担着教练和领队的双重角色,这要求教练员在比赛前要尽可能地考虑周全,包括“交通、饮食、医务、摄像、技术统计、啦啦队”等各方面都会涉及。“安全注意事项、集合时间、赛场纪律”等要对每一名队员提醒到位,并且要协调沟通学校的相关部门全力保障好比赛的各个方面,使每个点位都能按部就班的运行,进而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3.7.3 做好队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高校教练员应对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的队员给予更多关怀,针对一些体育特长生在学业上表现不佳的情况,教练员应向他们传播“文体为舟,承载德智”的思想,时刻提醒他们要追求“文武兼备”,并适时与其所在系的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沟通,共同督促并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教练员要积极主动与队员沟通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使每一名队员都感受到教练员和团队的温暖,这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队内互助氛围。

3.8 赛场指挥要注意方式与方法

高校教练员的教学对象是集“学业、训练、比赛”多重压力于一身的普通大学生,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体系锻炼,在比赛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并且由于缺少比赛经验而导致出现在场上紧张、无所适从的情况。教练员一定要注意表达方式,要用恰当的方式与方法进行教育指导,不能一味地训斥,要及时说明应该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必要时亲自进行动作示范,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现场解决,这样才能使队员将知识要点与动作要领铭记于心。

3.9 做好各项总结工作

3.9.1 做好每次训练后小结

每次训练结束后要做好小结,对重点问题做出针对性的提醒,对表现突出的队员进行表扬,对训练不认真的队员进行适当的批评。普通高校的训练课,队员的课程安排大部分不是每天都有训练,因此要让队员明白进行课后训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给队员明确课后应该完成的自我训练目标,要让队员明白在训练课上是教会大家训练方法和团队配合,课下每一名队员要利用好课余时间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坚持每天完成,明确标准如“投中100个三分球、投中200个二分球、勾手100次”等。

3.9.2 做好比赛后总结

每次比赛后都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提前设计梳理好比赛的优点与不足,和全体队员一起分析交流自身的情况,让每名队员都发表自己的观点,求同存异。规定每名队员都要发言,提前给队员布置下去,队员在准备发言的过程中也是对整个比赛的梳理和回放,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让大家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也能让每名队员根据自己在赛后的总结回忆中查找不足,对在以后训练中应着重提高的能力加以明确。

4 结语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暗涛涌动,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高校教练员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保障疫情防控和“停课不停训”相结合,要与队员保持顺畅的沟通和交流,采用合适的方式来调动队员的训练热情,进而达到训练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当好“指导员”,科学的制定训练计划;当好“推销员”,积极地为队员前途进行谋划;当好“大家长”,从衣食住行及个人成长进步方面加强沟通和交流,用沟通和交流打通教练员和运动员之间的壁垒;当好“良师益友”,做队员的朋友,和队员建立起真挚的友情。做好以上几个方面是实现队员的心智、技术、体能及战术能力全方面进步的必由之路,也将更有助于打造团结、向上、进取、奋进、有战斗力的团队。

猜你喜欢

运动队教练员队员
四川省民办高校运动队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研究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合理确定文化课成绩最低要求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过招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