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2022-01-13廖丽榕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分层作业双减小学数学

廖丽榕

摘要:双减政策就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而这一政策不能仅仅停留于表面,还应该真正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在教学中,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老师应该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针对不同学生改变作业的梯度,让每位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本文以此为基础,围绕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 “双减”  小学数学  分层作业  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也应该紧跟时代变革,以学生为中心,拒绝“填鸭式”课堂的同时,也要考虑课后作业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和更好的理解我们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而不是为了单纯的为了给学生留作业而布置作业,因此,作业的布置要依靠学生自身的特点,兴趣以及课程大纲,对于掌握应用这部分技能的要求,来合理的设计作业,不应该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设计,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进行作业分层,每一道题都精心设计,题少而精,针对训练,然后根据他们各自学习的特点来布置作业。真正理解双减政策下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不是单纯的减少做业量,而是让学生在减少作业负担的同时,增加作业的质量,不断巩固完善自我。

一、分析当今数学课后作业现状

(一)升学压力使得作业量加大

现在面对升学压力,老师们不得不采用题海战术,认为课后作业多多益善才能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然而一味的讲究让学生置身题海是极为不妥的,这样过量的作业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让学生出现厌学的情况,影响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一味的追求大量的练习,学生们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完成的话,往往会出现抄袭作业的情况,这样只会事倍功半。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对于课后作业抵触情绪过高,这样学生往往对于学习就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状态,又何谈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二)课后作业缺乏针对性

如今课后作业往往是采用“一刀切”的方法,不管是什么水平的学生,通通都是留一样的作业对于那些成绩较好的同学来说,这些简单易做的作业,往往会消磨他们的做题热情,不能从做的课后题中开拓新的思维,而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一些较难的题目解答起来就相对困难,最终会让他们产生厌倦的情绪,这样既没有从课后作业中巩固学习到的知识还可能让他们对于数学这一学科产生惧怕和厌恶,这两种情况都是我们不希望见到的。

二、探究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方法

(一)分层作业设计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使人集中注意力,会让人产生愉快紧张等心理状态。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趣的课后作业题目,针对学生们喜爱的动画片人物,网络趣事等作为题材进行命题。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极大提高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在娱乐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寓教于乐也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例如,学习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九九乘法表时,老师完成课上教学任务之后,给同学们布置任务,让他們在课下实间对乘法表进行熟悉,假如班级里共有30名学生,把学生们分组,进行小组对决赛,共分为6组,每组5个人,分别为1~5号,老师提问每个小组的同一号选手,答对一题加一分,答错不扣分,老师准备60道题目,答完游戏截止,之后看每组的得分情况,对优胜组进行奖励,这样学生们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也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学习,在趣味游戏中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分层作业设计题型

分层作业可以分为三种题型:必做题、选做题和思维训练题。同样,学生也分为A(基础雄厚)B(基础中等)C (基础薄弱)3种类型。首先必做题是对所有的同学来说的,这类题目往往是对课本知识内容的概括,老师当堂讲的例题以及例题的变形。例如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中对于几何图形周长面积的计算,给出全部条件,只需要简单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这类题目是必须要掌握的,并且能够做起来得心应手。其次选做题是针对大多数的同学的,即AB类型的同学。这类题目首先是要让学生在学会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能够运用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一些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一些相对来说较难的作业,主要就是让同学们把学会的知识通过技能来应用于实际问题解答中。最后的思维训练题是面向尖子生的,即A等生。这类题目在必做题和选做题的基础上加大难度,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系统思维有很大帮助,避免在学习中的思维定势,从而达到思维的清晰度、准确度、速度、广度和深度。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求长方形体积中,我们可以设计三种题型,首先必做题可以给出“已知一个长方体木匣,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高为3厘米,问这个木匣的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少?”的题目。而对于难度稍微大些的选做题就可以是给出“一个长方体木匣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条件,求它的体积是多少?”的问题。面向A类学生的思维训练题则可以是“一个长方体木匣的底面积为24平方厘米,表面积为108平方厘米,底面周长为24厘米,求它的体积是多少?”这样的问题,三种题型对于不同水平的同学都有很好地促进作用。

三、保证分层作业的实效性

(一)优化批改作业方式

作业的批改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就像一面镜子,教师可以从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对于某一些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的高效性。作业批改有很多种,本文列举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课堂批改作业,这种方式,简单有效,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老师在批阅之后就进行讲解,可以很清晰的知道问题所在,当堂写作业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做题积极性,老师和学生随时互动,根据学生的作答情况来更改自己的教学方案。二是分层式抽取批改作业,这一方式适用于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老师从ABC三个等级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作业,查看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这些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了提高学生积极性,可以每日在交作业的时候随机抽签,让同学们避免侥幸心理不完成作业,对所有的同学起到监督的作用。三是学生轮换批改作业,老师在讲解作业的时候让同学们随机互相批改作业,这样他们可以在批改他人作业的时候,发现他人的问题,同时思考自己是否也有这种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互相批改后的作业,再由老师抽查一部分,老师可以更加清晰的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避免互评作业时包庇同学的情况发生。

(二)ABC等级更新奖励制度

为了能够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老师对每位同学的作业情况进行记录,对ABC三个等级的同学分开记录,每周进行评比进行ABC三个等级同学的人员更新调动,对于那些不断进步的学生进行奖励,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上进心。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业练习只是手段,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课后对课堂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完善,根据自己的水平,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增加作业的有效性,让知识真正的为自己所用,实现高质量的数学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双减”政策带来的好处。

参考文献

[1]张艺耀.落实“双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新课程,2021(51):239.

[2]杜婀娜.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1(11):50.

猜你喜欢

分层作业双减小学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