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探析

2022-01-13王敬妍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应用探析幼儿教育传统文化

王敬妍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在发展进程中诞生的产物,其在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具有重大的意义。而幼儿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迅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重要时期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还对弘扬和传统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现实的意义。当今信息全球化,各种外国文化入侵,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从而幼儿教育开始,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幼儿教育当中,让幼儿初步形成基本的道德意识,促进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他们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传统文化;幼儿教育;应用探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在这种趋势下,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文章针对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希望能够给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1、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瑰宝,它承载了整个民族發展的历程,同时也蕴含了劳动人民智慧和一切精神。有人曾说:人类要想在21世纪美好的生活下去,必须要吸取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精髓,对人们的人格进行塑造,提高整个人类的道德水平。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中国有句古老谚语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充分说明了人的良好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幼儿阶段。这一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将会对人的一生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幼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塑造幼儿良好人格。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引起重视,充分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1]。

2、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2.1利用主题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设定特定的主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主题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还能给幼儿创造更加丰富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主题活动中不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步提升自身的素养。幼儿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兴趣开展主题活动。在我国历史中,都流传有很多有趣的神话故事,而这些故事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还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奇幻的神话故事情节,还能有效开发幼儿的想象力。《西游记》是广为人知的神话故事,教师可以设定神话类主题,为幼儿播放《西游记》中的一些片段,并结合“红孩儿”、“芭蕉扇”等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对作品的感悟和记忆[2]。

2.2创造良好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充分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在我国的历史中,记载这着很多教育意义深刻的故事,比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以及司马光砸缸等,这些故事都可以作为教育幼儿的教材典范。幼儿园可以将这些小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校园的文化墙上,或者呈现在教室的小黑板上、楼梯的过道上等等,幼儿通过这些图文能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结合这些内容讲解,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故事的深刻内涵,逐步明白做人的道理。

2.3借助游戏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处在幼儿阶段的孩子大多活泼好动,他们喜欢各种游戏活动。幼儿可以根据这一特点,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幼儿开展各种丰富的游戏教学活动。

在游戏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道德素养。在游戏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要求幼儿教师需要根据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特点,仔细分析游戏活动,科学设计游戏活动。例如,在组织幼儿进行《丢手绢》的游戏活动时,可以借助绣花手绢开展游戏有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刺绣、剪纸等内容渗透其中,引导幼儿全面理解和掌握刺绣与剪纸的内涵,与此同时,还可以协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刺绣和剪纸手工作品。幼儿在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中,不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自身的动手能力还能得到很好的锻炼。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播放相关京剧片段,如《闹龙宫》等,让幼儿聆听,利用优美的古典音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可以缩短幼儿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激发幼儿探索传统文化的欲望。

2.4借助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历史悠久,在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进中,中国人不断缔造和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而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幼儿教师要认识到传统节日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借助传统节日帮助幼儿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比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幼儿教师可以给幼儿介绍一下端午节的由来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组织幼儿开展包粽子活动,并让幼儿了解爱国诗人屈原,激发幼儿的爱国精神,促进幼儿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2.5密切结合家庭以及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开班会的时间邀请家长参与家园共育活动,让幼儿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例如,有些家长擅长手工制作,教师可以发挥其特长,请他们知道幼儿制作手工工艺品,在此过程中, 教师可以向幼儿传输工艺品的文化内涵。又比如,有些家长擅长戏曲,教师可以邀请其为幼儿表演相关戏曲,在家长完成表演后,幼儿教师可以详细为幼儿介绍相关戏曲蕴含的文化内涵。幼儿在家园共育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社区作为幼儿活动的很重要场所,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深入社区,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宣传垃圾分类、文明扔垃圾、关爱老人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与此同时,还有助幼儿形成文明礼貌,尊敬老人的良好品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还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要高度重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借助主题活动,传统节日、游戏活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与此同时,还要发挥家庭和社会的力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相琳琳.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探析[J].读与写(教师),2020,000(003):P.1-1.

[2]秦承风.对幼儿教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究[J].祖国,2019(5):2.

猜你喜欢

应用探析幼儿教育传统文化
扁平化设计在网页版式中的应用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