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发展中的“拿来主义”
——陶笛移植曲目现象探析
2022-01-15陈晓菡
陈晓菡
(高淳区文化馆 江苏 南京 211300)
回溯乐器的发展脉络,可见各阶段出现的文化碰撞融合为乐器发展融入了新元素,此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移植曲目。所谓的“移植曲目”,“指的是将已经创作成形的某作品借助于一定手段,使之适宜于采用另一乐器加以演奏。”移植是一种乐器不断向兄弟姐妹乐器学习的过程,亦是一个不断吸收、内化并逐渐形成自身体系的过程。“移植曲目基本确保了作品同原型的一致性”,对原作品来说,移植有可能使作品原型更丰富,呈现出不同的乐器版本,许多名曲如《野蜂飞舞》《赛马》等作品都流传着大量不同乐器的版本。
陶笛,作为自有记载以来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近年涌现了大量移植作品。中西文化的兼容并蓄给陶笛在历史的厚重之上注入了活力。而当一种乐器的移植曲目大量涌现时,其背后的问题也值得我们研究。
一、陶笛移植曲目现状
表:陶笛部分移植曲目一览
由于笔者的局限,此表难免疏遗,但仍可从中看出陶笛移植曲目呈现的以下特点:
(一)移植曲目数量多
其中流行甚广的有三十余首,大部分移植曲目完全按原谱演奏,部分会根据陶笛的音域音色进行调整或适度改编。
(二)移植乐器种类广
陶笛移植曲目涉及乐器种类繁多,笔者将其分为吹管类乐器和非吹管类乐器。吹管类曲目移植,指竹笛、埙、葫芦丝等吹管乐器作品移植,如竹笛的《扬鞭催马运粮忙》《牧民新歌》,埙的《湖乡春晓》,葫芦丝的《灞柳情》《孤独的黑骏马》等等。许多陶笛演奏家有竹笛、唢呐等管乐的专业基础,因此将熟悉的作品移植至陶笛上时尤为顺理成章,成功的二度创作也让移植获得了崭新的舞台效果。例如周子雷移植的《阿里山,你可听见我的笛声》,经陶笛演绎后在情感表现上更为含蓄动人,已成为陶笛必修曲目之一,管子曲《江河水》用陶笛表现后也是如泣如诉,悲戚的情感表达较原先有过之无不及。林烨移植的原口笛作品《苗岭的早晨》堪称一绝,几乎刷新了人们对陶笛和此曲的原有认知,将陶笛的仿声拟声提高至新的境界。非吹管类曲目移植的数量也相当可观,尤以拉弦乐曲目移植为多。除了展现出陶笛擅长表达抒情旋律的优点外,也拓展了其他表现力。如移植曲《赛马》,发掘了陶笛模仿马嘶音效的技法;移植曲《夜深沉》与京胡的高亢激昂相比则是另一种荡气回肠。弹拨乐曲目移植,有林烨移植的柳琴作品《欢腾的天山》,用快速吐音再现了弹拨乐的颗粒感。这些移植作品挖掘了陶笛的潜力,证明其在韵味和情感上可以很好地表现中国文化韵味,而表现的关键在于二度创作者的理解与演奏水平。
近年移植炫技作品的热潮也影响到了陶笛界,例如移植小提琴曲目《野蜂飞舞》《流浪者之歌》《帕格尼尼第24首随想曲》《卡门主题幻想曲》《查尔达斯》《霍拉舞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这些作品不仅锻炼了演奏者的手指机能、气息控制,也证明了陶笛拥有可驾驭的宽广音域,以及无限制的转调处理和较便捷的半音指法,其中许多陶笛移植版本都很有特色。
(三)移植作品涌现快
近几年,陶笛几乎走过了传统民族乐器需要几十年才能走完的移植历程。如竹笛、二胡等乐器,其移植曲目发展历程较为漫长,且和新中国文艺繁荣密不可分。在百废待兴的阶段,大多数演奏员的技巧尚未达到移植炫技作品的程度,往往先移植演奏的是当地的民歌戏曲曲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才有了一定的曲目量,形成较完备的曲库,也有了移植高难度作品的基础和经验。而陶笛移植作品之所以在几年内跨越了其他乐器最初的发展阶段,一是因为有一批已成熟的中国民乐作品可以被移植;二是因为一些已被移植的国外高难度技巧名作也可直接搬来演奏。
二、陶笛移植曲目对乐器发展的影响
(一)既发掘其优势,亦弱化其特点
陶笛移植曲目体现的陶笛的特色与优势,有以下三点:
1.音域宽广
三管陶笛常规音域可达二十一度,加上超吹可超过三个八度,能驾驭绝大部分旋律。这点可媲美大部分弦乐管乐器,对比葫芦丝、巴乌等乐器也更具优势。
2.音色包容可塑性强
不同音区各具特色,高音透亮如哨、中音柔和如箫、低音沧桑如埙。高音仿鸟叫惟妙惟肖最有特色,中音旋律抒发空灵优美,低音擅长表达历史的厚重。
3.完整的半音体系
虽然目前陶笛作品中还多见CFG 等常见调,但陶笛的形制决定了其可以演奏完整半音阶,理论上可无限制转调,这就给予了创作很大空间,相比许多中国传统管乐器,调性表达可更为自由。
