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风偏瘫患者在服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基础上配合头皮针和颊针疗法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

2022-01-13梁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95期
关键词:补阳头皮偏瘫

梁坤

(珠海市斗门区侨立中医院,广东 珠海 519100)

0 引言

中风又称脑卒中,主要是指患者存在脑血管疾病,由于机体气血发生逆乱,导致局部脑功能障碍。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中风患者的最常见的表现为肢体偏瘫,导致患者出现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等,而对于出现肢体偏瘫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是其主要致病原因,导致需要长期卧床,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自理[1]。近年来临床较为看重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的预后恢复工作,中医在治疗该疾病方面具有特色,主要包括中药、针灸等辨证治疗,病情基本稳定时即可接受治疗[1-2]。在传统中医疗法中,针灸由于其历史悠久的特色疗效,因此被临床所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副作用较少。在临床中对于改善偏瘫患者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对其运动、智力、语言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以针灸为主的非药物治疗,为目前偏瘫患者的主要疗法之一。同时,“脑为髓之海”等中医理论已被广泛认可,因此,针刺头皮穴位符合中医治疗理论;以及在近年来的新型微针疗法中,选择颊针治疗方式也同样疗效佳,该疗法从经络理论出发,是通过针刺面颊部特定穴位对患者的全身疾病进行治疗,临床用于各种痛症的治疗,并且具有调节全身气机、平衡身心状态的作用。因此,为了探究临床中为中风偏瘫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在服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基础上,选择配合头皮针和颊针疗法后,对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本文选取2020 年5 月至2021 年5 月在我院收治的30 例中风偏瘫患者,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收治的30 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每组15例的2 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收治时间为2020 年5月至2021 年5 月。两组患者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59~82 岁,平均(67.82±5.22)岁。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取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纳入标准:依据中医诊断标准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出现半生不遂;腰穿脑脊液一般正常;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治疗配合较差者;头皮有创伤、溃疡者;其他原因至神经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补阳还五汤治疗,方剂组成为黄芪120g,当归、赤芍、地龙各5g,川芎、红花、桃仁各3g。加减:半身不遂以上肢者,可加桑枝、桂枝;下肢为主者,加牛膝、杜仲;日久效果不显著者,加水蛭、虻虫;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远志;口眼喁斜加牵正散。所有药物加水煎汁,每天1 剂,分早晚温服,7d 为1 个疗程。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头皮针和颊针疗法。(1)头皮针疗法:患者取坐位或者仰卧位,常规皮肤消毒后,针刺部位为偏瘫肢体对侧,根据症状不同头皮刺激区域不同,用无菌针灸针与头皮呈30°夹角快速刺入,针刺方向由前顶刺入百会上顶前斜线,由前顶刺向悬厘上2/3 节段,用两根针接力刺入。采用捻转手法,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耐受程度,确定捻转角度,捻转3min 后留针10min,在捻转10min,留针3min 后起针,隔天针刺2 次,30d 为1 个疗程。(2)颊针疗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皮肤消毒后,针刺部位为颊针特定穴:头穴、上焦穴、中焦穴、下焦穴,以及曲鬓、悬厘、悬颅等,曲鬓与悬颅可互相透刺,进针后增速捻针,弱刺激,每捻针半分钟,停1min,隔天针刺1次,10 次为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 对比两组患者的Barthel 指数,共4 项,包括自理能力(55 分),括约肌控制(35 分),转移(30 分),行走(25 分),分数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正相关。(2)以卒中量表(NIHSS)对比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与神经缺损程度呈正相关。以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作为对比指标,总分值48 分,分值与患者的运动功能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

在Barthel 指数评分对比上,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评分(±s)

组别 例数 自理能力 括约肌控制 转移 行走观察组 15 40.23±3.42 24.78±2.05 18.52±1.88 21.56±2.10对照组 15 36.15±3.55 20.11±1.89 14.10±1.56 18.73±1.85 t-3.206 6.487 7.007 3.916 P-0.003 0.000 0.000 0.00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在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上,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

