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舟文化在川东地区的传承与发展

2022-01-12唐泽民

运动精品 2022年8期
关键词:川东地区龙舟赛事

唐泽民

龙舟文化在川东地区的传承与发展

唐泽民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龙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传承是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文章立足龙舟文化的时代特征,从其分布、呈现方式、组织形式、阵地建设、人才构成、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对川东地区龙舟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剖析,发现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存在缺乏系统性整体性、传承路径单一、群众基础较弱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龙舟文化在川东地区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对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索具体的解决办法,旨在为推动龙舟文化在川东地区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龙舟文化;田野调查法;川东地区

龙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我国历史悠久,有研究认为龙舟文化的起源是从渔民划船营救屈原演变而来,而实际上龙舟的起源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主要流行于我国水系发达地区,《穆子天传》有记载:“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在嘉陵江、渠江水系发达的川东地区龙舟活动较为活跃,主要以龙舟竞渡为载体,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融合了红色文化、端午节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等,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

1 龙舟文化的时代特征

1.1 政治性特征

抗日战争时期,在江河溪流较多且陆地交通不便情况下,川东革命军通过传统的水上摇橹船运输军事物资和补给,尤其以宣汉县红三十三军为代表,其起初的革命根据地就建立在宣汉县清溪镇后河河岸边,与敌人仅有一河之隔,摇橹船就成为了革命补给、战略部署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红色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当地人逐渐把革命中的拼搏、斗争精神与赛龙舟结合起来,以此缅怀革命先烈和发扬红军的革命精神。2003年宣汉县首届22人龙舟竞渡就在后河进行,是对龙舟文化传承、端午节庆祝以及宣汉县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的一种纪念和表达。如今龙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符号之一,是文化强国战略的一部分,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建交的重要纽带,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如温哥华、悉尼、南非等60多个国家已开展过与龙舟有关的系列赛事活动,每年还有许多国家或地区组织队伍参加我国各地举办的国际龙舟邀请赛事活动。

1.2 商品经济特征

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经济产业的支持和振兴。龙舟文化本身就具有产业价值,例如信息网络平台应用、设施器材设备制造与销售以及因赛事活动引起的运动训练、师资培养、后勤保障等本身就具有一定经济价值,既能带动产业发展又能提供就业岗位,创造价值,实现经济效益。龙舟赛事的举办还能有效带动区域旅游业、餐饮业、交通、住宿等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拓展经济市场、创造商机和平台,吸引广大社会资本注入,助推区域城市建设、经济繁荣发展。

1.3 竞技性特征

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最直接和普遍的方式就是龙舟竞渡,其是一项水上体育运动项目,具备竞技体育的特征,在规定的距离内用时短的为获胜方。有的地方还创新“旱地龙舟”形式,例如广安市举行的五人制“旱地龙舟”比赛等等,充分体现了团结、拼搏、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竞技精神。

1.4 休闲娱乐性特征

龙舟文化在时代的浪潮中被赋予了端午节吃粽子、游玩、纪念、观赏、休闲等浓厚的文化气息,在发展中,人们倾向于借助龙舟活动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对拼搏精神的追求、对健康的需求、对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赋予龙舟活动更深更丰富的内容和内涵,例如水舞秀、摇摆桥、稻田抓鱼、抢鸭子、游泳等活动以及游客参与体验划龙舟。每一次的龙舟赛事活动都会吸引很多人自发前去观看,并在赛事区域展开一些娱乐休闲活动如打麻将、登山、徒步、露营、垂钓、游泳等,已然成为人民开展休闲、娱乐、康养等系列活动的一种载体。

1.5 普及性特征

大约从2000年开始,位于四川东部的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南充市等川东市、县陆续举办了各种规模和类型的龙舟赛事,其中颇具代表的有广安武胜国际龙舟节、达州市新农村龙舟赛、古城阆中嘉陵江国际龙舟赛、巴中龙舟大赛暨农民工健身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龙舟活动当中,例如南充市的双桥龙舟节举办两届吸引游客近10万人,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特色品牌。有的地方如乡镇、企业都组织开展过不同规模类型的龙舟赛事活动,深得人民的喜爱。

2 龙舟文化在川东地区传承与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1 分布情况

龙的符号在人们心中具有一种神秘的色彩,有着特殊的地位,龙舟作为龙符号的一种载体,加上其特殊的起源说,使得人们对其更加的喜爱和追捧,随着历史的长河不断的沉淀和发展。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与城镇的历史演变有着较为相似的经历,离不开城镇建设、经济发展、人口聚集、交通便利以及最重要的载体水资源分布,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密切相关。只有具备以上这些特征,才会有足够的经济、自然条件和群众基础去推动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了解,川东地区系长江上游区域,水系发达,天然河道流域、湖泊资源丰富,也有人工建设的湖泊、水库、人工河,这些都是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这也是川东地区龙舟文化丰富且分布较为广泛的原因。几乎在水系发达、人口较多的乡镇、县、市都或多或少的开展过龙舟活动,川东地区以广安的武胜县、达州的洋烈水乡、巴中的三江镇、南充的阆中市、蓬安县等地举行的龙舟较为出名,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地方也举办过规模大小不等的龙舟赛事活动。可见,龙舟文化的符号已深深扎根于川东地区,分布较为广泛,逐渐成为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2 呈现方式

