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火笔画应用传承策略

2022-01-12许凯明邢志亮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合肥笔画文化

伍 瑄,许凯明,邢志亮

(安徽大学 艺术学院,合肥 230601)

火笔画又被称为烫画、烙画,古时被称之为“火针刺绣”。火笔画历史悠久,起源于西汉年间,兴盛于东汉宫庭中,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后因灾祸战乱火笔画的技术曾一度消失,直到明清时期才走进民间,并逐渐发展成为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1]合肥火笔画盛行于江淮大地,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发展迅速,产品一度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地。早期常被绘在器物或家具之上,具有良好的装饰作用,[2]后在地域文化的熏陶下和制作技艺的创新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在器具和题材等方面独具特色,最终于2006年12月入选安徽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合肥火笔画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夕,合肥火笔画仅存4家火笔画民间作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刘运堂和刘祝华这一谱系。新中国成立后,合肥火笔画逐渐发展起来。1957年前后,火笔画作为合肥出口国外的重要艺术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等地,为当时的新中国赚取了大量外汇。20世纪60年代初始,合肥火笔画与芜湖铁画、徽州三雕等安徽民间工艺一齐并入到合肥模型厂,成立特种工艺车间,虽然当时国家正处在艰难时刻,但火笔画依然继续生产出口。到1963年,因为经济体制的调整,合肥火笔画遭遇重创,人员疏散,工艺车间随之撤销,合肥火笔画也因此沉寂。

1973年,国民文化经济进入复苏发展阶段,合肥市外贸部门带火笔画作品参加广交会并收获了大批订单,但当时已无法生产火笔画。于是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召回火笔画技工,附属合肥木器厂并成立火笔画车间,合肥火笔画传承人刘祝华也放弃原有工作,奔赴到火笔画生产一线中。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广交会上800件左右的火笔画订单全部完成。自此,合肥火笔画进入了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3]

直到80年代末,合肥工艺美术厂因进行工作改革致使火笔画生产线瘫痪,同时由于火笔画的主要材料椴木的缺乏,无法满足订单需求,从事火笔画的工作人员为了生计纷纷改行,合肥工艺美术厂也因此而变卖,合肥火笔画自此逐渐衰落。[4]

2 合肥火笔画的艺术价值

2.1 巧妙精湛的创作技巧

火笔画不似常见的山水墨画用毛笔在纸张上挥毫泼墨,也不是色彩丰富的颜料堆砌在画布上的油画。其最开始是用烧红的铁块在木板上进行作画,在传入民间后,为方便作画,便将铁笔插入炭球的中央,这种方法可以使铁笔的温度延长五六个小时。传统火笔画吸收了国画的绘画技巧和意境,除了与国画的绘画工具不同以外,绘画技巧相似,常用技巧有点、线、晕染等等。现代火笔画还吸收了油画的绘画技巧,运用透视原理,通过烫烙表现出光影效果和虚实关系,做到既可以像国画一样写意传神,又如同油画一样写实逼真。火笔画在作画过程中有着相当大的难度,以火在物体上作画,通过控制拿笔的高低和力度,灼烧出深浅不一的黑色或褐色痕迹,以艺术家极高的控制力来掌握整体画面的和谐性和美观性。若是在纸张、绢布上进行作画,稍有不慎就可能将画面烧毁,极为考验艺术家的技巧和熟练程度。刘凯创作的《山茶八哥图》(图1)中两只八哥一只灵动活泼,一只卧坐于树枝,构成一动一静的对比,山茶花一簇簇上下盛开,布满左侧画面,八哥的羽毛和山茶的叶脉也都细致严谨,画面轻快,艺术装饰性强,火笔燃烧的痕迹晕染出基本光影结构,显示极高的工艺技能。

