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甜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2022-01-13王荣华李守明艾依肯丁兆斐林明

中国糖料 2022年1期
关键词:食糖甜菜种业

王荣华,李守明,艾依肯,丁兆斐,林明

(1.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2.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91)

0 引言

食糖是我国重要战略储备物资[1],保障食糖基本自给是我国食糖战略的基本国策[2]。国际食糖组织(ISO)估计,2021年全球食糖产量为1.711亿t,消费量为1.746亿t,全球食糖缺口约为350万t。2020年1—11月中国累计进口了440 万t原糖,较2019 年同期增长170 万t。我国食糖进口一般占需求总量的10%~25%。加强对糖料生产的保护和转型升级,避免食糖产业过度依赖进口,构建安全稳定的食糖供应保障体系,对于广义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20 年我国共生产食糖1 041.5 万t,其中甜菜糖151.0 万t,占比超过14%。尽管甜菜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均不足甘蔗的1/5,但由于甜菜种植简便、机械化程度高、成本低、效益显著,使得近几年甜菜种植面积在稳步提高。而甘蔗种植区域大部分在山区地带,造成机械化难度大,成本高、效益低,种植面积不断缩减。因此,北方甜菜种植面积的稳定,对全国糖料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十三五”期间,在国家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政策指导下,甜菜面积不断扩大,种植面积由2016年170.64 khm2发展到至今231.10 khm2,形成以内蒙古[3]、新疆及黑龙江为主的优势种植区域[2],对保障我国食糖自给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国内甜菜生产发展迅速,对我国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科技维稳和产业扶贫具有重要意义。新疆甜菜糖业自2003 年之后超过黑龙江,2018/2019 榨季之前其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位居北方甜菜之首[2,4],近年来,新疆作为我国五大食糖主产区之一[5],其甜菜种植面积和甜菜糖产量均位居甜菜生产的第二位,在北方甜菜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新疆甜菜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动新疆糖业的健康稳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新疆甜菜产业现状

1.1 甜菜生产基础建设

新疆具有优越的地域资源优势,无论从气候资源、土地资源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6],都非常适宜甜菜种植。各糖区多位于气候冷凉的非宜棉区,与国内其它糖区相比,热量资源丰富,生育期长;以灌溉为主,水资源丰富,可根据需水规律科学灌溉;糖分积累高峰期在8 月下旬,这时,秋高气爽、光照充足、温差大、降水少等有利于糖分积累。新疆地大物博、土地肥沃,小地块经过整合形成了可连片种植的大地块,易于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使甜菜种植简单化、机械化、现代化。新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齐全、完备,已全部实现全程机械化作业,从整地、播种、田管、收获等环节,全程机械化作业[3],省工、省时、省心。甜菜为订单式农业[7],销售渠道稳定,价格随市场波动不大,且政策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因此,新疆甜菜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1.2 甜菜种植区域布局

按照新疆自然生态条件、耕作制度、生产条件和品质区域表现,结合新疆相关作物种植区划、产业发展基础、市场优势和产区较为集中、质量环境等条件,遵循相对均衡布局原则、产量品质兼顾原则及区域重点原则,形成如表1的糖厂区域布局。全疆共有制糖企业15家,其中,中粮糖业旗下8家糖厂,兵团直属4家糖厂,私企3 家糖厂。2016—2020 年甜菜平均年种植面积70.61 khm2,主要分布在奇台、昌吉、额敏、新源、新宁、伊犁、博州、奎屯、阿克苏、喀什及九师、四师、二师等糖区,各糖区种植区域为周边市、县及团场等。

表1 新疆甜菜主要种植区域布局Table 1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sugar beet cultivation in Xinjiang

1.3 甜菜生产现状

新疆是我国甜菜的主产区和老产区,通过对近10 年来的数据分析表明,新疆甜菜年种植面积在60.59~93.54 khm2,最高种植年份2012 年,达到93.54 khm2(见表2);新疆甜菜单产为61.05~70.65 t/hm2,较全国甜菜平均单产高出约21.23%;新疆甜菜平均出糖率12.13%,虽较前6 个榨季全国平均出糖率低0.35百分点,但近2 个榨季新疆的出糖率均高于国内均值(见表3);2010/2011—2020/2021 榨季新疆甜菜糖年产量42.60~58.28万t,2015/2016—2020/2021榨季新疆甜菜糖占全国甜菜糖年产量的37.95%~50.87%。

表2 2010/2011—2020/2021 榨季全国糖料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Table 2 Planting area and sugarproduction in the 2010/2011—2020/2021 in china

表3 2015/2016—2020/2021 榨季新疆与全国甜菜数据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sugar beet data between Xinjiang and China in 2015/2015—2020/2021