龙舟文化在川东地区的传承与发展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线上主要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网络媒介对龙舟文化有关的赛事转播、宣传报道、学术交流、产业发展、市场营销等进行推广和普及。线下途径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常见的龙舟竞渡,通过举办龙舟赛事对其进行推广和传承,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参于门槛较高,参与群体较少;第二种是休闲龙舟,这种是以龙型游船为载体,为参与式体验项目,多位于公园、旅游景区之内,适合于大众群体参与,老、弱、妇、残、幼皆宜,门槛较低;第三种是生产生活龙舟,是人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用于运输的交通工具,贴近于屈原起源说的最初原型,人民纷纷划上自家的船只在江上打捞屈原的遗体,向河中投喂食物,阻止鱼虾啃食其身体,这当中使用的船只就是人民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摇橹船,至今川东地区仍然有许多地方有着摇橹船的影迹,主要在江河、水库、湖泊集中的地方,周边的居民通过其进行摆渡,进行运输生产生活物质、河道清洁管理、巡河巡江以及渔猎等活动。

2.3 组织形式

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组织形式主要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前者主要是通过政府主导,官方媒体报道或体育职能部门组织方式开展,例如CCTV5转播龙舟赛、达州市宣汉县组织的新农村龙舟展演赛等,开展的频次低、社会参与度相对较低。后者主要通过民间自发行为组织开展的一系列与龙舟文化有关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商业性,如公园的水上龙型游船活动、江河边居民的摆渡活动、旅游景区的龙船漂流活动等,分布广、形式多样,群众参与度高。

2.4 阵地建设情况

网络资源、实体场地是龙舟文化呈现的主要载体,在川东地区没有专门的关于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硬软件设施建设,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陈列馆、展览馆等,而是根据实际需要临时搭建的场地,活动结束,网络媒体会在短期内进行宣传报道,场所也会随活动的结束而拆除,很快就淡出了人民的视野和生活。

2.5 人才构成情况

川东地区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人才主要分为一般人员和专业人员,前者包括体育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赛事过程中抽调的临时人员、地方电视台工作人员以及普通参与者等,专业人员主要包括运动员和教练员。运动员则是根据赛事需要,从机关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普通群众中抽选的人员组成,经过短暂的训练后参与比赛,有的是初次接触的新手,有的是参加过比赛的老运动员;教练员则是本土具有一定经验的业余爱好者和外聘专业教练两种,因经费问题,大都选聘本土业余性教练。

2.6 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龙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发展。为此,川东地区在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例如,依托氛围浓厚的端午习俗通过展演、竞技、文娱方式开展的龙舟文化活动;以文化传承推动新农村建设为战略契机,开展新农村龙舟赛事活动;以古城文化遗址的保护与传承相融合,开展与龙舟文化相关的活动,切实发挥文化传承与发展一加一大于二作用;结合旅游产业、休闲娱乐产业,因地制宜的嵌入龙舟文化元素,共同建设与发展。

3 龙舟文化在川东地区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3.1 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川东地区的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主要依托竞技龙舟赛事活动,组织上各地方自行开展为主,缺乏整体发展架构,没有形成乡镇、县、市递进式赛事体系,没有很好地形成常态长效、体系规模、品牌特色。

3.2 以竞渡传承为主,传承路径单一

通过对川东部分群众和体育职能部门人员的调查分析,96.5%的调查对象认为龙舟文化很重要,值得重视;98.0%表示所在市传承龙舟文化的方式主要依托龙舟竞渡;89.5%认为亟待创新发展,与现代文化、康养旅游、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起来;87.3%认为除龙舟竞渡外,多开展一些难度系数低、技术含量小、娱乐性趣味性强、适合大众参与的龙舟活动,丰富龙舟文化传承途径。

3.3 政府主导,群众基础较弱

龙舟文化活动主要依托体育职能部门组织开展,资金来源于工会,也有个别赛事是由社会企业投资组织承办。主要以22人竞渡为主导,龙舟的物质、精神、经贸以及教育、娱乐等物质精神文化相对投入时间、精力和资金较少,致使龙舟文化在传承发展中有形无神、有影子无实质,没有真正融入到地方发展和群众中去,缺乏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

3.4 场地不固定不集中,难以进行深层次开发

龙舟竞渡对水资源依赖性很强,而川东开展龙舟竞渡大都是在自然水域上,在场地选择上极大地受到了如水面宽深度、水流量、岸边地形、交通等条件制约,其商业性、观赏性、参与性大打折扣。场地系临时搭建,比赛结束后拆除,难以进行龙舟文化阵地打造、旅游商业开发、教练员运动员的培训等,难以深层次挖掘龙舟文化,赋予其时代的“生命力”。