组别 例数 运动功能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15 19.63±2.03 28.63±3.52 8.53±0.53 5.10±0.63对照组 15 19.52±2.14 25.20±3.96 8.42±0.63 6.74±0.74 t-0.144 2.507 0.517 6.536 P-0.886 0.000 0.609 0.000

3 讨论

缺血性中风在急性脑卒中中占较大比例,结合临床实际可知,患者病情会有一段时间的稳定,但患者的神经功能等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损伤。其中中风偏瘫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打击较为严重,常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在中医理论中,中风患者的主要病机在于瘀血生风,在脏腑气血不足的基础上,遇到存在饮食结构失调、正气不足以及劳累等诱因,造成患者脑脉痹阻、闭塞经络等病理改变,引发瘫痪、休克等病症,影响日常生活。中医学认为头部是调节全身气血的的重要部位,因此治疗该疾病可采用改善脑循环,以及对脑神经有营养的药物进行治疗[3-4]。

本研究结果中,在Barthel 指数评分对比上,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上,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补阳还五汤配合头皮针和颊针疗法疗效显著,该2 种针灸康复疗法具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改善关节活动度,改善肌张力等作用,根据经络气血变化情况,选用相应的经穴进行针刺,简单方便,安全性较高,在改善患者各方面能力上的疗效明显高于单一用药治疗。对本病的恢复有重要的意义[7-8]。

(1)补阳还五汤为理血剂,常用于中风后的治疗,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黄芪作为主药,具有补气固表、活血行血等功效,大补元气,促使气旺血行;当归、赤芍皆具有补阳、活血效果,是为臣药;地龙长于行散走窜,可逐瘀通经;川芎、红花、桃仁提高血管张性,促进血循环,而且诸药可起到协同作用,使气足以推动血液运行,共奏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可有效地控制病例的病情进展。并在原方的基础上,对症加用桑枝、桂枝、牛膝、杜仲等药物,以加强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5-6]。

(2)另外,临床中选择头皮针治疗时,是在“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从人体全身经络入手,治疗与五脏六腑相关疾病。针对中风偏瘫的症状,头皮针应用后,能够将患者以往丧失的部分感觉传输至中央后感觉区,本次所选百会与脑密切联系,属于顶中线、额中线属督脉,通过督脉入络脑,能够激活和修补皮质中枢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从而促进患者脑组织的恢复;

此外,头皮针还能改善中风后神经功能障碍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有助于迅速建立脑血管侧支循环,改善经络和血管的受损症状,使脑功能的恢复及代偿作用提高,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颊针属于针灸系统微针技术,到目前已经多次临床观察与验证,具有局部和全身治疗作用,取穴便捷,不追求酸、麻、胀、痛的针感,并力求标准化、精准化,解决了患者怕痛、畏针等问题,应用颊针治疗是从人体全身经络、心身理论等理论出发,通过针刺面颊部特定穴位治疗,对于内外科疾病均可考虑应用该疗法进行治疗。本次应用颊针治疗的患者在神经功能恢复较佳,可能是因为该疗法刺激到相应结构、改善脑血流流速,从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以及疏通经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体部针灸配合颊针治疗可加速患肢功能改善,也帮助患者改善睡眠和精神状态,加速康复进程。因此,配合头皮针和颊针疗法的组合治疗方法具有协同治疗效果,且治疗简单化,缓解患者治疗压力[9-10]。

综上所述,在给予中风偏瘫患者补阳还五汤治疗的同时,配合头皮针和颊针疗法更有助于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并帮助患者在运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改善,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崇。

猜你喜欢

补阳头皮偏瘫
补阳还五汤通过NLRP3/caspase–1调控大鼠髓核细胞退变的机制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PFNA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头皮出油多会导致脱发吗?
换季时头屑头痒 其实是头皮“过敏”了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