一种乐器可移植如此多乐器种类的曲目毫无违和,甚至有些别具特色,丝毫不逊原作,也证明了此件乐器表现力之广,但也有部分移植作品由于不是为陶笛量身定做的,并不能完全展示其优势。
(二)既充实演奏曲库,亦反映原创缺乏
大众印象中,陶笛作品短轻小的多,长大难的少。流行的陶笛作品多为轻音乐、新世纪或改编歌曲的小品,轻松、愉悦。到了中高级,虽现有《弗拉门戈随想曲》《战马出征》等较高难度的曲目,但相比其他乐器,仍缺乏一定量的兼具技术难度、创新程度、深刻情感、复杂结构与可听性的大型作品,且几乎没有协奏曲。有些演奏者吹了几年,甚至可能到无曲可练的尴尬境地。这和陶笛的普及现状有关,由于入门简单,所以爱好者中有大量中老年和业余人群,往往仅吹奏熟悉简单的小曲,最终形成了陶笛演奏者基数大,辐射面广,但缺乏深度、精度、高度的现象。这有助于普及,但从宏观上看,对于乐器往纵深发展并无裨益。没有足够的作品演奏,乐器的寿命和功能就堪忧,于是演奏者自己动手将一些其他乐器的曲目移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原创作品的不足,也侧面反映出陶笛原创曲目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现状。
随着乐器的完善与演奏技术的进步,陶笛的表现力仍有挖掘空间。目前,新作品几乎都为演奏家创作,这既是优点也是局限。大部分乐器法书籍并没有把陶笛作为主流乐器添加其中,常将其作为边缘小乐器,专业作曲家对此也了解甚少。要改变这种现象,除了陶笛界自身努力外,也应呼吁更多专业作曲家介入,为创新、拓展陶笛表现力做进一步尝试。
(三)既提升演奏技术,亦丰富演奏技法
1.通过移植作品,提升演奏技术
中国作品中的《夜深沉》《打虎上山》,以及西方小提琴炫技作品的移植不仅增强了演奏者对音准、节奏、调式调性的把控力,也提高了快速双吐、换管、经过音、高中低音区衔接等各项硬性技术指标,同时为日后创作更高难度的作品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可能出现的陶笛现代作品提供了思路可能。
2.通过移植作品,丰富陶笛演奏
通过移植借鉴中国民族器乐长期形成的地域风格与特色手法丰富陶笛演奏。虽然快速演奏技巧尤为重要,但风格的准确表达也不可或缺。作为吹管乐中的一种,陶笛与其他同族吹管类乐器有某种程度上的技法相通。如竹笛中南方的“颤、叠、赠、打”,北方的“滑、剁、花、抹”均可以和陶笛无缝对接,而其他乐器成熟的南北地域流派常用的润腔手法如长音的揉音、颤音的气息处理等,这些民族韵味的表达技法都可以“拿来我用”,通过借鉴吸收、模仿内化,从曲目移植到技法移植,用作品展现技法,用技法丰富演奏,最终探索形成一套有中国特色的陶笛技法体系,也为不同地域特色的陶笛风格细化开发奠定基础。
(四)既规范教学系统,亦完善教材建设
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是专业性的体现。移植并不仅限于曲目移植,鉴于其他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完备的教材体系,积累了大量系统的练习曲,如管乐、弦乐的长音、音阶、琶音、半音等练习曲目也可移植。目前,陶笛的训练教材仍比较零散,已有的包括借鉴的二胡、竹笛的活指练习、五声音阶练习和少量新创作练习曲。如果能根据陶笛改编移植其他乐器的训练教材,加上针对陶笛自身特点创作的指法、换管、气息、音色训练,不断充实,最终有望形成属于陶笛的一套科学规范的教学体系。
三、尾声与展望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新时代下,我们要适度地“拿来”,聪明地“拿来”,通过“拿来”焕发新的生命力。有些情况下移植只是手段而非目的,通过移植曲目,拓展了陶笛的表现力,通过丰富借鉴,促进了陶笛艺术的发展。而原创对乐器的发展更是一种原动力。纵观历史,演奏的发展与新作品的涌现是同频共振的,一定难度和创新度的作品会激发演奏水平的提升与乐器的改良,而丰富成熟的原创曲库是一种乐器成熟的标志。除了激发陶笛演奏家创作作品外,也可以尝试让更多的专业作曲家加入其中,拓展曲目的类型、长度、深度,打破调式调性限制,为陶笛的表现力拓展开辟新路。
当今,时代不断蜕变,传统与现代错综辉映,要求我们不断汲取百家百器之长。在进一步丰富移植作品的同时,我们也呼吁更多优秀的陶笛原创作品,为早日形成丰富的原创陶笛曲库而努力,等有更多的重量级,能充分展示陶笛魅力的作品活跃在舞台上时,中国陶笛也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