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急性病房护士心理压力情况调查及应对策略分析

2022-01-13向锋肖雁廖君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95期
关键词:精神科心理压力病房

向锋,肖雁,廖君兰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0 引言

精神科接收的患者精神状态以及个人行为易受到疾病的影响出现异常状况,导致患者的个人行为无法自行控制,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大大增加,一旦患者的行为伤害到自己或者他人,就属于护理风险事件,基于此,加强对精神科患者的护理管理十分重要。在精神科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临床意义巨大,在实施风险管理制度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继而保障了精神科患者的健康安全,与此同时,也可以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更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的声誉。2019 年12 月,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爆发,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引发封城、隔离,给医护人员带来了焦虑和恐慌,我院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为保障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收治患者的计划做了相对应的调整。精神科急性病房主要收治对象为急诊精神疾病患者,此类患者病情严重,加上疫情防控的压力,使得精神科护士在工作期间容易发生身心紧张、焦虑等情绪,给护士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1]。只有保证护士的身心健康,才能够不断提升临床护理水平,为精神科急性病房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护理服务,促使患者尽早出院[2]。鉴于此,本文将36 例精神科急性病房护士为例进行分析,统计护士的心理压力情况,分析心理压力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例数有36 例,研究对象是我院2020 年3 月至2021年3 月在职的精神科急性病房在职护士,36 例护士中男护士与女护士各自有11 例、25 例;护士年龄最低21 岁,最高52 岁,平均(33.5±2.47)岁;工作年限2 年~33 年,平均(16.34±1.26)年;受教育水平:大专(n=13),本科(n=20),中专(n=3)。对比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各项信息,P>0.05。

纳入标准:(1)均为精神科急性病房在职护士;(2)经告知后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并积极主动配合研究;(3)本次研究获取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排出标准:(1)护士的一般资料不齐全;(2)护士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3)在研究途中因各种原因退出研究。

1.2 方法

所有精神科急性病房护士均接受问卷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1)是否感觉焦虑或者不安;(2)是否能够停止或者控制担忧;(3)是否容易发脾气;(4)是否难以放松;(5)是否容易变得烦躁或急躁;(6)是否感觉精神难以集中;(7)是否感觉疲倦或没有活力;(8)是否感觉孤独;(9)是否因为工作或生活而感觉委屈;(10)是否对周围事物感觉没有兴趣;(11)是否感觉抑郁;(12)是否担心被病人攻击;(13)是否担心意外事故。要求护士如实填写心理压力情况调查表,调查表每个子项目中有4 个选项,分别是完全不会(0 分)、偶尔(1 分)、经常(2 分)和总是(3 分),分数越高,评定为心理压力越严重。

1.3 观察指标

统计护士的心理压力情况,分析护士发生心理压力的原因。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9 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 23.0 软件进行处理。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P评定检验结果,P>0.05 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 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统计精神科急性病房护士的心理压力情况

从表1 的结果能够发现,36 例护士中,紧张有23 例,占比为63.89%(23/36);焦虑有16 例,占比为44.44(16/36);害怕有20 例,构成比为55.56%(20/36);抑郁有10 例,占比为27.78%(10/36)。

表1 统计精神科急性病房护士的心理压力情况[n(%)]

2.2 分析精神科急性病房护士出现心理压力的原因

从表2 的结果可以看出,工作本身(44.44%)、工作环境(22.22%)、社会环境(27.78%)、职业心态(16.67%)、人际关系(13.89%)以及社会支持(19.44%)是护士发生心理压力的原因。

表2 分析精神科急性病房护士出现心理压力的原因[n(%)]

3 讨论

精神科收治的病人与其他科室的不同,患者患有精神疾病,认知行为存在异常,与其他类型疾病的患者相比,精神科的患者更加容易受到症状、精神、病情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自杀、伤人的行为,这也导致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难度增加。若是护理人员无法做好护理管理工作,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工作效率,还会导致患者的护理安全受到影响,引起护患纠纷。精神科急性病房是医院的重要科室,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容易使护士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不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3]。因此,临床加强对精神科急性病房护士的关注、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对于临床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4]。

我院为精神科专科医院,新冠疫情期间因精神科专科医院为重点防控场所,将我科转为急性病房,全面收治全院所有新入院的急性精神障碍患者,每天新收患者多,面临模式改

变,护士需面对急性期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自伤自杀行为,还需承担医院感染防控的任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本文研究结果发现,精神科急性病房护士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怖等负面情绪,而工作本身、工作环境、社会环境、职业心态、人际关系以及社会支持是护士出现心理压力的原因。结合护士出现心理压力的原因,提出应对策略:(1)横纵比较职业特点,美化护士的职业心态,让护士认识到职业的社会地位,改善护士的职业心态,纠正护士以收入作为职业待遇的衡量指标,转变护士的意识,使得护士正确看待职业,热情开展工作,为患者服务[5]。(2)护士需要积极主动与同事、病人交流,互相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定期在科室开展团建活动,在搞好同事关系的同时,放松护士的心情,舒缓护士的心理压力[6]。(3)合理排班,确保护理人员夜班后能得到有效的休息。护士长与一线值班护士保持密切联系,每天通过微信工作群了解护理人员心理状态,分享正念疗法,减轻护士心理压力。护理组长协助护长调查护士焦虑、抑郁情绪,评估心理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开展心理疏导。护长亲自带班,完善各种操作流程,及时查找整改科室安全隐患,增加护理人员的安全感[7]。(4)通过电视、互联网或者广播等媒体方法来宣传精神科医护人员的正能量事迹,让社会大众更好地了解和认知精神科卫生职业,尊重和重视精神科护士;同时,需要及时引导社会风气,纠正社会对精神科护士的偏见,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8]。(1)护理人员应定时定期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监测,结合医生的诊断调整护理计划,严格贯彻患者的精神面貌、精神状态,做好基础护理管理。(2)科室完善三级护理管理制度,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处理,定期进行质量控制,责任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严格的评估,对于新入院的患者,应结合既往病史制定护理计划,做好“护士”“责任护士”“护士长”三级评估。在患者住院后,及时的完善患者的住院环境,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要求,缓解患者的敌对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应定时对护士的风险意识进行培训,不断持续改进。(3)预防发生风险事故。集合患者病情实施风险评估,针对新入院的患者在72 小时内完成责任护士、责护组长、护士长的三级评估,设置“三防”标志,以避免患者发生自杀或攻击性行为。(4)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有效控制住院病房的温度和湿度,降低安全风险。综上所述,精神科急性病房护士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恐怖等负面情绪,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医院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精神科急性病房护士的关注,尽可能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以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促使护士能够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精神科心理压力病房
精神科护士再任职后的压力分析及对策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提高精神科儿童睡眠质量的方法探究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通过图片看内心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