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欧江三级水电站坝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分析

2022-01-13钟辉张燚

绿色环保建材 2021年11期
关键词:坝基节理渗流

钟辉 张燚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 引言

南欧江为湄公河在老挝境内最大的一级支流,整个流域按“一库七级”方案进行开发[1],其中南欧江三级水电站位于南欧江中游,为流域开发方案中第三梯级。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共分13个坝段,由非溢流坝段、河床厂房坝段、冲沙底孔坝段、溢流表孔坝段等组成,最大坝高59.5m,坝顶长度272m。

2 坝基工程地质概况

坝基所在河段河流呈S53°W流向,河谷较开阔,枯期河宽90m~108m,两岸地形不对称,左岸自然坡度约32°~46°,右岸自然坡度约25°~28°,左陡右缓。左岸冲沟较发育,地形较零乱,完整性差,右岸地形相对完整。两岸江边均分布有规模不大,连续性差的基岩滩地。

坝基范围分布的地层有第四系覆盖层,主要包括河床冲积层和岸坡坡积层,冲积层厚度一般8m~10m,主要成分为砂卵砾石等,具极强透水性;坡积层厚度1m~5m,主要成分为砂质粉土、碎块石质粉土、粉质黏土等。下伏含钙质、白云质砂质板岩,紫红色、青灰色,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

坝基部位为单斜构造,岩层产状近SN,E∠75°~90°,倾左岸偏上游,为斜向谷。未见Ⅲ级及以上结构面,Ⅳ级结构面以挤压面(带)为主。Ⅴ级结构面以板理面和两组节理为主:①板理J,N10°E~N15°W,SE(NE)∠75°~90°,间距0.5cm~5cm,延伸一般1m~8m,面较平直,较光滑;②缓倾节理J1,N75°~90°W,SW∠20°~31°及N70°~85°E,SE∠24°~27°,间距30cm~200cm,延伸一般1m~10m,面平直,较光滑;③陡倾节理J2,N60°~75°W,NE∠60°~70°,间距50cm~400cm,延伸一般2m~5m,部分较长,面稍起伏,粗糙。

坝址区物理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岩体风化和钙质流失。两岸全风化层底界埋深约5m~10m;强风化层底界埋深左岸约13m~22m,右岸约10m,局部受构造影响,存在夹层风化现象;弱风化层底界埋深左岸约40m~50m,高处局部可达60m~80m,右岸约20m~30m;河床及漫滩部位无全、强风化岩体,弱风化层底界埋深约为20m。岩体受地下水活动影响,左岸局部地段强风化~弱风化岩体中可见轻微~中等钙质流失现象,岩体完整性及强度相对有所降低。

左岸地下水埋深20m~60m,右岸地下水埋深10m~40m,在低处山坡,地下水位线低平,略高于河水位。相对隔水(q≤5Lu)岩体顶界埋深:两岸23m~54m,河床23m~30m。

3 坝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及缺陷处理

3.1 坝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坝基开挖后,所揭露的地质条件总体与前期勘察成果基本一致。

(1)左岸非溢流坝段(1#~2#坝段)。1#坝段上部开挖坡比为1:0.5,中下部开挖坡比为1:1.5;2#坝段开挖坡比为1:0.9。开挖揭露1#坝段坝基整体为强风化岩体,局部可见钙质流失残留小溶孔;2#坝段以弱风化岩体为主,局部为强风化。2#坝段分布3条Ⅳ级挤压带,均沿板理面发育,走向近SN,倾角垂直,破碎带宽度0.2m~0.3m,可见长度8m~20m,由碎裂岩组成。Ⅴ级结构面主要为板理面和缓倾节理J1。1#坝段强风化岩体为碎裂结构,岩体质量类别为Ⅳ2类;2#坝段岩体以薄层状为主,夹块裂和碎裂结构,岩体质量类别为Ⅳ1类,夹少量Ⅳ2类,Ⅳ2类约占10%。

