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

2022-01-12李卅立王超刘辉王曦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辽宁沈阳11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24期
关键词:维持性红细胞血液

李卅立 王超 刘辉 王曦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肾内科 (辽宁 沈阳 110000)

内容提要: 目的:评价分析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入院的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抽签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结果:Hs-CRP、PTH两项指标在接受不同频率血液透析后有差异,P<0.05,Hb、Hct、Alb、EPO用量指标未见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Hb、Hct水平,可以肯定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一定疗效,但不同频率血液透析在改善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上效果并不明显。

随着社会环境、人们生活习惯等变化,肾脏疾病患病率不断上升,据统计,我国成人慢性肾病发生率达到12.5%左右。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其延长了患者生命周期,但治疗周期长,并发症、心理压力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病后多出现肾性贫血,临床研究发现肾性贫血主要发病因为EPO生成介质肾小管周间质细胞能力下降,导致骨髓红系造血功能障碍,基于这一机制,治疗主要以重组人体EPO为主,虽然重组人EPO已经确认是对慢性贫血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在临床数据整理后发现患者群体中有5%~10%比例需要接受剂量较大的EPO,才可以有效的确保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处于预期的靶目标范围,而这种情况也被称为EPO低反应性[1]。因此,通过反复临床实践发现,血液透析是保障充足EPO重组的关键,但就关于在治疗时如何调整对应频率以达到最佳预期效果,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为此,本次研究选择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频率血液透析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以确定最佳透析频率,纠正错误透析方法,以期能够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具体探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9年6月入院的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抽签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50例、女性50例,患者年龄58~73岁,平均(63.61±.35)岁,平均透析时间(62.53±12.34)个月,平均体重(57.84±10.25)kg;观察组100例患者中有男性48例、女性52例,患者年龄60~75岁,平均(64.11±4.79)岁,平均透析时间(63.45±12.77)个月,平均体重(57.26±10.21)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维持性血液透析与粗红细胞生成素重组超过168d患者;②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未超过80岁;③符合《血液净化手册(临床诊疗丛书)》中相关诊断标准;④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肾功能检查等确诊;⑤规律透析,透析时间≥3个月;⑥病情稳定,未出现尿毒症综合征;⑦无临床资料缺损情况;⑧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出血病史或输血病史、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其他类型贫血、重度营养不良患者;②治疗前使用过其他促红细胞生成素类药物患者;③患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④患者合并癌性疾病;⑤患者合并严重低血压;⑥患者合并严重呼吸系统疾病;⑦患者合并活动性出血性疾病;⑧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⑨患者合并精神性疾病。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每周3次血液透析的常规治疗,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透析频率基础上每月增加1次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透析频率基础上每月增加2次血液透析[2]。

具体方法:初次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100~150IU·kg-1·周-1,分2~3次完成注射,注射采取皮下注射方式;或分7d完成10000IU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注射后观察患者Hb增长情况,当增长速度处于10g/L~20g/L之间,单次注射剂量可增加25%,超过最高上限,需减少25%剂量,当增长速度处于平稳状态,即Hb增加速度在10~20g间,无需进行剂量调整[3]。在Hb在110~120g/L间的采取减量维持方案处理,Hb最多不得超过130g/L。在每周均需要对患者的EPO用量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血液透析后需对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Red blood cell specific volume,Hct)、尿白蛋白(urine album in,Alb)、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人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用量多项指标水平变化进行记录,抽取患者空腹血然后开始上述各项实验室指标检查,基于公式:[Hb·体重]/EPO用量,计算出ERI[4]。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整理和分析资料。正态分布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以中位数(范围)表示,组间比较应用Mann-Whitney检验;分类变量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χ2或Fisher精确检验。对ERI的相关指标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均采用双侧检验。

2.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入组时,7项指标均不存在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Hs-CRP、PTH两项指标在接受不同频率血液透析后有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Hb、Hct、Alb、EPO用量指标未见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指标对比结果(±s)

表1. 指标对比结果(±s)