新疆甜菜种植机械化水平高,从整地、施肥、播种、中耕、打药到收获已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化程度达95%以上。新疆的制糖企业通过近几年的整合、调整,在各级政府宏观调控下,打破行政区划,充分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各制糖企业的原料区不再相互交错,糖厂和原料区的布局趋于合理化,由于种植甜菜是典型的订单农业,有稳定的市场需求,这些都促进了新疆甜菜糖业的健康良性发展。目前,新疆甜菜产业已发展成为产品质量高、产量大、技术优、管理模式新的新疆自治区特色产业之一;新疆也成为国家甜菜糖料基地之一,在全国甜菜糖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1.4 甜菜研究现状

新疆甜菜育种研究单位主要有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甜菜所,其分管地方和兵团的甜菜种植生产,为其筛选、提供优良的甜菜新品种;每年筛选从国外进驻中国的甜菜新品种近百余个,通过产质量、抗病性、适应性的鉴定,为糖区提供适宜的甜菜新品种;国产自育甜菜新品种也在努力创新选育中,品种类型以遗传单胚种为主,配套丸粒化加工技术,生产符合国标的自育甜菜丸衣种种子,并示范推广。两家研究单位在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全程配套技术服务体系,如筛选适宜不同区域种植的甜菜新品种,建立与品种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模式,积极与糖厂和农户对接开展全程技术服务等。通过国家糖料产业体系的带动,服务于全疆各糖区的岗站专家及团队人员30 余人,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开展研究和服务,使得新疆甜菜的产质量稳步提升,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

2 新疆甜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甜菜育种方面

2.1.1 种质资源匮乏

甜菜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我国大面积引种糖用甜菜始于1906 年,国内甜菜种质资源匮乏,野生资源少,配合力优良的成对单胚雄不育系和多抗授粉系有限,这些极大地影响了自育甜菜品种的选育速度和品种质量。

2.1.2 育种技术落后

新疆甜菜育种科研单位以传统育种为主,重点开展株对株选育、自交提纯、回交转育等技术方法;分子育种技术研究较少,且仅限于简单的筛选不育系、保持系材料方面;育种团队创新能力弱,不能将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技术[8]有机结合;新疆甜菜育种在改良不育系和保持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以及创造单倍体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目前,还未能选育出多种优良性状聚合的品种[9]。

2.1.3 加工技术落后

我国甜菜种子加工体系总体落后。“十三五”期间,国家糖料产业体系“种子扩繁与生产技术”岗重点开展了甜菜种子的前工段精选和丸粒化加工技术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首先,种子前工段加工机械不够精细,缺少精密度高的种子风选机、比重选机[10],缺少用于提高种子饱满度、剔除死胚和空壳的种子检测仪;第二,丸粒化配方需要进一步探讨研发,已研制的配方未添加适合的杀虫剂,对甜菜苗期虫害不能有效预防;第三,种子的醒芽技术[11]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1.4 资金投入不足

尽管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启动了国家甜菜产业技术体系,设置了14个岗位专家和10个试验站,每年投入千万元用于甜菜科学研究,但由于经费分散,不能形成规模化、现代化的强强联合创新育种团队,难以选育出理想的甜菜新品种。

2.2 甜菜种业方面

2.2.1 运行机制不合理

我国甜菜种业公司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种业公司只进行市场营销,没有创新团队和育种设施,市场和研发严重脱节,导致企业无创新能力、创新动力。种业是创新主体。进入21 世纪,农业部有关部门连续出台有关政策,鼓励、支持种业进行研究创新,建立现代化种业运行机制,建设生产、研究、销售、服务一体化的现代股份制种业公司。特别是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新疆兵团在立项方面,就已经不支持育种方面课题在育种单位开展立项,支持企业牵头、立项主持。种业必须发挥主体功能,联合育种单位,积极创新。

2.2.2 种业集团规模小

长期以来,甜菜种子行业“多法人、小规模、少网络、低效益”的状况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组建联合集团形成大联合,促进大发展,既是21世纪我国种业发展的方向,又是我国甜菜种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2.2.3 种子“芯片”意识淡薄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子也是丰收的“密码”,必须将其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能保障国家糖业安全。目前,新疆乃至全国98%以上的甜菜种子依靠国外进口,出现这种局面,有很多原因:(1)国外甜菜种子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糖厂和农户种植风险小、利益高;(2)自育甜菜种子产质量水平偏低,丸粒化加工技术尚未成熟,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符合国标的甜菜丸衣种[12]。我国糖企业、种业和农户还是要提高种子“芯片”意识,加强自主研发,支持示范推广,逐步打破国外甜菜种子占领中国市场的不利局面[8]。

2.2.4 国外种子公司实力强

2017 年我国生产中使用的甜菜种子基本依靠国外进口,每年甜菜种子的进口国主要是德国和比利时,二者占74%,其次是意大利和法国[13]。如今全球甜菜种子市场,经过多次并购,其种源控制在荷兰安地、德国科沃斯和丹麦丹农三家种业巨头手中,在国内市场占比分别为39%、30%和30%,三家种业巨头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基本一致。这些公司在甜菜育种、经销方面实力强,资金雄厚,技术领先,规模大,人才济济,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几乎遍布全世界的营销网络。

