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尔茨海默病高发 家庭是早发现的第一道防线

2022-01-12撰稿李一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初级心理治疗师

自我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李医生邵逸夫阿尔茨海默

撰稿·李一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初级心理治疗师)

李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指导专家·陈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郭起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生、教授)

小张最近有些烦心事,他经常接到邻居的电话,说70岁的父亲出门又忘记带钥匙,回不了家。无奈放下手中的工作,火速回家替父亲开门。几次下来,小张怀疑父亲是否得了人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细心观察后,小张发现父亲经常找东西,不是找老花镜就是找手机。而且性格越来越固执,有时还会莫名发火,家里也没有以前收拾得井井有条了,做的饭不是淡而无味就是咸得发苦。本来人称“老克勒”的父亲,现在变得不修边幅,胡子拉碴。

小张陪父亲去认知障碍门诊检查,接诊的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认知障碍门诊的李蔚副主任医师。李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后,对小张父亲进行了神经心理测验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很不乐观:医生诊断小张父亲是阿尔茨海默病。

看到这个诊断结果,小张心中一沉。他早就听人说过,阿尔茨海默病“治不好”,这可怎么办?还好,李医生告诉他,阿尔茨海默病虽然无法逆转,但是在及时发现、及时诊断以后,能够通过一些方法缓解患者症状,延缓疾病发展。不但能延长患者的生命,也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照料负担。

在李医生的指导下,小张帮助父亲调整了生活方式,并进行了正规的药物治疗。很快,父亲的怪脾气得到了改变,记忆力的迅速下降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阿尔茨海默病的高危人群

目前,关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的致病机理有不同的假说,尚未找到准确答案。虽然目前仍没有药物能治愈AD患者,但是及早发现、及时干预,可以延缓疾病进程。以下八类AD的高危人群需要注意:“三高”人群、睡眠障碍人群、低教育文化人群、听力丧失人群、吸烟和大量饮酒人群、缺乏体力运动的人群、缺乏社会交往的人群、情绪障碍的人群。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

AD早期以记不住最近发生的事情为主要表现,找词困难、词不达意,不认识或者不知道常用的物品,外出容易迷路,变得容易发脾气、固执、自私、不修边幅、难以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等,逐渐发展到不能独立生活,无法表达正常的思想,智能严重受损。

AD的患病率高,损害程度重,而且目前的治疗方法单一,疗效不理想,需要每个人提前引起重视。

当你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亲人做事情开始丢三落四,记不住东西放在哪儿,比如总是找不到钥匙;感觉自己的思维能力变差,有很多任务变得难以完成,比如烧饭的口味变了,有些家用电器不会用了;总是记不清日期,说过的话很快就忘,甚至碰到熟人也想不起对方的名字;情绪起伏很大,甚至感觉像变了一个人;有时会有一些睡眠问题,有些会出现抑郁情况,变得郁郁寡欢……这时就要警惕是否是AD的早期症状了。

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AD的治疗药物主要有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卡巴拉汀等)、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盐酸美金刚),其他还有银杏制剂及神经保护剂等。

如果患者同时合并严重精神行为症状,如幻觉、妄想、冲动、攻击行为等,可以加用小剂量非典型(或新型)抗精神病药以改善症状,减轻家属照护压力。若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症状,也可以考虑加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陈炜主任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个体化定位的经颅磁刺激治疗新技术,在国内首先开展脑电反馈经颅磁刺激治疗新技术,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个体化的多种方案相结合方式,目前对AD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疗效。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

一些可能导致AD的危险因素是可以干预的,如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和血脂体重异常、2型糖尿病、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

多项研究提示,中年期的高血压会增加AD的发病风险。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血压增高对AD发病风险的作用逐渐减弱,甚至发生逆转。老年期低血压不仅会促进AD的发生,而且会加重AD的临床症状。

中年期的腹型肥胖会导致AD的发病风险增加59%,而老年期体重过低则与此后5~6年AD发病风险的增高相关。这种体重减轻的情况可能反映了认知功能减退对患者身体状况的影响。

因此,合理控制血压和体重,也能降低罹患AD的风险。

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筛查量表

猜你喜欢

李医生邵逸夫阿尔茨海默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下)
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上)
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阿尔茨海默病
看病
李医生走了多日以后
点儿真背
睡眠不当会增加阿尔茨海默风险
邵逸夫 长寿三大法宝
邵逸夫:多情人不老
邵逸夫的养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