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活课程”下小班散步活动中自主活动的开发与实施

2022-01-13顾梦婷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宝藏散步幼儿园

顾梦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源于生活,来自生活”,在散步活动中幼儿园中的自然环境给孩子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发现。“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它的内容比课本教材要丰富生动的多。园中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对孩子具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幼儿天生就喜欢去探索大自然、亲密大自然。在幼儿自主散步自由探索的过程中让幼儿感受、体验和发现隐藏在大树下、草丛中、泥土的“宝藏”。

一、挖掘幼儿生活课程中“偶然”的教育契机

幼儿园中的绿植环境是一个天然的“探索场”,能够为幼儿创设一个能够互动自然、探索自然的环境,让幼儿在内部需要和好奇愉悦的情緒下感受探索。让幼儿在相互互动学习、观察实践中激发对幼儿园环境的喜爱,同时挖掘创造出更多生活课程背景下衍生出的自主游戏。

孩子们在散步的时候总会对幼儿园的花花草草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摇树、摘叶子、捡木棍、挖石子……往往回到教室在孩子们的裤兜和手里都会发现许多他们捡下来的“脏东西”。他们在捡的过程中会运用多种感官、动作去探索这些拾来的“垃圾”。那这些“宝藏”都需要捡吗?怎么捡、在哪儿捡、放哪儿去、收集到哪儿、需要洗干净吗、怎么分类、能不能变成更有用的东西……这些都是幼儿在探索中生发的问题。为此我们以幼儿生活课程中的散步环节为切入点,以幼儿园内的花草灌木为自然资源,以让幼儿自主生发、自主探究、自主实践为桥梁,积极挖掘引导,优化幼儿散步一日活动的环节。

二、探究幼儿生活课程中“有趣”的寻“宝”之旅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科学领域的活动强调幼儿的实践性、互动性、探究性,让幼儿喜欢接触自然环境,能够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在仔细观察中运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物体,认识常见的动植物感知发现物体材料的软硬光滑等特性。同时各领域之间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幼儿在接触自然环境的过程中能够观察花草树木等自然、有趣、美的事物,他们能够生发出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1、“我要拾趣”——散步时的“宝藏”我要捡

在生活课程下的散步活动中幼儿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自由探索,喜爱摆弄花草,扣挖泥石都是幼儿最本真的自然表现,只有在亲自动手探索中才能够感受事物的不同。闻一闻、摸一摸、踩一踩、收集起来……这些都是他们自由生发出的探索方式。

但是正是因为如此自然的探索观察也让散步的过程中有许多难题出现。孩子们喜欢在散步的时候徒手进行挖掘、捡拾、投扔等行为,将他们发现到的“宝贝”藏在手心里,藏在口袋里带到班级里;同时孩子们在散步的过程中会自主提出要求,在某一处的地方进行停留玩耍,大部分时间会花在同一个区域,而散步的内容也大致相同,摇一摇树,摘一摘果子。

2、“为何拾趣”——散步时的环境我要探

教师以“散步”为活动主线,以拾“宝藏”为活动支线和孩子们一同探索出了一个“拾来拾趣”的活动路线:泥土里的宝藏——宝藏怎么捡在哪儿捡——宝藏如何装——宝藏要不要洗澡呢——宝藏大变身,同时衍生出关键活动,制定活动内容目标,以“玩”的方式融入散步环节。

三、放手放心大胆让幼儿做散步游戏的主人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有兴趣的材料是学习最好的刺激。”在拾来拾趣的活动体验中幼儿全身心的投入不仅仅因为环境自然,还因材料自然、引导自然。教师主张幼儿以亲手触摸、亲自收集,用小木棍、小石子掘泥土,以自然材料引自然材料,在花圃草地中发现的“宝藏”均可以作为继续探索的“武器”,不设限的探索让幼儿能有更多选择。

1、“拾来拾趣”——散步后的“游戏”我创造

在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亲手实践探索是最直接感受自然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幼儿天性。从“带领孩子散步”到“孩子带领我散步”,以散步之名逛逛我的校园,更多更深的了解自己的幼儿园。幼儿在自己动手中有思考、有实践:有的幼儿用丝瓜藤缠绕在木棍上制作成木棍笔;有的用洗晒之后的小石子装饰美术作品;有的用透明薄片制作夹层粘贴落叶制作天然的落叶便签条;还有的利用树叶、树枝、木棍粘贴出立体的松树林。

在感受自然美艺术美的同时生发出“自然游戏”,利用细长的树枝创造出新游戏“挑树枝”,利用大小不一的石子进行桌面“投子”游戏……多么丰富有创意的游戏都是幼儿在一次次与材料的互动中生发而出的,幼儿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浓厚兴趣,还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生活资源中的幼儿园自然资源对幼儿来说隐含着不可估量的教育与发展价值。把自然投放在教室区域中,从功能上看可以让幼儿在探索,搓、洗、收集、分类、创造中进行游戏的生发与思考,其次能够让幼儿更深一步的感受“自然宝藏”的有趣。隐藏在花草泥土之间的“宝藏”结合户外开放的游戏环境和自由探索的游戏精神让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共同探索思考,解决问题。

2、“拾来拾趣”——散步后的“感受”我分享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它指的是把生活本身当作一种教育来进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教给我们知识。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美好情感,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四、多方面鼓励,积极评价,让每一和孩子都有成功体验

幼儿在自主探索散步“宝藏”的过程中幼儿的经验、动手能力、兴趣、发现点和发展水平表现出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分层指导,注重幼儿个体感受,使人人获得快乐体验。

教师需要在日常的过程中挖掘幼儿的兴趣点。可以针对季节的不同、园所自然环境场域的不同、提供材料的不同让幼儿去真实感受,亲身体验。在探索的同时也加入家园联动,邀请爸爸妈妈也加入进“我的小家散步计划”中去。在探秘的同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不同季节不同自然植物的秘密,带领幼儿共同探秘,让孩子们在积极实践的同时受到更有意义的“点播”。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让儿童教儿童,不仅被教者得益,教者在巩固自己所学技能的同时也获得了发展才能的机会。”

在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自主成长的过程中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有敏锐的觉察性,结合教育实践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关注幼儿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同时提供幼儿自由探索的时间空间,提供丰富材料让幼儿更有创造性更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瑶.浅谈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原理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6)

[2]陶行知平民教育理论.

猜你喜欢

宝藏散步幼儿园
真正的宝藏
什么?海底宝藏
宝藏
散步的收获
散步
爱“上”幼儿园
散步畅想
一起去散步吧
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