3 新疆甜菜产业发展建议

3.1 甜菜育种方面

3.1.1 广泛收集种质资源

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引入国外亲本种质资源,丰富国内甜菜种质资源库[14]。(1)从国际种质资源库引进多抗性种质,创新提升国内甜菜种质资源的抗病性、抗逆性等。(2)从国外甜菜育种发达国家购买优质高糖型不育单系,利用国内万能保持系,选育优质高糖成对不育系材料;同时,购买高糖、多抗型授粉系材料,改良创新国内甜菜授粉系种质,为选育优良的自育甜菜新品种打下物质基础。(3)为发挥各区生态及资源优势,联合国内各甜菜科研育种单位,开展甜菜优异种质互换、利用,促进资源共用,利益共享。(4)根据育种目标,从国内国家种质资源库有目的引进多抗性、高糖型等不同特性的各类型种质,通过各种育种方法,改良创新现有种质,促进优质新品种选育进程。

3.1.2 传统育种与分子育种有机结合

为加快国内甜菜育种进程,提升甜菜育种质量,必须将传统育种与分子生物学育种有机结合,开展多类型、多方向、多目标育种,全面打造优质、高糖、抗病的聚合型甜菜新品种。

3.1.3 购进种子加工设备,提升种子加工工艺

通过申报平台建设项目,购置先进的种子精选加工设备,为扩繁的新品种种子开展增值技术服务,提高种子饱满度、发芽率、出苗整齐度、抗病性和抗虫性等,进而提高新品种的产质量水平。

3.2 甜菜种业发展方面

3.2.1 发挥科研力量优势,建立以种源企业为主体的联合育种新模式

甜菜育种应以农户和糖厂的需求为目标。建立以种源企业为主体,联合科研单位,加快开展应用型的联合科研育种体系,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种业产学研合作机制,最终形成具有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科研实力雄厚的现代化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子企业。

3.2.2 加大资金投入,促进自主甜菜育种发展,建立育种新体系

跨国种子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研发,一般都把销售收入的8%~12%用于科学研究,而国内的研发投入远远不及于此,经费不足导致人才流失、设施落后,品种创新能力差。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和促进自主甜菜育种发展。

3.2.3 出台产业扶持、保障政策,稳定新疆甜菜产业的生产能力

国家相关部门、新疆地方政府都应该高度重视甜菜糖业产业的发展,尽快构建短期糖业解困举措、中长期以目标价格为核心的甜菜生产扶持政策体系,稳定我国甜菜糖业的生产能力并优化供给保障机制[15]。

4 新疆甜菜产业展望

提高我国种业创新能力,实施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理念,强化甜菜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技术创新和突破性新品种选育,大力开展常规育种、生物育种、绿色育种、智能育种和设计育种,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高糖、高抗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甜菜新品种。强化自主研发、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有效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国内育种与国外育种的关系,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的关系,科研院所与种企的关系,绿色优质与高产的关系,种质资源保护与种质资源普查、挖掘、收集的关系等[16]。

“十四五”甜菜产业主要围绕基础研究、品种创新、种植基地和企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主要任务:(1)针对我国甜菜种质资源多样不足,遗传背景狭窄等问题,广泛开展甜菜种质资源收集、鉴定工作;(2)针对新疆甜菜育种技术落后,育种效率低等问题,开展甜菜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应用,最终通过现代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培育优良新品种,进而为我国甜菜高效育种提供技术支撑;(3)完善新品种示范推广模式,加速自育甜菜丸衣种在生产上的应用;(4)建立科研、生产、加工、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种业,使现有的国内种子企业与优势科研单位建立科企合作平台,充分利用科研单位人才、技术、资源和科研成果,加快提升种业研发创新能力,促进甜菜种业健康发展;(5)建立各类型服务合作社,确保农民生产无忧,糖企加工原料无忧。

到2025 年,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紧密结合,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甜菜育种新机制;创新一批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甜菜种质基因资源,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高糖、抗病、广适和适应机械化作业的甜菜新品种,适宜新疆地区种植推广,解决国内甜菜糖业“卡脖子”问题之一“的自育品种问题”。在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及室内辅助选择等现代育种新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建成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甜菜良种繁育生产基地;在甜菜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加工生产出符合国标的甜菜丸衣种种子,研制出合理的专用丸衣配方,构建先进的加工设备,提升丸衣种子的加工工艺技术,解决国内甜菜糖业“卡脖子”问题之一的“种子加工问题”。最终使甜菜国产自育新品种供种率达到10%~20%。通过高效化育种、标准化繁育、专业化加工,生产出高产、优质、绿色、抗病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甜菜新品种,让新疆的甜菜种子国际竞争转变回国内竞争,促进新疆糖业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食糖甜菜种业
甜菜应答盐胁迫的RING型E3连接酶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辣椒甜菜,各有所爱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新疆产区有机甜菜栽培技术探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