(2)厂房坝段(3#~5#坝段)。厂房坝段开挖揭露为弱风化岩体,分布Ⅳ级挤压面4条,产状N60°W,NE∠60°~70°,其中一条倾角垂直,可见延伸长度7m~12m,破碎带宽度0.05m~0.08m,由碎裂岩组成。Ⅴ级结构面主要为板理面和节理J1和J2。岩体结构以中厚层~厚层状为主,其中4#和5#坝段局部分布有少量薄层状。岩体质量类别为Ⅲ2,夹少量Ⅳ1类。Ⅳ1类岩体在4#坝段约占2%,在5#坝段约占10%。

(3)冲沙闸坝段(6#坝段)。冲沙闸坝段坝基开挖揭露为弱风化岩体,未见Ⅳ级及以上结构面,Ⅴ级结构面主要为板理和2组节理J1和J2。岩体结构为中厚~厚层状,岩体质量类别为Ⅲ2类。

(4)溢流坝段(7#~11#坝段)。7#~11#坝段为溢流坝段,其中9#坝段为中隔墙坝段。坝基开挖揭露均为弱风化岩体。9#~11#坝段揭露Ⅳ级结构面7条,其中Gy-1规模稍大,产状N80°E~EW,SE(S)∠4°~12°,缓倾下游,可见延伸长度45m,横穿中隔墙,破碎带宽度0.1m~0.3m,由碎块岩夹泥组成,物理力学性质较差;gy-1缓倾左岸偏下游,延伸长15m,破碎带宽0.05m~0.1m,由碎裂岩夹泥组成;其余5条均为陡倾挤压面(带),延伸11m~16m,破碎带宽度0.05m~0.1m,由碎裂岩组成。Ⅴ级结构面主要为板理和节理J1和J2,J1广泛分布,J2零星分布。岩体结构为中厚~厚层状,岩体质量类别为Ⅲ2类。

(5)右岸非溢流坝段(12#~13#坝段)。右岸非溢流坝段开挖揭露坝基为弱风化岩体,未见Ⅳ级及以上结构面,Ⅴ级结构面主要为板理和节理J1。岩体结构以中厚层~厚层状为主,仅在13#坝段高处分布有薄层状岩体,岩体质量类别为Ⅲ2类夹Ⅳ1类,Ⅳ1类岩体主要分布在13#坝段高处,约占13#坝段的60%。

3.2 坝基地质缺陷处理

坝基工程地质条件整体一般,岩体质量以Ⅲ2类为主,两岸坝肩附近岩体质量稍差,以Ⅳ1类为主,Ⅳ2类岩体仅局部分布。开挖揭露的地质缺陷主要表现为3类:①规模稍大的Ⅳ级结构面;②不利结构面组合切割的块体;③钙质流失导致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差的岩体。

针对揭露的地质缺陷,均采取了工程措施进行专门处理,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Ⅳ级结构面采用槽挖,清除软弱物质后回填,清槽深度按结构面宽度的1.5倍~3倍控制。

(2)对不利结构面组合切割的块体进行清除后回填。

(3)对钙质流失的岩体进行扩挖后回填。

(4)对于中隔墙坝段,由于揭露的Gy-1与gy-1均为缓倾结构面,破碎带性质较差,且推测二者连通,考虑到二期导流侧向水压力对其存在不利影响,为保证中隔墙稳定,在影响范围内增设了锚筋桩,同时进行固结灌浆。

4 坝基稳定性分析

4.1 坝基抗滑及变形稳定分析评价

坝基范围未发现规模较大的Ⅲ级及以上结构面,揭露的Ⅳ级结构面以挤压面(带)为主,胶结一般较好。Ⅴ级结构面主要为板理面和J1、J2两组节理。

开挖揭露的挤压面(带)及受影响的破碎岩体均已进行了针对性地质缺陷处理,并对坝基进行了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局部固结灌浆加深加密。中隔墙受Gy-1和gy-1影响的范围增设了锚筋桩。

