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2-01-12惠石生马莹冯亚丽李娜高之翀

甘肃医药 2021年12期

惠石生 马莹 冯亚丽 李娜 高之翀

1.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平凉744000;2.平凉市崆峒区下杨中学,甘肃 平凉744024

1 教学整体设计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在智慧教室通过“三阶段、四环节”的教学整体设计共同完成学习(见图1)。以手机仿真软件、小组讨论、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等多元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手绘图谱、“翻转课堂”为载体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以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文关怀和职业素养。通过以上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图1 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2 教学资源的整合

2.1 教材分析 本课程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1版)教材,该教材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同时也是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规划教材,整个教材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技能和提升素质为一体,注重职业教育人才德能并重,知行合一和崇高职业精神的培养,并实现了纸媒教材与富媒体教材资源的融合,实现了移动终端同步答题与评测。本次设计选择《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材中第二章第三节《消化腺-肝》的内容。肝脏的形态结构复杂、抽象,作为刚入学的高职一年级学生来说,主动学习习惯较差,宜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同时,新时代学生对网络和电子产品均具有浓厚的兴趣,乐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与交流,对信息化的专业课堂兴趣浓厚,宜采用多种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组织教学。

2.2 教材处理 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观察发现,先让学生从宏观角度观察和了解肝脏的形态与位置,然后近距离观察其形态结构,以实际案例对其功能进行介绍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此我们在传统讲授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大量信息化教学手段,包括课前通过学习通自学,课中通过3D-body软件演示,实践教学中通过3D虚拟解剖系统教学,课后通过智慧职教APP学习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3 资源开发 为了克服传统的形态学理论课程的弊端,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挖掘网络资源,将纸媒教材与网络资源融合,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4]。充分利用“学习通”网络平台、3D-body软件、3D虚拟仿真软件、尸体标本、大学MOOC及智慧职教等信息化资源,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进而使原本乏味的解剖学课程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具体。

3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高职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学生通过中专或高中阶段的学习,掌握了基础知识,也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为大学阶段的继续深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探索人体奥秘的第一个窗口,学生对其充满好奇心,且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但由于生源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空间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反复讲解,或者借助多媒体、模型、标本、网络资源等方式进行直观化教学,同时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4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能够描述肝的形态,说出肝脏的位置与毗邻;②能力目标:能够在人体模型或真人身上指出肝脏的体表投影,能在肝脏模型上辨认出肝门的结构;③素质目标:通过对肝脏解剖结构的探究,让学生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之美,从而达到敬畏生命的目的,另外还要养成学生自学、好学、乐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①教学重点:肝脏形态及位置;②教学难点:肝脏上下界的体表投影及毗邻。

5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运用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而制定的教学程序和实施方案[5]。本课程根据学情分析、教学内容,结合教学资源,采取线上自学与课堂讨论、图谱观察与虚拟现实、个人自学与团队协作、理论探究与实际应用、个性化学习与普适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策略,运用手机仿真软件、在线课程、手绘图谱等多元手段,结合小组PK、任务驱动、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有效攻克重难点内容。

重点内容解决措施:①手绘图谱,初识结构。通过手绘解剖图谱,学生便能对本节所要讲授器官的形态、结构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②翻转课堂,揭秘器官。“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课前为学生提供相关教学资源,把传统的“教师课堂讲课,学生课后复习”转变为“学生课前学习,师生课堂共同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③案例分析,学以致用。案例式教学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学生用所学的解剖学知识解释一些临床问题,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18年10月23日6时许,接群众举报,森林公安民警迅速出警,在砣矶镇砣子岛山顶,将正在网具上收鸟的李某某抓获,现场发现其猎捕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只(活体,已放生),随后在其住所冰柜中发现死体鸟类20只,其中5只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余为三级保护动物。