图1 《山茶八哥图》

2.2 丰富独特的创作工具和材料

火笔画的创作工具不同于传统笔墨绘画工具,而是将铁烧至高温后,以铁代笔、以火为墨,通过艺术家们对温度的掌控和娴熟的技法进行创作。在科技进步的社会背景下,合肥火笔画的创作工具也在不断更新,从最初的“火烙”逐渐升级为今天的“电烙”和“激光烙”,并配备各式各样的笔头,艺术家们可以通过笔头的平峰、边峰或者尖峰来创作出更为丰富生动的画面效果,这给了艺术家们更多的选择,也极大提升了艺术家们的创作效率。[5]在绘画材料方面,火笔画所选的材料都是自然材料,保留材料特有的色彩和肌理的色彩,以艺术家的灵犀和技术最大限度的展示材料和艺术的魅力,营造出大气古朴的艺术氛围。[6]椴木是火笔画最主要的材料,以火笔的硬与椴木的硬互相碰撞,磋磨糅合,并通过火笔力度的大小,画出具有层次的浮雕画面。1958年,刘祝华在宣纸上试制成功“火笔画立轴”;1973年又成功在绫绸上作画,并且独创了“火笔画书法立轴”等新品。在宣纸和绫绸上作画稍有偏失就会烫坏作品,尤显作画者功力,在独特肌理的宣纸和轻柔的绫绸上烙烫出虚实有序、浓淡相宜的水墨效果,既考验艺术家的审美水平,又检验艺术家的创作技法。[7]

2.3 别具一格的创作题材

火笔画流传于民间,在农耕文明和地域文化的滋养下发展成长,反映了民间百姓的喜好与智慧,因此其创作题材非常丰富,极具民间文化特色。合肥火笔画的创作题材贴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涉及到山川河流、民间故事、经典戏文、吉祥纹样等等。在融入西方油画技巧后,也增添了写实派人物和彩色山水画等创作题材。此外,为满足人们更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合肥火笔画不断从生活中挖掘新的题材,生活纪实类的内容不断扩大。[8]合肥火笔画在以上题材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黄山风景、徽派建筑以及皖南民居等地方特色,散发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图2)。以刘祝华为代表的合肥火笔画作品大多以描绘黄山名峰和合肥风景为主,而刘祝华先生有着深厚书画功底,其黄山山水的火笔画作品具有新安画派和徽派版画的风格特色,极具韵味。

图2 刘凯的宣纸火笔画作品《黄山幽境》

3 合肥火笔画传承与发展的困境

合肥火笔画巧妙精湛的创作技巧、丰富独特的创作工具和材料以及别具一格的创作题材使其散发着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蕴藏着深厚古老的艺术价值。然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合肥火笔画的传承发展遭遇窘境,这一独具匠心的民间艺术在现代化的背景下逐渐衰落。面对这种情况,合肥火笔画的省级传承人刘凯忍不住感慨:“火笔画远不如以前了,制作难、产量低,没办法维持生计,学习和传承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当前合肥火笔画的传承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传承环境的恶劣

我国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洪流中,各项民间艺术蓬勃发展、熠熠生辉,反映了民间百姓朴素的审美倾向和理想追求,具有独特的时代印记。但在如今的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以及生活工作的压力让现代人不想去探索和了解传统民间艺术,而是企图通过互联网快速浏览一切,对传统民间艺术缺乏耐心和信心。社会发展和变革让传统工艺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是尴尬且严峻的,这些精美且极具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被时代的步伐遗留在原地而逐渐被人遗忘,合肥火笔画也难逃这样的困境。自1991年合肥火笔画的支柱性人物刘祝华去世后,合肥工艺美术厂也在1991年倒闭,火笔画逐渐退出视野,工人们也纷纷转行,而火笔画的传承状态也转向以保护为主。同时合肥火笔画的存在地位也颇为尴尬,作为外商们深受喜爱的合肥火笔画在合肥本土知名度却不大。合肥火笔画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以平民化、生活化跻身百姓生活当中,与生活密不可分。但随着时代的变革,不同社会思潮的出现,曾经以烙画屏风、果盒、首饰盒、笔筒等生活用品为主的合肥火笔画逐渐找不到合适的市场,大众选取生活用品时逐渐考虑与时俱进的时尚品,而不是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火笔画家具装饰品。面对这样的情形,火笔画所能烙画的范围又大大缩小,对应的销售市场愈来愈狭窄,相应的展示机会也逐渐变少,如此下去合肥火笔画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只会越来越模糊。