组别 例数 Hb/(g/L) Hct/(%) Alb/(g/L) Hs-CRP/(m g/L) PTH/(pg/m L) EPO用量/(万IU/周)ERI/(IU·dL/g·kg)入组时 168d后 入组时 168d后 入组时 168d后 入组时 168d后 入组时 168d后 入组时 168d后 入组时 168d后对照组 100 92.55±9.31 106.38±13.21 32.33±0.52 33.56±0.61 37.24±3.21 37.46±3.38 6.22±2.32 5.32±2.19 389.62±59.59 314.77±48.16 1.26±0.52 1.18±0.37 22.53±7.08 18.52±4.39观察组 100 93.58±10.26 106.79±12.54 32.27±0.48 33.62±0.60 37.28±3.25 37.51±3.44 6.16±2.28 3.53±1.73 385.42±60.17 303.21±29.02 1.28±0.73 1.13±0.34 22.69±6.93 18.76±4.87 t 0.7146 0.2451 0.8479 0.7012 0.0876 0.1037 0.1845 6.4138 0.4960 2.0599 0.2231 0.9950 0.1615 0.3660 P 0.4757 0.8066 0.3975 0.4840 0.9303 0.9175 0.8538 0.000 0.6205 0.0411 0.8237 0.3209 0.8719 0.7147

通过分析后,提示ERI数值和Fer、K t/V之间呈现负相关联系,和PTH、Hs-CRP之间呈现正相关联系。详细数据见表2所示。

3.讨论

临床中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多为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能够将患者体内淤积的毒素有效清除,从而对患者肾功能起到改善作用。肾性贫血为维持性血液透析常见高发并发症,发病率最高可达100%[5],对于收治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干预患者一般会给予大量的EPO以保持对病情的稳定控制,但在临床应用实践中依然难以将Hb严格的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对于EPO剂量的控制不当也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梗死、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产生了致死威胁。可以确定的是,EPO在临床的使用面对不同个体时存在较大的差异,要保持机体的血红蛋白指标在正常范围,对EPO剂量最大依赖程度可超过最低剂量30倍,数据调整的差异使得在应用该药物的时候要密切监测患者提升变化,及时处理相关不良反应。肾性贫血并发症的出现除了和机体对EPO的分泌减少导致不足有关之外,和存在于体内的细胞因子、炎症因子、透析程度不充分等也有一定关联。当前,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的肾性贫血,具体原因如下:第一,分泌红细胞生成素的量和反应性降低;第二,骨髓造血微环境被尿毒素破环;第三,患者缺乏足够营养;第四,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血球寿命速断。然而,很多患者在接受红细胞生成素强化治疗后其红色素水平仍然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继而极易导致红细胞生成素疗效降低,同时在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大剂量后可能导致心肌梗死、休克甚至死亡,所以积极探寻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贫血症状予以改善则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内容。本研究展开的原则机制在于对不同频率的HDF透析方式下患者机体EPO疗效所产生的差异性,数据的量化对比为治疗方式调整提供可参考数据,据此来纠正MHD并发肾性贫血患者的针对性透析治疗。

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期间,纤维素衍生物属于滤器膜的主要材料,该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差、膜孔径小等特点,难以有效清除分子较大的炎症细胞因子、大分子毒素。所以在实施常规血液透析的情况下往往难以降低透析过程中、大分子炎症因子水平。针对上述问题,有效提升透析膜生物相容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这些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减少体内中、大分子毒素含量,而且可促使血液灌流等其他血液净化技术提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目前临床治疗中主张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为骨髓造血提供充足支持,但由于消耗人体大量的Hb以及Hct,如两项指标无法维持正常水平,治疗中极易出现休克、心肌梗死,严重时直接危及患者生命[6,7]。但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个体间骨髓造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消耗情况存在极大差异,若要实现Hb稳定,还需考虑到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细胞因子变化情况、血液透析是否充分,因此,通过采取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方式,了解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频率的方法[8-12]。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两组患者入组时,7项指标均不存在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Hs-CRP、PTH两项指标在接受不同频率血液透析后有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Hb、Hct、Alb、EPO用量指标未见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8]。在对患者资料进一步分析中可知其ERI数值和PTH、Hs-CRP之间保持正相关联系,这说明了微炎症、大分子毒素在EPO抵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采取治疗方案的时候可考虑通过常规HD联合HDF方式,来清除患者机体大中分子,改善机体微炎症,达到提升对EPO的疗效作用。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Hb、Hct水平,可以肯定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一定疗效,但不同频率血液透析在改善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上效果并不明显,若想纠正患者血液透析频率,建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常规透析基础上每月增加1~2次透析。

猜你喜欢

维持性红细胞血液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多彩血液大揭秘
神奇血液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
报废血液的初步分析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血液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