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举重项目运动员赛前训练计划研究
——以山东省平原体校举重运动员为例

2022-01-12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许振振赵常红马忠国

内江科技 2021年12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负荷量竞技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许振振 赵常红 马忠国

本文通过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2018年全国U13U14举重冠军赛中(比赛地点内蒙古呼和浩特)亚军王传尧赛前训练计划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赛前训练计划内容以举重技术动作和身体力量素质训练为核心展开训练,围绕竞技比赛动作安排具体的练习手段和方法。赛前训练阶段计划有效的控制负荷量,在比赛前运动员身体机能处在巅峰。

在举重竞赛中制定良好的赛前训练计划是获得比赛优胜最主要的保障之一,制定良好的赛前训练计划能充分的发挥运动员的体能、技战术、身心等方面的优势,使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处在巅峰状态,力图在比赛中发挥最大身心潜能,表现最佳竞技能力并创造新的比赛记录并夺取金牌。

平原体校举重运动员王传尧,在全国U13U14冠军赛中获得银牌奖牌。本文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平原举重队教练员的访谈调查并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对我市男子优秀举重运动员王传尧的赛前训练计划进行研究分析,在对案例分析研究,了解赛前训练计划的重要性,通过对王传尧的赛前训练计划分析,加强举重比赛前训练计划设计和实施的现实依据及理论指导。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王传尧生于2004年2月13日,身高183cm,体重123kg,抓举最好成绩118kg,挺举最好成绩140kg。2018年全国U14举重冠军赛77+kg获得抓举第二名、挺举第二名、总成绩第二名,比赛成绩抓举115kg,挺举140kg。

1.2 研究方法

(1)访谈法。访谈法调查举重教练员对赛前训练计划的设计及安排,如何发挥运动员的最好运动成绩,如何使用计划去调整运动员。

(2)文献资料。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运动训练学,对于举重赛前计划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查询,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数理统计法。利用数理统计法对比赛前最后一个月即3月28日至4月20日为4周的赛前训练计划使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分析王传尧的训练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赛前训练计划对成绩的影响效果分析

按照王传尧2018年全国U13U14冠军赛参赛目标和任务要求,将其赛前训练计划最后一个月即3月25日至4月20日分为4周进行研究。

从表1、表2所得数据可以看出,提高王传尧的机体供能能力,体能素质是前两周赛前训练的主要内容和制定计划的重点。发展体能素质要和专项技术相结合,采用负荷量度和负荷强度比较大,以完整举重专项技术和分解举重技术为训练方法。举重运动训练负荷遵循“一次大负荷强度一小次负荷强度”的波浪起伏变化,大负荷强度第一周的周一、周二为亚极限的训练负荷强度,周三的运动强度是80%,周四为小负荷强度训练,周五为抓举和挺举的大训练负荷强度,周六的训练强度是亚极限,周日为积极性调整休息,小负荷强度第二周的周一至周三的运动强度是80%,周四为小负荷强度训练,周五为抓举和挺举的大训练负荷强度,周六的运动强度是80%~90%[1]。

表1 第一周赛前训练计划(3月25日-3月31日)

表2 第二周赛前训练计划(4月1日-4月7日)

从表3、表4所得数据看出,调整运动员心理使其达到巅峰,在训练中运动员抓举和挺举的强度逐渐达到比赛强度,对比赛最后专项技术调整是举重比赛前两周训练计划主要内容。训练负荷强度和量度的安排还是遵循有“一大一小”的波浪起伏变化,每个星期安排6~9次训练课,每次训练课的时间150分钟左右[2]。保障举重运动员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得到正常的发挥,平时的训练状态是基础。众所周知,竞技状态是波浪起伏出现特征,所以运动员要在平时训练中掌握竞技状态起伏的规律,在赛前训练中进行调整竞技状态,为之后的比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夺取金牌做好准备。才能在比赛中获得理想的成绩。这就是赛前训练计划需要做的工作,这段时间和平时的训练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最后两周的训练内容,技术动作使用完整训练法,负荷强度要大要接近比赛强度,负荷量度要小使之达到超量恢复。特别是在赛前训练计划中负荷强度要大,并接近或超越比赛是的负荷强度。负荷量度要小,要符合运动员机体的适应能力以达到超量恢复的目的。这些都是赛前训练计划的制定需要注意的问题。

表3 第三周赛前训练计划(4月8日-4月14日)

表4 第四周赛前训练计划(4月15日-4月21日)