3.2 传承方式的滞后

传统的传承方式有家庭式、师徒式。家庭式传承指的是在家庭或者家族范围内的学习和修行,从而到达技艺或者文化继承的目的。合肥火笔画的省级传承人刘凯是刘祝华之子,他便是以家庭式的传承方式继承了火笔画的技艺。家庭式传承不仅包括血缘关系的继承,同时也有师徒关系的继承。中国人相信血缘是感情的纽带,是亲情的衔接,尤其注重家庭关系上下的伦理辈分,中国人为了维护没有血缘关系的继承,以师徒之称联结二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通过似血缘关系但不是血缘关系的伦理纲常来维护师徒关系。这种伦理关系带来的是义务也是责任,通过这种联结方式达到手艺不外流的目的。合肥火笔画的传承人刘凯已有七十多岁了,他也曾带过徒弟,但一些弟子迫于生计放弃火笔画,也有弟子半途而废,他的两个女儿虽有传承之心但也是有心无力。现今合肥火笔画有影响力的传承人只有零星几个,刘凯的弟子时联峰为其中一个。只通过收徒和家庭的传承方式已无法有效传承合肥火笔画,而传承方式的落后最终会导致火笔画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3.3 传承资源的匮乏

民间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位置,能够体现一个时代的历史故事也能表现当地的民风民情。而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合肥火笔画依旧囿于在自己的圈子内,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耐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消耗殆尽。目前,能够传承火笔画的手艺人资源非常匮乏,并且很少有年轻人能够潜心钻研这项民间艺术,得不到新鲜血液补充的合肥火笔画在发展的道路上只会越来越疲倦。不仅仅是人才的缺乏,一些传统的专业匠人、相关的从业者所支撑生活的资源也无法到位,没有相应的报酬来支撑对传统工艺的坚持,许多人因此而放弃传承学习。另外,没有更多相关政策和措施去保护和延续合肥火笔画,只靠传承人孑然一身保护传统工艺,也没有坚定的决心和人才的支援,传统文化面临的可能是断层式发展。虽然国家政府提出保护政策,也将合肥火笔画相关视频文化资料留存在文化馆内,但这种固态的保护使合肥火笔画如同橱窗内摆放的展品,虽然美丽但却停留在那一刻,政府应活化传承资源,引导社会参与,共同保护和传承。

4 合肥火笔画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合肥火笔画早在2006年就入选安徽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合肥市独特的非遗技艺,它彰显着合肥这座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但是,由于传承环境的恶劣、传承方式的滞后以及传承资源的匮乏,往日辉煌的合肥火笔画逐渐没落,其传承与发展遭遇困境。[9]因此,笔者从传承方式、宣传策略、市场运作以及打造城市文化符号四个方面入手,对合肥火笔画的传承发展提出建议,希望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能重焕生机。

4.1 改变合肥火笔画的传承方式,将其纳入到现代教育体系

首先合肥火笔画自身需要摆脱固定模式,积极融入到当下社会轨道中。除了传统的家庭(师徒)式传承方式,更应该增加面向大众的传承方式,比如群体方式、学校教育方式等,从而使合肥火笔画不固定在小范围内。群体方式是将有着相同学习爱好的个体聚集在一起共同传承学习,这样的传承方式类似开办培训班辅导班。合肥文化馆也曾响应过市政府的号召,举办过相应辅导班,但因火笔画需要一定美术功底,因此人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其实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官方开办的绘画班进行一小撮的分支,优先选取绘画基础较好的报名合肥火笔画。不仅是手工艺上的辅导班,也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来讲授其制作过程,学习理论知识,开展合肥市特色文化课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传播非遗文化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作为中国人应该了解传统文化知识,青少年更是关键的基础。青少年成长期间并未形成成熟的审美水平和文化观念,学校和社会教育更应抓紧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底蕴。因此市政府和文化馆可以联系市内中小学增设火笔画特色课程,知晓并了解合肥火笔画的来源和制作方式,同时定期举办文化游活动,带领学生亲身体验火笔画的制作方式,体验本土文化魅力,激发对民间工艺的学习兴趣。[10]合肥高校可在政府支持下为合肥火笔画开辟新专业,高校中培养非遗人才也能顺势解决合肥火笔画的传承困境,高素质人群的技术和创新思维能够为合肥火笔画带来全新活力。

4.2 提高合肥火笔画的知名度,采取多渠道针对性的宣传策略

在宣传策略方面,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将合肥火笔画相关的物质文化、音频资料进行收集展览,将作品分类按组别专馆展览,开辟一个合肥火笔画展览日;还可以将火笔画与现代元素结合起来,设计出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塑造21世纪火笔画国潮特色,传统与新潮的碰撞更容易引起年轻群体的关注。同时在信息化时代要学会合理利用各种平台,对于不同年龄阶层和学历背景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针对中老年人群,可对合肥火笔画进行书籍、广告的印刷宣传,拍摄火笔画纪录片或者情境性广告投放在电视或者网络平台上,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文化熏陶。面对青年人群,政府可组织中小学生进行校内手工火笔画竞赛,邀请高校师生举办美术类或者工艺类的火笔画广告竞赛。小视频是现今社会快速获取新闻和知识的渠道,现代人更倾向通过小视频了解学习合肥火笔画的相关知识。因此,在宣传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小视频的优势,与年轻人常使用的APP进行广告投放、视频合作、历史综艺展览等联动宣传。官方也可以设立网络平台,将制作合肥火笔画的过程录制为网络视频课程,从而强化本土特色,增强文化自信。

