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2022-01-13张智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95期
关键词:经皮机体心功能

张智华

(阳春市人民医院,广东 阳江 529600)

0 引言

冠心病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指的是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的血管腔阻塞或者狭窄,致使心肌缺氧、缺血、坏死的心脏病。大部分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增加,预后不佳[1]。现阶段,针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主要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其指的是利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或者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是重建血管、心肌血流灌注改善的主要方法[2]。本文主要针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研究68 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均为本院2019 年1 月至2019 年7 月接收,分组基于随机数字表法,每组34 例;对照组:19 例男,15 例女;年龄分布:50-79 岁,平均(58.69±2.13) 岁;观察组:17 例男,17 例女;年龄分布:51-77 岁,平均(58.72±2.15) 岁;两组临床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自愿签署研究同意书;②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③与介入治疗指征相符;④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脏瓣膜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②存在严重心理疾病或者精神异常;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哺乳期妇女或者妊娠期妇女;⑤中途选择退出;⑥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或者血液系统疾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和抗凝药物。

1.2.2 观察组

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予以氯吡格雷(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29;生产厂家:赛诺菲( 杭州) 制药有限 公 司;规 格:75mg*7s),第1 日,300mg/ 日,第2-5 日,每日75mg;同时,术前1 日,予以阿司匹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051;生产厂家: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0mg*24s),口服300mg。常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以需要实施介入治疗的冠脉血管特点为依据,对支架、导丝进行选择,经右桡动脉鞘管或者右股动脉进入,导丝经血管病变位置后,以病变特点为依据对是否实施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成型术进行选择,然后放置支架。针对有些血管钙化等因素造成的支架贴壁不良状况,实施高血压球囊后扩。若术后病变血管血流为T1MI 3 级表示介入治疗成功。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心功能指标,指标有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②观察心功能改善状况,包括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③对比运动耐量[3]。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LVDs、LVEF 和LVDd 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分组 例数 LVDs(mm) LVEF(%) LVDd(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4 35.92±5.87 32.34±5.17 41.83±6.25 48.49±6.37 57.14±8.23 49.51±7.80观察组 34 36.10±6.32 26.75±4.54 42.04±5.91 53.17±7.25 56.83±8.69 42.53±6.21 t 0.122 4.737 0.142 2.828 0.151 4.082 P 0.904 0.000 0.887 0.006 0.880 0.000

2.2 两组心功能改善状况对比

对照组:5 例Ⅰ级,16 例Ⅱ级,9 例Ⅲ级,4 例Ⅳ级,占比分别是14.71%、47.06%、26.47%、11.76%;观察组:19 例Ⅰ级,13 例Ⅱ级,2 例Ⅲ级,无Ⅳ级,占比分别是55.88%、38.24%、5.88%、0.00%,观察组与对照组Ⅰ级、Ⅲ级、Ⅳ级改善状况存 在 明 显 差 异(χ2=12.621、5.314、4.250;P=0.000、0.021、0.039)。Ⅱ级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χ2=0.541;P=0.462)。

2.3 两组运动耐量比较

运动耐量方面,治疗前,对照组(194.34±52.37)m,观察组是(191.35±50.95)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9;P=0.812);治疗后,对照组(347.95±41.68)m,观察组(401.32±36.58)m,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2;P=0.000)。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且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缺血性心肌病。左心功能不全是由于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心肌收缩功能受损,最终诱发心脏功能异常。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预后不理想,而且死亡率较高,临床上,仅采用药物治疗并不能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导致患者康复受到影响[4]。

经调查研究发现,针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及早疏通闭塞或者狭窄的血管是疾病治疗的重点。当前,关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主要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法,该方法有助于患者心肌缺氧状况及早改善,尽可能的减少细胞凋亡数,加快细胞生长速度,使血流灌注改善,尽量确保良好的心悸收缩功能,使心肌受损程度减轻[5]。同时,由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方法创伤小、手术风险低、感染发生率低等,进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操作时间较短,在改善病情的同时,可尽量保护血管和软组织,减少操作性损伤,提高治疗安全性。手术后机体状态、精神状态等均较理想,能缩短机体康复时间,减少患者在院留滞天数。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救治更多患者,延长心肌血管的顺畅时间,保持好血液流量。对周身血氧供应较有利,能避免局部缺氧或缺血,让机体24 小时都良性运转。心肌血管顺畅度变高,血管内外压会相对正常,能正常扩张、收缩,心肌异常运转幅度变小,可延缓心脏恶性病变。

手术治疗能促进心功能等大幅度改善,对机体健康较有益。治疗结束后,患者可如期出院,机体自主调节能力、肢体灵活度等均会变好,可提高生活水平。限制机体运转的因素变少,能提高机体协调性,心脏能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血液,保障血液回流和输出,心室、心房异常运转幅度变低,能保障血液在其中传导,心脏瓣膜开闭较正常,不会轻易出现问题。还能保障血液循环和血流速度,维持好脑部和肢端供血,避免局部长期供血、供氧不足。推动手术治疗,虽然重点改善心肌血管,但能避免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恶性消耗,可抑制疾病快速发展,促进血液滋养心肌[6]。血液能不断为心肌提供需要的物质,保障钙、钾、钠等正常流动,防止钾钠潴溜、局部水肿、心肌肥大等。疾病不会快速牵连其他脏器,代偿机制较稳定,可保障机体良性运转。日间和夜间的血压等变化幅度不大,能保护好体内细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操作简单,单日能救治更多患者。治疗一次成功率高,可减轻心脏负荷,让患者正常生活。手术治疗可更直观的改善病情,减少救治等待时间。疾病对心肌等损害时间短,不良物质能正常排出体外,治疗更可靠。治疗愿意从多个角度改善病情,其间阻力会变少,能完善诊治方案。临床中的可行性方案变多,可减少治疗压力,规避诊治误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轻松改善疾病,减轻心脏不适。疾病危险性变低,可提高胸部舒适度,肺部、肝脏等压力变低,能减少心肺病、谷丙转氨酶异常等[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LVDs、LVEF 和LVDd 方面,治疗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以上结果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方法对于濒危心肌细胞的挽救有利,该方法可以尽量防止心室重构,同时,可及早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扩张冠状动脉管腔,改善动脉堵塞现象,及早回复正常的血流,除此之外,对机体组织各个器官组织的血流灌注有利。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还具有如下特点:①具有预防心肌细胞减少作用。由于患者长时间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增多,因此,应加强对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控制的关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心肌缺血状况改善,使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减少,加快细胞逆生长速度。而采取药物治疗方法,起效相对缓慢,进而增加了心肌缺血时间,所以,相比于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更加明显[8]。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方法有助于患者心脏收缩功能改善。心肌缺血发生后,心肌收缩功能影响显著。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能够使患者血液管理状况及早改善,维持正常的心脏收缩,同时具有预防心悸缺损等作用[9]。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能够重新建立整体体循环。心脏是确保机体整体运动的重要器官。心肌缺血症状出现后,则会显著影响机体整个循环,进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疏通受阻的动脉管状管腔,恢复正常的心肌血流量,使全身循环改善,最终达到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10]。结果显示,观察组心功能改善状况和运动耐量比对照组优,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除改善患者心功能外,有助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改善,提高运动耐量,值得临床采纳、推广。

猜你喜欢

经皮机体心功能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邓俊峰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