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2022-01-13刘大星古文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95期
关键词:降钙素病毒感染淀粉

刘大星,古文慧

(贺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贺州 542800)

0 引言

“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引发患儿咳嗽、咳痰、头晕头痛、发热等,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给予患儿及时治疗,以免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例如肺炎等,增加治疗难度[1]。儿童呼吸道感染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可以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在治疗方法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对最终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作用。细菌感染需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而病毒感染需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所以,对呼吸道感染进行准确诊断,明确感染因素十分重要,对于治疗方案确定与疗效观察、评估有重要意义[2]。为此,为了提高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需要采取有效的诊断手段,明确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具体情况,从而给予针对性治疗,尽快消除症状与体征[3]。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是实验室检测的主要项目,通过对比观察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上述指标检测值,可以进行疾病诊断,并区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4]。本研究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1 年7 月期间我院收治30 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综合诊断后确诊为细菌感染16 例(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14 例(病毒感染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健康儿童15 例作对比。

细菌感染组男8 例,女9 例,年龄2-9 岁,均值(5.45±1.15)岁。 病 毒 感 染 组 男7 例,女7 例,年 龄2-10 岁,均值(5.37±1.02) 岁。对照组男7 例,女8 例,年龄2-9 岁,均值(5.41±1.12)岁。三组受检儿童性别比例、年龄结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标准:(1)年龄1-10 岁;(2)因咳嗽、咳痰、发热症状入院;(3)患儿家长对研究知情,自愿接受实验室检测;(4)胸部X 线片可见间质性改变、片状(斑状)浸润阴影。

对照组纳入标准:受检者家长知情并同意参加研究。

排除标准:(1)先天性肺部发育不良;(2)精神疾病;(3)依从性差,无法完成实验室检测。

1.2 方法

对三组受检者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项目包括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抽取受检儿童空腹状态下静脉血3mL,进行离心操作后分离血清,使用2mLEDTA-K2 进行抗凝血。血清淀粉样蛋白A 检测使用方法为胶乳免疫比浊法,检测仪器为迈瑞生化仪。检测过程中使用的试剂为伊普诺康。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使用免疫定量分析仪,检测试剂生产厂家为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降钙素原检测为电化学发光法,厂家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观察指标

比较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以及对照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比较差异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使用(±s)形式代表,对其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儿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病毒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三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差异比较(±s)

表1 三组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差异比较(±s)

组别 血清淀粉样蛋白A(mg/L) 超敏C-反应蛋白(mg/L) 降钙素原(ng/L)病毒感染组(n=14) 300.15±12.45 14.34±1.25 0.11±0.22细菌感染组(n=16) 305.45±21.02 52.15±8.45 2.38±0.24对照组(n=15) 8.64±1.02 5.01±0.24 0.07±0.01 t/P 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值 86.452/0.000 8.681/0.002 5.615/0.024 t/P 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值 87.154/0.000 18.715/0.000 5.620/0.023 t/P 病毒感染组与细菌感染组比较值 1.351/0.420 15.614/0.000 1.015/0.251

3 讨论

“儿童呼吸道感染”具有很高的临床发病率,典型症状包括头痛、发热、乏力、咳嗽等,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如果治疗不及时可造成肺部持续侵害,导致肺功能损伤,后果严重,严重者可诱发患儿出现其他感染性疾病,威胁患者生命安全[5]。儿童呼吸道感染在治疗前一般需要经过病原学检查,鉴别诊断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从而给予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但是由于病原学检查操作较为复杂,且所用时间长,容易受到操作、环境因素等干扰,难以得到准确诊断结果,会出现误诊或者漏诊,影响疾病治疗,对患儿病情症状改善造成干扰,影响预后[6]。实验室检验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以对多种疾病进行临床鉴别诊断,通过分析患者血液、分泌物等检验标本,测定检验标本中具体检验项目的数值异常情况,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患病情况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应用价值高。为此,临床提出通过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检测,通过分析检测结果数值的高低鉴别诊断儿童是否患病,并确定感染病原体。国内外文献报道中对实验室检测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做出了大量研究报道,为本研究的设计与方法应用,结果分析与讨论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料进行参照、依据。师进康[7]研究中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结果表明,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淀粉样蛋白A、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且细菌感染患儿降钙素原、C- 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病毒感染,血清淀粉样蛋白A 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与本研究结果相近。分析原因为,机体在受到炎症刺激时会诱导释放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从而刺激肝细胞合成淀粉样蛋白A,使得患者血液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 含量快速升高,且升高幅度大,可作为炎症反应的临床诊断指标,诊断敏感性高[8]。另外,人体受到细菌感染的初期,机体会加大降钙素原释放,对细菌感染过程进行对抗,发挥机体自主的抗感染作用。此时患者血液中的降钙素原含量会出现急剧升高。而患者受到病毒感染的过程中,人体在病毒感染时由于受到细胞因子、干扰素阻断,降钙素原水平虽然也有升高趋势,但是整体的升高幅度有限,因此可以通过对降钙素原水平进行观察与分析,对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进行区别,可以预测细菌感染、病毒感染[9]。超敏C- 反应蛋白可以促进粒细胞、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人体在受到感染时会出现急速升高,病毒感染时在细胞内增强,而细胞膜完整,不会暴露磷脂蛋白质,因此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改变不明显[10]。为此,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是三种急性相反应蛋白,在呼吸道感染发生后急性相反应导致肝内急性相反应蛋白合成量增加,因此可以作为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指标。同时,三种不同的检验项目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同感染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不同的检验结果提示,病毒感染患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提升幅度有限,检验结果升高不明显,与细菌感染的结果相差较大,可以进行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辨别。

本研究结果,细菌感染足、病毒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比较,血清淀粉样蛋白A 水平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降钙素原水平升高,且差异显著。提示说明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患儿血清淀粉样蛋白A 水平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在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临床诊断时,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超敏C-反应蛋白可以用于区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联合测量儿童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诊断价值高,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疾病检出率与诊断准确率,同时可以进行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因素与病毒感染因素的区分,为疾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值得进行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降钙素病毒感染淀粉
从人工合成淀粉说开去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正常血清降钙素和大肿块甲状腺髓样癌的研究进展
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指导使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解淀粉芽孢杆菌Lx-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