4.3 加强合肥火笔画的创新交流,实行适当的市场化运作

合肥火笔画的工艺技术高超灵巧,极具巧思,然而除了电笔发展为激光笔之外,其作画技巧至今并未有大的创新。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单纯的技法提升也是杯水车薪,市场无法打开,了解该项艺术的人也屈指可数。因此应将合肥火笔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开设火笔画文化技术交流中心,同各地的火笔画进行技术交流和创新;其次对于火笔画的创作内容进行创新,不再局限于合肥、皖南的风景和民俗,扩展到重大事件的纪念物,打造本土知名品牌,使非遗文化项目走出市外、走出省外、走进民心;火笔画艺术家也要针对大环境对作品进行改革创新,多与成功创新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沟通心得,营造新时代的合肥火笔画。例如安庆市五千年工艺美术公司从创办之初就以民间工艺品为主,其中也包括烙画(火笔画),该公司将火笔画推向广大市场,实现了火笔画的批量化和机械化。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保持了火笔画的核心作画过程,但在火笔画的样式设计、包装以及销售等方面独立出来,采用现代化的部门分组完成,同时也根据不同用户需求或热点进行设计。该公司不仅将产业扩展到浙江义乌小市场,也推向了国外市场,形成该公司的独特产业线。[11]合肥火笔画是合肥本地非遗文化产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政府可以联合企业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生产具有合肥火笔画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同时也可以推出合肥火笔画体验工具包,工具包内放置制作合肥火笔画所需的创作工具、材料以及制作流程图,消费者购买后可随时随地体验这项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摆脱了地区的限制,提升了合肥火笔画的传播效率。随着时代发展,要学会利用时代发展的产物来宣扬非遗文化,在时代的浪潮中继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4.4 推动合肥火笔画成为城市文化符号,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

合肥火笔画具有传统民间美术文化内涵和地域文化特色,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艺术内涵在国内甚至海外都享有一定的声誉。因此,把合肥火笔画作为城市文化宣传的元素,有利于打造独特的城市形象,推动城市文化精神的塑造。通过广告宣传、旅游特色产业、城市公共艺术品、城市建筑等方式将火笔画的艺术特色融入到城市文化与城市长远规划当中,不仅能够表现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还能从多方面传承火笔画的精神内涵,加深了人们对合肥的城市印象和城市好感度,对树立合肥城市形象有很大意义。首先,可以为合肥火笔画开辟专属栏目,并设计体现合肥火笔画外在形式和文化内涵的logo图案作为栏目的专属台标,在栏目中请传承人讲述非遗心路,示范火笔画的制作技艺;其次,在合肥的城市宣传手册以及旅游宣传片中吸收合肥火笔画的艺术元素,这样既可以增加宣传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又可以突出地域文化特色;最后,可以在合肥地铁的建设中融入合肥火笔画的文化元素,在地铁口张贴合肥火笔画的宣传海报,增设关于合肥火笔画的公共艺术作品。

5 结 语

合肥火笔画不仅仅是一项非遗项目,更是江淮大地的文化灵魂和艺术结晶,它替时间记载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凸显出合肥本地非遗的精神力量。然而快速的社会变革使合肥火笔画的传承遭遇窘境,传承环境的恶劣、传承方式的滞后以及传承资源的匮乏使合肥火笔画这一独具匠心的民间艺术逐渐衰落。任何传统艺术形式在面临社会变革时都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状态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因此,要使合肥火笔画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须从传承方式、宣传策略、市场运作以及打造城市文化符号四个方面着手,这样才能使其紧跟时代潮流,把握社会趋势,为迎接其下一轮振兴积聚力量。

猜你喜欢

合肥笔画文化
合肥的春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合肥的春节
年味里的“虎文化”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蜂巢城市会客厅
谁远谁近?
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