3.5 人才匮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要

竞技方面,多以22人龙舟竞渡为主,包含教练1人、鼓手1人、锣手1人,舵手1人,正式运动员20人,替补4人,一支队伍大约28人左右。据调查,教练大都是业余的,少部分是外聘的教练,外聘既花费资金又不利于地方教练的培养和成长;运动员系非专业运动员,流动性较大,长此以往不利于区域龙舟竞渡的发展和文化传承。休闲娱乐方面,皆是兼职人员,没有经过龙舟文化的学习和培训,专业知识薄弱。

3.6 产业互动融合不足,存在单打独斗局面

川东各市、县在推动龙舟赛事活动与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红色旅游等互动融合发展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龙舟赛事活动时间短、年度举办次数有限、没有形成系统赛事和区域品牌,难以给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康养等带来持续长久有效的经济和商业价值,深度融合发展效果不理想,一定程度上存在为了赛事而赛事现象,很快就消失在大众视野中,影响力较小。

4 基于问题导向促进龙舟文化在川东地区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4.1 构建川东地区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体系

宏大的规模和完整的体系是文化传承的有力保证,立足川东地区实际,积极探索构建“片区+市级+县(区)级+乡(镇)”的递进式传承与发展模式,打造片区龙舟文化体系,推动龙舟赛事文化宣扬、师资和运动员培训、旅游开发、品牌塑造、阵地建设等规模化、规范化、系统化、时代化。

4.2 整合川东地区资源,开发多元的龙舟文化传承路径

龙舟文化除了竞技性,还有传统性、休闲娱乐、康养等丰富的内涵、文化底蕴和时代意义,要打破以竞技龙舟比赛来传承与保护龙舟文化的局限性性,积极整合区域资源,把龙舟文化纳入区域系统规划当中,科学布局,统筹推进,从文化、娱乐、休闲、康养、旅游、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探索龙舟文化的开发与建设,丰富和拓展传承途径。

4.3 多元途径推动龙舟文化在川东地区大众化普及化

群众基础是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资金是保障,政府支持与保护是关键。只有整合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资本的投入,立足区域实际和大众的喜好需求,探索构建“政府+社会+N”的龙舟文化传承与发展模式,积极开发符合当代大众需求的娱乐性、体验性强的且较易被大众接受、可长期开展且各个年龄阶段的人能轻易入门的龙舟文化活动,才能更好地推动龙舟文化常态化可持续地发展。

4.4 打造龙舟文化基地,赋予龙舟文化新时代“根基”

川东各地要从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角度,在各地建立龙舟文化活动阵地,围绕龙文化和龙舟文化对阵地进行打造和包装,建立赛事举办场所、休闲体验区、观影区、陈列馆、培训基地、学术研讨基地等,并依托文化基地开展龙舟赛事活动、文化展演、教练员和运动员培训、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学术交流等,加大龙舟文化“有形”的发展,同时发挥“无形”力度,建立“互联网+”的平台,通过云端直播、宣传片、互动平台、抖音小视频等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

4.5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赋予龙舟文化新时代“动力”

充分发掘川东地区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文理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等10所中高等院校优势,在体育院(系)增设龙舟文化专业课程,注重龙舟文化理论与技术培养,向社会输送专业的龙舟人才,促进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可以依托各级龙舟协会、龙舟俱乐部加强教练员、运动员的培养和选拔。

4.6 加强产业融合发展,赋予龙舟文化新时代“活力”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龙舟文化产业为特色品牌,整合川东邓小平故居、朱德故里、王维舟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巴中诺水河风景区、阆中古城、升钟湖风景区、巴山大峡谷等旅游资源,将龙舟文化与红色文化、康养旅游以及现代科技等有机集合起来,例如,在景点增设龙舟文化内容,依托水资源开发体验式龙舟活动或龙舟动漫,广泛吸引游客参与体验;以龙舟赛事活动为窗口推动招商引资振兴乡村等,相互融合发展,赋予龙舟文化新时代活力,形成特色产业或产业链,带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5 结语

龙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结晶,其传承与保护是一项漫长且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乃至每个人的长期坚持和努力。唯有高度重视,积极整合资源,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探索新时代龙舟文化的发展路径并予以实施,才能推动龙舟文化与时俱进,不断繁荣发展。

[1]董跃春.探讨龙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体育科技,2020,41(2):79-80.

[2]梁超杰.龙舟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及其国际化推广[J].科技风,2019(13):232.

[3]彭辉栋.龙舟精神的时代价值[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14):43-44.

[4]刘芝庭.乡村振兴视域下湖南龙舟民俗的现代意义以及文化传承[J].决策探索(下),2021(6):84-85.

[5]黄健武,覃春丽,葛双兰.广西高校龙舟运动赛事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运动精品,2022,41(2):66-68.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Dragon Boat Culture in Eastern Sichuan

TANG Zemin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Dazhou 635000, Sichuan, China)

唐泽民(1988—),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经济与产业、传统体育文化。

猜你喜欢

川东地区龙舟赛事
本月赛事
屈原 端午 龙舟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川东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达州市为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龙舟
《金娃——龙舟》
川东地区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调查
有机茶园栽培的管理措施
川东地区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瓶颈与措施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