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漂白粉对孔雀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2022-01-14张俊杰冯莉

水产养殖 2021年12期
关键词:漂白粉观赏鱼幼鱼

张俊杰,冯莉

(新疆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隶属鳉形目(Cyprinodontiformes),花鳉科(Poeciliidae),胎鳉属(Poecilia),属于小型热带观赏鱼,卵胎生,该鱼色彩丰富,性情温和,体质健壮,对水质适应能力强,容易繁殖,价格便宜,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杂食性,较耐低氧,可以与其他小型热带观赏鱼和平共处,成为观赏鱼市场长盛不衰的宠儿,深受广大观赏鱼爱好者的喜爱[1]。但孔雀鱼在养殖管理过程中也很容易发生疾病,需要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孔雀鱼作为一种观赏鱼,其疾病防治所用药物除了参考主要水产药物使用方法外,还要考虑这些药物对孔雀鱼的毒性。虽然已有关于青霉素、庆大霉素、二溴海因、三氯异氰尿酸、高锰酸钾、孔雀石绿、亚甲基蓝、溴氰菊酯、二氧化氯、甲醛、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诺氟沙星等药物对孔雀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报道[2-6],但还有很多常用渔药如漂白粉等对孔雀鱼急性毒性试验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漂白粉是水产养殖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含氯消毒剂,含有效氯30%左右,遇水后生成次氯酸,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可用于清塘、池水消毒和防治鱼病等,在鱼病防治中具有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效果好等特点[7-8]。但由于漂白粉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使用不当对人体和养殖对象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在使用时必须注意合适的浓度和操作方法。

现进行了漂白粉对孔雀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并计算出漂白粉对孔雀鱼幼鱼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旨在寻找漂白粉在孔雀鱼养殖过程中的安全用药范围,为观赏鱼养殖过程中鱼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促进观赏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物

试验所用漂白粉由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生产,有效氯含量为28%~32%。

1.2 试验孔雀鱼及环境

试验用孔雀鱼幼鱼,购自乌鲁木齐华凌鱼市场的种鱼繁殖出的幼鱼,挑选健康、无病、无外伤的孔雀鱼幼鱼,在水族箱中饲养10~15 d,已经完全适应实验室环境。饲养用水为曝气自来水,用充气泵充氧,水温 24~26 ℃,每天换水 1 次,投饵 2 次。试验用水为曝气1 d 的自来水,水温25 ℃,pH 值 7.0 左右。试验容器为2.5 L 塑料瓶。

1.3 试验方法

1.3.1 预备试验 根据漂白粉通常的水体消毒浓度,并结合漂白粉对其他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8-10],确定预试验的最低和最高浓度,然后采用常温静水试验法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进行24 h 预备试验。将试验药物先配成母液,后稀释成所需浓度。所设漂白粉预试验浓度分别为8 000,2 000,500,350,64,8,1 g/m3,找出 24 h 内幼鱼的病死率为 0~100%的浓度范围。

1.3.2 正式试验 根据预备试验结果确定试验浓度范围,按改良寇氏法(Karber)设计分组,药物试验共设6 个等对数间距梯度和一个空白对照组,每个梯度设3 个平行组(见表1)。试验在室内常温条件下进行,每个瓶子先加水,再加入药液,然后随机取5 尾鱼苗按低浓度到高浓度逐瓶放入。试验开始后,前8 h 连续观察并作详细记录,然后记录24,48,96 h 鱼苗存活情况。

表1 孔雀鱼幼鱼在不同浓度漂白粉溶液中的病死率、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

1.3.3 孔雀鱼死亡的判断 鱼中毒死亡的标准是鱼体色发白,身体蜷曲。

1.3.4 半数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的计算用改良karber 法求出 24、48、96 h 的半致死浓度[11],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m为最大剂量的对数值,i 为相邻剂量比值的对数;∑p 为各组病死率的总和(以小数表示),%;pm为最大剂量组的病死率,%;pn为最小剂量组的病死率,%。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SC:

2 结果与分析

2.1 漂白粉对孔雀鱼幼鱼的急性毒性预备试验结果及中毒症状

根据常温静水试验法从低浓度(1 g/m3)到高浓度(8 000 g/m3)进行的24 h 预备试验,得到漂白粉导致孔雀鱼幼鱼病死率为0~100%的浓度为8~64 g/m3。

试验过程中,发现孔雀鱼幼鱼在高浓度漂白粉溶液中的中毒表现主要是:鱼体失去平衡,出现侧游、旋转游动等现象,有的逐渐沉至水底,狂游乱窜,偶有稳定下来的,随即又呈失衡状态。慢慢地,中毒孔雀鱼幼鱼游动减慢,随着染毒时间延长,有几尾试验鱼浮到水面,出现强烈的急躁和狂游不安的状态直至死亡。低浓度组试验鱼出现中毒症状时间较晚且轻,仅出现短时乱窜、失衡现象,随后恢复正常活动。

2.2 漂白粉对孔雀鱼幼鱼的LD50 和SC

按改良寇氏法设计分组,共设计6 个等对数间距梯度药物浓度进行急性毒性正式试验,观察和记录孔雀鱼幼鱼24,48 和96 h 的死亡情况,试验结果如表1 所示。由表1 可知,漂白粉对孔雀鱼幼鱼的 24,48 和 96 h LD50均为 17.8 g/m3;SC 为5.34 g/m3。

3 讨论

3.1 漂白粉对孔雀鱼幼鱼的毒性

孔雀鱼幼鱼在放入试验所设不同浓度的漂白粉药液后,开始的时候鱼体应激反应都不明显,但过0.5 h 后,在高浓度组的孔雀鱼反应激烈,出现侧游、旋转游动等现象,有的逐渐沉至水底,狂游乱窜,偶有稳定下来的,随即又呈失衡状态,直至死亡。检查死鱼,可见体表和鳃部黏液多,鱼体色变浅。孔雀鱼幼鱼在漂白粉溶液中的中毒现象究竟是神经中毒还是体液中毒,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2 漂白粉对孔雀鱼幼鱼的SC 与生产使用

不同水产动物对水中漂白粉浓度耐受程度并不相同,如史氏鲟对漂白粉较为敏感,SC 仅为0.5 g/m3[9];而对背角无齿蚌的毒性很弱,SC 高达340.19 g/m3[10]。该试验结果表明,漂白粉对孔雀鱼幼 鱼 的 24,48,96 h LD50均 为 17.8 g/m3,SC 为5.34 g/m3。SC 高于漂白粉在生产中常用的泼洒消毒浓度(1.0~1.5 g/m3),但是低于其常用的浸浴消毒浓度(10~20 g/m3)[7]。所以漂白粉在孔雀鱼养殖生产和病害防治中应谨慎使用。

猜你喜欢

漂白粉观赏鱼幼鱼
漂白粉有效氯测定方法
海洋鱼养殖与旅游观赏的互联性——评《观赏鱼养殖技术》
河南省观赏鱼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南阳市镇平县开展技术服务
观赏鱼喂食须知
购买锦鲤幼鱼有诀窍
废漂白粉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购锦鲤幼鱼有诀窍
有些观赏鱼只能看不能摸
投喂频率对网箱养殖长吻鮠幼鱼生长的影响
化学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