难点内容解决措施:①平台学习,寻找疑问。课前学生通过在“学习通”平台上对相关内容进行自学,达到预习和寻找疑问的目的;②教师解读,攻克疑问。课堂上,在学生进行图谱展示、课堂讨论和“翻转课堂”的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梳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然后对学生理解不深或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启发式教学,并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随后,教师再对难点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③线上复习,拓展提高。课后通过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对相关精品课程进行自学,进一步巩本节的重难点内容,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肝病的发病趋势及防治进展,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

6 教学实施过程

本设计用时1学时,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中探究和课后拓展三个模块。

6.1 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课本预习、虚拟软件学习和图谱绘制三个方面。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对课本中有关“肝脏”的形态、位置、毗邻及体表投影等内容进行自学,达到初识肝脏的目的。其次学生通过“学习通”手机平台对“肝脏”形态、位置等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并提出疑问。最后学生从课本、学习平台或网络上选取与“肝脏”相关的图谱进行绘制。

6.2 课中探究 课中探究包括四个阶段:导课堂、展示学,析重点、分解学,重实践、合作学,呈思政、评中学。其中导课堂、展示学阶段基本由学自主生完成,分别是优秀作品的讲解和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学习体会;通过翻转课堂实现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评价。析重点、分解学和重实践、合作学阶段首先由老师点评,并对学生在探究阶段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然后由老师引导学生对肝脏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详细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肝脏的形态结构和分叶、位置、毗邻及体表投影等内容。在呈思政、评中学阶段结合所讲授的内容穿插“肝胆相照”的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和吴孟超院士关于肝脏“五叶四段”的分叶方法,培养学生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以一生的真情投入到祖国的卫生事业发展之中。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并进行临床案例分析,学生讨论作答。

6.3 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线上观看精品课程并完成自测,另一方面是绘制思维导图,巩固提升。课后要求每个学生通过“智慧职教”学习平台观看指定的精品课程相关微课,并课后自测。随后,要求学生绘制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并通过学习通提交作业。最后,还要求学生记忆“肝脏”解剖口诀:“肝上分为两个叶,左叶小薄右大厚;肝下分为四个叶,左右方叶和尾叶;横为肝门交通口,动静肝管淋巴神;左后静脉前肝圆,右后下腔前胆囊”。

7 教学效果

通过多维度的教学模式,充实了理论课教学内容,提升了学习趣味,学生整体课堂表现较好,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增强,本节课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能够基本完成[6],其中教学效果的评价包括平时考核评价和学生评教。

平时表现采用百分制,占总评成绩的30%。包括课前准备情况(20分)、课中探究得分(50分)、课后任务完成情况(20分)和组内学生互评(10分)。课前准备情况包括解剖绘图、自主学习。课中探究得分包括出勤、个人表现、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图谱讲解、案例分析、标本讲解等)。课后任务完成情况包括线上学习(视频观看、线上自测)、拓展任务完成情况。此外,平时考核评价还包括组内互评,小组各成员根据各自表现进行互评。

组织学生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评价指标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基本功、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评价等级依次为A、B、C、D四级,并要求写出相关的评价意见与建议,教师收集学生评教表,进行教学整改与反思,争取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改进和提高,进而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通过团队的不断努力,学生对《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学习效果不断提高,考试通过率也从2019年的60%提高到了2020年的80%左右。其次,连续举办三届人体解剖结构绘图大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从中发掘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对部分优秀作品进行了装裱,张贴在实训室,供学生参观学习。最后,通过对本门课程的不断挖掘,团队老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在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得多次奖励,其中省级奖励两项,校级奖励四项,申请各类课题四项,发表论文五篇。

8 教学反思与改进

8.1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7]。利用相关解剖知识引出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职业奉献精神。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图谱绘制、模型观察、虚拟仿真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和可视化,小组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案例分析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情景模拟增加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8.2 教学改进 引进新的教学资源与方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更加充分的交互式学习方式,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使教学过程直观化、形象化、模型化和动态化。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铸魂育人,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新时期高素质人才[8]。