缓倾下游的结构面在局部出露较密集,多为刚性接触,通过固结灌浆,增强了岩体的完整性,不存在浅层抗滑稳定问题。陡倾上游的结构面亦为刚性结构面,总体不发育,不存在与缓倾下游的结构面组合切割形成不稳定块体的可能,不存在深层抗滑问题。

对坝基共选取6个典型剖面分正常蓄水位、校核洪水位和设计地震3种工况进行抗滑稳定计算。经计算,滑动体系抗力作用比η在三种工况下分别为1.28~3.76、1.67~4.73、2.57~5.35,均大于规范η≥1的要求。

为监测坝基岩体变形,在2#、5#、11#坝段布置了基岩变位计。根据监测成果显示,在2021年5月当前位移值在-0.42mm~0.57mm之间,月变化量在-0.01mm~0.02mm之间,各测点位移变化小,数据稳定,说明坝基变形小,趋于收敛(见图1)。

图1 坝基岩体位移变化时序图

根据坝基抗滑稳定复核及监测成果,抗滑稳定性良好。

4.2 坝基渗漏评价

坝基岩性均一,除1#~2#坝段上部为强风化岩体外,其余坝段均为弱风化岩体。弱风化岩体为弱透水性,微新岩体渗透性相对更小。大坝开挖后,对所有地质缺陷均进行了专门处理。同时,为改善坝基防渗能力,进行了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帷幕灌浆厂房坝段防渗深度为相对隔水层顶界以下6m~15m;冲沙底孔坝段和溢流表孔坝段6m~16m;两岸非溢流坝段8m~23m,左岸延伸59m与相对隔水层相交,右岸延伸58m至正常水位与地下水位相交处。经处理后,检查成果显示,灌浆防渗效果明显,岩体透水率一般1Lu~3Lu,均小于5Lu,经处理后的坝基渗透性微弱。对大坝进行渗流计算复核,在正常蓄水位工况下,坝体与坝基总渗流量为569.5m3∕d。根据监测成果分析,在2021年5月当前坝基渗流量为244.51m3∕d,大坝总渗流量为295.14m3∕d(见图2)。经渗流计算复核和监测验证,坝基经处理后,防渗效果明显,渗流量满足设计要求(〈1000m3∕d),其渗流量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图2 坝基渗流量变化曲线图

5 结束语

①坝基作为水电站重要建筑物地基,前期勘察应对工程地质条件予以查明,尤其是重大地质缺陷。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开挖揭露情况与前期勘察对比分析,及时与设计、施工反映分析成果。②南欧江三级水电站坝基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岩体质量以Ⅲ2类为主,两岸坝肩附近以Ⅳ1类为主,局部Ⅳ2类。开挖揭露的地质缺陷主要为Ⅳ级结构面、钙质流失导致的岩体性质变差及局部节理密集带等,针对所揭露的地质缺陷均进行了专门处理。③坝基处理后,经抗滑稳定和渗流计算复核、监测及运行验证,抗滑稳定性良好,变形稳定,趋于收敛,坝基防渗效果明显,渗流量小,电站运行良好。

猜你喜欢

坝基节理渗流
含节理岩体爆破过程中应力波传播与裂纹扩展的数值研究1)
张开型节理角度和长度对类岩石材料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基于ANSYS的混凝土重力坝坝基稳态渗流研究
深基坑桩锚支护渗流数值分析与监测研究
充填节理岩体中应力波传播特性研究
渭北长3裂缝性致密储层渗流特征及产能研究
顺倾节理边坡开挖软材料模型实验设计与分析
水利枢纽坝基深厚覆盖层防渗墙施工技术研究
老挝南亚2水电站右岸坝基设计概述
某水电站坝基岩体质量分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