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期营养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2022-01-14杨娟红

甘肃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膳食体质

杨娟红

(定西市人民医院,甘肃 定西 743000)

妊娠期营养复杂而又特殊,对孕妇来说,孕期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妊娠结局、新生儿健康状况[1]。孕期营养合理、科学、充分,能使孕妇、胎儿获益,帮助孕妇更好适应妊娠期间的生理变化,满足胎儿生长发育所需[2]。调查显示,国内孕妇普遍存在营养问题,且多数孕妇缺乏正确的孕期营养知识[3]。因此,强化孕期营养监测,在正确评价营养状况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孕期营养干预,或能解决孕妇面临的营养问题。基于此,本研究选择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期间在医院进行定期接受产检的205例孕妇进行孕期营养干预(研究组)与同期205 例孕妇不进行孕期营养干预(对照组),进行营养干预效果对比试验,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按照自愿原则,选择2019 年1 月—2019 年1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定期接受产检的205 例孕妇进行孕期营养干预(研究组),选择同期205 例孕妇不进行孕期营养干预(对照组)。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宫内孕单胎;②建卡孕周12~13周,且初次产检数据完整;③年龄≥18 岁;④能规律到院接受产检,孕周28 周前,每4 周产检1 次,孕周28 周,每2 周产检1 次。

排除标准:①有烟、酒、吸毒等不良嗜好;②有流产史;③(孕前)患有胃肠道功能障碍;④重要脏器(肝、肾等)功能不全,或患有肿瘤;⑤患有精神疾患,或患有生殖内分泌疾病。

1.3 方法

孕期营养干预。成立孕期营养干预小组,研究实施前统一进行营养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均通过考核。科普孕期营养知识,科普形式有发放《孕期营养知识手册》、定期举办孕妇课堂等。调查孕妇膳食营养摄取情况,调查方法主要有24h 膳食询问法、膳食频率问卷法,同时发放《食物成分表》,要求孕妇如实记录自己一日三餐营养摄取情况,每月上报给医院。孕期营养干预小组成员将孕妇上报的营养摄取情况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孕期每日膳食指南一一对比,结合每位孕妇营养状况、饮食习惯、孕期阶段等,制定详细、专业的营养干预方案,要求细化到每日每餐进食食物种类、数量,营养干预方案原则:①清淡、全面、均衡膳食;②每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食谱分配,55%~60%、20%~25%、15%~20%;③分配好每日每餐热量摄取,6 餐/d,每餐热量分配依次为20%、5%、30%、10%、30%、5%;④结合孕前体质指数、孕期阶段等调节每日摄入总能量,至少1800kcal;⑤根据孕期阶段调整每日牛奶量,孕早期、中晚期推荐牛奶量分别为250mL/d、500mL/d;⑥怀孕24 周时,视情况合理补充钙剂、维生素。孕期营养干预周期:自怀孕建档起,持续到分娩。

1.4 观察指标

(1)膳食营养调查结果比较。调查两组谷类、蔬菜、水果、蛋类、肉类、奶类、豆类、油脂类等膳食营养摄取情况,进行组间比较。

(2)妊娠晚期两组血红蛋白、体重、体质指数比较。

(3)妊娠结局比较。统计两组妊娠期并发症(是否发生高血压、贫血、糖尿病)与分娩期并发症(是否发生剖宫产、难产、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3.0。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膳食营养调查结果比较

在谷类、蔬菜、水果、蛋类、肉类、奶类、豆类、油脂类等膳食营养摄取方面,研究组以上膳食营养摄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膳食营养调查结果比较 例(%)

2.2 妊娠晚期两组血红蛋白、体重、体质指数比较

孕前两组血红蛋白、体重、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两组血红蛋白均低于孕前(P<0.05),体重、体质指数均高于孕前(P<0.05),且妊娠晚期研究组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体重、体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妊娠晚期两组血红蛋白、体重、体质指数比较()

表2 妊娠晚期两组血红蛋白、体重、体质指数比较()

注:与同组孕前比较▼P<0.05。

2.3 妊娠结局比较

研究组高血压、贫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难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糖尿病发生率、产后出血率、产褥期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妊娠结局比较 例(%)

3 讨论

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均源自母体,因此,强化孕期营养干预非常重要,妊娠期间母体营养状况良好,才能有益于胎儿健康生长、发育[4]。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既往研究采用的孕期营养干预以说教形式为主,而本研究中的孕期营养干预与之不同,是在参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孕期每日膳食指南,结合每位孕妇不同妊娠阶段营养状况的客观评价结果、膳食喜好等实施的科学膳食营养干预,细化到每日每餐食物摄入种类、数量,同时根据妊娠阶段适时调整,是一个动态干预过程[5]。

受固有观念、生活习惯等影响,多数孕妇并不具备对孕期膳食营养的正确认知,饮食结构混乱的现象非常普遍,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机体营养失衡,对胎儿健康、母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6]。本研究中遵循均衡膳食原则、定期产检结果等,为每位孕妇提供针对性孕期膳食营养指导,比如,孕早期(1~12周)宜少食多餐,进食易消化、能增加食欲的食物,遵照医嘱补充叶酸;孕中期(13~27 周)宜膳食营养充足,进食谷类、蔬菜、水果等丰富多样的食物,充分补铁,严格限制食盐摄取;孕晚期(28~40 周)在保证各类膳食营养均衡、科学摄取的前提下,合理补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钙。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谷类、蔬菜、水果、蛋类、肉类、奶类、豆类、油脂类等膳食营养摄取方面,研究组的膳食营养摄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进行孕期营养干预,能帮助孕妇科学合理摄取膳食营养。

本研究进行孕期营养干预,干预周期从怀孕建档起,持续到分娩,在客观评价孕妇妊娠期间营养状况的前提下,结合其饮食习惯、饮食方面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科学调整,督促孕妇严格按照营养指导方案进行膳食,一方面能保证孕妇正常的营养需求;另一方面能保证体重、体质指数合理增加[7]。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晚期研究组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体重、体质指数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进行孕期营养干预,将显著性影响孕妇孕期血红蛋白、体重、体质指数等多项指标的变化。血红蛋白、体重、体质指数等均是衡量妊娠期间孕妇饮食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上述3 项指标增幅、减幅均与孕妇的饮食结构、膳食营养摄取情况密切相关。

孕期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妊娠结局,对孕妇来说,妊娠期间营养不良或者营养过剩,都会显著性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概率[8],比如,妊娠期间营养过剩,将导致母体肥胖,进而增加妊娠期并发症(是否发生高血压、贫血、糖尿病)发生的可能。本研究从怀孕建档起,即进行孕期营养干预,持续到分娩,帮助孕妇树立对孕期膳食营养的正确认知,同时与医院营养科医师一起制定详细、专业的营养干预方案,利用科学手段调整孕妇的饮食结构,提高母婴远期健康,以防出现营养不良或者营养过剩的情况,尽可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几率。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高血压、贫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难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糖尿病发生率、产后出血率、产褥期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进行孕期营养干预,能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期并发症。

综上所述,进行孕期营养干预,能显著性改善孕妇膳食营养摄取,保证血红蛋白、体重、体质指数等各项指标合理增减,在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期并发症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妇保工作中,可增加孕期膳食营养干预,以促进母婴健康。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膳食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秋天膳食九字诀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