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儿童发展性 优化课程资源

2022-01-13沈国军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客人工序儿童

沈国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一次闲暇地浏览电视节目时,镜头定格在了江苏卫视《美女主厨》这档节目里。抛开节目的意义不说,我被里面的一个镜头感动了:红蓝两队在晋级中,要求分别给投资商做一道菜定胜负。红队做了一道精美至极的“澳洲暴龙”的海鲜大餐,蓝队做了一道看似家常的“小鸡炖蘑菇”。两道菜搬上桌后,海鲜大餐竟然冷落在了角落----客人从小海鲜过敏;“小鸡炖蘑菇”留下了好感——客人是东北人,家乡菜让阔别他乡的游子情思涌动。显而易见,蓝队抓住了客人的心,赢得了这轮比赛。节目一瞬即逝,可是那份感动却久久回荡在我的心间。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最近纠结的教学困惑。

在教学《科技是把双刃剑》这堂课时,课前我花很多心血设计了自认为有新意的导入——“自来水患”。

片段一:了解“自来水患”

1 猜猜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要经历哪些工序。

2 对比三十年前与今天的自来水生产工序,寻找变化。

3 说说增加这些工序的原因。

4 出示事件图片,从停水时间按剖析水污染的严重,几乎到了无定治理的地步。

5 学生分析:归根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6 小结。(科技的飞速发展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却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这个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通过感性的视频明白当今自来水的生产工序比三十年前更加复杂和先进,对比中体会到科技发展迅速,水质变差等现象。再出示一份水报告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是什么造成的?分析中认识到科技带给人类负面影响。虽然课前花了很大的力气找到了自来水生产工序的完成视频,而且我自认为这个视频科学而专业地实录了自来水处理的每个环节。但在课堂中却受到了“冷板门”的待遇。 教室里的气氛很闷,学生的眼神很茫然,讨论的氛围很冷清,举起的手更是寥寥无几。就靠着我自圆其说,教条地引出了这堂课的教学重点。

反之,教学过程中打算鼠标一点而过的一张图片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里热闹开了。

片段二:  交流毒奶粉事件

生1:老师,这个我知道,三聚氰胺害死了很多婴儿。

生2:是的,上次新闻里我看了,这些孩子很可怜的。

生3:我觉得这些宝宝太无辜了。

生4:这些商家的良心被狗吃了吗?这些小生命太可怜了。

生5:三聚氰胺这个东西太可怕了。

……

师:同学们,是三聚氰胺可怕吗?

生1:不是,是商家可怕。

生2:是不法分子罪恶。

师:我想当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研发出三聚氰胺,是对科学的一大突破啊。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人类竟然滥用这个技术来害人。带来科学负面影响的是人类的滥用和贪婪之心啊。

一张准备一点而过的图片,竟然“一石激起千层浪”,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你一言,我一句,情绪高涨,分析在理。“一个特写的大头宝宝,一双无助的眼神”,深深留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了感情共鸣,开启了孩子的同情心,更是激起对商家的切齿之恨。在讨论中,学生已经明白:科技本无错,而是人类的贪婪之心,人类滥用的下场造成了悲剧。

精心准备的教学资源竟然受了冷落,而无意中设计的一张图片却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什么会遭到如此不同的“待遇”呢?联系刚才看过的节目,我忽然发现:品德老师多么像生活中的厨师。你的菜无论做得有多么好,如果不适合客人,它的价值就无法体现;相反,你的菜即使很家常,如果能读懂客人的心,那么它就会发挥超预期的价值。所以有经验的厨师是根据客人的喜好去选材的,“客人在上”永远是真理。如果理念贯通,那么这堂课我的失败在于:为我服务的“客人”选错了“菜”。

《课标》指出:“教育必须从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性出发,同时教育的有效性必须采用他们乐于接受和适合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再次解读课标,发现课程要有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性。品德教学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构建的价值引导活动,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发展的德育课程。一堂有效的课,更应关注儿童的发展性,即认知的提升,情感的升华,意志的锤炼、行为的改善和学习行为的转变。

这给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突出儿童的发展性,优化课程资源,实现真正的生本课堂。在选材时,必须考虑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社会生活,反映儿童的需求,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所以在备课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几点:

1 分析学生的基础点

课程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课前需要摸清“客人”的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提出:教育要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把握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基础。其次,初步了解和教学有关的活动或有关的经历和体验,因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再次,还要尽可能了解特殊学生的情況。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采用为学生设计预习单作业的形式,通过问卷、调查、测试等具体方法,有利于教师静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点,同时也可以和学生进行谈话交流,更有利动态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

2 寻找教学的发展点

“发展点”指教学要适度超越学生目前的接受能力,有道德提升的可能性;但又不能让学生难以企及——最近发展区。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多端性,知、情、意、行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互渗透作用,四者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所以在考虑教学发展点的时候教师要以品德发展的多端性来选择课程资源。比如激荡学生的情感积淀,在情感的浸润中促进学生发展;或者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冲突的解决中促进学生发展 ;也可以呈现学生未曾有过的行为,在行动的震撼中促进儿童发展。

3 思考最佳的教学资源

“最佳”即最适合儿童知情意行的需求。在教学《科技是把双刃剑》中,我站在成人的角度为学生选择了“自来水生产工序的视频”,专业而科学,但是这个资源远离儿童的生活实际,复杂的程序超越了儿童的认知范围,所以就称不上“最佳”。而“毒奶粉事件”在社会上有着轰动效应,无论报纸上,电视里,还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话中,都“深入人心”。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里都有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学生有话说,学生有感受,学生有看法。所以这个资源可以成为“最佳”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思考最佳;抓住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思考最佳;用儿童的眼睛看世界,思考最佳。

猜你喜欢

客人工序儿童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做一个好客人
大理石大板生产修补工序详解(二)
不常见的客人
留守儿童
人机工程仿真技术在车门装焊工序中的应用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