2.2 赛前训练计划负荷量对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分析

通过跟随训练可以看出,赛前训练计划节奏变化十分明显:一周大(量和强度均大)一周小(头四天量和强度小,后两天量中等,强度大),大周每次课都有1~2项尽全力,尽全力达到肌肉力竭的最大重量或接近最大重量做1~3组,以挖掘体能最大潜力,在小周则充分调整,宁小勿大,力求超量恢复。这种变化安排符合运动员的机体所能承担的最高运动负荷量,能够加速运动员的机体恢复,实现了训练运用生化指标调控在竞赛时需要出现的最佳竞技状态[3]。通过跟踪记录训练过程得出,大负荷训练周,训练课次6~9次,训练时间15~22小时,负重总量在4吨以上,力量强度80%~95%左右。小负荷训练周,训练课次6~7次,训练时间15~18小时,负重总量在3吨左右,力量强度在80%左右。同时,注意安排积极性的休息调整。长时间的对运动员机体施加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度,可以使举重运动员的这个能力得到提升,竞技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比赛成绩,负荷量度和负荷强度直接决定竞技能力水平的高低。因此,科学合理的分析一个训练周期的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度,是最直接了解运动员竞技能力、竞技状态、运动成绩所在的水平最好方式之一[4]。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赛前训练计划运动员机体能力、竞技状态、竞技能力、心理水平等等逐渐上升,在比赛的时候达到或者接近预设的目标,为获得金牌奠定坚实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赛前训练计划,使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战术、智能、心理能力在比赛时期处在巅峰状态,更好的完成比赛目标,获得比赛胜利夺得金牌。

2.3 赛前训练计划中训练重点的选择情况分析

选择适宜的训练内容和负荷是设计赛前计划的基础。根据人体生物适应规律,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需要选择适宜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负荷,才能会使运动员机体的身体器官和身体机能得到最大提升。赛前训练计划的制定是运动员发挥最佳竞技能力和在举重竞赛中决定优异的比赛名次的基础。因此,赛前训练计划要围绕着影响最佳竞技能力(动作技术和体能)的因素进行设计安排。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特点是时间短、速度快,主要靠ATP-CP供能,在赛前计划安排中要主要发展运动员的ATP-CP系统。举重技术动作训练通常与体能中的力量素质训练组合训练,通常在降低负荷强度在举重技术中进行力量训练,要求技术动作标准,符合人体结构和运动力学的要求,符合举重技术的要求,并以最快速度完成举重技术动作。在赛前计划中除了力量素质与举重技术动作训练以外,同样进行核心区域、为提高运动员动作技术的速度和速率提供基础,此外还进行氧化能为基础的素质训练,可以提高举重运动员的心肺机能,达到更好地恢复体能,使运动员机体适应高负荷强度和量度的训练内容[5]。举重赛前训练结构模型,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般体能与专项体能训练、爆发力与动作速率训练、举重专项技术训练、力量素质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小肌肉和深层肌肉群训练[6]。王传尧的赛前训练内容符合举重赛前训练结构模型。每次训练课的训练内容核心是突出抓举、挺举的完整动作技术练习内容,并兼顾举重其他专项辅助练习手段,最终都是围绕奥林匹克举重比赛动作抓举、挺举开展的练习内容。合理的确定竞赛中第一次抓举和挺举的重量,有助于第一次抓举和挺举试举的成功,不仅可以缓解运动员高度紧张的心理,增强随后的试举的信心,并且可以更好的执行比赛战术,所以合理的安排第一次试举重量非常重要,直接决定战术实施成功与比赛名次。赛前训练计划围绕着参赛的第一次试举重量进行设计安排,并在训练中反复练习预设的第一次试举重量,保障在比赛成功举重预设的重量。从本届比赛来看,其效果相当明显[7]。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以技术和力量训练为核心开展的训练是赛前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在举重专项技术中练力量、比赛和训练相结合,按照举重竞赛的动作要求安排适宜的训练方法。

(2)赛前训练阶段计划有效的控制负荷量,没有刻意的加减强度,而是针对各种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负荷量。

(3)在赛前计划恢复运动员体能方面,通过控制运动负荷与积极性休息加速体能的恢复。

3.2 建议

(1)举重赛前计划的设计,根据比赛级别特点进行设计,一般同级别或级别相近的一个计划加重点队员区别对待,因为比赛级别的特点不同,建议区别对待。

(2)建议教练员在设计赛前训练计划时通过控制运动负荷量度和强度,进行保持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负荷量竞技
高职院校羽毛球竞技能力保持与专项训练方式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不同演替阶段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子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利多卡因负荷量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舞蹈训练负荷对学生机体产生的影响及负荷量安排建议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